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分子印迹技术在生化分离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张毅  胡玉玲  李攻科 《分析测试学报》2008,27(2):215-221,226
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高选择性、稳定及实用的特点,在复杂基体中痕量分析物的高选择性分离富集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在生物样品中的应用尤其引起人们关注.该文分别介绍了分子印迹技术的原理及生物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综述了分子印迹技术在氨基酸、生物碱、多肽、蛋白质等生物分离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2.
分子印迹技术是一种制备具有分子识别能力的聚合物的有效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制备对小分子具有选择性的分子印迹聚合物,但制备能够特异性识别生物大分子--蛋白质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研究仍然具有挑战性。本文讨论了制备蛋白质分子印迹聚合物的难点,评述了目前印迹蛋白质的方法及各自的优缺点,展望了蛋白质印迹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分子印迹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子印迹是制备具有分子特异识别功能聚合物的一种技术。本文从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识别机理、分子印迹聚合制备条件和制备技术三个方面综述了分子印迹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分子印迹发展前景。引用文献66篇。  相似文献   

4.
蛋白质分子印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子印迹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高效分离技术,具有空间选择性识别特性。本文介绍了分子印迹技术在蛋白质大分子上的应用和发展,包括蛋白质分子印迹选用的单体和交联剂、印迹方法、印迹机理、蛋白质分子印迹技术的应用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蛋白质分子印迹技术载体形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生物技术产品分离成本很高,分子印迹技术以其优良的操作稳定性为蛋白质分离提纯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合成蛋白质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又极具挑战性,已成为各国科学工作者们研究的热点。本文对蛋白质分子印迹过程中使用的载体形式进行了综述,对不同形式载体的使用特点进行了总结,详细叙述了常见的载体形式如硅胶、合成树脂球、高分子膜、云母、凝胶以及一些新型的载体类似形式如环糊精和壳聚糖等,并探讨了目前蛋白质分子印迹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在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等领域常依赖抗体的特异识别作用来实现目标蛋白质的分离、分析和检测。以蛋白质为模板的分子印迹聚合物有望取代这些昂贵的抗体,但交联聚合物网络中大分子的传质限制是蛋白质分子印迹研究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纳米结构的蛋白质印迹材料具有较高的表面积与体积比及较浅的印迹位点,很大程度上可克服这一问题。本文详细介绍各种纳米蛋白质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分析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并简要介绍其应用。  相似文献   

7.
分子印迹技术用于蛋白质的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子印迹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高效分离技术。合成含识别蛋白质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又极具挑战性,已成为许多分子识别领域工作者的研究热点。本文总结了近10年来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已有不同方法的发展状况以及相对优缺点,阐明了其可能发展的方向和前景。  相似文献   

8.
表面分子印迹材料和技术在分离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会卿  苏黎明  黄嫣嫣  金钰龙  赵睿 《色谱》2016,34(12):1206-1214
复杂体系的高选择性分析对分离新材料和新方法提出了迫切需求。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以其特异性高、化学稳定性好、制备简单且成本低等优点,在高选择性分离分析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但以本体聚合为代表的传统合成方法获得的MIPs存在识别位点位于聚合物内部难以识别、模板分子洗脱不彻底、传质速率慢、结合容量低等问题。表面印迹技术制备的核-壳型表面分子印迹材料是解决上述难题的有效途径。通过核体和壳层结构的设计和构建,表面分子印迹材料还可具备多功能、多响应的特性,适于现代分离分析对快速、高效、高选择性的要求。该文主要综述了近几年表面分子印迹技术在样品前处理、化学/生物传感分析及靶向药物递送领域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9.
表面分子印迹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分子印迹技术,其解决了传统印迹方法得到的印迹聚合物模板结合位点少、洗脱困难、色谱性能和机械性能差等问题。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SMIPs)以其稳定性好、特异性高及实用性强的特点,近年来在生物分子分离分析中的应用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介绍了SMIPs的制备方法,比较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其在生物大分子、生物小分子及微生物分子分离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蛋白质分子印迹聚合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虹  黄亮  孙彦 《高分子学报》2004,(4):610-613
分子识别现象在生命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对此进行研究和探索是化学和生物学领域的核心课题,制备具有分子识别能力的人工受体是对该领域科学工作者的一个持久挑战.为此,相关研究人员进行了多方努力,创造性地发展了许多崭新的方法和手段,其中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技术就是这些方法和手段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11.
分子印迹技术在天然产物有效成分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媛媛  孟子晖  董美伶 《色谱》2009,27(3):359-363
天然产物体系复杂,大分子和小分子、生命和非生命物质共存,多存在结构相近的异构体,且有效成分含量低,采用一般的分离方法富集难度较大。分子印迹技术是制备高选择性分离介质的有效技术手段,分子印迹聚合物(MIP)的选择性强,分离操作简单,在各种分离纯化中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近年来分子印迹技术在天然产物活性组分(如生物碱、甾体、多元酚、黄酮等)的分离纯化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本课题组利用MIP从天然产物中分离纯化莽草酸等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潘怡帆  张锋  高薇  孙悦伦  张森  练鸿振  茅力 《色谱》2022,40(11):979-987
元素的形态决定了其在环境和生物过程中的不同行为,形态分析正在被分析化学、环境化学、地球化学、生态学、农学和生物医学等众多学科所关注。环境和生物样品基质复杂、化学形态多样、含量低且易转化是元素形态分析面临的挑战,因此对元素形态的甄别、定量、生态毒性评价和生理功能研究需要对原生形态进行高选择性识别和高效率分离。固相萃取是一种有效应对以上难题的方法,但现有材料和方法远不能满足要求。离子印迹聚合物可与印迹金属离子特异性结合,具有准确、灵敏、可靠的特点,近年来在元素形态分离富集和分析检测方面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鉴于非磁性吸附剂在固相萃取操作时,需要将分散在样品溶液中的吸附材料经过离心或过滤分离,操作比较繁琐费时,而磁性材料易被外部磁场快速分离,因此操作简便快速的磁固相萃取正成为元素形态分离富集中一种极具潜力的方法。这篇综述系统总结了离子印迹技术的最新进展,包括离子印迹技术的原理、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并根据元素形态分析中离子印迹磁固相萃取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离子印迹技术所面临的挑战,最后对元素形态分析中离子印迹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策略提出了建议,提出开发基于有机-无机杂化聚合的多功能磁性离子印迹纳米复合物用于样品的前处理是建立识别选择性高、分离能力强、吸附容量大、形态稳定性好的形态分析方法的一种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article, the separation of zinc from aqueous samples by solid-phase extraction based on a molecular imprinting technique is described. Zn-imprinted polymer was prepared by free radical solution polymerisation in a glass tube containing ZnSO4, morin, 4-vinylpyridine as a functional monomer, ethyleneglycoldimethacrylate as a cross-linking monomer, and 2,2′-azobisisobutyronitrile as an initiator. The obtained polymer block was ground and sieved (55–75 µm) and the Zn–morin complex was separated from polymer particles by leaching with 2M HCl. The synthesised polymer particles have been characterised by IR an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ic studies either before or after leaching.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arameters, such as pH,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time, type and minimum amount of the eluent for elution of the complex from polymer were evaluated. Extraction efficiency more than 99% was obtained by elution of the polymers with 10 mL of CH2Cl2–dimethyl sulfoxide (1 : 1, v/v). The detection limit of the proposed method was 2.9 µg L?1. A dynamic linear range in the range of 25–200 µg L?1 was obtained.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was found to be below 9.2%. In addition,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cationic and anionic interferences on the complex recovery was studied. The method was applied to the recovery and determination of Zn in a few different real samples.  相似文献   

