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详细研究了Ti─Si沸石在H_2O_2存在下对氯丙烯的环氧化、苯乙烯的氧化和环己烯的氧化等反应的催化作用.发现上述三种结构的烯烃其主要定向产物并不一致:氯丙烯氧化产物主要为环氧氯丙烷,苯乙烯氧化主要产物为苯乙醛、环己烯氧化主要产物为环己二酮.说明烯烃氧化的主要定向产物的结构依赖于有机底物的结构,并不全都给出环氧产物.在三个反应中,Ti─Si沸石均表现出显著的催化活性,这可能与沸石骨架中钛的存在有关.发现在氯丙烯环氧化反应中,只有TS-1及TS-2表现出环氧化活性.推测沸石骨架位中存在的钛在氧化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氯丙烯在不同催化剂表面上吸附的TPD结果表明:在TS-1上有三重脱附峰,而在TiO2/Silicalite上仅有单峰。H_2O_2或分子O_2在催化剂表面吸附后,在脱附物种中可用质谱检测到原子O(16)物种;说明H_O_2或分子O_2在样品表面存在解离吸附;并发现解离分子O_2的活性很低。TS-1能同时吸附氯丙烯和H_2O_2,而在SiO_2/Silicalite表面的吸附却与吸附顺序有关。环氧化活性顺序如下:TS-1(TPAOH)>TS-1(TPABr+NaOH)>TiO_2/Silicalite。TS-1沸石的高氧化活性可能与H_2O_2吸附后表面原子O(16)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3.
钛酸盐沸石分子筛催化苯酚羟基化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X射线粉末物相分析、红外及紫外漫反射光谱,差热分析,NH3-脱附法和气体吸附等测试手段研究了Ti-Si沸石TS-1,TS-2,Ti-ZSM-48及钛酸钠、钛铝酸钠和钛酸铜分子筛的性能和结构,利用苯酚羟基化反应证明了含有TiO,四配位结构单元的沸石分子筛具有催化氧化活性,考察了各种实验条件对苯酚羟基化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Hβ沸石为基础,通过TiO_2改性及硫酸铵处理制备了SO-TiO_2-Hβ-Al_2O_3催化剂,并由XRD、XPS、NH_3-TPD、FTIR及化学吸附等手段考察了不同焙烧温度对该催化剂表面性质、酸性及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焙烧温度使SO-TiO2-Hβ-Al2O3的酸量大幅度增加,强酸比例增大,并产生部分增强酸中心。高强度的酸性中心中,以L酸中心为主;550℃焙烧的样品能使沸石表面上SO与TiO_2间发生较强的相互作用,高温焙烧则使浓度下降;该催化剂明显促进了丙烯与异丙醇的醚化反应,丙烯转化率由8.0%增高到15.9%。关键词  相似文献   

5.
系统地研究了TS-1分子筛催化双氧水氧化环己烷的反应。制备了三种TS-1分子筛,它们具有窄的粒径分布,在60℃表现出高的活性和选择性。考察了溶剂、催化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TS-1中Ti含量及H2O7用量对氧化反应的影响。对具有完好晶型的TS-1分子筛役有必要进行预处理。最佳反应温度为80~110℃,丙酮为最佳溶剂。环己酮的选择性与TS-1粒子大小有关,而H2O2选择性与TS-1用量无关。实验结果显示.溶剂在反应中间体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Ti与丙酮配体的过氧配合物具有活化环己烷的活性。关键词 TS-1 环己烷 催化氧化 H2O2  相似文献   

