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联合原子核研究所24立升丙烷气泡室照片,对动量为6.8GeV/cπ~- 介子与核子非弹性作用产生π~0介子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扫描了约2700对立体照片。在宽度为29.3厘米的有效范围内得到了1275个π~--N非弹性作用事例。在936个π~--p事例和339个π~--n事例中,观察到正电子、负电子对数目分别为240和89。考虑了气泡室对γ光子的探测效率,我们得到每个事例产生的平均π~0介子数_π~0=1.00±0.06。γ光子的平均横动量为_⊥γ=173MeV/c。此外,着重研究了γ光子的能量分布。在γ光子全部是由π~0介子衰变产生以及π~0介子和π~±介子具有相同能谱的假设下,利用在相同入射粒子能量的π~--N作用中所产生的次级π~±介子能量分布变换成γ光子的能量分布;将本实验所得的γ光子能量分布和变换得到的分布进行比较,这两个分布在实验误差范围内完全符合。  相似文献   

2.
利用联合原子核研究所24立升丙烷气泡室照片,对动量为6.8GeV/cπ-介子与核子非弹性作用产生π0介子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扫描了约2700对立体照片。在宽度为29.3厘米的有效范围内得到了1275个π--N非弹性作用事例。在936个π--p事例和339个π--n事例中,观察到正电子、负电子对数目分别为240和89。考虑了气泡室对γ光子的探测效率,我们得到每个事例产生的平均π0介子数n0)=1.00±0.06。γ光子的平均横动量为p⊥γ=173MeV/c。此外,着重研究了γ光子的能量分布。在γ光子全部是由π0介子衰变产生以及π0介子和π±介子具有相同能谱的假设下,利用在相同入射粒子能量的π--N作用中所产生的次级π±介子能量分布变换成γ光子的能量分布;将本实验所得的γ光子能量分布和变换得到的分布进行比较,这两个分布在实验误差范围内完全符合。  相似文献   

3.
联合原子核研究所100亿电子伏同步稳相加速器,除产生高能质子束、π介子束和K介子束外,还产生高能γ量子束。它们主要是高能质子与内靶原子核作用时产生的π°介子的衰变产物。在实验室坐标系中,在和加速质子方向成0°角的方向上,从内靶上飞出的γ量子的最大能量达到几十亿电子伏。测量这些γ量子的角分布和能谱就可以了解高能核子—核子碰撞产生π°介子的机构。为了准备进行这类物理实验,我们安装了一台  相似文献   

4.
唐孝威 《物理学报》1961,17(2):108-112
一、负π介子吸收实验所提起的问题 负π介子被氢吸收,是π介子物理中的一个基本反应。这个反应有二个分枝,即辐射俘获及介子俘获。 辐射俘获: π~- p→n γ, (1) 介子浮获: →n π~0 (2)其中P和n是质子和中子。π~0介子的寿命极短,在小于10~(-15)秒之内,衰变为一对γ线。所以实验上观察到属于二个分枝的二群γ光子。反应分枝的几率比P(又称为潘诺夫斯基  相似文献   

5.
张历宁 《物理学报》1964,20(8):814-816
1.近年来已发现了(不稳定的)向量介子(V)的八重态 (ρ~+,ρ~-,ρ~0,K~*+,K ~*0,K ~*0,ω~0) (1)它们衰变到赝标量介子(S)及光子的各种辐射衰变振幅是其中向量介子V的极化向量是e~V,赝标量介子S的动量是P,光子γ的动量是q,极化向量是e~γ。衰变宽度是本文中我们采用方h=C=m_n的单位系统。 2.Okubo由么正对称模型得出上述各种振幅间的关系式由此不难得出各种耦合常数间的关系式:我们只需由某种方法定出其中一个耦合常数,例如gp~0π~0r,即可得出(3)式中的各种宽度。 3.现在来考虑衰变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用实验确定新粒子X(3410)自旋宇称的一种方案,建议在质心系总能量S1/2=3.684GeV的e+e-对撞产生ψ(3684)粒子的实验中,选取其中ψ粒子作辐射衰变ψ→X(3410)+γ的事例,测量伴随X产生的γ光子角分布和X作二体赝标介子衰变时赝标介子的能量分布。计算结果表明通过这样的测量就可以把X(3410)的自旋宇称明确而敏感地确定下来。  相似文献   

