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良 《当代地方科技》2010,(12):172-172
晚清时期是国内外矛盾错综复杂的一个社会转型时期,是中西文化互相碰撞时期。在内外交困列强环伺的威胁下,清政府不得不改变原有的"朝贡"外交体制,把外交专门化提上议事日程。借鉴西方的外交理念,促进近代外交转型。这是清政府主动学习西方,重新审视确定对外关系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2.
发生在义和团运动时期的“克林德案”,是顽固排外势力幕后操纵的结果 ,对清政府的内外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进一步坚定了清政府 (主要指慈禧 )对外宣战的决心 ,给中国带来了更多的灾难。  相似文献   

3.
陈力生 《奇闻怪事》2010,(10):57-58,16
本文以“转型帝国”——大清帝国与“成熟帝国”——大英帝国之比较,为理论切入点,探讨了“庚子国变”期间中英关系问题。具体分析了南北两地当局者采取不同对策的成因。对清轵中央的作为,根据具体史实做了客观评价。对地方督抚的“东南互保”则持肯定态度。  相似文献   

4.
1840年的鸦片战争,叩开了大清王朝的大门。自此以后,与其说清王朝走向了衰败,不如说从更广的意义上,中国朝着法治迈进了一大步。西方的法律文化随着晚清的媒体传入中国,与自古以来根植于人们内心的法律观念激烈碰撞、相互交融,孕育出的新生儿随着媒体被广为人知。晚清时代的文化浸透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媒体则透过生活展现了法律文化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中国品牌商品正走向世界。由于中国企业正处在一个迅速发展的成长阶段,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相对滞后,很多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时,经常遭遇自己的商标被抢注的尴尬与无奈,海信商标案是最典型的例子。  相似文献   

6.
上诉机构在中国稀土案中判决中国无权引用GATT第20条一般例外条款为《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1.3段辩护,理由是该段落虽然与GATT第8条存在文本关联,但是该款并不对出口税施加限制。上诉机构的裁决虽然从法律解释技术和方法来看无可厚非,但是在此案中相关文本阙如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僵硬的文本主义解释方法,不利于维护WTO法律制度权利与义务的完整和统一,剥夺发展中国家能够采取的有限的公共政策措施之一也凸显了判决的公平性与合法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发生在义和团运动时期的"克林德案",是顽固排外势力幕后操纵的结果,对清政府的内外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进一步坚定了清政府(主要指慈禧)对外宣战的决心,给中国带来了更多的灾难.  相似文献   

8.
从力拓案看中国企业的竞争情报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力拓案中商业秘密泄漏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企业竞争情报工作的不足之处,指出了力拓案为中国企业的商业信息安全敲响了警钟,也为我们审视中国企业的竞争情报工作提供了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9.
石建国 《世界知识》2008,(13):62-63
胡惟德曾多次担任驻外使节,后任民国外交总长兼代国务总理,参与并见证许多重大外交事件,是书写晚清与民国外交史不可或缺的人物。  相似文献   

10.
文字狱是中国历史上特有的文化现象和法学现象,其实质是封建统治者思想专制的体现。《苏报》案是清朝最后一桩文字狱。通过对这一事件的分析,揭示了文字狱的历史轨迹以及在清朝得以泛滥、消亡的历史原因和法学原因。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盟水斋存牍》相关案件的分析,从女性对娘家财产继承、改嫁时奁产的处置权以及孀妇的财产权三个方面对明朝后期广东地区女性家庭财产权实际状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实际生活中,女性拥有比法律规定的更多的、更大的家庭财产权。这一现象的造成,是由于明朝后期广东地区城市商业经济的繁荣带来了社会观念和思潮的改变,冲击了压抑人性的传统礼教,使得女性在家庭财产权方面的地位有了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12.
不同时期的学者对明末清初的实学教育思想有不同的研究状况.1983年-1990年的研究是从简单的、零碎的研究走向正规化、系统化;1990年-2004年的研究步入了正规的、系统的研究和大范围的比较;2004年至今集中于对颜元思想的研究.每个阶段对清末明初实学思潮的研究也都存在着优缺点,而对颜元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一所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为实施对象,探索教师指导下的听力"零"课时教学实践模式,通过对实施背景、理论依据、具体实施方案及学生对该实践模式实际效果反馈的详细分析,以证明该实践模式在一般本科院校中实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科学小说”这一类文学作品在清末的流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人对“科学”这一词汇内涵的重新领悟.在“科学”出现以前,“格致”这个词基本上指代科学技术的意思,不过却只有“科学小说”,很少看到“格致小说”,原因在于人们对“科学”的认识逐渐深化,已经意识到“科学”与“格致”的不同.通过考察清末“科学小说”的流布,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当时人们对于“科学”的认识与看法,还有助于我们还原多面而真切的历史场域,从而对“科学”一词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有更为丰满具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清末民初,上海等沿海沿江通商口岸的商会自成立以后就与资本主义列强战和不止,与此同时也与本国政府进行合作与斗争;贵阳等内地的商会由于自身力量很弱,容易受政府的控制,对抗的时候不多,但也有一定的斗争。在沿海通商口岸商会领导下,近代商会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董事会、经营者素质、组织机构、人事政策、内部审计五个方面对“湘缆”内部控制失败案例进行系统分析,从而探讨了改进我国内部控制环境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和意象图式理论,在对“on”和“under”等方位概念词语进行系列性跨语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英、法、汉语言中作为意象图式概念的“over”、“dessus”和“上边”另一方位概念词语进行了跨语空间隐喻比较分析,从中发现在这三种不同的文化当中表示同一意象图式概念的“OVER/DESSUS/上边”各自都有四个原型用法,居然不谋而合,分别以空间域作为始源域,将空间域的意象图式结构映射到非空间抽象域之上,研究结果再次佐证了认知语言学的“许多抽象的概念结构部分源起于意象图式结构,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是隐喻思维”的认知观。  相似文献   

18.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人际意义角度出发,在语气和情态两个子系统的框架内,分析了英国首相丘吉尔在二战初期的一篇著名的政治演讲“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讲话”,揭示了说服性政治演讲这一独特语篇类型的人际意义特点。  相似文献   

19.
对北京什刹海北岸小石碑胡同工地西壁剖面沉积物粒度、化学成分及孢粉等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表明, 从汉代至元代, 什刹海有4 个环境演变阶段的沉积物: 1930~1820 aBP 为河流相的分支河道、河漫滩沉积; 1820~1295 aBP 为湖泊沉积, 其中三国时期(1730~1690 aBP)水域较大, 水体较深, 可能与车箱渠的修筑有关, 此后逐渐退为湖滩; 1295~970 aBP 为河流相沉积; 970~580 aBP 为湖滩沉积, 是当时什刹海北岸的边缘地带。孢粉组合反映低湿地植被的环境特点, 符合该地区沉积物的环境背景特征。元代湖岸距当时的斜街约100 m, 距今什刹海北岸约80 m。研究结果揭示了什刹海湖泊演变的历史, 为什刹海环境演变研究乃至北京城区的历史地理研究提供基础性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