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results observed on 850 male Wistar rats for two years after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with ~(131)I, ~(132)I or ~(125)I of different radioactivities. The incidence of thyroid malignant tumor was 45.8% when the dose absorbed by the thyroid gland was 7.8 Gy in the ~(131)I groups, and even tumors of lung and soft tissue, and malfunction of kidney and immune organs could be elicited when the radioiodine was overdosed. Both ~(132)I and ~(125)I have their optimal carcinogenic dose ranges and optimal doses of carcinogenesis. As the dosage decreases to a certain level, a low-limit dose incapable of inducing cancers may be present. ~(131)I induced mainly papillary and mixed type carcinomas, ~(132)I chiefly follicular and undifferentiated type carcinomas, while ~(125)I induced follicular and medullary carcinomas. The paper also discusses cytochemical DNA quantitative assays of different histological types of thyroid gland carcinomas, holding that reference to such data as decreasing serum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激素3,5,3′,5′-四碘甲腺原氨酸(T_4),3,5,3′-三碘甲腺原氨酸(T_3)及3,3′,5′-三碘甲腺原氨酸(γT_3)为甲状腺碘代氨基酸。它们的~(125)I标记化合物分别为T_3、T_4、γT_3的碘-125标记药盒的主要组成。这些药盒分别用于测定血清中T_3,T_4,γT_3的浓度,以判断甲状腺对组织的成熟、生长、代谢活动和功能,诊断甲状腺疾病。  相似文献   

3.
胃和结直肠癌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及带ATR探头的中红外光纤系统测定了手术切除的胃癌、结直肠癌及相应的正常组织共31对标本粘膜面的反射红外光谱. 结果表明, 与正常组织相比, 癌组织的红外光谱发生明显变化: (1) 与脂类相关的谱带2955, 2920, 2870, 2850和1740 cm-1出现几率明显低于正常组织(P<0.001), I1460/I1400(I为峰强度)明显降低(P<0.001), 表明癌组织的脂类相对含量降低; (2) 与蛋白质相关谱带N—H和O—H明显红移(P=0.025), 表明N—H和O—H的氢键化程度增加, 癌组织的I3375/I1460, I1640/I1460和I1550/I1460明显升高(P<0.01), 表明癌组织的蛋白质相对于脂类的含量增加, 癌组织的HW1550/I1550(HW为半高宽)明显升高(P=0.036), HW1550则明显降低(P=0.05), 表明癌组织中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3) 与醣类相关谱带中癌组织的I1160/I1460降低(P=0.002), 结合组织化学染色, 推测可能是癌组织表面的糖蛋白明显减少造成的, 而I1120/I1460升高(P=0.019)则可能是癌组织表面的糖原颗粒增加所致. (4) 与核酸相关谱带中癌组织的PO的反对称伸缩振动蓝移(P=0.033), 表明癌组织中磷酸基团的氢键化程度降低. 研究结果表明, 红外光谱有望成为诊断恶性肿瘤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4.
游离125I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及其对血药浓度测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体内、外实验, 研究了游离125I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及其在三氯乙酸(TCA)沉淀后的沉淀百分率, 并与125I-RGD-Sak在SD大鼠中不同时间血药浓度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游离125I能与血浆蛋白结合, 并为TCA所沉淀, 且在一定范围内, 游离125I与血浆蛋白结合后的沉淀百分率与温育时间及游离125I的活度无关. 体内、外实验中, 游离125I与血浆蛋白结合后的沉淀百分率分别为(1.26±0.14)%及(1.38±0.33)%. 沉淀物中含有吸附在沉淀物表面的游离125I, 该吸附需要用TCA沉淀2~3次才能去除. 采用125I核素示踪法进行生物类制品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时, 应对游离125I的影响进行校正.  相似文献   

5.
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 对荷人结肠癌CL-187裸鼠进行体内筛选, 获得在肿瘤组织中富集的一条十二肽SVSVGMLPSHAP. 为了标记131I, 在N端连接酪氨酸合成了十三肽YP13(YSVSVGMLPSHAP). 另外, 利用单甲基化聚乙二醇(mPEG5000)对YP13进行化学修饰. RP-HPLC分离纯化YP13、mPEG-YP13和对照随机十三肽YR13(YEDIKPKTSLAFR) 131I标记产物, 放化纯度大于95%. RP-HPLC分析131I-YP13和131I-mPEG-YP13体内循环60 min后的血清, 结果显示, 131I-mPEG-YP13体内稳定性优于131I-YP13. 这三种标记物在荷人结肠癌CL-187裸鼠体内的分布表明, 131I-YP13和131I-mPEG-YP13在1和2 h时的肿瘤摄取远远高于对照肽131I-YR13, 二者的瘤血比随时间的延长而升高. 131I-mPEG-YP13在肿瘤中的摄取随着时间的延长有所改善. 因此, 放射性碘标记的多肽YP13及其聚乙二醇修饰物可能成为新型结肠癌显像剂.  相似文献   