7.
王淦昌  萧健  郑仁圻  吕敏 《物理学报》1955,11(6):493-498
利用一个50cm×50cm内有七块0.64cm厚的铅板的云雾室,在海拔3200m的高度上拍摄穿透簇射的过程中,获得了一批有重介子和超重子的照片。这些重介子和超重子中,有一个中性粒子衰变成为两个带电粒子,但这中性粒子的衰变,不能用°→p+π~+或θ°→π~++π~-来解释。  相似文献   

8.
秦立国  田立君  吴士超 《物理学报》2016,65(2):20201-020201
Yangian代数是超出李代数更大的无穷维代数,是研究非线性量子完全可积系统的新对称特性的有力数学工具.基于介子态中夸克-味su(3)对称性和Yangian代数生成元的跃迁特性,本文研究了Yangian代数Y(su(3))生成元在三种正反介子态(π~±,K~±,K~0和K~0)各自组成的三种混合介子态(π,K和K_i~0)衰变中的作用.将Y(su(3))代数的八个生成元(I~±,U~±,V~±,I~3和I~8)作为跃迁算子,作用在混合介子态上,研究其可能的衰变道,以及衰变前后纠缠度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李代数范围内的生成元I~3和I~8作用下,三种混合介子态衰变后组成成分没有发生变化,其中混合介子态π在I~8作用下衰变前后纠缠无变化,其他衰变纠缠度发生了变化;2)在其他的六个(I~±,U~±和V~±)超出李代数的生成元的作用下,三种混合介子态衰变前后组成成分发生了变化,其中两个衰变后变成单态,纠缠度为零;两个衰变不存在;剩余两个衰变后纠缠度发生了变化,此外在带电(K)和中性(K_I~0)两类K型混合介子态的六种可能的衰变中,两种类型的末态的纠缠度两两相同;3)三种混合介子态之间可以通过I~±,U~±和V~±算子循环转化,具有明显的对称性.本文从具有的对称性上提供了一种探索混合介子态可能衰变的方法,并且可以用此方法去预测可能的未知衰变粒子和解释己测得的衰变问题.  相似文献   

9.
唐孝威 《中国物理 C》1988,12(5):584-586
本文建议用测量单举高能γ射线的方法探测文献[1]提出的重原子核自发π介子发射.用文献[1]给出的发射π介子能量最大值,计算了发射π0介子衰变的高能γ射线的能量范围.  相似文献   

10.
QCD(Quantum Chromo Dynamics)手征反常理论主导了π0介子到两个 γ 光子的衰变.基于手征反常理论和手征微扰论的修正,对π0介子寿命的理论预测精度高达1%.高精度实验测量π0介子的寿命可以严格检验低能区的QCD理论和手征微扰论.本工作重点介绍了三种测量π0介子寿命的实验方法:直接测量法、双光子反...  相似文献   

11.
利用手征幺正方法研究了衰变γ(3S)→γ(1S)π+π-,通过引入一个Jp=1+,I=1的中间态,该衰变的π+π-不变质量谱和cosθπ*角分布都能够得到很好的解释.同时,其他γ(nS)各态之间的π+π- 跃迁也能得到很好的描述,通过拟合CLEO的数据,对这个态的质量和宽度作了预言,该态的夸克组成应该是bbqq。  相似文献   