14.
郭秀春  周文辉 《化学研究》2012,23(5):103-110
分子印迹技术是制备对特定目标分子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高分子材料的技术,所制备的高分子材料被称为分子印迹聚合物.分子印迹聚合物因具有预定性、识别性和实用性三大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分离、模拟抗体与受体、催化剂以及仿生传感器等方面和领域,显示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作者对分子印迹技术的发展历史、基本原理、分类、应用现状以及一些新的研究热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苯丙氨酸衍生物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手性拆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分子印迹技术合成分子印迹聚合物,作为手性色谱柱的固定相来拆分苯丙氨酸衍生物的对映异构体。采用了新型的交联剂及光引发剂。模板分子和可聚合的功能单体形成配合物是分子印迹聚合物必不可少的条件。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的比例为1:4时,获得了良好的分离效果,分离因子α为1.69。光聚合方式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比热聚合方式合成的拆分能力要高。且聚合的温度越低,聚合物分离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6.
绿色分子印迹技术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孝刚  朱秋劲 《化学研究》2011,22(4):100-104
解析了绿色分子印迹技术(GMIT)的概念;结合水相和其他新型分子印迹技术、聚合物辅助设计及新型原材料的发展,简要阐述GMIT的发展动向.指出在绿色化学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有必要深入探索和发展绿色分子印迹技术,从而拓展分子印迹技术研究领域、促进绿色化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Porous materials with well‐defined pore structures have receiv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in the past decades due to their unique structures and wide applications. Most porous materials such as zeolites,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and porous organic polymers are extended to infinite frameworks or networks by robust covalent or coordination bonds. Porous molecular cages composed of discrete molecules with permanent cavities are an emerging class of porous material and the discrete molecules assemble into solids by weak intermolecular interaction. In comparison to porous extended solids such as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and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porous molecular cage solids are generally soluble in organic solvents thus allowing solution processing, making them more convenient to apply in many fields. This review mainly focuses on the recent advances of application of porous molecular cages (porous organic cages and metal‐organic cages) for enantioselective recognition and separation from 2010 to present, including gas chromatography, capillary electrochromatography, chiral fluorescent recognition, chiral potentiometric sensing, and enantioselective adsorption. Furthermore, the two important family members of porous molecular cages, porous organic cages and metal‐organic cages,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毛细管电泳在手性化合物分离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明霞  李向军  白玉  刘虎威 《色谱》2020,38(3):317-323
手性化合物的对映异构体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生理活性,因此建立手性化合物的有效分离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毛细管电泳(CE)是一种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样品用量少、分离模式灵活多样的分离分析方法,在手性化合物的分离和检测领域应用广泛。该文主要综述了2017~2019年CE在手性分离分析方面的最新进展,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