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文章简介了穆斯堡尔效应、穆斯堡尔谱的产生以及穆斯堡尔效应的应用 ,说明它不仅在理论上具有深刻的意义 ,又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  相似文献   

3.
4.
谢建忠 《物理实验》2002,22(4):8-11
描述穆斯堡尔谱仪系统原理、结构、驱动机制,对探测器的选择与14.4keV能量窗口的甄别、放射源匀加速运动、驱动波形与同步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谱仪使用和调整时应注意的问题,并就其对穆斯堡尔谱精确测量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纪念穆斯堡尔效应发现40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琳 《物理》1998,27(11):695-697
文章论述了穆斯堡尔效应的发现和穆斯堡尔谱学的基本原理,并对穆斯堡尔谱学在材料科学、生物医学、考古学和地质矿物学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秦杰明  张莹  曹建明  田立飞 《物理学报》2011,60(5):58102-058102
本文报道了高温高压下纯铁触媒与石墨体系合成磨料级金刚石的过程,并给出了P-T相图.在此基础上,通过调整工艺参数,控制再结晶石墨量与金刚石生长速度,合成出无色透明的金刚石样品,解决了纯铁触媒合成的金刚石透明度较差及包裹体较多的问题.采用穆斯堡尔谱仪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测试手段,对金刚石样品内部包裹体以及氮元素含量进行了表征,在揭示包裹体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减少包裹体的方法,同时阐明了纯铁触媒合成的金刚石样品颜色变浅的原因. 关键词: 铁触媒 金刚石 生长速度 高温高压  相似文献   

7.
徐未名 《物理学报》1997,46(2):411-415
利用Mossbauer谱和磁测量方法对经过适当热处理的Cr75(Fe0.67Mn0.33)25合金的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金中原子的化学分布对合金的磁有序状态的形成起重要作用。通过热处理过程影响合金中的富Cr、富Fe原子集团,引起反铁磁、铁磁转变温度的升高。合金中的富Cr、富Fe原子集团导致合金中的磁相分离。  相似文献   

8.
本文评述1988~90年穆斯堡尔谱学的进展.穆斯堡尔效应的应用继续扩展到几乎所有的科学领域.论文主要涉及基础研究,有些涉及工业应用和材料研究.论文年发表数持续快速增长.在这期间由每年发表1500篇增至1800篇.国际会议频繁,并且大量被评述.它们总的表明,这个研究领域是非常活跃的. The developments and achievements in M(?)ssbauer spectroscopy during recent 3 years are reviewed.The use of the M(?)ssbauer effect is still increasing and expanding to all subjects of sciences.Most of the papers concern with fundamental research,some refer to in- dustrial applications and many are about material research.The growth in the M(?)ssbauer lit- erature continues rapidly.During this period of time the number of M(?)ssbauer publications increased from ...  相似文献   

9.
10.
重迭穆欺堡尔谱的逐步回归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祖雄  马如璋 《物理学报》1990,39(6):875-881
  相似文献   

