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郑妍鹏  莫金垣  谢天尧 《色谱》2002,20(2):159-162
 采用柠檬酸 柠檬酸钠作为缓冲体系 ,使用负高压 ,对Cl-,NO3 -,HCO3 -和H2 PO4 -等 4种常见阴离子进行了分离检测 ,研究了缓冲剂的种类、浓度、pH值及操作电压对分离的影响。在选定的条件下 ,4种离子的定量线性范围 :Cl-5 0× 10 -5mol/L~ 2 5× 10 -3 mol/L ,NO3 -6 0× 10 -5mol/L~ 2 0× 10 -3 mol/L ,HCO3 -5 0× 10 -6mol/L~ 2 0× 10 -4 mol/L ,H2 PO4 -6 0× 10 -5mol/L~ 1 0× 10 -3 mol/L ;检出限 :Cl-1 5× 10 -5mol/L ,NO3 -3 0×10 -5mol/L ,HCO3 -1 0× 10 -6mol/L ,H2 PO4 -2 0× 10 -5mol/L ;峰面积的RSD (n =6 ) :Cl-3 1% ,  相似文献   

2.
在罗丹明6G(Rh6G)中引入可溶性碘(I-3),通过离子缔合反应,获取一种增强型荧光探针(I-3-Rh6G),并用于还原性药物的荧光检测。考察了探针I-3-Rh6G的荧光光谱性能及其与还原性药物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中性表面活性剂和乙酸盐缓冲体系中,探针I-3-Rh6G可用于还原性药物高灵敏检测,还原性药物浓度与荧光强度的增加(ΔF)成正比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抗坏血酸、盐酸羟胺、安乃近及卡托普利检出限分别为1.39×10-9 mol/L、1.38×10-9 mol/L、2.65×10-9 mol/L、2.83×10-9 mol/L;方法用于实际样品的测试,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6.25%~101.0%,相对标准偏差(RSD,n=6)范围为1.3%~2.9%。  相似文献   

3.
表面活性剂敏化的铽离子荧光探针对氧氟沙星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稀土Tb3 +能与氧氟沙星形成络合物 ,并发出Tb3 +的特征荧光 ;加入表面活性剂SDBS能大大增强体系的荧光强度 ,由此建立了表面活性剂敏化的Tb3 +荧光探针测定氧氟沙星的方法。用 1cm石英比色池在激发波长为 30 0nm ,发射波长为 5 4 5nm处测定其荧光强度。在pH =5 .5~ 6 .5 ,Tb3 +浓度为 5 .0× 10 -5mol/L ,SDBS浓度为 5 .0× 10 -4mol/L的最佳测试条件下 ,氧氟沙星的浓度与体系的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 ,线性范围为 5 .0× 10 -8~ 2 .0× 10 -6mol/L ;检出限为 6 .0× 10 -9mol/L。该法可用于氧氟沙星药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基于H3 BO3 与 β CD配合成大阴离子 ,与不同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作用不同 ,建立了快速分离检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毛细管电泳电导法。研究了H3 BO3 与 β CD的浓度 ,缓冲液的酸度和浓度对分离的影响。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 ,溴化四丁基铵 (TBAB)、溴化十二烷基三甲基铵 (DTAB)、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10min内完全分离 ,峰形良好。线性范围分别为TBAB 10 -3 ~ 10 -5mol/L ,DTAB1.0× 10 -3 ~ 5 .0× 10 -6mol/L ,CTMAB 1.0× 10 -3 ~ 5 .0× 10 -6mol/L。检测限分别为TBAB 7.5× 10 -6mol/L ,DTAB 1.7× 10 -6mol/L ,CTMAB 1.0× 10 -6mol/L。方法用于合成水样分析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Zr 桑色素络合物在碳糊电极正电位区的吸附伏安行为 ,并利用其在 0 .74V处的二次导数吸附氧化峰电流与Zr(Ⅳ )浓度为 6 .0× 10 -9~ 2 .0× 10 -6mol/L呈线性而测定Zr;检出限为 3.0× 10 -9mol/L(S/N =3)。最佳测定条件为 :2 .0mol/LHCl、1.0× 10 -5mol/L桑色素 ;富集电位为 0V(vs .SCE) ;扫描速度为2 5 0mV/s。该法不需萃取分离 ,可直接用于岩石样品中Zr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丁二酮肟 氨 氯化铵 柠檬酸钠 明胶 抗坏血酸体系中Cu(Ⅱ )、Cd(Ⅱ )、Ni(Ⅱ )和Co(Ⅱ )的络合物吸附波 ,建立了同时、快速测定锌电解溶液中这些痕量元素的新方法。Cu(Ⅱ )、Cd(Ⅱ )、Ni(Ⅱ )和Co(Ⅱ )分别在 - 0 44V、- 0 76V、- 1 0 7V和 - 1 2 4V左右产生灵敏的络合物吸附波。信噪比为 3时 ,其检测限分别为 1 0× 1 0 - 8mol/L、1 3× 1 0 - 8mol/L、2 9× 1 0 - 1 0 mol/L和 3 6×1 0 - 1 1 mol/L。铜、镉、镍和钴的浓度分别为 2 0× 1 0 - 8mol/L~ 2 0× 1 0 - 5 mol/L、3 0× 1 0 - 8mol/L~ 3 0× 1 0 - 5mol/L、5 4× 1 0 - 1 0 mol/L~ 5 4× 1 0 - 7mol/L和 6 8× 1 0 - 1 1 mol/L~ 6 8× 1 0 - 8mol/L时 ,与相应峰电流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已用于锌电解液中铜、镉、镍和钴的快速同时测定 ,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或等于 4 7%、5 1 %、4 9%和 5 3 %。  相似文献   

