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β-环糊精与甲基橙的包结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清峰  姜子涛  占豪  李荣 《光谱实验室》2005,22(5):1074-1078
利用甲基橙(MO)的吸光度随β-环糊精(β-CD)浓度的增加呈规律性的减弱,而最大吸收波长不变的性质,考察了温度、甲醇浓度、离子强度对其包结平衡常数的影响,计算得到热力学常数并讨论了包结过程的驱动力及可能的包结物结构。结果显示,包结平衡常数随温度、甲醇浓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离子强度的升高而增大。热力学常数表明整个包结过程是焓、熵联合驱动的过程,其中疏水作用是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2.
喻录容  何先元 《光谱实验室》2012,29(3):1930-1933
建立葛根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包合率测定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吴葛根素-β-环糊精包合物中葛根素的含量,由此计算包合率。结果表明,葛根素在250nm处有最大吸收,浓度在15—65mg·mL-1时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0.0129C+0.0304,r=0.9998(n=3);平均回收率为97.25%,RSD为0.43%。本方法操作简便易行,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精密度。  相似文献   

3.
建立姜黄素二甲基-β-环糊精的包合率测定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姜黄素二甲基-β-环糊精的包合物中姜黄素的含量,由此计算包合率.结果表明姜黄素在426 nm处有最大吸收,浓度在1.05-7.35μg/mL时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0.1309C+0.0306,r=0.9991(n=7);平均回收率为99.23%,RSD为0.67%.本方法操作简便易行,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精密度.  相似文献   

4.
制备葛根素-二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并建立其包合率测定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葛根素-二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中葛根素的含量,由此计算包合率.结果表明葛根素在250nm处有最大吸收,浓度在15-65μg ·mL-1时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0.0129C+0.0313,r=0.9998(n=6);平均回收率为99.23%,RSD为0.68%;测得葛根素-二甲基-β-环糊精的包合率为96.58%,RSD为1.2%.该包合物制备和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易行,准确可靠,得到葛根素-二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包合率很高.  相似文献   

5.
建立测定利福平二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中利福平含量的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测定波长为474nm。利福平在474nm处有最大吸收,在10.0—35.0μg.mL-1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0.0171C-0.0065(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2%(n=9),RSD为0.96%;日内RSD分别为0.78%、0.59%、0.86%(n=5);日间RSD分别为1.12%、1.38%、0.98%(n=3);测得3批样品的含量分别为34.21%、34.90%、33.23%。方法操准确、简便、迅速,适用于利福平二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中利福平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建立测定姜黄素磺丁基醚-β-环糊精包合物中利福平含量的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测定波长为426nm.姜黄素在426nm处有最大吸收,在1.05-7.35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0.1309C+0.0306(r=0.9991);平均回收率为99.40%(n=9),RSD为0.69%;测得姜黄素-磺丁基醚-β-环糊精的包合率为91.71%,RSD为0.38%.本方法操准确、简便、迅速,适用于姜黄素磺丁基-β-环糊精包合物中姜黄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溴新斯的明环糊精包合物中溴新斯的明含量,测定波长为260nm.溴新斯的明浓度在50-450μg·mL-1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0.0016C-0.0064,r=0.9999(n=3);平均回收率为100.0%(n=9),RSD为0.31%;日内RSD分别为1.06%、0.71%、0.86%(n=5);日间RSD分别为0.91%、0.61%、0.58% (n=3);测得3批样品的含量分别为4.83%、4.79%、4.71%.方法操作简便、迅速,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适用于溴新斯的明环糊精包合物中溴新斯的明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建立测定利福平磺丁基醚-β环糊精包合物中利福平含量的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测定波长为474nm。利福平在474nm处有最大吸收,在9.786—39.14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0.01 72C+0.0025(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87%(n=9),RSD为0.24%;日内RSD分别为0.81%、0.43%、0.57%(n=5);日间RSD分别为1.06%、1.21%、1.53%(n=3);测得3批样品的含量分别为25.33%、25.98%、25.76%。本法准确、简便、迅速,适用于利福平磺丁基-β-环糊精包合物中利福平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紫外-可见光谱研究β-环糊精与β-胡萝卜素的包结作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用紫外 可见光谱研究了 β 环糊精与 β 胡萝卜素的包结作用 ,结果表明 ,3 2 5个 β 环糊精分子与 1个分子 β 胡萝卜素依据范德瓦尔斯作用力和疏水作用力发生包结作用 ,生成稳定的包结物 ,包结物和 β 环糊精的红外光谱也显示包结物的形成和存在。包结物适宜的制备条件为 :β 环糊精与 β 胡萝卜素的摩尔比为 3 2 5∶1,主客体溶液的浓度比为 12∶1;包结温度 30℃ ;反应时间 2h。用可见 紫外光谱测定的包结物的包结常数为 9 4 6× 10 11L·mol-1,包结物稳定。对包结作用的动力学特性和包结物的分子构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基于β-环糊精(β-CD)存在下,Zn(l)与2,4-二氯苯基荧光酮(DCIPF)的显色反应,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锌的新方法.通过Zn(Ⅱ)-DCIPF-β-CD多元体系,来测量锌含量,体系最大吸收波长55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50×105L·mol-1·cm-1,Zn(Ⅱ)含量在0.23-10.0μg/25mL范围内服从朗伯比尔定律,线性回归方程为A=0.211C(μg/25mL)+0.0122,r=0.9995,干扰离子较少,此法已用于自来水中锌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中性红分光光度法测定肝素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pH 3.0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中性红与肝素钠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而导致溶液吸收光谱发生变化,用分光光度法对光谱变化进行了研究。 中性红溶液在523 nm处有一个强的特征吸收峰,当在其溶液中加入肝素钠后,溶液发生褪色现象,吸收峰强度降低,且没有新的吸收峰出现,吸光度差值(ΔA)与肝素钠的浓度成正比。 对结合反应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佳条件下利用溶液吸光度值的降低与肝素钠浓度的关系建立了一种测定肝素钠浓度的新方法,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10~15.0 mg·L-1,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2.037×106 L·mol-1·cm-1,检测限(3σ)为0.073 mg·L-1。 将该方法应用于肝素钠注射液效价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用摩尔比法对复合物的结合比进行了推算,两者形成1∶3的复合物。  相似文献   