11.
金刚石粉末淀积层的场发射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电镀方法和直接刷涂的方法在钨针衬底和硅衬底上沉积高压合成的金刚石粉末形成冷阴极。将这种冷阴极与荧光阳极组成真空二极管结构。通过该结构电流-电压特性的测量和发光特性的观察研究了金刚石粉末冷阴极的电子场发射性能。实验显示,这些冷阴极都具有很高的电子发射能力,最低开启场强达到3.25V/μm。用热电正反馈和电导调制效应解释厂电子场发射点呈随机分布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高温高压合成金刚石中触媒的价电子结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金属触媒与石墨形成的碳化物Me3C(Me为Fe、Ni)是形成金刚石结构的主要碳源。利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EET),计算了多种Me3C型碳化物和金刚石的价电子结构以及表征界面性质的电子结构参数,并将程氏理论(TFDC)提出的原子界面边界条件应用到碳化物/金刚石界面,发现碳化物晶胞中C—C键络组成的晶面与金刚石中的某些晶面的电子密度在一级近似下是连续的,但不同碳化物其连续程度不同,其中Co3C和(FeNi)3C中碳原子组成晶面的价电子结构与金刚石中的最接近,其C—C键转化为金刚石结构需要的能量最低。从电子结构角度上解释了催化机制及不同触媒的催化效果,价电子理论是探讨金刚石催化机制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在铁基触媒中添加适量的碳化硼,制备出了具有不同硼含量的含硼金刚石单晶。利用差热分析仪,测量了含硼金刚石单晶的差热和热重。采用Kissinger方法,计算了含硼金刚石单晶在加热过程中发生氧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对比分析掺硼量对含硼金刚石单晶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差热和热重测量值与表观活化能计算值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随着掺硼量的增加,含硼金刚石单晶的热稳定性先提高后降低,剧烈氧化时表观活化能随着掺硼量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4.
 利用热力学中经典的ΔG<0判定法,探讨了Fe基触媒合成金刚石晶体生长中的碳源问题,在计算中考虑了各物相的体积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金刚石形成之前,就有大量Fe3C形成,而在触媒法合成金刚石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内,Fe3C→C(金刚石)+3γ-Fe反应自由能和石墨→金刚石相变自由能均为负值,但前者比后者的绝对值更大,这说明前者更容易发生。因此,从热力学角度看,Fe3C的形成降低了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所要越过的势垒,使用Fe基触媒合成金刚石单晶的生长来源于Fe3C的分解而不是石墨的直接转化。同时推导出在1200 K以上石墨-金刚石的平衡p-T关系:peq(GPa)=1.036+0.00236T (K),与F.P.Bundy的平衡线非常接近,证明了本热力学计算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用爆炸法合成的两批纳米级金刚石超细粉进行了初步研究,XRD表明样品Ⅰ和样品Ⅱ是立方相金刚石晶体结构,粒径平均为~40;FTIR光谱显示样品Ⅰ中含有较多的石英杂质;测量了纳米级金刚石超细粉的拉曼光谱,对其不同于大块金刚石拉曼峰的现象,用量子限制效应模型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16.
17.
氢气浓度对MPCVD金刚石膜色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行设计的直接耦合石英管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装置, 以氢气和甲烷为反应气体, 沉积出八个金刚石膜样品。研究了氢气浓度对所沉积金刚石膜色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饱和纯度和色纯度随着H2浓度的增大而升高; 当H2浓度达到94.137%时, 饱和纯度和色度纯度达到最大, 分别为8.5%和9.5%; 之后随着H2浓度的进一步升高饱和纯度和色纯度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18.
V. Z. Turkevich 《高压研究》2013,33(3-4):525-529

For reasons of phase equilibria, the lowest temperatures T min , above which at high pressures the diamond crystallization from melt solutions is allowable in terms of thermodynamics, have been found for a number of metal-carbon systems. In the Ta-C and Nb-C systems, the diamond synthesis is possible at temperatures below T min , while to synthesize diamond in the Mg-Zn-C system, the temperatures much higher than T min , are required because of the necessity to overcome the kinetic difficulties.  相似文献   

19.
 在铁基触媒原材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六方氮化硼,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片状触媒,在六面顶压机上合成出含硼金刚石单晶。用体视显微镜对金刚石单晶的结构、形貌进行观察,并用电子探针(EPMA)和波谱仪(WDS)分析了金刚石(111)晶面的硼含量,发现金刚石表面有硼元素存在,且其含量随着触媒中掺硼量的增加而变化。在测定了含硼金刚石单晶的静压强度的基础上,采用冲击韧性测定仪和差热分析仪对不同掺硼量触媒合成出的金刚石单晶在空气中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触媒掺硼量对金刚石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有重要影响,随着掺硼量的变化,其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均存在一个最佳值。  相似文献   

20.
利用原子吸收光谱(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粉晶X射线衍射(XRD)、激光拉曼光谱(RAMAN)、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对磁头抛光液用金刚石超微粉进行了研究。AAS和ICP-MS测试结果显示,静压触媒法合成的金刚石超微粉中主要含有硅的氧化物和铁、镍、铝等一些金属杂质;XRD图谱中除了金刚石尖锐的特征峰以外,在2θ=35.6°, 39.4°, 59.7°处还观察到SiO2的特征衍射峰,表明金刚石超微粉结晶程度高、硬度大,但其中含有一定量的硅氧化物物相;在RAMAN图谱中除了金刚石的特征谱外在1 592 cm-1处可观察到宽化了的石墨的特征谱;从TEM照片可以观察到微粉粒度分布在0.1~0.5 μm之间,但是颗粒锋利棱角的存在有利于提高抛光效率。金刚石超微粉的高硬度、强的耐磨性、高的抛光效率使其适于作为磁头抛光液磨料使用。但是,杂质的存在影响抛光效率、缩短抛光液寿命;宽的粒度分布降低了抛光的精度。因此,使用前必须对金刚石超微粉进行提纯、分级处理;使得金刚石超微粉的纯度达到99.9%以上、有害杂质SiO2的含量不超过0.01%,并且使超微粉的平均粒径为100 nm且大于200 nm的颗粒在总的颗粒中小于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