7.
通过薄膜分散法制备二甲基姜黄素(ASC-J9)脂质体,其粒径分布均匀且在水中的分散效果好,平均粒径为145. 7 nm,分散系数为0. 361。将ASC-J9脂质体作为水溶性的荧光探针,通过荧光猝灭法可选择性识别Fe~(3+)、Fe~(2+)及Cu~(2+)。经过条件筛选得到最佳荧光测试条件为:ASC-J9脂质体浓度为5. 0×10~(-5)mol/L,平衡时间5 min,测试温度25℃。由Job's曲线和荧光滴定结果判断该探针与Fe~(3+)和Cu~(2+)的络合比均为1∶1,与Fe~~(2+)的络合比为2∶1; Stern-Volmer方程判断该荧光猝灭类型为静态猝灭,结合常数分别为KFe(Ⅲ)=9. 63×10~4L/mol,KFe(Ⅱ)=3. 65×10~5L/mol,KCu(Ⅱ)=2. 32×10~5L/mol;该识别体系检测快速、灵敏度高,对Fe~(3+)、Fe~(2+)、Cu~(2+)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 0×10~(-7)~3. 0×10~(-5)、5. 0×10~(-7)~1. 75×10~(-5)、5. 0×10~(-7)~2. 5×10~(-5)mol/L,检出限分别为6. 41×10~(-7)、3. 28×10~(-7)、5. 08×10~(-7)mol/L。  相似文献   

