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采用X光照相和电探针技术进行低真空条件下炸药强爆轰驱动超高速飞片实验研究,得到了在不同时刻超高速飞片撞击静止靶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在低真空条件下,通过多级爆轰驱动方法得到次级飞片速度较高,而且具有相当好的平面性。  相似文献   

2.
二级炸药强爆轰驱动超高速飞片的作用基本过程如下:第一级炸药爆轰驱动初级飞片撞击第二级炸药/飞片组合,在次级炸药中形成强爆轰,使其爆轰产物流动区成为较均匀分布的高压区,从而使得强爆轰驱动的次级飞片速度达到中高速或超高速。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通过多级爆轰驱动方法获得超高速飞片的问题。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结果表明,由这种方法获得超高速飞片是可行的。这种多级爆轰驱动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作为研究超高速碰撞的一种新的加载手段。  相似文献   

4.
炸药强爆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强爆轰波的传播和驱动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应用有关的理论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实验上测量了两种炸药中强爆轰的传播或衰减过程,给出了强爆轰驱动飞片的一个算例,与实验测量结果吻合,上述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强爆轰的行为。  相似文献   

5.
 对二级炸药/飞片爆轰系统产生高速度飞片的需求背景作了介绍。在平面一维假定下,应用气体动力学的一维推体公式和推广的Gurney公式对次级飞片的速度进行了计算。在初级炸药和末级飞片厚度一定的条件下,对二级炸药/飞片爆轰系统的几何参数选取进行了优化分析,给出了爆轰系统驱动飞片的算例,与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验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证实了经验公式的合理性。并对如何提高两级飞片的速度及平面度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推广的Gurney理论模型基础上,采用遗传算法优化技术,对平面二级强爆轰驱动非线性问题进行了初步的优化设计。飞片及炸药的材料分别为钢及JO-9159,在初级飞片和次级飞片厚度分别为2.5 mm和0.5 mm时,得到了不同初级飞片速度(5.0~6.5 km/s)下次级飞片的最大速度及对应的次级炸药最佳厚度。并对铝、铜、钼及钽等几种典型金属材料飞片进行了计算,得到了初级飞片速度为5 km/s时对应的次级炸药最佳厚度等优化参数。这些计算结果可以为二级强爆轰驱动装置的实验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两种典型的钝感炸药(IHE)的爆轰驱动模型进行了实验研究。一种是点爆散心波驱动,另一种是滑移爆轰驱动。并在同一条件下做了非钝感炸药(HE)的爆轰驱动实验,以比较IHE和HE驱动规律的异同。对实验模型用二维数值模拟及拟合公式进行了计算,最后给出了在本实验条件下两种炸药驱动规律差异,也对计算偏差范围作了估计。  相似文献   

8.
 采用多介质弹塑性流体动力学计算方法,研制了适用于复杂加载的Lagrange计算程序MLEP,对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LLNL)19层和冲击波物理与爆轰物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Laboratory of Shock Wave and Detonation Physics,LSD)设计的29层Mg-Cu体系Pillow密度梯度飞片气炮加载实验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比较,获得的速度剖面计算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吻合一致,验证了流体动力学计算方法、不同材料体系混合模型以及计算程序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为进一步开展可控路径的复杂加载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钝感炸区爆轰驱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两种典型的钝感炸药的爆轰驱动模型进行了实验研究。一种是点爆散心波驱动, 种是滑移爆轰驱动。并在同一条件下做了非钝感药的爆轰驱动实验,以此较IHE和HE驱动规律的差异。对实验模型用二维数值模拟及拟合公式进行了计算,最一给出了在本实验条件下两种炸药驱动规律差异,也对计算偏差范围作了估计。  相似文献   