6.
用电动势和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富钛还原熔渣-CaO-SiO_2-Al_2O_3-MgO-TiO_x-FeO_y体系的氧化动力学,得出了氧在熔渣中的扩散速率常数分别为 0. 66×10~(-5) m· s~(-1)和 1. 98×10~(-5) m·s~(-1),研究表明:固体电解质构成的氧浓差电池法得出的结果不仅可靠,且方法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7.
采用共沉淀法引入Si对SO2-4/TiO2进行改性,制得了SO2-4/Ti-Si-O系列固体超强酸,试样经IR、SEM、XRD表征和低温正戊烷异构化活性测试,发现超强酸中心是硫酸根离子与金属原子Ti结合形成的双配位螯合结构,在超强酸性的样品中TiO2均呈锐钛矿晶型。引入Si仅迟滞TiO2晶化过程,控制Si在SO2-4/Ti-Si-O体系中的含量可以有效调节固体超强酸的酸性,并提高正戊烷异构化反应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8.
钛硅分子筛TS-1催化环己酮氨氧化制环己酮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钛硅分子筛TS1催化环己酮氨氧化制环己酮肟的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催化剂的投料量、提高分子筛的钛硅比和降低H2O2的空速,有利于提高氨氧化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降低氨/酮比不利于氨氧化反应,适宜的氨/酮摩尔比应该在20以上.适宜的氨氧化反应温度是80℃左右,过低和过高的温度都不利于氨氧化反应.进料方式会严重影响TS1催化氨氧化反应:H2O2的连续进料和氨的间歇进料方式可获得最佳的结果.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环己酮的转化率可达100%,环己酮肟的选择性为97%.给出了可能的TS1催化氨氧化反应机理,认为氨氧化反应是经历了氨催化氧化为羟胺的过程,肟是羟胺与环己酮通过非催化方式直接反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CO_2在TiO_2薄膜修饰p/p~+-Si电极上的光电化学还原魏培海,祁学永淳于宝珠(山东教育学院化学系济南250013)(山东大学化学系济南)关键词二氧化碳,TiO_2薄膜,光电化学,p/P~+-Si电极在半导体电极表面实现CO2的光电化学还原,可获?..  相似文献   

10.
气固相同晶取代法制备Ti-ZSM-5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B-ZSM-5沸石为母体,经过盐酸洗涤脱硼后,采用气固相同晶取代法制备了Ti-ZSM-5沸石.考察了制备条件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载气流速等对产品沸石中钛物种的配位状态和含量的影响.发现进入Ti-ZSM-5骨架中的钛含量存在一个极限值.FT-IR、UV-Vis表征技术和丙烯环氧化反应结果表明:不同气固相反应条件下制备的Ti-ZSM-5沸石具有不同的物化性质.骨架钛含量高而非骨架钛含量低的钛沸石具有较高的丙烯环氧化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WO_3在TiO_2/γ-Al_2O_3和在TiO_2/SiO_2复合载体表面的分散状态和最大分散量邓存,陈巧平(宁德师范专科学校化学系,宁德352100)刘英骏(北京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北京100871)关键词WO_3/(TiO_2/γ-Al_2O_3)催化...  相似文献   

12.
高焕新  舒祖斌 《催化学报》1998,19(4):329-333
对钛硅分子筛TS-1催化环己酮氨氧化制环己酮肟的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催化剂的投料量、提高分子筛的钛硅比和降低H2O2的空速,有利于提高氨氧化反应的转化率和生,降低氨/酮比不利于氨氧化反应,适宜的氨/酮摩尔比应该在2.0以上,适宜的氨氧化反应温度是80℃在右,过低和过高温度都不利于氨氧化反应,进料方式会严重影响TS-1催化氨氧化反应:H2O2的连续产和氨的间歇进料方式可获得最佳的结果,在优化的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3.
SO_4~(2-)/TiO_2和SO_4~(2-)/Fe_2O_3固体超强酸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XRD、TG-DTG、SEM和化学分析等手段研究了浸渍H_2SO_4的无定形TiO2和Fe_2O_3在焙烧过程中的晶化、相变、失水及失硫情况,总结出SO42-/MxOy型固体超强酸具有与SO42-/ZrO2体系相同的形成规律;用IR光谱和常温正戊烷异构化反应对SO42-/TiO2和SO42-/Fe_2O_3的超强酸性进行了表征,表明它们与/ZrO_2体系具有相似的表面酸位结构,无水状态主要为L酸位,吸水后部分L酸位可转变为B酸位,但这两种体系的超强酸性均比SO42-/ZrO_2弱,其H0大约在-13~-14之间.  相似文献   

