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aces 《数学大王》2010,(7):5-7,33
在一个离地球很遥远的星球上。有个色彩缤纷、芳香四溢的鲜花国,据说地球上的鲜花都是从鲜花国移民过去的。鲜花国的女王叫花姗,她的后脑勺上插着三朵会转动的美丽鲜花,而且三朵鲜花还组成了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样子。花姗把它叫作超级密码万能花三角。  相似文献   

2.
小竹做了一个很美很美的梦.在梦里,她最喜欢吃的水果飘浮在空中,各种好闻的味道变成了彩色的光点,平时吵吵闹闹的小动物也安静了下来……小竹把她的梦写进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里,故事一边写一边飘散在风中.快,再不看就来不及啦!嘿,别忘了这个:观察足够仔细,记忆才会特别鲜活!  相似文献   

3.
正虽然现在各个星球之间都很和睦,但是其实每个星球都在发展自己的武器,以防止在星际大战中落后。嘎啦王子经常到飞行器研究所去看科学家们发明的各种新奇飞船。"这些飞船可以以超快的速度在不同星球之间往返。"科学家大图图挺着肥胖的大肚子,自豪地介绍道。"为什么它们可以飞行那么久?"嘎啦王子一下子就问到了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漫画趣题     
小红有一块手绢,两个对角各绣了一个小孩.她一不小心把中间烧了一个方洞(如下图).方洞边长恰好是手绢边长的1/3.现在她想把这块手绢剪开,重新缝成一块手绢.她共剪成6块,最后还把两个小孩拼在中间,而且是肩并肩在一起.你知道她是怎么拼的吗?  相似文献   

5.
一作为《宇宙大穹报》的一名唯一来自地球的记者小聪聪非常勤奋敬业,经常乘着飞碟在宇宙各个星球之间来往穿梭、不停地跑新闻,捕捉素材撰写稿件。  相似文献   

6.
《数学大王》2014,(5):28-29
正终于逃离了令人头皮发麻的叽喳星,皮特坚定地重新出发,期盼能在浩瀚的宇宙中找到一个温暖的家园。呀!前面好像是一个适宜居住的星球呢,有那么多房屋。皮特心头一喜。可是,这个星球实在是太拥挤了,到处是高高的摩天大厦和一眼望不到头的人们。皮特终于在一个山头降落下来。只在格子星住了一个星期,皮特就烦透了被挤来挤去的感觉。他拿定主意了,要穿过这片茫茫屋海,回到飞船上继续自己的旅程。  相似文献   

7.
Chung定义了图G上的一个pebbling移动是从一个顶点移走两个pebble而把其中的一个移到与其相邻的一个顶点上.连通图G的pebbling数f(G)是最小的正整数n,使得不管n个pebble如何放置在G的顶点上,总可以通过一系列的pebbling移动把一个pebble移到G的任意一个顶点上.Graham猜测对于任意的连通图G和H有f(G×H)≤f(G)f(H).作者们验证了三类二部图的2-pebbling性质以及当H为此类二部图,G为一个2-pebbling性质的图时,Graham猜想成立.  相似文献   

8.
正波斯猫特别爱美,心灵手巧的她喜欢把家里布置(zh)ì得漂漂亮亮的。最近,波斯猫又想出一个布置家居的新花样:用五颜六色的彩纸剪出12个大大小小的圆片,然后,用图钉把这些圆片钉在墙上,这样白色的墙就会变得很漂亮。说干就干,波斯猫忙活了好半天,终于把圆片钉到了墙上。波斯猫心花怒放地欣(xīn)赏(shǎnɡ)着自己的"杰作",突  相似文献   

9.
珍珍的新家     
正7岁的珍珍一个人生活。在珍珍小时候,爸爸因为交通事故去世了。妈妈丢下她,不知到哪儿去了。一位邻居阿姨觉得珍珍很可怜,于是决定把她带到自己家去抚(fǔ)养,直到她长大成人。明天就要到新家去生活了,珍珍不安地想:叔叔阿姨会喜欢我吗?第二天上午,阿姨带着珍珍来到她家,166号、167号、168号,珍珍发现,阿姨家——168号的大门是这三个大门里最大的。"珍珍,你来按门铃吧。"阿姨说。珍珍举起手臂,却够不到门铃……  相似文献   

10.
图G的Pebbling数f(G)是最小的正整数n,使得不论n个Pebble如何放置在G的顶点上,总可以通过一系列的Pebbling移动把1个Pebble移到任意一点上,其中Pebbling移动是从一个顶点处移走两个Pebble而把其中一个移到与其相邻的一个顶点上。Graham猜测对于任意的连通图G和H有f(G×H)≤f(G)f(H)。本文证明对于一个完全r部图和一个具有2-Pebbleing性质的图来说,Graham猜想成立。作为一个推论,当G和H均为完全r部图时,Graham猜想成立。  相似文献   

11.
正也许大家还记得上次到过嘎啦星球的蓝星人蓝新,有一天他收到了嘎啦王子发来的宇宙漫游短信:亲爱的蓝新:你可以开着飞船来我们星球一趟吗?我们希望你把上次留下的手表和时钟带回去。我们会给你玫瑰种子作为补偿。嘎啦王子  相似文献   

