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LaFeO3和LaCoO3的光催化活性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采用柠檬酸法合成了钙钛矿复合氧化物LaFeO3和LaCoO3,并以其为光催化剂对水溶性染料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研究了不同光源和不同光照时间对降解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LaFeO3和LaCoO3均有较强的光催化活性,而LaCoO3的光催化活性明显高于LaFeO3,这主要与Fe^3+和Co^3+离子的电子构型以及Fe-O间和Co-O间的结合能有关。  相似文献   

2.
裉色光度法测定SO^2—3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SO^2-3褪色碱蓝6B的反应,在pH5.2Ac-NaAc缓冲介质中,SO^2-3浓度在0.39-12m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仅Fe^3+,Ni^2+,Cr^3+干扰测定,用于食品中SO^2-3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Fe^3+(Cr^3+)/Fe^2+混合离子制备铁铬中变催化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Fe^3+(Cr^3+)/Fe2+混合离子和氨水为原料,用共沉淀方法制备出r-Fe2O3(FeO4)晶型的铁络中变催化剂,在325℃,500h^-1,汽气比2:1条件下,CO转化率高达97%,用高分辨透射电镜对还原后催化剂形貌的观察表明,其粒子大小分布比由a-Fe2O3还原所得FeO4列均匀。用该方法制备的铁路中变催化剂,已成功地在中小型合成氨厂使用。  相似文献   

4.
林君  李彬 《中国稀土学报》1993,11(4):307-310
在紫外光激发下,Eu^3+和Bi^3+在Me2Y8(SiO4)6O2基质(Me=Mg,Zn,Ca,Sr)中分别发射红光(^5D0-^7F2)和蓝光(^3P1-^1S0).Eu^3+发光的红橙比随着激发波长和Me^2+的不同而变化。荧光拉曼光谱表明,Eu^3+在四种基质中同时占据了4f格位和6h格位。依据Bi^3+发光的Stokes位移推断,当Me=Ca,Zn时,Bi^3+主要占据4f格位,而当Me  相似文献   

5.
钇对Fe-Cr-Al合金氧化膜粘附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热重分析,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手段研究了合金中弥散分布的Y,Y2O3及离子注入Y^+对Fe-23Cr-5Al合金1100℃恒温氧化行为的影响。不含Y的Fe23Cr5Al合金氧化膜起皱,长时间氧化后冷却过程中膜发生开裂剥落。合金离子注入1*10^17Y^+/cm^2后氧化膜粘附性得到了改善。合金中加入弥散的Y或Y2O3改变了氧化膜形貌,膜平坦致密,不开裂剥落,不含Y的Fe23Cr5Al合金氧化膜皱褶形貌的形成及膜发生剥落的原因与氧化膜生长机制及合金中S的界面偏聚有关,Y提高Fe-Cr-Al合金氧化膜粘附性的原因主要在Y易与S形成稳定的硫化物,从而阻止了S在膜/合金界面偏聚。Y提高Al2O3膜粘附性的原因还在于改变了Al2O3膜的生长机制。  相似文献   

6.
乳状液膜迁移分离铋(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三异辛胺(TIOA)0Span SO-甲苯乳太液膜迁移Bi(Ⅲ)的研究表明,在合适的制乳和迁移条件下,Bi(Ⅲ)可以快速完全地迁入内相,并能与Fe^3+、Co^2+、Ni^3+、AI^3+、Cr^3+、Mm^3+、Cu2+、Pb^+、Cd^2+、C完全分离。  相似文献   

7.
Bi3+敏化的SrSiO3:Eu3+,Bi3+发光体的合成与发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扩散法合成出一种新的发光体SrSiO3:eU^3^+,Bi^3^+。研究了激活剂Eu^3^+与敏化剂Bi^3^+浓度变化与发光强度的关系。实验发现,组成为Sr0.817Li0.0915SiO3:Eu^3^+0.075,Bi^3^+的发光体其发光强度最大。给出了发光体SrSiO3:Eu^3^+,SrSiO3:Eu^3^+,Bi^3^+的激发光谱与发光光谱;测定了发光体的X射线粉...  相似文献   

8.
SrF2晶体中Ho3+-Ho3+离子对的上转换发光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晓 《中国稀土学报》1999,17(2):111-115
研究了在连续调谐以染料激光激发下,掺杂Ho^3+离子的SrF2单晶中Hol^3+-Ho^3+对的上转换发光特性。Ho^3+-Ho^3+离子对的上转换发光主要分布于;强^5F3→^5I8跃迁480nm蓝色发射,较强^5S2,^5F4→^5I8跃迁的540nm绿色发射。  相似文献   

9.
水面石油污染物的光催化降解   总被引:58,自引:1,他引:58  
制备了漂浮负载型TiO2光催化剂,并用XRD,BET,TEM和SEM等方法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这类催化剂对水面石油污染物的光催化降解,实验结果表明,掺杂Fe^3+的TiO2光催化剂具有高的光催化活性,经高压汞灯照射8h,水面原油降解75%。  相似文献   