14.
1,2-二(三甲硅基环戊二烯基)四甲基二硅烷与Fe(CO)_5在二甲苯中于105~110℃反应除分离到少量标题化合物(Me_2SiSiMe_2)[η-(3-Me_3SiC_5H_3Fe(CO)]_2(μ-CO)_2(5)外,主要是生成了脱Me_3Si基的产物(Me_2SiSiMe_2)[η-C_5H_4Fe(CO)]_2(μ-CO)_2(1)及1的热重排异构体[Me_2SiC5H4-Fe(CO)_2]_2(2).将5的二甲苯溶液加热回流18h,则转化为其异构体[Me_2Si(Me_3SiC_5H_3)Fe(CO)_2]_2(6).脱硅基发生在由相应反应物制备5的过程中。且脱硅基是与反应物中(Me_2SiSiMe_2)桥的存在有关.5的晶体结构经X射线衍射测定属单斜晶系,P2_1/m空间群,晶体学数据:a=0.6780(1)nm,b=2.2303(9)nm,c=0.9988(1)nn,;β=98.96(1)°,V=1.4960nm~3.Z=2,D_c=1.36g/cm~3.  相似文献   

15.
TiCl4处理分子筛催化氧化苯乙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成华  吕绍洁 《合成化学》1998,6(3):283-286
通过气相TiCl4对多种分子筛进行处理,用H2O2对苯乙烯的氧化反应作探针反应,考察了所得分子筛的催化活性,发现用ZSM-5制备的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最好,得到苯乙烯的转化率可达~12%生成苯乙醛和环氧苯乙烷的选择性可达~55.9%,并用IR对用于TiCl4处理过的ZSM-5进行了表征,证实了钛原子进入ZSM-5沸石骨架,生成了钛硅分子筛。  相似文献   

16.
钛-硅沸石的结构表征及其催化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XRD,IR,29SiMASNMR,UV-VIS及XPS能谱表征证实钛原子进入了钛-硅五元环沸石的骨架晶格位(不含铝).TG-DTA结果表明,钛原子进入沸石骨架导致沸石骨架的热稳定性提高,超过1473K.氯丙烯与H2O2(30%)的环氧化反应结果表明钛-硅沸石具有优异的氧化性能,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钛原子位于沸石骨架晶格位.  相似文献   

17.
新型洗涤剂用沸石MAP的合成及其性能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SiO_2-Al_2O_3-Na_2O-H_2O体系中,采用加入晶种的方法水热合成出新型洗涤剂用沸石-MAP。其硅铝比(Si/Al)在 1.07-1.13之间,平均晶粒直径小于0.4μm,钙离子交换容量为290~313 mgCaCO_3/g(干沸石),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吸附量在 83~ 100g oil/100g(沸石)之间。本文着重考察了影响合成 MAP沸石的因素,确定了MAP沸石会成的最佳范围,并对其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8.
CaO-SiO2-Al2O3-MgO-TiOx-FeOy体系氧化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电动势和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富钛还原熔渣-CaO-SiO2-Al2O3-MgO-TiO2-FeOy体系的氧化动力学,得出了氧在熔渣中的扩散速率常数分别为0.66*10^-5m.s^-1和1.98*10^-5m.s^-1,研究表明:固体电解质构成的氧浓差电池法得出的结果不仅可靠,且方法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19.
研制了硫酸化氧化钛催化剂(表示为TiO_2-SO_4~(2-)),实验表明在低于300℃的反应温度下,它能有效地降解二氯甲烷(浓度为42.8μmol/L),如在275℃,二氯甲烷的转化率达100%,降解产物为CO、CO_2和HCl.该催化剂含2%硫酸根,氨的吸附量为每克催化剂3.4mmol.与未经硫酸化处理的TiO_2对比,硫酸化后的催化活性显著提高,表明二氯甲烷降解反应发生在固体酸的酸性活性中心上.水汽的存在明显降低了催化活性,提高了反应活化能.在TiO_2-SO_4~(2-)上负载CuO后可显著提高降解产物中二氧化碳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20.
利用高分辨电子显微镜(HREM)研究了TiMnSi_2(硅化钛锰)相的原子结构及其平面缺陷。通过大角度倾转的电子衍射分析,揭示TiMnSi_2相具有简单正交结构,空间群为Pbam。高分辨电子显微分析发现,TiMnSi_2相具有3 ̄2434网格特征,并接近于五角σ相的网格特征。在TiMnSi_2相中还观察到Steinmetz等提出的假想结构,并证实它具有类似于六角反棱锥并置的H相网格特征,但由于只有2~3层,因而只能看成是TiMnSi_2中的U、D层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