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合成孔径雷达系统以其特有的全天时、全天候、不受大气传播和气候影响、穿透力强等优点,及对某些地物的穿透探测,在侦察领域中优势独特,在某些情况下,能起到其它侦察手段起不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就已成为空间对地观测发展的“热点”,使空间对地观测跨上了一个新台阶。合成孔径雷达侦察卫星是以SAR为有效载荷的侦察卫星。  相似文献   

3.
刘秀清  杨震  杨汝良 《电子学报》2003,31(12):1795-1799
本文介绍了全极化SAR图像相干斑抑制的极化白化滤波,及其参数估计的传统方法.针对传统参数估计方法的缺陷,提出了增强的自适应边缘检测参数估计方法.由于以上方法无法检测点、线目标,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参数估计方法.将这些方法应用到NASA JPL实验室的全极化SAR图像数据中,得到了相干斑抑制图像.对这些图像进行详细的分析、比较,结果证明参数估计新方法具有强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对地观测敏捷小卫星星载一体化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对地观测敏捷小卫星的星载一体化设计,结合工程实际,设计了一种敏捷小卫星的结构,将载荷结构和卫星结构有机结合到一起,并充分考虑了卫星结构与整星被动热控一体化设计、卫星结构与整星线缆布局一体化设计,提高整星的功能密度,优化了星上单机布局,有效降低整星质量,压缩体积,降低发射成本。设计分析结果表明,整星的x向固有频率为56.465 Hz,y向固有频率为59.704 Hz,z向固有频率为218.88 Hz,整星的高刚度为敏捷卫星的快速机动成像奠定基础;卫星的结构安全裕度大,达到3.85,随机响应和正弦响应在可控范围内,能承受卫星从运输到发射过程中的各种复杂力学环境;卫星功能密度高,被动热控设计使得整星热控资源功耗小,空间利用率高,线缆走线布局简洁方便。  相似文献   

5.
《雷达学报》2020,9(2):F0003-F0003
高分三号雷达卫星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首批启动的重要研制工程项目之一,是我国首个C波段、高分辨率、全极化星载SAR系统,其SAR载荷由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研制,于2016年8月10日成功发射。基于高分三号SAR卫星,我国首次实现方位多通道星载SAR成像,大幅提升成像幅宽;首次实现星载SAR全极化成像。高分三号具有12种常规成像模式,最高分辨率达到1 m,最大幅宽达到650km,是我国首颗设计使用寿命长达8年的遥感卫星。  相似文献   

6.
《红外》2014,(10)
正据《人民日报》报道,9月29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对外发布了高分二号卫星拍摄的我国首批亚米级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图。高分二号卫星有哪些特点?目前,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以下简称高分专项)建设实施的情况如何?在加强成果推广应用方面采取了哪些创新措施?其数据应用前景如何?本报记者专访了国防科工局局长、高分专项领导小组组长许达哲。记者:高分二号卫星是高分专项工程的第二颗卫星,它有哪些特点?许达哲:高分二号卫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颗空间分辨率优于1m的民用光学遥感卫星,其观测幅宽达到45km,  相似文献   

7.
该文介绍了地球同步轨道圆迹合成孔径雷达(Geosynchronous Circular SAR, Geo-CSAR)的概念,通过设计同步轨道的轨道参数,可以形成近圆的卫星相对地球轨迹,使SAR载荷的凝视成像模式成为可能,实现对地的大面积定点连续观测以及真3维信息获取;研究分析了Geo-CSAR的成像能力,指出其在瞬时覆盖度、连续观测范围及3维精确定位方面,具有现有低轨星载SAR无法比拟的优势,是实现全球不间断覆盖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军事侦察、灾害监测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机载和星载激光探测技术近年来在国内外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科学研究和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基于我们的研究工作,重点讨论机载对地观测激光三维成像技术、目标的激光探测数据处理技术、月球探测激光高度计。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空间激光探测技术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基于频带分割法反演电离层TEC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会受到电离层带来的相位影响,降低星载SAR系统成像质量,对低频段宽带星载SAR尤其明显。为了消除电离层对星载SAR带来的相位影响,基于陆地观测技术卫星2号(ALOS-2)星载SAR数据,采用距离向频带分割法来估计电离层电子总含量(TEC)参数。验证推导距离向频带分割法的最优估计精确度,并利用ALOS-2数据,采用距离向频带分割法反演得到二维电离层TEC参数分布,分析了距离向分辨单元数对反演精确度的影响。另外,分析了雷达图像不同区域采用距离向频带分割法的估计精确度。结果表明频带分割法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可以有效地反演电离层TEC参数分布,同时距离向分辨力单元数和成像区域场景地形起伏也影响反演电离层参数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0.
《红外》2013,34(2):50
未来十年将是我国卫星对地观测发展最快的十年,我国的卫星对地观测计划将会在国际上形成最有特点的、最密集的体系。谈起卫星对地观测事业的未来发展,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主任郭华东就忍不住自己的兴奋。对地卫星观测框架成形  相似文献   