12.
骆建华 《中学数学》2022,(24):69-70
<正>题目小亮用50元钱购买了10支钢笔,准备以一定的价格出售.如果每支钢笔以6元的价格为标准,超出的部分记为正数,不足的部分记为负数,记录如下:0.5,0.7,-1,-1.5,0.8,1,-1.5,-2.1,0.9,0.9.(1)这10支钢笔中售价最高的和售价最低的各是多少元?(2)当小亮卖完钢笔后是盈利了,还是亏本了?分析:这是一道与正负数意义有关的问题,是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加法后呈现的一道例题.由于本题处于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学期的第一单元中,是学生进入第三学段后接触到的第一类通过数学运算解决的应用题,因而,我们可以把此题的探索作为发展学生应用题审题能力的开端,引导学生经历条件分析、思路探索和模型建构的全过程,并从最初就形成审题的基本套路,为后面解决更复杂的应用问题夯实基础.基于这种想法,笔者建议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审题教学.  相似文献   

13.
正嘎啦星球上有一所非常有名的小学,它的口碑非常好,因为这里的学生以礼貌聪明著称于整个星系。虽然嘎啦小学招的学生很少,但不少家长可是耗尽心力想要把孩子送到这里来读书呢。另外,嘎啦国王和嘎啦王子都是这间学校毕业的,这可是皇家认证哦!今年是嘎啦小学的900年校庆,嘎啦皇室早早就收到了邀请函,请他们回去参观学校。嘎啦国王很忙所以没有空参加,而嘎啦王子就很  相似文献   

14.
一个给定图中Hamilton圈数的计算定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一个图中有多少H圈”的问题是一个未解决的很困难的问题[1](其中H圈是Hamilton圈的简称)。我们约定本文讨论的图都是有限简单图,所用图论术语和记号凡不加定义的均采自参考文献[2]。用e(G)记图G的边数。当e(G)>e特别当e(G)很大而e很小时,直接数遍图G中的H圈是十分困难的。例如一个阶为20的圈G~*,其补  相似文献   

15.
对于复半单李群的不可约表示的特征标,H. Weyl给出了一个公式,这是一个很基本的公式,它在表示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个公式是表成两个三角多项式的除式,因此在计算不可约表示的权的重数时是不太方便的。H. Freudenthal曾直接地推得权的重数的计算公式,并给出了H. Weyl公式的一个代数证明。1959年,B. Kostant在复半单李代数的Cartan子代数上定义了两个分割函数p (μ)和Q(μ)。他用了很长的步骤证  相似文献   

16.
图G的Pebbling数f(G)是最小的正整数n,使得不论n个Pebble如何放置在G的顶点上,总可以通过一系列的Pebbling移动把1个Pebble移到任意一点上,其中Pebbling移动是从一个顶点处移走两个Pebble而把其中一个移到与其相邻的一个顶点上.Graham猜测对于任意的连通图G和H有f(G×H)≤f(G)f(H).本文证明对于一个完全γ部图和一个具有2-Pebbleing性质的图来说,Graham猜想成立.作为一个推论,当G和H均为完全γ部图时,Graham猜想成立.  相似文献   

17.
图G的Pebbling数f(G)是最小的正整数n,使得不论n个Pebble如何放置在G的顶点上,总可以通过一系列的Pebbling移动把1个Pebble移到任意一点上,其中Pebbling移动是从一个顶点处移走两个Pebble而把其中一个移到与其相邻的一个顶点上.Graham猜测对于任意的连通图G和H有f(G×H)≤f(G)f(H).本文证明对于一个完全γ部图和一个具有2-Pebbleing性质的图来说,Graham猜想成立.作为一个推论,当G和H均为完全γ部图时,Graham猜想成立.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把N+1维射影空间看作一个N+1维仿射空间X和一个N维无穷远超平面H的并,利用埃尔米特簇把H上的点集划分为3个子集,对X中任两点a和b,如果线ab与H的交点属于第i个子集,定义a和b属于第i个结合类,我们证明上述构作是一个结合方案,并计算出其参数。  相似文献   

19.
数学与天文     
每个人都有一个美好的梦 ,每个时代都有一个神奇的梦 ,当我们面对满天繁星的迷幻夜空 ,我们的梦都化为一缕缕轻盈的风飘向那浩瀚无垠、神秘莫测的苍穹……宇宙从哪里来 ,宇宙到哪里去 ?几万年来 ,两大问题牵绕着无数人的心 .几千年来 ,科学之王———数学为探索宇宙的奥秘 ,履建奇功 .早在公元前三千年 ,在中国、巴比伦、印度和玛雅 ,已经发现了太阳、月亮、行星运行的规则 ,所谓天圆地方是我们的祖先对宇宙认知的基本概念 .从亚里士多德直到托勒密 ,人类一直以为地球静止不动地位于有限宇宙的中心 ,宇宙是由天球壳层组成 ,行星和恒星镶嵌在…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名走在教学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教师,理论上讲“她”肩负着“国家的未来与希望”;“她”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实际上“她”到底应该怎么做?或者说“她”能做些什么?笔者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感到很“困惑”,特别是今天拜读了文[1]之后,这种“困惑”尤为强烈.下面把“困惑”一一罗列,希望得到同行“真心”的帮助,好让笔者“被”解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