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应用银胶染色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48例胃粘膜活检标本的石蜡切片进行Ag-NOR形态、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其对于区别胃疾患的良恶性和判定胃癌的分化程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和TCT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效率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间用上述两种技术进行宫颈癌筛查的病理资料989例。结果: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检测阳性40例(4.0%),疑似病例66例(6.7%);TCT检查阳性10例(1.0%),疑似病例42例(4.2%);两种方法的结果互有交叉。结论: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的检出率高于液基细胞学技术的检出率(P<0.05),两者联合应用能够提高宫颈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澳洲茄胺盐酸盐(SBHL)对人宫颈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和机制.方法 用MTT法检测SBHL对ME180细胞增殖影响,用流式细胞技术和琼脂凝胶电泳法分析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变化,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SBHL作用ME180细胞24 h后,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而且随着澳洲茄胺盐酸盐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P<0.01);SBHL可将ME180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诱导细胞凋亡,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细胞超微结构呈现典型的凋亡特征.结论 SBHL可通过阻滞细胞周期发展发挥抑制ME180细胞增殖的作用,SBHL还可诱导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测定宫颈细胞发生早期癌变的新方法,利用高分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正常细胞和千余名宫颈癌患者的细胞进行了对比研究,还就妇女普检中的50例样品与中国肿瘤研究院病理结果做了对照。初步得出该研究能在分子水平上揭示出癌变细胞与正常细胞的明显差别,并且通过谱图解析,可直接阐明引起谱图变化的主要原因、细胞癌变的可能机理,为肿瘤的早期诊断展现了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研究云芝多糖(CVP)对宫颈癌HeLa细胞系的增殖、凋亡及产生途径。采用MTT法测定了CVP对HeLa细胞增殖的体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细胞的比例,qRT-PCR检测P53、Bcl-2和Fas基因在细胞处理前后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CVP以时间和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HeLa细胞的生长。作用时间在24 h,48 h和72 h时对细胞抑制的抑制率分别为92%、95%和98%;当CVP浓度达到1.25 mg/L时,作用24 h、48 h和72 h时的IC50值分别为0.2507±0.01 mg/L、0.2720±0.04 mg/L和0.2736±0.03 mg/L;当CVP浓度为0.5 mg/L时,作用24 h和48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6.36% 和63.81%;CVP处理HeLa细胞24 h后,Bcl-2基因的表达被显著下调。研究表明:CVP促进HeLa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与Bcl-2基因的表达下调有关,推测是通过Bcl-2介导的途径促进细胞凋亡。图4表1参30  相似文献   

6.
细胞显微荧光定量分析系统的设计与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普通荧光显微镜基础上,设计和研制了整套光电系统和计算机系统,实现了细胞显微荧光光谱分析和细胞内生物物质的定量检测目标,为开发新颖有效、符合我国国情的显微荧光分析仪器解决了理论和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线粒体腺苷酸转运体(ANT)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收集维吾尔族妇女浸润性宫颈鳞癌患者的组织36 例,正常或者慢性宫颈炎宫颈组织32 例作为对照。分别运用荧光定量PCR(Q-PCR)、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WB)技术,检测线粒体腺苷酸转运体ANT1、ANT2、ANT3,以及Bax、Bcl-2、p53 在不同宫颈组织中的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及其差异。运用TUNEL 法测定不同宫颈组织中的细胞凋亡程度。Q-PCR 和WB 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53、Bax 在宫颈癌患者宫颈组织中表达降低,而Bcl-2 和ANT3 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UNEL 结果显示,宫颈癌组的凋亡指数(AI)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宫颈炎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粒体腺苷酸转运体ANT 在宫颈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导致线粒体功能紊乱,从而干扰细胞凋亡过程,这可能是宫颈癌发生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8.
对比肾细胞癌双源多层螺旋CT结果与病理结果。选取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肾细胞癌患者129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采用双源多层螺旋CT对其进行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双源多层螺旋CT结果与病理结果。癌细胞在排列方式上和平扫之间不存在有统计学意义,和增强扫描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22.22%的无短毛刺征出现了肾包膜侵犯现象,68.75%的短毛刺征中会出现肾包膜侵犯现象;病理和肾癌CT的Robson分期之间具有良好一致性。肾细胞癌双源多层螺旋CT征象和肿瘤内部结构存在相关性,双源多层螺旋CT能够有效诊断肾细胞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