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傅小芸  吕建德  竺安 《色谱》1992,10(4):234-235
在前文中,我们报道了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MECC)的原理、装置,电中性物质的分离以及各物理因素对分离的影响。本文在前文的基础上,对MECC中保留时间重现性,峰高、峰面积定量的重现性、线性和检测限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讨论了进样时间对峰高和峰面积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测定植物中的水杨酸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建立了以胶束电动色谱为分离模式测定植物中水杨酸的新方法。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硼酸和甲醇浓度的升高,苯甲酸内标和水杨酸的分离度以近似线性关系升高;随缓冲液pH的升高分离度呈非线性升高;随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浓度的升高分离度呈非线性下降。在优化的条件下,两可在12min内分离。测定了苹果和梨样品,并做了回收率试验,回收率在97.1%-102%之间。  相似文献   

3.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检测红曲米中的莫纳可林K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良  许杨  李燕萍 《色谱》2010,28(4):393-396
建立了测定红曲米中莫纳可林K含量的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MEKC)方法。考察了运行缓冲液的种类、pH及其浓度、有机添加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浓度和分离电压等实验条件对电泳分离效果及检测灵敏度的影响。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以20 mmol/L硼砂(pH 10.6,含10%(体积分数)乙醇和40 mmol/L SDS)作为缓冲溶液,莫纳可林K能在23 min内实现很好的基线分离,线性范围为5.00~100.00 mg/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76,检出限(以信噪比(S/N)为3计)为0.13 mg/L,加标回收率为98.5%~99.5%。精密度和稳定性试验中,峰面积和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3%,表明重复性良好。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可用于红曲米中莫纳可林K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在自制的高效毛细管电泳装置上,使用内径为0.05毫米,长为450毫米的熔融石英毛细管,十二烷基硫酸钠胶束溶液,254nm检测波长,进行了电中性化合物的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研究。并将乙醇-水混合溶剂引入体系,成功地进行了多环芳烃的分离。考察了电场强度,SDS浓度及乙醇含量对柱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6.
周建忠  廖杰  钱小红  董芳霆 《色谱》1997,15(2):159-160
建立了用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法(MEKC)分离19种PTH氨基酸的方法,并探讨了电压、pH值、温度、胶束浓度对氨基酸迁移时间的影响。方法具有速度快、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齐莉  周蓉 《化学分析计量》1999,8(3):10-11,21
应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技术分离黄芩中主要的黄酮类有效成分并进行分析,确定它们分别是:黄芩甙、黄芩素、汉黄芩甙、汉黄芩素、木蝴蝶素A及木蝴 A-7-D-葡萄糖甙。缓冲液由20mmol/LSDS、20mmol/LL的磷酸三氮钠及25mmol/L的硼砂组成,溶液的P来7.24。在胶束电动车管色谱分析中,黄芩中的主要黄酮类有铲成分在15min内即可达到基线分离,并且能对黄芩甙进行定量分析,笔者还讨论了表面  相似文献   

8.
一种新型的色谱法——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竺安  傅小芸  吕建德  郑平 《色谱》1989,7(4):193-196
本文介绍了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法的原理,建立了一套电动色谱实验装置。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胶束溶液。对电中性有机化合物进行了电动色谱试验,获得了较好的结果。并考察了实验条件如电压、SDS浓度等对分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用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电化学检测的方法对对氧磷、甲基对硫磷、乙基对硫磷、扑灭松等4种常见有机磷农药进行分离检测。使用30 cm×20μm i.d.的石英毛细管,当分离电压为12 kV,工作电极电势为-0.6V,在pH值为5.0的20 mmol/L乙酸-乙酸钠缓冲液与20 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中,对氧磷、甲基对硫磷、乙基对硫磷、扑灭松4种组分在11 m in内得到基线分离,检出限分别为0.086、0.64、0.67、3.4 pg。将该方法用于地表水样品的检测,加标回收率为94%~102%。  相似文献   

10.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分析手性化合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友昭  郑明珠  淦五二 《色谱》1999,17(1):26-29
对近年来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MECC)分析手性化合物方面的工作进行了评述,简述了MECC分离手性化合物的原理,并探讨了几种MECC手性分离体系的分离机理。  相似文献   

