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采用赤霉素-葡萄糖-二氯化锡混合液作为钼蓝法中的新还原剂。在 0.2 mol/L HNO3介质中 , 赤霉素-葡萄糖-二氯化锡混合物与硅杂多酸反应生成杂多蓝。λ max=801 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1.28× 104 L· mol- 1· cm- 1, 硅含量在 0.1~ 4 mg/L范围内符合朗伯-比尔定律。以赤霉素-葡萄糖-二氯化锡混合液作还原剂,还原速度快,产物稳定性好,操作简便,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磷钼杂多酸光度法测定吲哚乙酸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吲哚乙酸与磷钼杂多酸在浓度为 0 .0 3 mol/L的硫酸介质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形成的还原产物 (钼蓝 )在 NH3-NH4Cl缓冲溶液 (p H8.4)中最大吸收波长为 314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 ε值为 3.5 4× 10 4L· mol-1·cm-1 ,吲哚乙酸含量在 5 .0× 10 -7~ 5 .0× 10 -5 mol/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检出限为 1.0× 10 -7mol/L,对 2 .0 0× 10 -5 mol/L吲哚乙酸测定 10次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6 .42 % ,加标回收率为 94.2 %~ 10 0 .1%  相似文献   

3.
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二次微分简易示波伏安法测定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在 0.2 mol/L KOH介质中 ,用二次微分简易示波伏安法测定了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含量。校正曲线的线性范围为 2× 10- 6~ 5× 10- 5 mol/L,检出限为 1× 10- 6 mol/L。对 2.5× 10- 5 mol/L白藜芦醇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1.9%( n=6)。与其它技术相比较,该法具有仪器简单、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以酸性铬蓝K作为氢供体的酶催化光度法测定过氧化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以酸性铬蓝 K作为氢供体底物的过氧化氢酶 -过氧化氢催化反应体系 ,拟定了测定痕量过氧化氢的新的酶催化光度法。测得该体系的最大反应速率 Vmax值为 6.2 5× 1 0 -3 mol· L-1·S-1,米氏常数 Km值为 2 .78× 1 0 -5mol/L。测定过氧化氢的线性范围为 0 .0 3~ 0 .6mg/L。检出限为 4.6× 1 0 -4 mol/L。方法可应用于雨水中过氧化氢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痕量间苯二酚的 KBrO3-KBr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 HCl溶液中 KBrO3-KBr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间苯二酚的条件,建立了测定痕量间苯二酚的方法。结果表明,在 0.6 mol/L HCl-4× 10-5 mol/L KBrO3-6× 10-4 mol/L KBr-6× 10-4 mol/L KI溶液中测定间苯二酚,其线性范围为 0.2~ 4.0 mg/L,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2.34× 104 L· mol-1· cm-1, Sandell灵敏度为 0.004 7 μ g/cm2。该法用于自制废水中间苯二酚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钼(包括三氧化钼、钼酸铵)中微量磷、砷光度法的连续测定。在0.6—1.2mol/L及1.0—1.6 mol/L硝酸中,磷、砷分别与钼酸氨生成磷、砷钼酸,再分别用磷、砷萃取剂萃取,还原为磷、砷钼蓝并反革取于水相进行光度测定。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磷ε_(780)=1.54×10~4,砷ε_(780)=2.24×10~4。测定范围1—100ppm,相对偏差为7.9—26%。  相似文献   

7.
蔗汁中蔗糖含量的分光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建立了测定蔗糖的分光光度法 ,在酸性介质中 ,蔗糖还原磷钼黄生成磷钼蓝 ,对该反应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 ;结果表明 ,所生成的磷钼蓝最大吸收波长在820nm ,蔗糖溶液在0.57~22.56mg/L服从比尔定律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17×104 L/(mol·cm) ,定量下限为0.57mg/L;该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 ,用于甘蔗汁样品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对蔗糖与磷钼黄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方卫民 《分析化学》2001,29(5):619-619
1 引  言用作植物生长刺激素的赤霉素用于钼蓝法中测硅的研究 ,虽有报道 ,但它必须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完成反应 ,存在着单一有机还原剂反应速度慢的共有特点。本文是在酸性条件下 ,硅酸根离子在常温下与过量的钼酸铵反应 ,生成硅钼杂多酸。然后在溶液中加入赤霉素 二氯化锡混合物还原剂 ,生成蓝色的硅钼蓝 ,再进行分光光度法的测定。实验表明 :此还原剂可作为钼蓝法测硅的高效、专属还原剂之一。2 实验部分2 .1 仪器和试剂  75 1G型分光光度计 (上海分析仪器厂 )。硅标准溶液 :称取预先脱水处理的二氧化硅 2 .1393g ,与 5g无水碳酸…  相似文献   

