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描述了金属蒸发真空弧放电的特点,阴极弧等离子体的形成过程,以及在加热蒸发电离方式相比MEVVA放电的优越性。文章还叙述了建筑的MEVVA离子源的实用参数,工作过程及MEVVA等离子体源在全方位离子注入装置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胡明  万树德  钟雷  刘昊  汪海 《物理学报》2012,61(4):45201-045201
本文利用单探针诊断等离子体参数来研究自行设计的磁控直流辉光等离子体实验装置的放电特性, 从而得出电子密度与气体压强、电子密度分布与磁场位型以及磁场强度等的关系. 另外, 用有限元的方法对线圈通电产生的磁场进行数值计算, 模拟出不同接线方式的两种磁场位型分布. 通过实验得出这两种不同的位型的磁场均对等离子体的状态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而且这种“控制”作用与现有理论相符合.  相似文献   

3.
直流辉光放电等离子体轴向动力学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磁流体动力学理论,考虑了电子与中性粒子的非弹性碰撞,应用有限差分法研究了直流辉光放电氩等离子体的轴向动力学过程,得到了氩等离子体密度、输运速度、温度以及电位的轴向分布,发现了气体压强和电极间距的变化对阴极区的电子密度有较大的影响,而对阴极区的离子密度的影响甚微。 关键词:  相似文献   

4.
低温等离子体及其在材料表面改性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等离子体物理的发展历史概况17世纪初叶,Sir.WilliamGilbert引入了一些基本概念,这些概念至今还用在描述电和磁的现象。1745年,E.G.vonKleist发明了莱顿瓶,即一种最原始的电容器,用于储积大量电荷并获得高的静电电位。在18世纪50年代,BenjaminFranklin利用莱顿瓶完成了证实其电的单流体理论的试验,同时也证实了闪电是电的一种形式。也是由Franklin引入一正负极性的概念。在其最初的单流体理论中,正极性意味着正向电流过剩,而负极性则意味着该正向电流不足。19世纪期间,电子放电物理获得了很快进展。  相似文献   

5.
6.
白秀庭  周庭东 《物理学报》1993,42(9):1463-1470
对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的稳态电流在三维空间的分布情形用解析表达式算出结果,从而展示了电流的连续性和理论的自洽性,对其他理论模型的弱点和其结果中的局限性也作了分析和讨论。本结果对研究低温等离子体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相似文献   

7.
直流辉光放电过程中需要控制的三个重要工作参数为放电电流、放电电压和放电室内氩气气压.该文介绍了一种应用于直流辉光放电等离子体激发光源的自动调节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在放电电流恒定的情况下调节放电室内氩气气压,实现了对放电电压的信号采集和自动控制.文卷阐述了该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电路原理及控制方案.该自动调节控制系统改善了以往用手动调节时精度低且操作复杂的情况,提高了放电电压的控制精度,缩短了放电电压的稳定时间.文中给出了自动控制方式下激发源放电电压的稳定性测试结果,控制精度由手动调节时的4%FS改善为小于1%FS,放电电压稳定时间由手动时的大于90s缩短到30 s以内.采用该控制系统对中低合金钢和锡肯铜标准样品进行了样品精密度实验.元素含量分析精密度比手动调节方式显著提高,各元素含量测试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优于3.5%.中低合金钢标准样品中Ti,Co,Mn元素含量测试结果的RSD范围由手动时的3.0%~4.3%减小到1.7%~2.4%,S和Mo元素RSD范围由5.2%~5.9%减小到3.3%~3.5%.锡青铜标准样品中Sn,Zn,Al元素RSD范围由2.6%~4.4%减小到1.0%~2.4%,Si,Ni,Fe元素的RSD范围由6.6%~13.9%降低到2.6%~3.5%,并给出了实测数据.  相似文献   