11.
合成孔径雷达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合成孔径雷达(SAR)的发展历程,对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在国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归纳分析。对当前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研究的热点:多参数(多频段、多极化和多视角)SAR系统、SAR干涉测量、超宽带SAR、聚束SAR、SAR的干扰和抗干扰、定标技术及其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双/多基地合成孔径雷达已经成为SAR研究领域中的热点之一。深入分析了双/多基地合成孔径雷达的优势,归纳和总结了双/多基地SAR研究中的关键技术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包括信号处理、系统同步、运动补偿、基线测量与设计、干扰与抗干扰和外场实验情况等。在此基础上探讨并指出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对开展双/多基地合成孔径雷达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当SAR的发射和接收在同一平台上时,称为单基地SAR。近5~6年来,有多篇论文讨论了发和收分开的双基地SAR,双基地比之单基地有其他缺点和优点,由于总体技术和处理技术的进步,优点已远胜缺点,文中汇集了9篇双基地SAR,其中一篇为实验成像,其余均属理论探讨和今后5~10年内实现的打算。  相似文献   

14.
合成孔径雷达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成像雷达.文章从场的角度对合成孔径雷达的原理进行了介绍,并从场的角度说明了合成孔径雷达的阵列天线与一般的阵列天线的不同点.然后建立了合成孔径雷达的系统模型,介绍了原始回波的模拟方法和R-D成像算法.最后对点阵目标进行了模拟仿真,从而验证了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数字阵列合成孔径雷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回顾了数字波束形成(DBF)技术与合成孔径雷达(SAR)逐步结合的技术发展进程,讨论了DBF技术在SAR系统的典型应用模式、性能改善和功能提升,分析了DBF SAR系统构成及工程实现的主要技术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频率步进信号的合成孔径雷达处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海英  杨汝良 《电子学报》2003,31(3):349-352
合成孔径雷达借助综合孔径原理来提高方位分辨率,而距离分辨率的提高则需借助于脉冲压缩技术.频率步进波形是通过发射载频步进变化的子脉冲串来合成大带宽信号,从而获得高距离分辨率.若将频率步进波形应用于合成孔径雷达,则可获得距离和方位的二维高分辨率.本文首先分析了径向速度对频率步进雷达一维距离像的影响,然后建立频率步进信号照射下的合成孔径雷达回波模型,提出频率步进波形设计原则,给出频率步进合成孔径雷达的成像步骤.  相似文献   

17.
机载重轨干涉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以其系统的灵活性、机动性以及测量的高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星载重轨干涉SAR重访周期长、分辨率低的问题,在滑坡、火山、地震等地表活动的监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该文首先详细回顾了机载重轨干涉SAR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然后在对机载重轨干涉SAR精度分析的基础上,对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关键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全面介绍了该领域相关的研究成果,并对机载重轨干涉SAR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最后指出为提高参数反演的精确性还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为了得到高质量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常常需要对损失的SAR回波数据进行恢复。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首先从SAR成像原理分析了恢复的可行性,然后通过真实的SAR回波数据验证了其可行性。文中提出了两种恢复算法:简单的插值运算和线性预测。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恢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合成孔径雷达模糊度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该文分析了合成孔径雷达(SAR)的模糊度问题及其对图像质量的影响,详细描述了模糊度的表达式,分析了不同系统参数对模糊度的影响,对所谓的重影现象作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0.
The SIR-C/X-SAR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ystem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The Spaceborne Imaging Radar-C/X-Band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IR-C/X-SAR) was a joint United States/German/Italian space agency imaging radar system successfully flown aboard the shuttle Endeavor in April 1994 and again in September/October 1994. The multifaceted SIR-C/X-SAR represents a major technological step forward in radar remote sensing and is the first spaceborne multifrequency, polarimetric SAR. The United States developed SIR-C operated at L- and C-band, each with quad polarization. The SIR-C antenna was an active phased array, with the capability for electronic beam steering and multiple swath width illumination. The German/Italian X-SAR operated at X-band with a single polarization using a slotted waveguide antenna, mechanically steerable in elevation. SIR-C and X-SAR were designed to operate synchronously, collecting data over common sites synchronously. A total of 143 hours (93 terabits) of SAR data were recorded on tap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