11.
Li J  Ding X  Li Y  Yang Y  Liu J  Wang Z 《色谱》2011,29(3):259-264
建立了西洋参中人参皂苷Rg1、Re及Rb1同时分离测定的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新方法,以解决西洋参样品中难溶于水的3种人参皂苷的准确定量问题。以40.2 cm(有效长度30 cm)×50 μm的熔融石英毛细管柱为分离柱,分离缓冲液的组成为V(15 mmol/L Na2B4O7+30 mmol/L H3BO3 (pH 9.0)+100 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SDS)+30 g/L聚乙二醇35000):V(甲醇):V(异丙醇)=2:1:1,于214 nm下检测。详细研究了影响分离的因素。Rg1、Re及Rb1检出限(信噪比(S/N)为3)分别为30、40及30 mg/L,定量限(S/N=9)分别为90、120及90 mg/L,加标回收率为87.4%~95.2%。用该法测定了西洋参标准物质,并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检测结果进行了比对,结果吻合。应用该方法分别测定了中国、加拿大及美国的西洋参,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易高圯  纪柏安  夏之宁  付琦峰 《色谱》2020,38(9):1057-1068
毛细管电泳(CE)具有分离时间短、分离效率高、样品消耗量低等优点,在分离分析领域有着重要应用。原始的未修饰熔融石英毛细管只能提供阴极流向的电渗流和单一的电泳分离机制,分离性能有限,重复性较差,不能满足各类复杂样品体系尤其是中性和手性样品的分离需求。因此,有必要在CE中引入各类毛细管修饰策略,以拓展其实际应用潜力。贻贝仿生聚多巴胺(PDA)及其衍生材料因其简便易行的制备过程、优异的表面黏附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较强的二次反应活性和化学稳定性等优点,在催化、传感、水处理、样品前处理、生物医药以及CE分离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PDA涂层的制备过程与物理吸附涂层一样简便,而表面黏附涂层的稳定性又可与共价键合涂层相媲美,因此非常适用于石英毛细管柱的修饰。更重要的是,PDA涂层较强的二次反应活性使其可作为反应平台进行灵活多样的二次表面修饰,便于构建多功能PDA涂层毛细管电色谱(CEC)固定相。基于这些突出优点,PDA涂层材料在CEC中的巨大应用价值逐渐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该文首先对近3年有关PDA形成机理及PDA快速沉积表面化学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综述了近10年PDA涂层材料在开管毛细管电色谱(OT-CEC)和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中的最新应用。此外,还对PDA涂层材料在CEC中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Micellar electrokinetic capillary chromatography (MEKC) was performed at 25 °C and 30 kV (under a pressure of 15 mbar), using 30 mM borate buffer containing 60 mM sodium dodecysulfate (SDS) and 5% (v/v) methanol as background electrolyte (pH 9.0) to determine doxycycline. UV detection was at 350 nm. The method was shown to be specific, accurate (recovery was 100.3 ± 1.0%), linear over the tested rang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0.9995) and precise (RSD <1.9%). The method was used to determine doxycycline in tablets, capsules and human urine after oral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14.
Separation of rhubarb anthraquinones by capillary electrochromatography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J. Ding  B. Ning  G. Fu  Y. Lu  S. Dong 《Chromatographia》2000,52(5-6):285-288
Summary A rapid, simple method for packing capillary electrochromatography (CEC) columns with HPLC stationary phases is described. The basis of the method is the use of a vacuum to suck a slurry of stationary phase into the fused-silica tubing, a procedure which takes approximately ten seconds only, then compression of the stationary phase by means of an HPLC pump. These packed CEC column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for the separation of five anthraquinones from rhubarb. Separation of the anthraquinones inRheum palmatum L. under optimized conditions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5.
毛细管电色谱和加压毛细管电色谱的进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毛细管电色谱(CEC)以内含色谱固定相的毛细管为分离柱,以电渗流为驱动力,既可以分离带电物质也可以分离中性物质。它结合了毛细管电泳和高效液相色谱两者的优点,兼具高柱效、高分辨率、高选择性和高峰容量的特点,同时具有色谱和电泳的双重分离机理。然而,“纯粹”的电色谱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天然的弱点,即: 在电流通过毛细管柱中的流动相时容易产生气泡(焦耳热作用),从而使电流中断和电渗流停止,毛细管柱必须被重新用流动相润湿后方能再次使用。加压毛细管电色谱(pCEC)将液相色谱中的压力流引入CEC系统中,不仅解决了气泡、干柱等问题,而且实现了定量阀进样和二元梯度洗脱。CEC和pCEC作为微分离领域的两种前沿技术,满足了当前复杂样品分析和分析仪器微型化的需求,近年来获得了广泛的关注。本文综述了这两种技术近来的发展,包括仪器、色谱固定相的发展,总结了其在生命科学、药物分析、食品安全以及环保样品分析等方面的应用进展,评述了各方法的特点,并展望了CEC和pCEC今后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张效伟  张召香 《色谱》2010,28(4):397-401
建立了毛细管区带电泳(CZE)/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MEKC)二维毛细管电泳分离平台,CZE毛细管和MEKC毛细管通过一段带微孔的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TFE)套管固定。样品在CZE毛细管中分离后进入MEKC毛细管进一步分离,在二维转换过程中采用动态pH连接-胶束扫集法避免第一维分离区带在接口处扩散。将该方法成功用于鼠尿样品中4种药物及其对映体的分离,各组分的理论塔板数为(2.8~4.3)×104/m,检出限为0.015~0.052 mg/L,实际样品中峰面积和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n=7)分别为1.7%~3.8%和1.3%~4.6%。方法重现性好、灵敏度和分离度高、峰容量大,适用于尿样中多种药物组分及其对映体的同时分离检测。  相似文献   