8.
高效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同时测定了6种茶叶中的咖啡因、表儿茶素和抗坏血酸的含量,考察了实验参数对分离、检测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以300 靘直径的碳圆盘电极为检测电极,检测电极为1.20 V(vs.SCE),在25 mmol/L硼酸盐25 mmol/L磷酸盐(pH 7.6)的混合运行缓冲液中,上述各组分在16 min内能完全分离。咖啡因、表儿茶素和抗坏血酸在2×10-3mol/L~1×10-5 mol/L、5×10-5mol/L~5×10-7mol/L、2×10-4 mol/L~1×10-5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下限分别为6×10-6mol/L、4×10-7mol/L和1×10-6mol/L。该法直接用于茶叶中咖啡因、表儿茶素和抗坏血酸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葡萄籽中儿茶素类化合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奕  高军涛  张志玲  刘虎威  赵保路 《色谱》2000,18(6):491-494
 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了 10种中国产葡萄籽中的 4个主要儿茶素类化合物 :(+)儿茶素、(- )表儿茶素、(± )表没食子儿茶素、(± )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含量。在 0 0 2mol/L硼砂和 0 0 0 5mol/L磷酸盐的混合缓冲体系 (pH 10 0 )的背景缓冲液中 ,4个化合物在 10min内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分离。迁移时间的重现性(RSD)小于 2 % ,峰面积的重现性 (RSD)小于 5 %。在质量浓度为 0 0 0 5g/L~ 0 5 g/L时 ,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 995。检测限为 3mg/L~ 10mg/L。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 ,可作为葡萄籽分析和药用开发过程中分析儿茶素类化合物的有效方法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化学发光法测定药物中的洛美沙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洛美沙星对碱性luminol H2 O2 Cr3 + 化学发光体系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建立了一种测定洛美沙星药物的新方法。线性范围为 5 .16× 10 -10 ~ 9.0 3× 10 -6mol/L ;平均回收率为 95 %~ 10 5 % ;检出限 (3δ)为 1.84× 10 -10 mol/L ;相对标准偏差为 0 .92 % (n =6 ,Cs =5 .16× 10 -10 mol/L)。用于胶囊、片剂和针剂中洛美沙星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同时测定化妆品中10种美白活性成分及2种禁用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水基、乳液等含油脂较少的样品采用0.02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pH 6.0)直接提取;油脂含量高的样品及蜡基、粉基类的样品先加入2.5 m L二氯甲烷溶解后再用0.02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pH 6.0)提取。提取液在9 500r/min下离心后用0.22μm滤膜过滤。样品采用Eclipse XDB-C_(18)色谱柱为固定相,以0.02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pH 6.0)和甲醇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 L/min,柱温为25℃,使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进行检测,检测波长为230 nm和250 nm,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12种化合物在2.5~1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 0。方法的定量下限(以信噪比为10计)为0.006 5%~0.025%,添加水平为0.025%~0.5%时回收率为87%~102%,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4%。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回收率高、精密度好,适用于化妆品中10种美白活性成分及2种禁用成分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2.
陈沛金  颜治  涂小珂  肖锋  梁宏 《色谱》2015,33(7):771-776
建立了化妆品中维生素C及其3种衍生物(抗坏血酸葡糖苷(AA-2G)、抗坏血酸磷酸酯镁(AA-2P)、抗坏血酸乙基醚(Only VCE))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化妆水、水乳液等含油脂较少的样品先采用30 mL 0.02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pH 3.0)直接提取,然后定容至50 mL;面膏等含油脂较高及凝胶类、啫喱类的样品先加入1.0 mL二氯甲烷分散均匀后再加25 mL 0.02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pH 3.0)提取。提取液在12000 r/min下离心后用0.22 μm滤膜过滤。样品分析采用YMC-Triart C18色谱柱,以0.02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pH 3.0)和甲醇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5 ℃,使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检测,检测波长为250 nm,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4种化合物在其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9;方法的定量限(以信噪比为10计)为0.04~0.08 g/kg;添加水平为0.25~5.0 g/kg时的回收率为95.6%~101.0%,相对标准偏差为0.62%~3.0%。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回收率高、精密度好,适用于化妆品中维生素C及其衍生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血浆中总同型半胱氨酸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廖瑛  梁奕铨  智喜梅  廖志红 《色谱》2000,18(1):49-51
 建立了测定血浆中总同型半胱氨酸的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的分析方法。以Br omobimane作荧光剂,对巯基进行衍生。同型半胱氨酸的最低检测浓度为0.5 μmol/L,线性 浓度范围是2.5~80.0 μmol/L,回收率为94.0%~112.0%,批内、批间相对标准偏差都小于5. 6%。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4.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肾复康胶囊中的野黄芩苷和芦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文珠  刘霞  温博  蒋生祥 《色谱》2004,22(2):138-140
建立了肾复康胶囊中野黄芩苷和芦丁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以甲醇-水为提取溶剂,采用超声提取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以0.02 mol/L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含1.0%(体积分数)冰醋酸)-甲醇(体积比为63∶37)为流动相,于330 nm波长下检测,肾复康提取液中野黄芩苷和芦丁可达基线分离,分析时间在20 min内。野黄芩苷和芦丁在10 ~300 mg/L内,其峰面积与浓度之间线性关系良好,目标物的加标回收率大于98%。该方法适用于肾复康胶囊及相关药材中野黄芩苷和芦丁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镉、铅、铜和锌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尹江伟  王光建  肖志芳 《色谱》2000,18(5):436-438
 研究了meso-四(对羟基苯基)卟啉为柱前衍生化试剂与Cd2+,Pb2+,Cu2+和Zn2+离子的配合反应条件及配合物在C18色谱柱上的分离条件,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快速分离光度检测Cd2+,Pb2+,Cu2+和Zn2+的新方法。配合物和试剂在15 min内出峰完毕。4种离子的检出限为: Cd2+0.02 ng,Pb2+0.02 ng, Cu2+0.02 ng,Zn2+0.12 ng;线性范围为:Cd2+0.8 μg/L~150 μg/L,Pb2+0.8 μg/L~300 μg/L,Cu2+0.8 μg/L~500 μg/L,Zn2+5.0 μg/L~1 000 μg/L;方法的日内相对标准偏差为:2.8%~4.8%,测定低、中、高3个浓度的日间相对标准偏差为3.7%~9.7%。  相似文献   

