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非定常机匣处理扩稳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一种非定常处理机匣,在轴流风扇实验台上开展偏流吹气扩稳实验研究.主要包括t改善风扇稳定裕度的稳态特性;影响失速先兆波产生及发展的动态分析.结果表明:非定常机匣处理能够在不同工作转速下对风扇稳定裕度有显著效果,效率没有明显改变.偏流吹气可以进一步改善风扇稳定裕度,但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效率损失.动态分析证实处理机匣没有阻止失速先兆波的出现.而是有效地抑制了其非线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一小尺寸离心压气机级的失速裕度,首先为其设计了进气回流和周向槽两种机匣处理方案,对实壁机匣和处理机匣压气机级总体性能的分析表明;进气回流并没有起到拓展压气机级失速裕度的效果,周向槽机匣处理对压气机级失速裕度的改进量也只有约2.41%。因此考虑了一种新的机匣处理方案,即同时采用进气回流和周向槽机匣处理。计算结果表明:压气机级失速裕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提高幅度达13.25%。  相似文献   

3.
在低速大尺寸压气机试验台上,用高频压力探针测量了转子实壁机匣卜嵌入处理机匣扇形段后的转子出口三维流场。测量结果显示该处理机匣能有效地消减转子尖区高涡量低能物质的堆积,并显示尽管处理机匣只占周向环壁的一小部分,仍能扩大稳定工作裕度。  相似文献   

4.
轴向斜缝机匣处理与转子通道之间耦合流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轴向斜缝机匣处理能够有效地扩大压气机的稳定工作范围,本文对轴向斜缝处理机匣与亚音速压气机转子通道之间的耦合流动进行了时间精确的全三维数值模拟,数值结果所获得的总性能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详细分析了处理机匣与转子通道之间非定常干涉现象以及处理机匣结构引入后转子顶部区域不同的流场结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对具有高损失高阻塞效应的间隙泄漏流及其间隙泄漏涡的控制是轴向斜缝机匣处理扩大压气机稳定工作裕度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非光滑叶片对轴流风扇气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低速轴流风扇实验台上,通过对比测量光滑转子叶片、两种表面具有流向沟槽的非光滑转子叶片风扇的气动性能,研究了叶片沟槽面对风扇气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设计状态和小流量状态,采用微槽型非光滑叶片能提高该风扇的流量、降低总压损失和提高风扇总压升;(2)在近失速状态,非光滑叶片使风扇性能下降;(3)非光滑叶片对风扇性能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光滑叶片的沟槽尺寸.  相似文献   

6.
风扇转子工作在高压比、高转速、高负荷的级环境中,实际流动中存在风扇的长叶片与流体间强烈的耦合作用。针对风扇实际工作中存在的流固耦合问题,本文通过基于时域推进的双向流固耦合方法对风扇转子的流固耦合问题进行求解,并在此基础上对该转子的超声速非失速颤振现象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考虑耦合效应的转子特性线整体向大流量方向偏移0.7%,效率降低约0.76%,总压比基本保持不变,稳定工作裕度略有减小;转子在设计转速下近效率最大点处,可能会发生基于叶片一阶固有模态振动的超声速非失速颤振现象。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数值模拟的分析方法,可用于快速比较不同轴流压气机周向槽机匣的扩稳能力。在对失速机理是主流/泄漏流交界面在前缘溢出的认识基础上,确定了以动叶端区轴向动量作为衡量不同周向槽方案对压气机稳定性影响的特征量。不需对机匣处理计算到失速点,仅在光壁失速点流量下,通过比较端区轴向动量的分布即可预测不同方案的扩稳能力。进而以某跨音速转子为示例,分析预测了其七种不同周向槽方案的扩稳能力并利用实验验证了这一方法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利用动态测试手段和非定常数值模拟手段探讨了亚音速条件下叶顶复杂流动机制触发轴流压气机内部流动失稳机制.然后利用全三维非定常数值模拟技术对二种不同处理机匣与亚音速压气机转子叶顶流场之间的耦合流动机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比分析了处理机匣引入前后压气机叶顶流场结构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顶部间隙泄漏流所导致的堆积在叶片通道相邻叶片压力面附近的阻塞是触发该压气机内部流动失稳的主要的机制,而处理机匣结构能够抑制或者吸除叶顶区域由于顶部间隙泄漏流导致的阻塞,推迟相邻叶片压力面前缘附近间隙泄漏流溢流的出现,从而提高压气机的失速裕度.  相似文献   

