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受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的委托 ,由清华大学分析中心主办的“全国拉曼红外二维相关分析专题讨论会”于 1 0月 2 7日至 30日在清华大学召开。来自国内外的 30余名代表出席了这次研讨会。清华大学分析中心副主任孙素琴教授担任了这次专题讨论会的主席。清华大学有关方面的负责人尉志武教授出席开幕式并在会议上致词表示祝贺。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 ,光散射专业委员会主任田中群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中国科学院物理所 ,光散射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玉龙研究员出席了这次会议 ,并在研讨会的闭幕式上作了总结发言。研讨会很荣幸地邀请…  相似文献   

2.
《光散射学报》1996,8(1):61-62
第八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纪要第八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于1995年8月20日至29日在四川成都四川联合大学东区(四川大学)举行。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席周仲璧教授和组织委员会主席王植恒教授主持。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各地区近百名国内同行、海外学子和有关公司代表。...  相似文献   

3.
利用Raman光谱对结晶紫(Crystal Violet,CV)在纳米磷化镓(GaP)粉体表面的吸附状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普通拉曼散射谱(Normal Raman Scattering,NRS)相比,结晶紫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谱的4种振动模式,即:中央键的呼吸振动、环-C -环面外弯曲振动、环C-H面外弯曲振动以及N-环伸缩振动,在纳米GaP粉体表面得到增强;通过分析吸附前后结晶紫拉曼散射峰相对强度的变化,确定了结晶紫在纳米GaP粉体表面的吸附取向,并对其表面增强散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 第七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定于1993年10月15日—20日在湖北省宜昌地区召开,会议将就以下几个方面内容进行学术交流:凝聚态物质的光散射化学中的拉曼散射光散射在生物物理和医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第13届国际拉曼光谱会议于1992年8月30日至9月5日在德国维尔兹堡大学举行.680篇论文分属拉曼理论、共振拉曼谱、时间分辨拉曼散射、非线性拉曼谱、生物系统、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超导、半导体微结构、低维与非晶固体、工业与医学应用、新拉曼技术等19个专题.我国共有10名学者出席会议,发表论文32篇.通过与各国学者交流,可以看出当前光散射研究的几个新动向.1.显微拉曼的应用日益广泛 利用显微拉曼不仅可以研究半导体和光纤中的应力分布与微结构,而且还可以对核污染后核粒子的演变过程进行分析.国际光散射委员会主席 R.J.H.Clark教…  相似文献   

6.
《光散射学报》2012,24(2):217
<正>《光散射学报》是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四川省物理学会和四川大学联合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宗旨是交流光散射(拉曼散射、布里渊散射、瑞利散射)、光物理、光化学、光生物等学科在理论、实验、实验技术和仪器方  相似文献   

7.
《光散射学报》2011,23(4):418
<正>《光散射学报》是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四川省物理学会和四川大学联合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宗旨是交流光散射(拉曼散射、布里渊散射、瑞利散射)、光物理、光化学、光生物等学科在理论、实验、实验技术和仪器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它们在  相似文献   

8.
吴大猷先生是国际上著名的物理学家 ,也是中国拉曼光谱学研究的先驱者之一。当《光散射学报》于 1992年正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之际 ,他为我们题写了刊名 ;在庆祝他九十寿辰的时候 ,又高兴地接受了作为寿礼赠送的成套《光散射学报》。所以 ,当我们听到吴大猷先生于 3月 4日不幸逝世的消息时 ,都感到特别悲痛。1934年 ,吴大猷先生在北京大学物理系实验室开始了中国国内最早的拉曼光谱学研究 ,并于 1936年以“四氯乙烯拉曼线的退极化 (Depolarization of Raman L ines ofTetrachlorethylene)”为题在《中国化学学会会志》第四卷上 [1 ]发表。…  相似文献   

9.
正第25届国际拉曼光谱学大会(XXV ICORS)于2016年8月14日-19日在巴西的福塔雷萨召开,是全世界有关拉曼光谱学的两年一届系列大会中的第25届。经原J.Raman Spectroscopy的主编Wolfgang Kiefer教授和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推荐,北京大学张树霖教授荣获拉曼终身成就奖(Raman Lifetime Award)!  相似文献   