8.
大气压辉光放电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锐  刘鹏  詹如娟 《物理》2004,33(6):430-434
大气压辉光放电由于均匀性好、能量效率高并且不需要真空系统,正日益受到人们重视和研究.文章综述了大气压辉光放电的研究进展,包括实验条件、放电特征、放电机理以及最新的诊断方法,还介绍它在薄膜沉积、材料表面改性、污染物质的消毒去污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纳秒脉冲空气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基于半导体断路开关的纳秒脉冲高压电源,在两个金属电极之间产生放电区间为1 600 mm×100 mm×25 mm的常压辉光空气等离子体。等离子体发生器采用负高压针电极阵列与平板阳极结构,针电极的直径为1 mm,长度为20 mm,针电极之间的间隔为20 mm,针电极与平板零电位之间的距离为25 mm,在每个负高压针电极末端周围同时形成圆锥形辉光放电,在平板地电极则形成大面积辉光放电。采用电压探针测量了该新型等离子体的放电特性,结果表明:放电脉冲的上升时间为26 ns,最高脉冲输出峰值电压为27 kV;利用该辉光等离子体对幅宽为1 000 mm聚四氟乙烯薄膜进行了表面改性处理,处理后其表面接触角由原来的124°降到69°,亲水性能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10.
射频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的电探针诊断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简要叙述了探针诊断技术的作用,比较了单、双探针测量技术的异同,分析了当前所碰到的主要问题和各种可能的解决办法。着重报导了我们提出和制作的加热调谐单探针装置,不仅抑制了射频干扰,还克服了中毒效应对探针测量的影响。首次成功地测量了射频辉光放电硅烷等离子体的电子能量分布函数、电子平均能量和密度。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魏合林  刘祖黎 《计算物理》1995,12(2):145-152
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对氦直流辉光放电平板电极等离子体阴极鞘层内电子的输运过程进行了研究。利用实验数据拟合得到的电子与中性粒子的碰撞截面,计算了电子的平均能量及能量分布的空间变化,同时研究了电子的其它参数分布.  相似文献   

12.
钱维莹  陈健 《物理与工程》2005,15(1):38-41,44
讨论了常压均匀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的形成和杀菌机理,提出了等离子体杀菌技术,并通过实例介绍了常压均匀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在空气过滤杀菌中的效果和实际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低温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技术在生物医用材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冯祥芬  谢涵坤  张菁 《物理》2002,31(1):27-30
合成高分子材料无法完全满足作为生物医用材料所需要的生物相容性和高度的生物功能要求,为解决上述问题,文章介绍了一种表面处理方法-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技术以其特有的优点在生物医用材料中的应用情况,通过等离子体处理后,能够在高分子材料表面固定生物活性分子,达到为生物医用材料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低气压下直流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的实验装置,该装置具有结构合理、调节方便、测量参数多等特点,可在其上开展等离子体参数测量、等离子体激发机理研究等多项教学实验。  相似文献   

15.
对于磁约束直流等离子体炬,用氩-氢等离子体的放电体系,研究了等离子体炬几何结构、真空室气压、弧电流、外磁场与比变化等对等离子体炬放电特性的影响。得到了影响等离子体炬宏观和微观参数变化的一些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6.
 在电光开关的晶体两侧,用辉光放电产生的高电导率透明等离子体作为施加开关脉冲电压的电极,可大大增加开关的通光口径。利用设计建造的一个80mm×80mm口径的等离子体电极电光开关,研究了用于电光开关中的大面积辉光放电的产生方法及放电特性。描述了等离子体电极普克尔盒的结构、放电室和电极的几何尺寸、放电电路及其参数,实验观测了预电离和工作气压对放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述亚辉光放电在HL-1装置上的应用。实验表明,这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清洗和碳化手段,它可以弥补磁控清洗放电和碳化的不足之处,并为HL-1M装置器壁锻炼提供了先行试验。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一种改进型的微波等离子体增强辉光放电光源。对它的结构,操作以及工作参数和溅射等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利用ANN-BP算法,采用逐步改变训练步长和两个惯性项的权重系数惯性调整策略,分别以单目标和双目标的三层网络对八面体六卤化物MXn-6的八面体ν1和ν2模振动频率进行了预测,发现单、双目标下预测的结果相差不大,双目标时权重系数调整得较快,[MoF6]2-,[BiF6]-和[AuF6]2-的振动频率文献值与网络的计算值或预测值相差偏大。  相似文献   

20.
《应用光谱学评论》2013,48(3):247-273
ABSTRACT

Electrolysis glow discharge (ELCAD), wherein an electrolyte serves as the cathode, is a potential new analytical source for on-line determination of trace heavy metals in waste and drinking waters, in addition to other liquid samples. The use of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 (AES) with ELCAD enhances the efficiency of the technique. Although possible applications of ELCAD-AES are widespread, the technique is currently unsuitable for the detection of toxic elements, such as mercury, at concentrations as low as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uideline level in drinking water (1 ng/mL). The aim of this contribution is to provide an overview of the brief history, development of instrumentation, fundamental mechanistic studies and applications of ELCAD. This review suggests that, whereas the scope of ELCAD-AES is diverse, it would benefit greatly from the involvement of more researchers to enhance the capabilities of the system, as otherwise this goal will not be achie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