17.
Ye F  Xie Z  Wu X  Lin X 《Talanta》2006,69(1):97-102
A simple and rapid pressurized isocratic capillary electrochromatography (pCEC)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to separate six pyrethroid pesticides. The effects of pH of buffer, organic solvent content, buffer concentrations and applied voltage on the separation of six pyrethroids were investigated. Under the optimized conditions, the pCEC method developed allows baseline separation of a complex mixture of six pyrethroids in <20 min. The method is applied to the analysis of these pesticide residues in Chinese cabbage. The limits of quantification (LOQ) ranged from 0.5 to 0.8 μg/ml (corresponding to 0.05 and 0.08 mg/kg in the vegetable sample), with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R.S.D.) <5.0%. Mean values of recoveries for six pyrethroids ranged from 89.6 to 96.3%,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8.
田耘  曹小敏  张琪  曾昭睿 《色谱》2009,27(6):737-744
超分子化学是一门研究分子间特定识别能力的新兴学科,超分子化合物所具有的主-客体识别能力为高选择性的色谱分离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毛细管电色谱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高选择性的微分离技术,电色谱固定相是该技术的核心部分,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1998年以来环糊精、杯芳烃、冠醚以及大环多胺等4种超分子化合物用作毛细管电色谱固定相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9.
刘丽丽  乔娟  张红医  齐莉 《色谱》2020,38(9):1107-1114
针对生物体液样品开展药物的绿色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分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该研究以3种解热镇痛药(4-氨基安替比林、氨基比林及非那西汀)为研究对象,以嵌段聚合物为涂层,建立了药物的开管毛细管电色谱(OT-CEC)分析新策略。首先,采用活性/可控自由基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方法,合成制备得到了两亲性嵌段聚合物-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St-GMA)),并将其涂覆到毛细管内壁;其次,通过考察影响OT-CEC分离效率的关键因素,包括嵌段聚合物的聚合时间、涂覆毛细管嵌段聚合物的浓度、电泳运行缓冲液的种类和pH值、有机溶剂添加剂等,优化了3种解热镇痛药物的OT-CEC分离条件;最终发现,不需添加任何有机溶剂及表面活性剂,仅采用50.0 mmol/L乙酸钠-乙酸(pH 5.7)作为OT-CEC的缓冲溶液,就能实现3种解热镇痛药物的基线分离。在8.0~2.5×103μmol/L范围内,分析物峰面积与其对应的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5,检出限为1.0~2.5μmol/L。结果表明:P(St-GMA)在溶液中自组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