10.
发刊词     
<正> 光散射研究在我国是有历史传统的,拉曼效应发现(1928)后不久,在30年代我国拉曼散射研究的先驱者就做了开创性的工作。50年代在中国科学院和一些大学也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当时受到光源和谱仪方面的限制,研究面不太宽。60年代激光的出现使光散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我国光散射研究的重新起步是在70年代后期。1981年,在中国物理学会的领导下成立了中  相似文献   

11.
《光散射学报》2011,23(2):188
<正>《光散射学报》是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四川省物理学会和四川大学联合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宗旨是交流光散射(拉曼散射、布里渊散射、瑞利散射)、光物理、光化学、光生物等学科在理论、实验、实验技术和仪器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它们在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生物学、地矿学、石油化工、医药学等方面的应用成果,为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提供讨论  相似文献   

12.
 1921 年,印度物理学家拉曼(C. V. Raman)从英国搭船回国,在途中他思考着为什么海洋会是蓝色的问题,而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促成他于1928 年2 月发现了新的散射效应,就是现在所知的拉曼效应,在物理和化学方面都很重要。  相似文献   

13.
周咏东  方家熊 《光学学报》1997,17(3):82-384
利用傅里叶变换拉曼散射技术研究了CdTe表面的拉曼散射信号与激发光功率的关系,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定性解释。  相似文献   

14.
《光散射学报》2012,24(3):325
<正>《光散射学报》是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四川省物理学会和四川大学联合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宗旨是交流光散射(拉曼散射、布里渊散射、瑞利散射)、光物理、光化学、光生物等学科在理论、实验、实验技术和仪器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它们在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生物学、地矿学、石油化工、医药学等方面的应用成果,为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提供讨论、交流场所。  相似文献   

15.
《光散射学报》2012,24(1):109
<正>《光散射学报》是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四川省物理学会和四川大学联合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宗旨是交流光散射(拉曼散射、布里渊散射、瑞利散射)、光物理、光化学、光生物等学科在理论、实验、实验技术和仪器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它们在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生物学、地矿学、石油化工、医药学等方面的应用成果,为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提供讨论、交流场所。  相似文献   

16.
《光散射学报》2011,23(3):294
<正>《光散射学报》是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四川省物理学会和四川大学联合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宗旨是交流光散射(拉曼散射、布里渊散射、瑞利散射)、光物理、光化学、光生物等学科在理论、实验、实验技术和仪器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它们在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生物学、地矿学、石油化工、医药学等方面的应用成果,为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提供讨论、交流场所。  相似文献   

17.
<正>《光散射学报》是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四川省物理学会和四川大学联合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宗旨是交流光散射(拉曼散射、布里渊散射、瑞利散射)、光物理、光化学、光生物等学科在理论、实验、实验技术和仪器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它们在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生物学、地矿学、石油化工、医药学等方面的应用成果,为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提供讨论、交流场所。  相似文献   

18.
KDP晶体受激拉曼散射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详细比较了磷酸二氢钾(KDP)晶体的自发拉曼散射和受激拉曼散射光谱,在受激拉曼散射(SRS)中观察到了自发拉曼散射中最强的振动模的三阶Stokes光(559.43,589.74,623.50nm),由于其他振动模的受激拉曼散射增益系数较小,其SRS光谱未观察到。另外,比较了传统生长的未退火和退火后的KDP晶体及快速生长的锥区和柱区KDP晶体的受激拉曼散射增益系数,结果表明生长方法和热退火对KDP晶体的受激拉曼散射增益系数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田中群 《光散射学报》2002,14(4):257-258
国际拉曼光谱会议 (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RamanSpectroscopy ,简称ICORS)是国际拉曼光谱学术界最广泛和最高层次的学术会议 ,每二年举行一次 ,以此推动拉曼光谱领域的高层次学术交流 ,促进学科研究朝向更深层的理论、更尖端的技术和更宽广的应用发展。ICORS会议是一个学科交叉面很广的国际会议 ,本次会议的内容涵盖了拉曼光谱技术应用和其它光散射过程的新进展 ,较充分地反映了近来拉曼光谱在生命、材料、物理、化学、工业中的广泛应用 ,十分有助于从事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进行学…  相似文献   

20.
《光散射学报》2015,(1):103
<正>《光散射学报》是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四川省物理学会和四川大学联合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宗旨是交流光散射(拉曼散射、布里渊散射、瑞利散射)、光物理、光化学、光生物等学科在理论、实验、实验技术和仪器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它们在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生物学、地矿学、石油化工、医药学等方面的应用成果,为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提供讨论、交流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