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简单磁镜MM-2中,在采用15GHz大功率迴旋管进行电子迴旋共振加热(ECRH)的同时,以不同的方式向磁镜中注入电子束,进行了ECRH捕获电子束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电子束的提前注入,等离子体的预电离时间被大大地缩短。由上ECRH对电子束的捕获,使得热电子环参数得到很大的改善,热电子环的反磁β值约增加62%,对应反磁增加的捕获效率约为(30—40)%。在迴旋管输出约30kW的条件下,适应建立热电环的气体压力窗为(4.67—21.3)×10-4Pa。 关键词:  相似文献   

2.
在简单磁镜MM-2中,采用15GHZ大功率迴旋管进行了电子迴旋共振加热(ECRH)实验。结果表明,随充气压强的提高,预电离时间迅速变短。在高气压“C-模式”运行区,等离子体径向密度分布呈马鞍形。在迴旋管输出30kW功率的条件下,适于建立热电子环的气体压力窗为(0.4—1.2)×10-5Torr。利用一个可移动Laugmuir探针配合反磁测量的简便方法,在中心场为2.95kG时,确定了电子环半径为7cm,环厚约4cm,环的轴向边界由z=±10cm一直延伸到z=±20cm。热电子温度为140—170keV,热电环平均β值为(4—5)%。观测到了由热电子环不稳定性引起的迸发式径向电子逃逸,并同时发生反磁信号跌落。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 磁镜运行中,为了要知道它在电子回旋共振加热(ECRH)下形成热电子的参数,我们测量了硬X射线能谱、硬X射线发射的时间特性、不同磁场强度下形成热电子环的位置、以及热电子的脉冲幅度分布等。 HER是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简单型磁镜装置,它的几何尺寸是,真空室长  相似文献   

4.
简单磁镜中热电子等离子体的基本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叙述了简单磁镜中,热电子等离子体的实验结果。微波在基频共振层击穿气体产生等离子体,二次偕振加热产生热电子环。等离子体激发了低频交换模和漂移波,热电子环对等离子体的扰动有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带有内电流环所产生的表面磁场的轴对称磁镜装置(图1)具有很多优点。主要是因为内部磁场很弱,可以进行各种高β实验,并可在很大范围内改变磁镜比,以检验磁镜比的定标。 但处于等离子体内的电流环以及表面磁场形态的引进也带来另外一些问题。其一是内电流环在其内侧产生一个反向磁场,与装置主磁场抵消,形成一个围成圆形的零磁场线。这线附近的磁场为线会切形态,磁场很弱。当粒子运行到附近时,绝热条件|γ_c·B| 《B不再成立。其中r_c为粒子拉摩半径,B为磁场。因此,运行到这一区域的粒子受到一无规的散射,使部分粒子进入损失锥,造成粒子损失。  相似文献   

6.
用碘化钠探测器研究简单磁镜装置MM—2中热电子环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使用碘化钠(NaI)探测器,对MM-2简单磁镜装置中热电子环参数进行了测量,得到热电子温度为140—170keV,热电子环的半径为7cm,其径向厚度为4cm,轴向尺寸边缘区域从±10cm延伸至±20cm,同时也观测到了热电子密度沿径向分布,环的位置与磁场强度的关系以及硬X射线发射的时间特性。  相似文献   

7.
回旋管磁场电流调节器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引言 最近,用电子回旋共振加热(ECRH)产生热电子等离子体引起了人们很大兴趣。为开展ECRH在聚变装置的应用研究,我们在一个简单磁镜MM-2中,用频率15千兆赫回旋管建立热电子等离子体,并开展了一系列热电子环物理实验研究。在该装置实验中,我们发现,回旋管正常工作的关键是它的主磁场电源的稳定度。它要求电源输出500A时,电流稳定度优于0.05%。最早该电源用28只三极管并联作为电流调节器,由于管子参数分散性大,均流和  相似文献   