10.
在二级轻气炮上利用阻抗梯度飞片的准等熵压缩特性开展了超高速发射实验研究。通过非汇聚型超高速发射装置将25mm直径的铝合金飞片加速至11km/s以上,汇聚型超高速发射装置能够将10mm直径的钛合金飞片加速至15km/s以上,三级炮超高速发射技术为开展空间碎片防护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利用常规电炮发射金属飞片的实验技术,将Φ10 mm×0.5 mm、Φ10 mm×0.3 mm铝飞片分别发射到300、500 m/s的速度且具有较好的平面度,有效拓展了电炮在相对较低的飞片发射速度和较低应变率下的加载能力(飞片速度约100 m/s、应变率小于106 s-1),使之可以在更宽的应变率和加载压力下使用。利用二级电炮技术,对Zr51Ti5Ni10Cu25Al9块体非晶合金进行了平面撞击实验,获得了较好的结果,该工作对电炮加载技术的推广应用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强爆轰效应,提出一种新的超高速弹丸发射装置。在二级轻气炮平台上,设计内置炸药柱的三级加速腔,将二级轻气炮发射的克质量弹丸由6~7 km/s,再次加速至9~10 km/s的超高速。通过数值模拟优化设计药柱与飞片的形状,以及弹丸的树脂封装,从而抑制强爆轰产生的中心射流对弹丸的破坏,并且在短脉冲强冲击过程中,避免在直径达厘米级的铝或钛合金弹丸内的层裂破坏。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经过优化设计的三级加速腔可以将气炮出膛速度约6.0 km/s的1.03 g铝合金弹丸加速至9.6 km/s,弹丸最终形状仍保持类球形,速度增益约1.6。  相似文献   

13.
 在Φ25 mm二级轻气炮上进行了火药室与泵管之间有、无大膜片的实验研究,观察在相同装填参数下这两种发射的弹道差异。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表明,火药室和泵管之间有、无大膜片对弹道性能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材料动力学特性的实验研究中,采用平面爆轰波驱动金属飞片对靶体实施加载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手段。飞片在爆轰载荷作用下的平整度以及最终的宏观极限速度决定对靶体的加载效果,前者决定靶体尺寸,而后者决定对靶体的压力。采用ALE与Lagrange耦合方法,模拟了爆轰载荷驱动飞片的动力过程,给出了飞片达到极限速度时刻的平整度,并将数值模拟得到的极限速度与基于解析法计算的极限速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流固耦合方法分析爆轰载荷作用下飞片的运动过程是有效并实用的。  相似文献   

15.
E5-4实验电子枪系统是BEPC电子枪系统的改进版本,文中首先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介绍了利用Y796阴栅组件和新的电源及Pulser系统进行测试的结果,分析了各个参数对束流的影响,给出了电子枪流强与直流高压、pulser 电压、栅偏压、阴极参数等的关系曲线,对BEPCII电子枪系统的研制和调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二级轻气炮发射过程中前冲气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二级轻气炮发射过程中,靶室内的残存气体和绕行到弹丸前方的推进气体都有可能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利用石英传感器测量并得到了二级轻气炮高速弹丸发射时前冲气体的压力信号,并计算得到了相应的压力。实验结果表明:二级轻气炮发射时确实存在前冲气体现象,但其压力幅值较小,约为10-2 GPa量级,不会对高压物理实验的结果造成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炸药驱动高速飞片撞击基板和炸药,从而在炸药中产生超压爆轰状态。利用高速扫描相机测试了冲击波在炸药试样和铝标准试样中的传播速度,采用对比法得到了炸药爆轰产物的雨贡纽曲线。通过分析发现,通常的冲击波-粒子速度(D-u)关系式的线性拟合不适合CJ点附近的雨贡纽数据,对于炸药爆轰产物的冲击波-粒子速度关系式最好采用非线性关系式。利用冲击波前后物理量守恒关系式,将D-u数据转化为p-V数据,拟合得到了炸药爆轰产物的雨贡纽p-V关系。  相似文献   

18.
郑殿峰  王兵 《气体物理》2020,5(1):34-41
快速高效的起爆对脉冲爆震发动机工作特性的作用十分关键.文章以乙炔为燃料、空气为氧化剂,使用双爆震管研究冷等离子体和火花塞两种点火方式对起爆特性的影响规律.冷等离子体发生器采用自主设计产品,研究中通过改变冷等离子体放电区长度,测试爆震波的传播过程,给出了放电区体积大小对爆震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冷等离子体点火起爆特性明显优于火花塞;在基本保证放电功率不变时,放电区长度的变化对火焰传播时间、火焰传播速度、爆震波峰值压力影响不大.因此,在工程实践中,采用小区域放电能够减少冷等离子的体积且不影响起爆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