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渗碳玻璃低温电阻温度计具有碳膜电阻低温温度计灵敏度高、制作简单、电阻与温度呈单调变化的关系等优点,而没有碳膜电阻低温温度计重复性差,不能经受热循环的缺点,是一种比较优良的低温测温器件.国外已有商品出售. 我们研制了这种低温温度计[1],虽然结构还不够完善,经过多次测试,在液氦沸点温度测温的重复性在±5毫度以内.为了考查这种温度计在强磁场下的使用情况,我们进行了磁阻实验。 一、实验过程 在本实验中所采用的渗碳玻璃温度计是No 520,605,905,904.其中 No 520是标定过、并进行过He4沸点复现性实验的[1].它们是按下面叙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锗电阻温度计是低温温度测量的常用温度计之一。文中的主要内容是通过选用正确的温度电阻特性经验公式 ,将离散的锗电阻温度计实验数据点拟合成连续的数学函数曲线 ,以便在温度测量中可借助于计算机直接显示温度值。同时文章还对该特性拟合曲线的误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碳电阻温度计是低温温度测量的常用温度计之一。在碳电阻温度计标定过程中 ,经验公式的选用对碳电阻温度计标定曲线的正确性有着重大的影响。文中针对这一问题 ,同时结合对现有几十个碳电阻温度计的标定实验 ,得到了碳电阻温度计经验公式的选用受碳电阻温度计本身的材料和其所处的温区等因素制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低温铑铁电阻温度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研制的低温铑铁电阻温度计结构和制作工艺作了简要叙述.给出了该温度计在液氮、液氢和液氦中反复锻炼后在水三相点温度时的阻值的稳定性.试制的多数温度计年变化率≤8×10~(-6);温度计的主要性能与英国国家物理研究所制作的铑铁电阻温度计性能相比,前两项接近,后项相等.分度后可给出其不确定度为士0.004K.  相似文献   

5.
由于高温氧化物超导体的发现[1],国内有不少实验室投入了这一工作.许多实验室都要进行液氮温区的测量,需要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精度高的温度敏感元件.本文给出用商用漆包线制成的铜电阻温度计的性能,指出它的优缺点,并计算了铜电阻温度计的经验公式. 由于铜在温度较高时容易氧化,又由于它的德拜温度比铂要高,所以铜电阻温度计的使用温区要比铂电阻温度计窄.另外,铜电阻温度计的重复性为25mK[2],比铂电阻温度计要差一些.但是制作铂电阻温度计的工艺是相当考究的[3],铂丝要提纯,绕好后要进行严格的热处理,引线的设计也很特殊,以保证温度变化…  相似文献   

6.
铑铁电阻温度计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实验室用标准型铑铁电阻温度计和工业用普通型铑铁电阻温度计的研制、性能测试原理及结果.其中包括温度计材料、结构、稳定性、电阻-温度特性、灵敏度、磁阻效应、自热效应和误差分析等.最后分度数据经计算机处理.推荐了在2—273K范围内用参考函数表内插的简便方法.与英国铑铁电阻温度计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一种磁阻变化小,能在磁场环境中测量2—300K温度的新型锗电阻温度计。文中介绍了温度计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导机理,给出了温度计的磁滞温漂、复现性和电阻温度函数内插特性等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炭电阻低温温度计批量性元件低温性能实验结果:低温稳定性、低温复现性、电阻-温度关系式等.并给出0—5.4T,小于4.2K 和0—10T、4.2K 的磁致电阻曲线.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设计性实验“较大量程热敏电阻温度计的设计”,该实验要求了解热敏电阻的电阻一温度特性,掌握利用非平衡电桥设计较大量程热敏电阻温度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星载定标黑体午夜太阳辐照模拟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揭示午夜太阳辐射对三轴稳定卫星光学载荷的定标黑体温度均匀性和定标精度的影响,进行了基于贴片加热电阻外热流模拟方法的真空实验,利用电压变化产生的加热功率模拟复杂的太阳辐照度波动。将实验获取的温度数据与仿真计算结果对照验证,分析了太阳照射过程中黑体温度分布的规律。根据辐射度学理论,对温度不均匀性产生的定标误差进行了理论计算。实验结果显示:在午夜太阳照射过程中,边缘受照的黑体温度分布具有对称性,黑体最高升温幅度为8.8K,最大温度梯度3.1K/m,定标相对误差0.1%。研究表明:太阳辐射会显著影响黑体温度的均匀性,由此产生的定标精度误差不会影响工程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一种商用铑铁电阻温度计进行了低温下的工作性能研究。对传感器进行了常温和液氮温度下的两点校正,校正结果验证了厂商提供的电阻温度拟合关系式。另外,还对该铑铁传感器连续进行了三次热循环实验。实验前,传感器的液氮温度稳定性优于20mK,而在实验后其温度稳定性优于30mK,满足工程应用的要求。所有实验结果表明,该铑铁电阻温度计性能可靠稳定,为其在超导磁体系统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舒明飞  尚玉黎  陈威  曹万强 《物理学报》2012,61(17):177701-177701
介电弥散和介电隔离率的温度非线性关系是弛豫铁电体的主要特征. 通过对掺杂成分以线性梯度递减的核壳结构进行热力学函数分析, 认为核壳结构能够在低温区保持较高的介电常数, 但不能导致介电隔离率与温度的非线性关系. 通过对不同浓度掺杂的铁电体扩散相变的比较, 认为掺杂浓度会影响晶粒掺杂成分的不均匀性, 在较宽的分布条件下会导致介电隔离率与温度的非线性关系. 因而在介电常数的峰值温度区域, 顺电相与铁电相的晶粒共存. 温度变化会影响两相比例及铁电畴的变化, 从而导致弛豫铁电体的介电弥散性. 核壳结构会增大介电弥散性. 铁电陶瓷的掺杂物种类、掺杂物浓度和烧结温度均会影响核壳结构的成分不均匀性和介电弥散性.  相似文献   