16.
高效液相法同时检测南昌霉素和梅岭霉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高效液相法同时分离测定聚醚类抗生素南昌霉素和十六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梅岭霉素。柱为WatersXTerraTM RP18柱 (3 9mmi.d .× 15 0mm ,5 μm) ,流动相为乙腈水溶液 ,流速为 0 8mL/min ,其梯度洗脱程序为 5 7% (体积分数 ,下同 )乙腈 (30min)→ 70 %乙腈 (2min)→ 80 %乙腈 (2min)→ 90 %乙腈 (16min)。检测波长为 2 34nm ,柱温 2 5℃。该法测定的灵敏度好 ,加标回收率高 ,可用于南昌链霉菌发酵液中南昌霉素和梅岭霉素的定量测定。此法具有灵敏、准确、快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Lü Y  Wang H  Yang J 《色谱》2011,29(3):265-268
建立了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测定马初乳中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的方法。采用TOSOH TSK-G4000PWXL色谱柱(300 mm×7.8 mm, 5 μm)分离,以0.05 mol/L磷酸盐缓冲液(pH 6.9)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80 nm,温度25 ℃。结果表明: 免疫球蛋白G的线性范围为0.2~3.0 g/L(r2=0.9995),平均回收率为97.4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2%,检出限(信噪比为10)为0.08 mg/L,方法的稳定性、精密度和重现性(以峰面积的RSD计)分别为2.86%、1.62%、1.82%。在优先满足小马哺育的前提下,采集新疆昭苏马场中两个不同品种马匹的马乳,于低温保存,在4 ℃和12000 r/min下30 min内离心两次,制得乳清,测得第一次泌乳时,IgG含量在2 h时高达35.0~50.0 g/L,而在72 h后,马乳中IgG含量迅速下降为2.0~4.0 g/L。该方法前处理过程简单、快速,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精密度高,适合作为马初乳中IgG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8.
禤学怡  黄丽娜  潘晓玲  李宁 《色谱》2013,31(2):133-138
建立了一种pH/溶剂双梯度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同时测定氨酚曲麻片中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水杨酰胺、盐酸伪麻黄碱、盐酸曲普利啶5种有效成分的方法。通过对溶剂梯度和pH/溶剂双梯度体系的优化,得到分离5种成分的最佳色谱体系。采用Diamonsio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 5 μm),以甲醇、0.05 mol/L醋酸铵水溶液和0.08 mol/L醋酸水溶液组成三元流动相体系,pH/溶剂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 ℃。采用分段变波长检测: 0~6 min, 280 nm; 6~7 min, 257 nm; 7~14 min, 280 nm; 14 min, 233 nm。片剂中的5种成分在25.5 min内能达到基线分离,对乙酰氨基酚、盐酸伪麻黄碱、咖啡因、水杨酰胺、盐酸曲普利啶5种成分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55~0.998 g/L、0.053~0.946 g/L、0.007~0.129 g/L、0.035~0.622 g/L和0.002~0.039 g/L,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0;检出限(以信噪比为3(S/N=3)计)分别为0.09、6、0.02、0.128和0.02 mg/L,回收率为97.9%~102.8%。该方法能在短时间内同时分离酸性、中性和碱性化合物,能提高被测物的柱效,减少半峰宽和拖尾,可应用于氨酚曲麻片中5种成分的含量分析。  相似文献   

19.
高聚物型色谱柱分离乙酰半胱氨酸及其有关物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高聚物型色谱柱(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PS-DVB)麦科菲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柱,MKF-RP-MH)分离乙酰半胱氨酸以及有关物质的适用性。采用MKF-RP-MH色谱柱(4.6×250 mm,5μm),V(0.02 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pH 3.0))∶V(乙腈)=9∶1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210 nm,柱温为25℃。乙酰半胱氨酸峰与有关物质峰的分离度均大于1.5;乙酰半胱氨酸质量浓度在11~111 mg/L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18.195ρ+0.5229,r=0.9995(n=8);乙酰半胱氨酸的定量限为11 mg/L;最低检测限为0.035μg;进样精密度RSD=0.24%(n=6)。  相似文献   

20.
皮立  胡凤祖  师治贤 《色谱》2005,23(6):639-641
用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了罂粟籽和火锅汤料中的罂粟碱。采用的色谱柱为RP-C18柱(250 mm×4.6 mm i.d.,5 μm);检测激发波长为285 nm,发射波长为355 nm;流动相为甲醇-0.02 mol/L乙酸铵(体积比为70∶30),流速0.8 mL/min。实验结果表明,罂粟碱的进样量为1×10-4~0.1 μg时其质量浓度与相应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以信噪比大于3计)达到0.02 ng。罂粟籽中罂粟碱的回收率为99.0%~100.8%。方法快速准确,简便灵敏,分离度高,能够满足有关食品中罂粟碱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