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关于电功及电功率的教材,在与学习苏联电力化的物理原理有关的知识范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些概念的理解、关于它们的量度单位的清楚的观念以及进行有关的简单计算的技能应该是综合技术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可惜,在七年级的物理教科书中,这个学习材料的叙述是形式的、干燥的、很简单的,并且从  相似文献   

2.
超声就是普通的弹性介质的机械扳动,这种振动以一定的速度传播并且具有一定的能量。超声波——是介质的互相更替的稠密和稀疏。超声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弹性和介质的密度有关。超声波的波长,也和普通的声波一样,决定于两相隣的稠密或稀疏之间的距离。超声频率的下限  相似文献   

3.
网络时代信息是开放的、共享的和丰富的.网络时代的学习有其自身的特点.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从教学的各个环节作出相应的改变,使我们的教学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从而达到"授之以渔"的教育境界.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双语物理课的教学中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借助互联网上公开的、丰富的信息和学习资源进行课程的学习和课题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尝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自我学习的能力和学习兴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超导体的迈斯纳效应是超导体的特有的性质之一,超导驱动的电机正是利用超导体的这个性质而设计的一种新型电机,由于驱动原理与传统的电机有很大的不同,这种电机的驱动力的计算一直是这种超导电机设计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针对一种结构的电机,利用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的方法计算了一种基于超导体迈斯纳效应的超导电机驱动力的大小,为这种电机的设计提供了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人口稠密的工业区,大气污染已成为严重的问题,研究污染物以及它们和大气组分的反应已成为迫切的需要了.为了预示与日俱增的污染源对环境的影响和采取及时而有效的措施,需要建立大气的数学模型.这些模型的发展、完善和与之相关的连续监测,要求具有广泛的监测功能. 地球上的生命不仅直接或间接地受近地面的大气组分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平流层及平流层以上的大气组分的影响.要用合理的成本来恰当地监测这广阔的区域,为此激光监测是唯一可能提供这种功能的技术. 一、大气遥感技术的特点 激光器的发现促进了人们对物质的非线性特性的研究,以及关…  相似文献   

6.
寂静地震与地震预测的物理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忠良 《物理》2004,33(11):796-800
寂静地震是指发生了缓慢的位错、但几乎不辐射地震波的“地震” .在目前的地震预测的物理学研究中 ,通常是通过计算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地震所引起的应力变化 ,或者通过研究地震活动的统计性质或“图像动力学” ,来推测一个断层带上发生地震的危险性 .寂静地震的信息的缺失 ,形成了地震预测的物理学研究中的一个很大的“盲区” ,而在相当程度上 ,解决地震预测的物理问题的主要困难和可能的突破的希望 ,也许就在于此 .寂静地震的研究目前还很不深入 .关于寂静地震的性质 ,文章作者提出两个猜想 :(1)寂静地震的频度 ,满足类似于GR定律的幂律分布 ;(2 )最大的寂静地震的地震矩 ,与“可见”的最大地震的地震矩相当 .  相似文献   

7.
采用传输矩阵模型研究了基于低维相变薄膜的显示器件的光学特性与器件结构的关系。显示器件的类型有反射型和透射型,器件结构的关键参数包括Ge_2Sb_2Te_5(GST)层的厚度、ITO层的厚度、GST层的晶态与非晶态的变化。结果表明:对于反射型器件,ITO层的厚度对器件的反射光谱影响较大,可以通过改变ITO层的厚度达到改变器件颜色的效果;GST层的厚度为12 nm时,GST的晶态与非晶态的变化使器件有最好的颜色对比度且消耗较低的电功率。对于透射型器件,通过使用超薄的GST薄膜,器件的透明度可以保持很高,器件的透明度在GST的厚度超过几纳米后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8.
物理学和天文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邓祖淦 《物理》2002,31(6):372-376
历史上,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发展是密切联系的。它们在整个现代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发达上起到了先锋的作用。物理学的基本规律和天文学提供的广亵的实验室构成了理想的科学发展的基础。20世纪的一系列科学上的重要突破正是这种优良结合的产物。今天,天文学和物理学又共同面对着更新的前测问题,并一道酝酿着新的科学上的重大进展。它们所取得的每一个进展也必然伴随着技术的创新和提高,也不断更新着人类的认识和文明。  相似文献   