10.
用从头算方法,在HF/STO-3G、HF/3-21G和HF/6-31G水平上研究了小硅化物SiX^m4的成键倾向性。计算结果表明,所研究的分子势能曲线均有稳定的极小值(SiLi4除外)。与已知的稳定分子SiH1、SiF4和SiCl4比较,含惰性元素的未知分子SiHe^4+4、SiNe^4+4和SiAr^4+4比含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未知分子SiLI4、SiNa4、SiBe^4+4和SiMg^4+4有  相似文献   

11.
新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AI^3对KBrO3氧化Bang花青褪色的催化行为,建立了测定痕量铝的催化动力学动力学分析方法。本法线性范围为0~160ng.mL^-1,检出限为1.0ng.mL^-1。除Cu^2+、Fe^3+、Cr(Ⅵ)外,其余离子均不影响测定。Fe^3+和Cu^2+、Cr(Ⅵ)的干扰可分别有效消除。测定了人发、茶叶和不中的,加标回收率为98.4%~102%,RSD为1.3%~2.1%(n=6)。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烷基硫酸钠纯度,烷基碳链分布对甲基丙烯酸甲酯种子乳液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烷基硫酸钠中乙醇不溶物含量的增加,可提高MMA乳液聚合反应速度,在采用K2S2O8-NaHSO3-Cu^2+三元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的MMA乳液聚合中,Fe^2+降低反应速率,而Fe^3+则提高聚合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CeO2)0.7-x(MO)x(La2O3)0.3(M-Mg、Ca、Sr)固体电解质。对其晶体结构、电导率、XPS谱、离子迁移数及制成的燃料电池的V-I曲线进行了测定。(CeO2)0.7(La2O3)0.3中掺入Ca^2+、Mg^2+或Sr^2+,可使电解质的氧离子导电性能改善,从而使制成的燃料电池的开路电压输出功率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4.
通过Fe3(CO)12、硫醇(硫酚)和EtMgBr所形成的络盐[(μ-CO)(μ-RS)Fe2(CO6)》-Mg^+Br与氯代芳酰氯的原位反应,合成了通式为(μ-RS)(μ-o-ClC6H4CO)Fe2(CO6)和(μ-RS)(μ-m-ClC6H4CO)Fe2(CO)6(R=n-Bu,t-Bu,Ph)的6个新桥芳酰基铁硫配合物,并用C/H分析、IR和^1HNMR表征了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15.
利用穆期堡尔谱(Mossbauer)和红外吸收光谱技术对赤泥黑色玻璃的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玻璃中有处于八面体两种不同配位位置的Fe^2+及处于四面体和八面体两种配位位置的F^3+。玻璃网络中主要有SiO4、AlO4及Fe^3+O4四面体结构单元,K^+、Na^+、Fe^2+及部分Fe^3+处于维持电荷平衡位置。随Fe2O3含量增加,玻璃中Fe^2+相对含量增加,网络无序度增大,玻璃红外吸收谱  相似文献   

16.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在Ar气氛中合成了KMF3(M=Mg,Ca,Sr,Ba)基质化合物和掺杂Ce^3+的磷光体。经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KMgF3和KCaF3属于立方晶系、钙钛矿型结构,KSrF3和KBaF3具有类似的结构。测定了KMF3:Ce^3+的发光光谱,观察到与其结构对应的分为二种不同的光谱结构,讨论了Ce^3+的取代格信。  相似文献   

17.
不锈钢钝化膜在醛化液中自钝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肆福 《电化学》1999,5(3):332-336
采用电偶极化和恒电位极化等电化学方法,评价1Cr18Ni9Ti不锈钢阳极钝化膜和SUS36不锈钢原始钝化膜在70℃的维尼维醛化液{H2SO4(240g/l+Na2SO4(70g/l)+HCHO(25g/l)+「Fe^3+」(35.4*10^-6)+「Cl^-」(240mg/l)}中的自钝能力,探讨醛化液组分、Fdisplay status  相似文献   

18.
褪色光度法测定SO_3~(2-)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SO2-3褪色碱蓝6B的反应,在pH5.2HAc-NaAc缓冲介质中,SO2-3浓度在0.39~12m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仅Fe3+、Ni2+、Cr3+干扰测定,用于食品中SO2-3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甘氨酸-硝酸盐法合成Sr-Co-Fe复合氧化物超细粉体,用以制备组成为SrFeCo0.5O3。25+δ(SFC)致密透氧陶瓷膜,结果表明粉体分散性和烧结性能好,残碳量可忽略,组成符合给定的化学计量比。对SrFeC0.5O3.25+δ陶瓷膜材料进行了相结构、微结构、电导和氧渗透性能的研究,所获得的SFC透氧膜材料有较高的氧渗透率,并与传统的固相反应法制得的样品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植酸在络合滴定铜时作为掩蔽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植酸在络合滴定铜时的掩蔽性能。发现在pH5.5或pH4.5以5-Br-PADAT为指示剂,用EDTA滴定Cu^2+时,可以用植酸掩蔽Fe^3+、Al^3+,Sn^4+、Ti^4+、Th^4+、La^3+和Ce^3+。本法已用于测定锡青铜,磷青铜和铝青铜中的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