13.
《物理》1974,(5)
中国科学院曾于1972年发出通知,决定我国从1973年1月1日起在全国正式采用新的温度计量标准,即“1968年国际实用温标”(IPTS-1968).这里,我们对“1968年国际实用温标”作一简单介绍. 大家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温标则是温度的数值表示方法. 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测量温度的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随着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温度测量的范围愈来愈大,使用温度计的种类也愈来愈多.现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经常使用的温度计就有玻璃管液体温度计、热电偶和光学高温计等;有些场合还使用电阻温度计、半导体温度计;测量低…  相似文献   

14.
马葭生 《物理实验》1989,9(6):265-267
在1968国际实用温标中,铂电阻温度计是用于13.81K到903.89K这一温度范围内的标准仪器。在实际温度测量中,铂电阻温度计常用作高精度和高稳定度的温度测量。由于铂电阻温度计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是非线性的,在测温范围较大时,将会由于电阻随温度变化的非线性造成测温误差,传统的  相似文献   

15.
郑斌 《物理实验》1990,10(2):70-71
引言本文提出了一系列误差处理方法。包括:误差的观察和计算、最佳取值判据、利用误差分析的结论来改进实验。总之,本文力图进一步从与客观严格对应的数据的角度提出分析和改进实验的方法。一、必须在实际条件中全面地估计直接测量量的误差例:对于0.1℃/div的精密温度计,出厂标称允许误差为0.05℃,则对于温度误差的估计一般不小于0.05℃。实际上,在看温度计时,由于眼睛的高度以及温度计的垂直程度难以掌握,所估计的误差可以是0.1℃。而对于一平均降温率为0.1℃/min的容器,若延误读数在5分钟以内,则可估计误差为  相似文献   

16.
采用固体绝热和真空绝热测量了金属的比热.热量由恒流源通过合金电阻片提供,温度由铂金属薄膜电阻温度计测量.该方法涉及了真空技术、传热技术和温度测量,与混合法及冷却法测量比热相比,该实验更突出比热的基本概念和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一支可复现的温度计其测温准确度不仅取决于分度的准确度,而且还视拟合分度数据的内插法是否适当而定。在低温下,铑铁和锗温度计其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已变得复杂化,对许多精密测温技术提供高精度的内插法就尤其重要。因此,本文介绍适用于低温铑铁电阻温度计和锗电阻温度计高精度数据的内插法。内容以实用为主,并辅以举例说明,全部计算方法均在本院DJS-6电子计算机计算过,计算结果表明提供的各种计算方法适合于计算机程序。  相似文献   

18.
影响倒装焊LED芯片电流分布均匀性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钟广明  杜晓晴  唐杰灵  董向坤  雷小华  陈伟民 《物理学报》2012,61(12):127803-127803
为研究影响倒装LED芯片电流密度均匀分布的因素, 建立了芯片的三维有限元电学模型, 采用COMSOL有限元仿真方法, 分析了芯片尺寸、电极结构、电流注入点对倒装LED芯片电流分布均匀性的影响, 并对相关机理进行了探讨. 研究结果表明, 芯片尺寸的增加扩展了电流的横向传输路径与横向电阻, 使LED芯片电流分布的不均匀性呈指数型恶化; 叉指式电极结构可有效缩短电流传输途径, 增加叉指电极数目有利于电流均匀性的提高; 通过在块状电极上合理设计电流注入点可缩短电流传输路径, 显著提高电流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19.
有的教学参考读物上在讲完比热容概念以后,举出水银温度计和酒精温度计作比较,说由于水银的比热比酒精的小得多,因此水银温度计比酒精温度计灵敏得多.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为了更清楚地说明问题,先从温度测量原理说起. 通过对大量实验事实的概括和总结,得出:如果两个热力学系统中的每一个都与第三个热力学系统的热状态处于热平衡,则这两个热力学系统彼此也必定处于热平衡.这个结论被称为热力学第零定律,它指明一切互为热平衡的物体都具有相同的温度,这就是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理论依据.选择适当的温度计,使温度计与被测物体接触,经过一段时间达到热平衡后,温度计所显示的温度就等于被测物体的温度.  相似文献   

20.
王学章  李科群 《物理学报》2022,(18):194-203
为使锂离子电池组的散热达到更高的安全性,设计了锂离子电池组的一种液冷冷却模型,该模型采用两种流体进行冷却.对模型中不同雷诺数、不同微通道个数、不同微通道半径等条件下的电池温度分布进行了模拟研究.模拟结果表明:雷诺数对锂离子电池组的散热影响存在临界值;对各条件进行优化分析,优化后的液冷冷却模型在理论上能有效降低锂离子电池组的最高温度,与单体电池在2C放电倍率的工况下相比,锂电池最高温度下降了26.24 K,并改善了锂离子电池组的温度分布均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