9.
一、时间和它的标准问题在这星球土发展、生存和繁衍的人类,他们起始有时间观念恐怕不比有空间的观念来得迟。这种时间观念存在的表现有时是非常自然的。人是生存在三维空间里的,但是人类思维的发展是动的,辩证地开展的,是四维空间的。人类对于时间的感觉,是从因时而异的物质变化而觉察得的。最简单的物质的变化是一种物体的运动。不要以为颐和园门前的铜狮是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分析缝宽不等且成周期性变化的光栅的衍射,给出其定量的光强分布规律,类比等缝宽光栅的衍射,引入"光栅的一个周期的衍射因子"与"光栅的周期间的干涉因子"的概念描述缝宽周期性变化的光栅的衍射光强分布.进一步,由Matlab仿真模拟了缝宽周期性变化的光栅的衍射相对光强分布曲线图,并定性讨论了光栅的相邻缝的间距d、缝宽、缝的数量等参数对光强分布的影响,从而更加形象、准确、多方位地分析变缝宽光栅的衍射规律.  相似文献   

11.
高斯分布圆口径天线辐射近场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口径场法对具有高斯幅度分布的圆口径天线辐射近场进行了分析。推导了非聚焦和聚焦2种工作方式下圆口径天线轴向近场和增益的解析表达式;采用数值积分方法分析了圆口径天线非轴向近场分布特性。分析表明,对于高斯幅度分布的圆口径天线,天线轴向场在近区为振荡分布,其近场增益与口径面分布和观测点位置有关,通过聚焦可以使近场焦点处增益达到远场增益,大大提高焦点及焦点附近区域的电场幅度。  相似文献   

12.
光学合成孔径成像技术发展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伟  王治乐  龙伟军 《光学技术》2003,29(6):757-761
介绍了光学合成孔径成像技术的发展现状。简要阐明了合成孔径成像技术的原理和分类以及在光学波段的主要应用。归纳出了光学合成孔径成像技术的发展趋势:地基合成孔径系统向长基线方向发展;天基系统向超轻量化方向发展;图像处理正在成为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技术重点是从地基系统向天基系统转移,并被应用于更多领域。概括了光学合成孔径成像系统的各种应用方案及特点。与传统的光学系统相比,合成孔径成像技术具有如下特征和优点:可降低光学元件的加工难度和天基光学合成孔径成像系统的发射体积和重量,可节约发射费用。  相似文献   

13.
X光编码孔径成像和处理技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论述了编码孔径成像的基本原理.讨论了孔径编码的方法和相机的制作,侧重于均匀冗余阵列(URA)的编码技术.介绍了编码孔径图像的光学处理和数字处理的研究成果.给出了实验和实际应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简明介绍了光学合成孔径的两种成像方式和光学波段合成孔径的发展概况。全面介绍镜面拼接、稀疏孔径和位相阵列3种合成孔径结构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归纳出了目前光学合成孔径技术在天基和地基观测系统的发展趋势及技术难题。与传统单一口径的光学系统相比,光学合成孔径系统具有更高的分辨率、镜面加工难度低、易折叠、重量轻等特点,是实现高分辨率光学成像系统的一种重要且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李祺伟  张淳民  魏宇童  陈清颖 《物理学报》2015,64(22):224206-224206
论述了偏振型干涉成像光谱仪的核心部件——Savart偏光镜的结构和分光机理. 应用波法线追迹的方法, 对光在任意方位入射面内, 以任意入射角入射时Savart偏光镜中的光线传播规律及出射光孔径变化进行了理论推导, 给出了出射孔径与入射位置、入射角及入射方位角之间满足的关系, 并讨论了光线传播始终处于Savart偏光镜晶体内部, 最终从出射面射出所需满足的条件. 采用计算机模拟, 给出了光线垂直入射时, 出射孔径的表达式, 验证了推导的正确性; 在此基础上对自行设计的干涉成像光谱仪通光孔径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讨论, 结果表明通光孔径精确值和近似值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给出了孔径面积利用率随入射方位角的变化曲线, 阐明在干涉成像光谱仪的参数论证以及孔径光阑的选取中, 不能忽略由于晶体双折射现象带来的孔径变化. 研究结果可为偏振型干涉成像光谱仪的设计、研制、调试和工程化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6.
经光阑衍射的平顶涡旋光束位相奇点的演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程科  向安平  钟先琼 《光子学报》2012,41(8):936-945
推导出了平顶涡旋光束通过有光阑ABCD光学系统的传输解析式,并以光阑透镜和矩形光阑系统为例,与平顶光束比较研究了截断参量、相对离轴距离和光束阶数对衍射场中位相奇点演化特性的影响.数值计算表明,平顶涡旋光束通过上述光学系统均存在位相奇点,即使源处涡旋被光阑阻拦时,衍射场中也会出现位相奇点;而平顶光束通过光阑透镜系统存在刃型位错,随着截断参量增大,会发生刃型位错的演化和湮灭现象,且平顶光束通过矩形光阑系统没有发现位相奇点.  相似文献   