12.
番茄红素与β-环糊精包结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溶液法和研磨法分别制备了番茄红素与环糊精的水溶性包结物 ,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研究表明 ,包结物水溶液的光谱特征不同于 β 环糊精水溶液及番茄红素在四氢呋喃 水混和溶剂中的光谱特征。产物的水溶性以及光谱特征的变化证实了包结物的形成。包结物水溶液的特征吸收谱带 (λmax)出现大的变化 ,可能是面 面聚集的番茄红素分子被环糊精包结后 ,在水溶液中自组装成纳米尺度的超分子聚集体所致  相似文献   

13.
李慧卿  陈强 《光谱实验室》2012,29(5):2889-2892
通过荧光光谱研究了8-苯胺基-1-萘磺酸(ANS)在牛血清白蛋白(BSA)上的结合位置、结合常数及作用力,通过计算ANS分子的一些参数,发现芳环上引入磺酸基更有助于ANS与蛋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二对硝基苯酯与β-环糊精相互作用的光谱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为脱水剂,使有关脂肪族二酸与对硝基苯酚缩合,合成了丁二酸二对硝基苯酯、己二酸二对硝基苯酯和癸二酸二对硝基苯酯等3种具有不同长度碳链的二酸二对硝基苯酯。利用红外光谱、质子核磁共振、元素分析、差示扫描量热等手段确证了酯的组成和结构。在此基础上以荧光猝灭、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等技术系统研究了3种二酯与β-环糊精(β-CD)之间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随二酯中二酸碳链增长,二酯与β-CD发生主客体作用的难度增加。实验条件下,丁二酸二对硝基苯酯分子中两个对硝基苯基结构均可进入β-CD疏水内腔,己二酸二对硝基苯酯分子中只有一个对硝基苯基结构可以进入β-CD疏水内腔,而癸二酸二对硝基苯酯分子中的两个对硝基苯基结构都不能进入β-CD疏水内腔,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由于3种二酯在水溶液中采取了不同的构象。因此,碳链较短的二酸二对硝基苯酯可能比较适合于构筑基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三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15.
用荧光及可见光谱方法研究了β-环糊精对硫堇的包合以及β-环糊精-硫堇包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在pH 7.2的PBS缓冲液中,β-环糊精以1∶1包合硫堇,包合常数为527 L·mol-1(可见光谱法)、444L·mol-1(荧光法);DNA的引入使环糊精-硫堇包合物的吸收波长红移,吸光峰强度降低;环糊精-硫堇包合物的荧光发生蓝移并有猝灭现象,猝灭常数为6.12×104 L·mol-1.荧光及可见光谱数据表明,环糊精-硫堇包合物以嵌入方式与DNA发生相互作用,其结合比是1∶1.  相似文献   

16.
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表征了5-NO2-SA与β-CD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讨论了取代基对包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β-CD对5-NO2-SA有一定的包合作用,包合常数为Kf=35.03±0.18mol^-1·L。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樟树挥发油易挥发、不稳定的问题,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鲜樟树叶挥发油,饱和水溶液法制备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水蒸气蒸馏法再提取包合物挥发油,紫外光谱法分析包合前后挥发油。硅胶G-CMC薄层色谱法对照包合前后挥发油色谱图。包合前后挥发油紫外吸收光谱与薄层色谱图基本一致。β-环糊精能稳定包合樟树挥发油,解络后不会引起主要成分的改变。  相似文献   

18.
利用酚酞作为光谱探针,竞争光度法研究了β-环糊精衍生物在室温下,pH=10.38的缓冲液中与硫唑嘌呤和巯嘌呤的包合性能。固定β-环糊精衍生物和酚酞的浓度,随着硫唑嘌呤和巯嘌呤两种药物浓度增大,酚酞的紫外吸收增加,表明β-环糊精衍生物与两种嘌呤类药物形成包合物并得出了包合常数。  相似文献   

19.
氟哌酸β-环糊精包结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陈亮 《波谱学杂志》1998,15(3):243-248
氟哌酸是一种广谱、安全、有效,可供口服的抗感染药.我们通过荧光光谱、1H NMR、13C NMR等技术对氟哌酸与β-环糊精(β-CD)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证明氟哌酸和β-CD形成了包结配合物.包结配合物的生成常数由1D NMR和荧光光谱测量而确定,并由改进的Be-nesi-Hildebrand方法进行了计算,根据这些数据提出了包结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相似文献   

20.
以甲基橙为探针,用紫外光谱法研究了β-环糊精与不同神经递质分子(多巴胺、去甲基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异丙基肾上腺素)的作用,并通过竞争包结法测定了β环糊精和不同神经递质分子形成包结物的包结常数,证实了疏水作用和氢键对包结物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