9.
茜素紫修饰碳糊电极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痕量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利用茜素紫修饰碳糊电极测定痕量锡的阳极溶出伏安法。在 0 1 5mol/L醋酸盐缓冲溶液 (pH 4 .8)中 ,通过开路富集 ,Sn 和茜素紫形成络合物富集于电极表面 ,然后经过介质交换至 3 0mol/L的盐酸溶液中 ,于 -0 .80V还原后再进行阳极化扫描 ,于 -0 .68V左右获得一灵敏的锡的溶出峰。二次导数峰电流与Sn 浓度在 8.4× 1 0 -9~ 1 .4× 1 0 -6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达 4×1 0 -9mol/L ,同时对电极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KBrO3-KBr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苯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在盐酸介质中以 KBrO3-KBr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苯酚的条件,在浓度为 0.6mol/L HCl,3×10-5mol/L KBrO3,5×10-4mol/L KBr,6×10-4mol/L KI 溶液中测定苯酚时,线性范围为 0.10~2.5mg/L,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1.89×104L·mol-1·cm-1,Sandell 指数为 4.98μg/cm2.本法已用于测定废水中苯酚.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2-(4-氯-2-膦酸苯偶氨)-7-(2,6-二溴-4-磺胺基苯偶氮)-1,8-二羟基-3,6-萘二碳酸(偶氮氯膦-DBSA,DBSAPA)与铋的显色反应。在高氯酸-水溶液中,显色剂与铋(Ⅲ)形成稳定的蓝紫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在 637nm处,在 0~ 0.60mg/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该反应灵敏度高,ε637=1.48 ×105 L·mol-1·cm-1。应用该法测定了钨矿和铅黄铜矿中微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测定抗坏血酸的亚甲蓝褪色光度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确定了亚甲蓝与抗坏血酸褪色反应的最佳条件,在 pH=2的缓冲溶液和对氨基苯磺酸存在的条件下,抗坏血酸能够很快还原亚甲蓝并使之褪色,褪色反应的体系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该反应的摩尔吸光系数为 2.0× 103 L· mol- 1· cm- 1,线性范围 0.4~ 40.0 mg/L。该法具有优良的选择性,常见的能够与抗坏血酸共存的阴、阳离子和还原剂、表面活性剂不干扰测定,应用于药品、饮料、蔬菜中抗坏血酸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3.
分光光度法测定钯的新显色剂 2-四唑偶氮-5-二乙氨基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新显色剂2_四唑偶氮_5_二乙氨基酚 (TTZAPN)分光光度法测定Pd2 的条件。在 pH5.0的HAc -NaAc介质中 ,该试剂与Pd2 形成稳定的摩尔比为2∶1的紫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在530nm处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51×104L·mol -1·cm -1 ,Pd2 质量浓度在0~1.0mg/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所拟方法直接测定钯 -碳催化剂和分子筛中微量钯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食品中铜、铅、锡的微分电位溶出法同时测定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用微分电位溶出分析法,以pH2.4的0.06mol·L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新试剂碘代吡啶偶氮胺类化合物5-(5-碘-2-吡啶偶氮)-2,4-二氨基甲苯(5-I-PADAT),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核磁共振波谱对其进行了鉴定,并研究了该试剂与铑(Ⅲ)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4.0~5.2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铑(Ⅲ)与5-I-PADAT形成1∶2的紫红色络合物。该络合物在1.2mol·L-1高氯酸介质中转变为另一稳定的蓝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580nm波长处,铑(Ⅲ)含量为0~0.8μg/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81×105L·moL-1·cm-1。该反应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选择性,大量常见金属离子在一定范围内无干扰。所拟方法操作简单,用于催化剂中微量铑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在9mol/L盐酸介质中,用四氯化碳萃取,使无机锗Ge(IV)与其主体有机锗及其它杂质元素分离,用水反萃取,于1~1.5mol/L盐酸溶液中,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漠化铵存在下,苯芴酮与Ge(IV)形成橙红色不溶性络合物,于波长510nm处测定其吸光度,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新合成试剂5-(5-氟-2-吡啶偶氮)-2,4-二氨基甲苯(5-F-PADAT)与钴(Ⅱ)的显色反应。实验表明,在pH4.7~9.0范围内,钴与试剂形成紫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06 nm。该配合物在无机酸作用下,可转化为另一具有较高吸收特性的质子化型体,最大吸收波长红移到565 nm,适宜的酸浓度范围分别为:0.24~3.6 mol/L HClO4、0.16~3.84 mol/L H2SO4、0.48~2.4 mol/L HCl、0.64~3.84 mol/L H3PO4。配合物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65=9.1×104L.mol-1.cm-1,钴(Ⅱ)质量浓度在0~0.5μg/mL内符合比尔定律。所拟方法已应用于维生素B12针剂中微量钴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阻抑-褪色光度法测定痕量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佳铭 《分析化学》2001,29(3):293-295
基于NH3 NH4 Cl缓冲溶液介质中 ,Si 对H2 O2 氧化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姜黄素离子缔合物的褪色反应的抑制作用 ,提出了测定痕量硅新的高灵敏的褪色光度法。该方法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0 0=5 .70× 10 5L·mol-1·cm-1;线性范围为 0 .4~ 3.6 μg/L ;线性回归方程ΔA =2 .2 3× 10 -4 + 0 .0 2 0 17CSi (μg/L) ;相关系数r =0 .9999;测定下限为 2 0× 10 -8g/L。本法用于人发样和水样中痕量硅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