12.
三、守恒矢量流理论与~(12)B和~(12)Bβ能谱形状的测量 新的疑难:g_V~β≈g_μ 实验上发现:β衰变中的矢量耦合常数g~V~β不仅在所有超允许0~ →0~ 跃迁中有惊人的相同,而且与μ衰变中费米型相互作用耦合常数g_μ也几乎一样,误差不超过1~2%,这种极好的一致,本来正是普适费米相互作用所要求的。但是,再进一步考虑,却出现了新的疑难,因为核子不同于μ子,它可以发射或吸收虚π介子,例如P←→P π~0←→n π~ ←→P π~ π~-←→……,因此在它的周围好象包着一层介子云。这层介子云对核子的β衰变必然要产生影响,那么为什么包着介子云的核子会与裸μ子有相同的弱作用呢?这显然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引进过程e~+e~-→J/ψ→γB,B→P_1P_2P_3的矩的光子角分布来讨论■E疑难,得到了判断J/ψ→γKK_π过程中产生的共振峰是否包含E(1~(++))分量的一个有效判据.  相似文献   

14.
最近又发現一个新的基本粒子——反負克西超子(?)。这个发現是美国耶魯大学小組和欧洲一个物理学家小組分别作出的。在这个实驗里,(?)超子都是和(?)超子一起由高速反貭子与貭子碰撞产生。(?)的平均寿命在10_(-10)秒左右,过了这一段时間,(?)衰变为一个π介子和一个(?)超子,然后(?)又衰变成一个π介子和一个反貭子。由于(?)超子这种第一次衰变成一个超子的衰变方式,又叫做“級联超子”。到現在,尚未发現的(?)超子只剩下中性的(?)了。  相似文献   

15.
在J/ψ强子衰变过程中,伴随f0(975)产生的玻色共振态X,若衰变为一对正反赝标介子,它的自旋-宇称只能是产JPC=(奇)--.这里给出了过程的角分布螺旋度形式,并就如何确认X为1--或3--介子作了讨论.认为北京谱仪在K+K-π+π-四叉道中见到的反冲f0(975)的共振态X1(1573)是一个可能的新共振态.  相似文献   

16.
用单胶子交换正反夸克对产生模型研究了ρ介子到2π介子和K*到Kπ衰变宽度,理论与实验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7.
研究高能核反应产生π介子的特性是实验介子物理学的重要任务。例如,在不同能量入射粒子打靶时测量各个角度上产生的π介子能谱,就是了解反应机构必不可少的实验。 通常用磁谱仪来量π介子能谱。这种测量可以比较细致,但是使用磁谱仪时有许多技术上和物理上的困难。首先是磁铁设备大,不但费用大,而且笨重。为了避免庞大的磁铁靠近粒子束起见,磁谱仪对靶子所张的立体角总是很小;而立体角的绝对值也很难准确定出。测量大角度或小角度的能谱,更非易事。  相似文献   

18.
郁宏  沈齐兴 《中国物理 C》1994,18(12):1143-1146
在J/ψ强子衰变过程中,伴随f0(975)产生的玻色共振态X,若衰变为一对正反赝标介子,它的自旋-宇称只能是产JPC=(奇)--.这里给出了过程的角分布螺旋度形式,并就如何确认X为1--或3--介子作了讨论.认为北京谱仪在K+Kπ+π四叉道中见到的反冲f0(975)的共振态X1(1573)是一个可能的新共振态.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用Si(Li)漂移探测器测量了~(137)Cs的β衰变能谱和内转电子能谱,对β衰变能谱进行了居里描绘和从内转电子能谱取得了内转换系数.得到β衰变的最大能量为(513.11±1.76)ke V,与参考值误差为0.17%;得到内转换系数K/L=5.712±0.217和M/L=0.264±0.018,与参考值的误差分别为0.92%和1.54%;并确定了~(137)Cs在β和γ衰变中的跃迁级次,给出了~(137)Cs及其衰变子核137Ba各能级的自旋和宇称,绘制出了~(137)Cs的衰变纲图.说明该实验方法是可靠的,可用于实验方面的教学和原子核结构的研究,并为其提供必要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应用标准微扰方法计算π介子衰变过程中π~ →e~ v r对π~ →μ~ v的分枝比。文中应用了V-A型普适费米弱作用及沙拉姆提出的强作用,计算结果与目前实验结果没有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