9.
《工程热物理学报》2021,42(6):1413-1422
在航空发动机更高推重比的需求牵引下,风扇需进一步提高其通流能力和内涵增压能力。本文以某宽弦复合掠跨音风扇为研究对象,对前置部分叶高增压转子风扇开展了深入细致的性能和流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高通流风扇中串列转子叶片的周向相对布局对风扇性能有决定性影响,在λ_s=20%周向布局下,风扇最大通流能力在外径、效率以及裕度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增大5.83%,同时峰值效率点下总压比提升8.38%,压比提升主要来源于内涵压比的提升。研究证实前置部分叶高增压转子风扇有效提升了风扇级的性能水平,展现出巨大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轴流压气机非轴对称机匣造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对一尖部失速型的亚音轴流压气机转子进行了非轴对称机匣造型的设计和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压气机非轴对称机匣造型与已有的非轴对称端壁造型概念的异同点,进而对本文研究的转子给出了非轴对称机匣造型的实例,对流场进行了定常与非定常的数值模拟,着重研究了非轴对称造型机匣对转子整体性能和稳定裕度的影响,对造型面对叶顶流动的改变进行了动态的分析,总结了该类机匣设计的初步经验.通过对同转子上非轴对称机匣造型与实壁机匣,周向槽和轴向槽机匣的对比,可以得出结论:精细设计的非轴对称机匣有效利用了叶顶局部压差,以及造型面的流线化,实现了对叶顶流动的优化,在不损失压气机整体性能的条件下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扩稳.其应用前景值得关注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被动控制装置改进轴流风机失速余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前言近年来,使用被动控制装置改进风机的失速特性一直引起风机设计和研究人员的重视。例如:在转子前加装可调进口导叶,在转子叶尖区吹气和放气,机匣处理装置(轴向、斜向和周向开缝)等来抑制风机失速的技术已被实际应用。但这些装置仍然存在着一些缺点。例如:降低了风机的最高效率尚2%-4%),改进失速余度的范围小,大约只有20%的流量失速金度的改进.以及装置本身结构复杂,增加了造价。因而一种被称为空气分流器的被动控制技术,首先由NBAHOB;C.K申请了专利川。由于空气分流器在控制轴流风机失速有很好的效果,因而许多…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发展的预测轴流压缩系统动态失速特性及进气非均匀性影响的理论模型,系统计算分析了进气总压畸变旋转频率对下游压气机稳定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进气总压畸变的幅值和旋转频率对压缩系统的动态失速特性和稳定性都有强烈的影响,旋转频率对旋转失速边界和喘振边界的影响类似。但是,系统的"危险"响应频率强烈地依赖于其旋转失速的传播频率。该模型理论上是先进的,而且计算结果与现有实验数据的比较表明该模型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3.
进气畸变对压气机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低速大尺寸单级压气机实验器上,实验研究了动态进气畸变对压气机稳定边界的影响。并采取在静子叶片表面埋入微型压力传感器的方法,分析了压气机流场的动态压力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动态总压畸变的旋转频率和旋转方向对压气机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当畸变相对转速n在0~+0.5之间时,压气机失速推迟;分析动态压力的频谱特性后知道,在压气机失速前一般存在与失速相关的压力扰动,动态总压畸变影响这种压力扰动,从而影响压气机的不稳定流动状态。  相似文献   

14.
低速轴流压气机顶部微量喷气控制失速机理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低速轴流压气机的转子顶部进行微量喷气已经证明可以有效的抑制旋转失速,但通过实验研究其机理比较困难。本文对该低速轴流压气机的转子顶部进行微量喷气的失速起始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非定常流场和失速起始过程同未加喷气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了微量喷气控制失速起始的机理。计算得到的特性线和失速点流量同实验较好吻合。  相似文献   

15.
The possible onset of unsteady induction magnetohydrodynamic (MHD) flows in wide channels or in channels of annular cross section is discovered on the basis of a proposed two-dimensional mathematical model. Such secondary flows have the character of rotating stall, which was previously known in high-pressure axial compressors. The existing experimental data confirm the possibility of observing this phenomenon, which can be interpreted as a new type of symmetry loss. It is shown for certain relations between the parameters that the system has a lower margin of stability against disturbances of the rotating-stall type than against steady-state disturbances. In particular, a loss of stability of a steady uniform flow can occur on the descending portion of the extern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machine. Zh. Tekh. Fiz. 68, 65–70 (June 1998)  相似文献   

16.
轴流压气机旋转失速先兆过程中-的频率阶跃现象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采用小波分析数据处理方法,分别对高速和低速单级轴流压气机旋转失速先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两台压气机的旋转失速先兆都是由脉冲开始,随之出现频率逐渐阶跃的低频波,当阶跃频率到达失速频率时压气机进入失速。在高速实验台上发现这一现象的出现沿叶片通道方向由后向前延迟。  相似文献   

17.
低速轴流压气机旋转失速先兆特征的实验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本文对低速轴流压气机旋转失速先兆特征进行了分析.观测到动叶进口处模态波型失速先兆沿周向的结构变化特征和相位移动特征;比较了不同转速条件下的先兆发展规律;采用改变节流阀速率的方法,观测了外部激励对模态波发展的影响;从实时捕捉失速先兆的目的出发,对失速前期低频信号的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