8.
本文描述HER磁镜中Ha面发光度时空分布的测量,发现等离子体发光,扰动,工作模式等呈环状结构;一个良好的热电子环可以抑制扰动环区的低频扰动。  相似文献   

9.
黄朝松  任兆杏  邱励俭 《物理学报》1987,36(9):1112-1121
在热电子等离子体中,存在密度梯度驱动的低频耗散性漂移波,本文导出了包括等离子体电阻性和粘滞性的漂移波的色散关系。热电子环能降低不稳定性的增长率,减少等离子体的反常输运损失。漂移波被热电子环完全稳定的条件是βh>4ξ/(1+2ξ)。实验中测量了漂移波的激发区域和振荡特性,观察了热电子环的稳定作用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平行平板模型,给出了在不同位置、以不同角度入射到平衡的磁镜等离子体中电子回旋波的传播轨迹;利用线性理论计算了O,X波能量分别被本底电子、热电子吸收的波能量沉积率。根据计算结果,文中对加热本底等离子体的特征进行了描述,对非封闭热电子环的形成作了初步解释。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实用可行的光电组合汇流环技术,它有效地抑制了信号间的电磁干扰,同时也使机械导电汇流环的摩擦力矩随着其滑环数的减少而减小,提高了周视转台的稳定精度。  相似文献   

12.
贺顺忠  姜全忠 《光子学报》1996,25(3):221-225
本文报道由环形自泵浦相位共轭振荡器(采用 KNSBN:Ce 晶体)所产生的相位共轭波和47%的自泵浦反射率以及在这一装置中还观测到利用晶体缺陷对光的散射作用使变弱的共轭波增强,衍射光环增亮.  相似文献   

13.
熊毅之  曾庆济  程扬  吴恺 《光子学报》2000,29(2):137-142
本文讨论了WDM多纤环网(MFR)的优化设计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新的整数线性规划公式.所采用的优化目标是最小化平均结点端口数目,以此为优化目标可以保证所设计的多纤环网具有最大的经济有效性.利用所提出的算法,我们定量分析了采用不同路由方案(波长通道和虚波长通道)的几种MFR结构(单向和双向)的网络性能.本文所获得的结论可作为选择合适MFR结构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用激光照射牛顿半环来演示薄膜台阶的等厚干涉现象和测定薄膜厚度。  相似文献   

15.
刘金英 《物理》1999,28(12):720-723
相干谐波自由电子激光不用光学谐振腔及反射镜,可望工作在紫外和真空紫外光波段,是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的可能途径之一。由于对束流品质要求很高,相干谐波自由电子激光首先是以储存环作为驱动器而发展起来的。由于光阴极微波电子枪的发展和直线加速器技术的进步,目前,已开始有直线加速器驱动的高增益相干谐波自由电子激光的建议。文章介绍了相干谐波储存环自由电子激光的原理、现状及展望。  相似文献   

16.
掺Er3+光纤环腔激光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东峰  杜戈果 《光子学报》1998,27(9):847-850
本文报道采用环形腔使用偏振灵敏性光纤隔离器(P-SensitiveISO)构成的掺Er3+光纤激光器的激光输出特性研究结果.用976nm激光作为泵浦激光获得了0.42mW最大功率、中心波长1.5287μm的激光输出,阈值泵浦功率17mW.在改变腔内光纤偏振控制器(PC)的状态时,输出激光光谱分裂为二个分立的峰值,波长分别为1.5317μm和1.5502μm.  相似文献   

17.
给出了“浮环”演示实验的定量分析,并对结果进行了简单讨论.  相似文献   

18.
王建岭 《大学物理实验》2009,22(1):85-88,84
对牛顿环实验中干涉宽度的变化对测量过程中各种物理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了牛顿环实验数据处理方法,找到了减小测量误差钧途径。  相似文献   

19.
给出变形牛顿环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20.
庄军  谭维翰 《物理学报》1996,45(10):1660-1670
在弱场条件下,给出了单向环形光折变振荡器的多模振荡方程.当模式处于非简并状态时,该方程可进一步化为Lotka-Voltera方程,从而反映出模式间的竞争现象;而当这些模式处于简并或准简并状态时,通过数值模拟发现由于模式间的相互作用加强,一定条件下引起了时空不稳定行为,例如横模间的周期巡游现象 关键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