6.
57例胃癌癌灶内锌值为(13.740±4.150)×10~(-6),低于癌边缘组织(15.677±4.567)×10~(-6)(P<0.01),亦低于正常组织(15.897±3.580)×10~(-6)(P<0.01)。癌灶铜值为(7.91±6.19)×10~(-6),高于正常组织(5.62±12.01)×10~(-6)(P<0.05),癌灶铜/锌比值亦高于正常组织(P<0.01),但与边缘组织无显著性差异。分化较好的胃腺癌与未分化癌间七种微量元素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这些结果提示,胃癌组织中锌值的降低与铜/锌比值的升高可作为胃癌的辅助诊断指标,而且锌值的检测更具意义。但与分化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导借2-(2’-噻唑偶氮)-5-二乙胺基苯酚(简称TAE)作试剂于分光光度测定微量铌(V)的适宜条件。试剂与铌(V)形成紫红色络合物,相当灵敏,其适宜的显色温度为15—60℃,pH范围为4.0—5.0。络合物在590毫微米呈最大吸收,在实验条件下其组成的克分子比为Nb(V):TAE=1:1,其形成常数为2.78×10~5。于pH4.5之缓冲介质中,590毫微米波长,以及当无和有Ca-Cy DTA隐蔽剂存在时,测得铌(V)-TAE络合物的克分子消光系数分别为4.89×10~4和4.42×10~4,当logI_0/I=0.001时其相应的灵敏度分别为0.0019和0.0021微克铌/厘米~2。宜于分光光度测定的浓度范围为0—1.5微克铌/毫升,于此范围内遵守蓝伯特-比尔定律。还测定了TAE的酸离解常数,当离子强度μ=0.1(KCl)时,其pK_(al)=3.30,pK_(a2)=8.63。文中还报告了51种共存离子的干扰及其消除。结果表明,大量碱土金属和普通阴、阳离子不干扰微量铌之测定。铀(VI)之允许量小(10微克),钒(V)和磷酸根干扰严重,应预先除去。  相似文献   

8.
脂肪酶催化扁桃酸乙酯酯交换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脂肪酶Novozym 435在正丁醇体系中催化酯交换反应,对(R,S)-扁桃酸乙酯进行了动力学拆分,考察了系统初始加水量,反应温度,振荡速度,底物浓度等因素对脂肪酶催化活性和对映体选择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初始加水量为0.4%;在20℃~60℃范围内,酶催化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加,酶选择性随温度先升高后下降,最适温度45℃;底物扁桃酸乙酯浓度达5000 mmol/L时,未观察到底物抑制现象,反应初速度为2.78mmol.L-1.m in-1.  相似文献   

9.
氯化钐对雌性大白鼠内分泌腺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实验通过血清激素测定和透射电镜观察相结合,研究氯化钐对雌性Wistar大白鼠内分泌腺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发现连续三天每天经腹腔给予大白鼠SmCl_3 80mg/kg·bw后,第六天大鼠血清中GH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T_4水平显著下降(P<0.01);FSH、LH、TSH、T_3和皮质醇的血清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改变。电镜下观察到生长激素细胞粗面内质网扩张,分泌颗粒减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核固缩,粗面内质网高度扩张呈病理性改变。实验结果表明,一定剂量的SmCl_3具有促进生长激素细胞分泌,使血清生长激素水平升高和损伤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使血清T_4水平降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城市生活垃圾气化过程中气化剂和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间歇式固定床气化反应炉(φ40×750)中,考察了不同气化剂和反应温度对经预处理后的城市生活垃圾焦气化反应的影响。试验发现,当温度为900℃,用空气混合蒸汽为气化剂时,所得燃气热值为4.15MJ/m~3,气化强度为105kg/m~2·h,以空气为气化剂时,热值稍低,只有3.06MJ/m~3,气化强度仅为94kg/m~2·h;单纯用蒸汽气化时燃气热值最高可达8.89MJ/m~3。另外,气化剂量对气化反应有影响。在相同气化剂时,提高反应温度能强化气化过程,热值、产气量均有所提高。如以空气混合蒸汽为气化剂时,燃气热值和气化强度从850℃的3.22MJ/m~3和131kg/m~2·h提高到950℃的5.19MJ/m~3和166kg/m~2·h。  相似文献   