17.
光学综合孔径望远镜成像分析及计算机仿真   总被引:13,自引:9,他引:4  
阐述了光学综合孔径(OSA)望远镜成像原理以及综合孔径望远镜的几种实现形式;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算法得到了任意子孔径综合模式下的点扩展函数(PSF)和光学传递函数(OTF)分布;从子孔径结构排列、共相位、图像恢复几个方面论述了光学综合孔径的成像特征。初步分析了稀疏率、填充因子、“实际截止频率”等因素对光学综合孔径望远镜成像的影响。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光学综合孔径通过相干成像不但可以突破传统单孔径系统的口径局限获得极高的成像分辨率,而且对于实现空间光学遥感系统轻量化和模块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昊天  卜胜利  王宁 《光子学报》2014,(9):1009-1014
理论模拟了激光束通过磁流体样品后产生的远场光斑图样,提出了一种阈值可调光学限幅器的实现方案.计算了不同光阑孔径半径和不同光阑样品距离情况下,系统的出射光功率与入射光功率的关系.得出了系统的光学限幅阈值随光阑孔径半径的增大以及光阑样品距离的减小而向高功率方向转移的结论,且限幅阈值与光阑孔径半径之间呈线性关系.定义了描述磁流体样品特征的参量f,发现了系统的光学限幅阈值随f的绝对值增加而减小.本文的结论能为实际的磁流体基可调谐光学限幅器的设计与制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程科  向安平  钟先琼 《光子学报》2014,41(8):936-945
推导出了平顶涡旋光束通过有光阑ABCD光学系统的传输解析式,并以光阑透镜和矩形光阑系统为例,与平顶光束比较研究了截断参量、相对离轴距离和光束阶数对衍射场中位相奇点演化特性的影响.数值计算表明,平顶涡旋光束通过上述光学系统均存在位相奇点,即使源处涡旋被光阑阻拦时,衍射场中也会出现位相奇点;而平顶光束通过光阑透镜系统存在刃型位错,随着截断参量增大,会发生刃型位错的演化和湮灭现象,且平顶光束通过矩形光阑系统没有发现位相奇点.  相似文献   

20.
王昊天  卜胜利  王宁 《光子学报》2012,41(9):1009-1014
理论模拟了激光束通过磁流体样品后产生的远场光斑图样,提出了一种阈值可调光学限幅器的实现方案.计算了不同光阑孔径半径和不同光阑样品距离情况下,系统的出射光功率与入射光功率的关系.得出了系统的光学限幅阈值随光阑孔径半径的增大以及光阑样品距离的减小而向高功率方向转移的结论,且限幅阈值与光阑孔径半径之间呈线性关系.定义了描述磁流体样品特征的参量f,发现了系统的光学限幅阈值随f的绝对值增加而减小.本文的结论能为实际的磁流体基可调谐光学限幅器的设计与制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