11.
对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NK-03发酵合成的聚γ-谷氨酸(γ-PGA)进行了60Coγ-射线辐射交联,制备了γ-PGA水凝肢.确立了最适辐射总剂量为10kGy;最适γ-PGA溶液浓度为6%;且在辐射剂量率为1.0kGy/h~4.0kGy/h的范围内,剂量率对凝胶中特定水含量影响不大.在最适条件下形成的水凝胶中特定水含量为2052倍.干凝胶可以吸收1450倍去离子水,378倍人工血、131倍人工尿和198倍0.9%NaCl溶液.在pH值9.0时具有较强的溶胀能力.具有一定的耐温保水性能和较强的耐压保水性能.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用不同量的I~-(1×10~(-3)-4×10~(-2)mol I~-/mol AgBr)进行表面掺杂的正八面体AgBr乳剂的介电吸收频谱, 并用强X射线光源相应作了多晶X射线物相分析。当I~-的加入量小于1×10~(-2)mol/mol AgBr时, 介电吸收峰随加入I~-量的增加而逐渐向高频方向位移。吸收峰弥散, 分布很宽。当I~-的加入量大于1×10~(-2)mol/mol AgBr时, 样品的介电吸收峰不再明显向高频方向移动, 峰形亦相对比较尖锐。已有证据表明, 在掺杂I~-以后, 在AgBr微晶的表明层内除生成Ag(Br, I)混晶外, 还附生有一薄层β-AgI。分散相颗粒表面层大约2.0 nm范围内的组成与结构对非均匀电介质中的界面极化效应有重要影响, 此外, 对界面极化效应应用的可能性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用不同量的I~-(1×10~(-3)-4×10~(-2)mol I~-/mol AgBr)进行表面掺杂的正八面体AgBr乳剂的介电吸收频谱,并用强X射线光源相应作了多晶X射线物相分析。当I~-的加入量小于1×10~(-2)mol/mol AgBr时,介电吸收峰随加入I~-量的增加而逐渐向高频方向位移。吸收峰弥散,分布很宽。当I~-的加入量大于1×10~(-2)mol/mol AgBr时,样品的介电吸收峰不再明显向高频方向移动,峰形亦相对比较尖锐。已有证据表明,在掺杂I~-以后,在AgBr微晶的表明层内除生成Ag(Br,I)混晶外,还附生有一薄层β-AgI.分散相颗粒表面层大约20范围内的组成与结构对非均匀电介质中的界面极化效应有重要影响,此外,对界面极化效应应用的可能性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文研究了纳米银颗粒通过血脑屏障的剂量-效应关系,并对其通过血脑屏障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推测。方法:研究中先建立了一个体外血脑屏障模型,再以纳米银颗粒为试验样品、微米银颗粒为对照样品,将不同浓度(25~400μg.mL-1)的试样和对照样加入体外血脑屏障模型中共同培养4 h,之后利用ICP-MS测定通过血脑屏障的银颗粒百分比,并采用TEM观察BBB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在相同剂量下,只有纳米银颗粒能通过血脑屏障;当纳米银颗粒的剂量小于100μg.mL-1时,血脑屏障结构完整,有约2%纳米银颗粒通过血脑屏障;当纳米银颗粒剂量在100~400μg.mL-1的范围内时,随纳米银颗粒剂量增加,纳米银颗粒通过血脑屏障的比率也会相应增加,而且血脑屏障结构被破坏的程度也相应增加。纳米银颗粒剂量为400μg.mL-1时,有约15%的纳米银颗粒通过了血脑屏障。结论:初步推断,在剂量较低时,纳米银颗粒主要通过"细胞转运机理"通过血脑屏障,当剂量大到足以对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产生足够的细胞毒性时,"细胞毒性机理"将起主要作用。这也提示我们,即使剂量很小,纳米银颗粒仍能通过血脑屏障。因此在使用含有纳米银颗粒的医用产品甚至保健品时应持谨慎的态度。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工业城市大气中,由于煤炭、汽油等含碳燃料不完全燃烧的结果,常含有一系列多环烃类物质(简称多环烃),其中所含3,4-苯并芘是一强烈致癌物质,动物实验证明:3,4-苯并芘对实验鼠以皮下给药途径诱发肿瘤的有效致癌剂量为4-25微克,半数致癌剂量为80-200微克。近数十年来,国外城市居民肺癌发病率显著上升,经研究证明:大气受致癌物质3,4-苯并芘等的污染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3,4苯并芘化学式C_(20)H_1~2,结构式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Bi4(Ti1/3Sn2/3)3O12掺杂对钛酸钡基陶瓷微观结构和介电性能影响。结果表明,掺杂Bi4(Ti1/3Sn2/3)3O12后钛酸钡基陶瓷晶粒明显长大,同时烧结温度可由1 280℃降低至1 180℃。系统的介电性能和Bi4(Ti1/3Sn2/3)3O12的掺杂量有密切关系。当Bi4(Ti1/3Sn2/3)3O12的掺杂量从0.5mol%增加到2mol%,体系的居里峰被明显压低和展宽,当掺杂量为2mol%时居里峰变得不明显。当Bi4(Ti1/3Sn2/3)3O12的掺杂量从0.5mol%增加到2mol%,系统的居里温度由131℃升高至139℃。当Bi4(Ti1/3Sn2/3)3O12的掺杂量为1mol%时,钛酸钡基陶瓷介电常数为1 930,介电常数温度变化率为5%(-55℃),13%(134℃),-8%(150℃),满足X8R标准。  相似文献   

17.
从制备的~(125)I标记的牛血清白蛋白和人体DNA片段,分别进行了红细胞血影的装载试验,装载效率分别为3.7%和3.0%。装载试验有很好的重复性。通过仙台病毒介导将红细胞血影装载的~(125)I-人体DNA片段转入DON细胞内,经放射自显影注射率为58%。  相似文献   

18.
考察了软段的种类、分子量大小、混合软段的组成对产物力学性能的影响作用。同时还研究了二羟甲基丙酸(DMPA)用量以及中和剂的影响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软段结构对脂肪族水性聚氨酯成膜的力学性能影响很大,聚酯型产物具有较高的模量和拉伸强度。聚醚型产物则具有较高的伸长率.混合软段对产物力学性能的影响较为复杂,随着软段中聚醚含量的升高,产物的硬度和模量均大幅度下降,但拉伸强度和伸长率的变化并不是一个线性关系.产物的模量随软段分子量的提高而降低,但伸长率和拉伸强度却有所提高.当DMPA用量较高时。产物的模量和拉伸强度均较高:当DMPA用量较低时,产物则具有较高的伸长率.中和剂的种类对产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明显,当以NaOH为中和剂时,产物具有较高的硬度、模量、拉伸强度:以三乙胺为中和剂时,产物具有较高的伸长率.  相似文献   

19.
碘离子选择电极,在1961年由 Pungor 等人制成,是用碘化银粉掺入熔融的石蜡中做成的一种膜。后来 Pungor 继续报导了一些沉淀填充膜电极。Rechnitz 等人研究了碘化银-硅橡胶膜电极在分析中的应用,指出这种电极在溶液化学测量中应用的可能性。Arino 和 Kramer 用碘离子选择电极对高放射性溶液中Ⅰ~(-131)和Ⅰ~(-125)的测定。Carter 用碘电极在临床试验中测定血液中含碘量。  相似文献   

20.
概率神经网络和FTIR光谱用于食道癌的辅助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正常与相应癌化食道组织的主要FTIR特征峰aυs,CH3、sυ,CH2、σCH2、aυs,po4-、υc-o、sυ,po2-及sυ,磷酸化蛋白作为概率神经网络的输入向量,对网络的主要参数(网络径向基函数分布spread(0~5))、输入向量和网络表现(m ean accurate rate of recogn ition)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i)无论输入向量是哪种特征频率的组合,其平均识别正确率都高于71.40%;ii)当输入向量为特征频率sυ,po2、sυ,磷酸化蛋白或υc-0、sυ,po2、sυ,磷酸化蛋白时,网络表现较佳,平均识别正确率较好。当spread介于1.4~2.3时,两者均达到网络具有的最高平均识别正确率(85.71%);iii)大多数情况下,网络的平均识别正确率与spread之间呈现二个高峰的特征,即spread介于0.1~0.3和1.5~5.0之间时,网络均具有较高的平均识别正确率。研究表明,以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的主要特征峰为概率神经网络的输入向量,用于食道组织样品的癌化识别分析是完全可能的,其平均识别正确率可达85.7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