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表面活性剂溶液动态表面张力及吸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简介了动态表面张力的定义、测定方法及吸附动力学,对非离子、阴离子、阳离子及两性表面活性剂溶液动态表面张力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总结,重点讨论了浓度、温度、添加剂及化学结构因素对动态表面张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献数量和化合物数目的急剧增长,使利用电子计算机存储和检索化合物信息的技术迅速发展,促使人们对化学结构编码的方法进行大量工作,研究如何用代码来表示有机化合物结构。由W.J.Wiswesser 提出的威斯伟森线型符号式(Wiswesser Line Notation,简称 WLN),  相似文献   

3.
李珊珊  尹会燕 《化学通报》2016,79(2):183-186
本文根据笔者在专利审查工作中的实际经验,对我国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专利申请文件撰写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重点阐述了化学领域专利申请中常见的说明书公开不充分、权利要求中的非必要技术特征限定、技术术语缺少定义等问题,并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能够帮助科研人员更加合理地撰写发明专利申请文件,使申请人的利益得到更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煤的核磁共振成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别浸泡在氘代吡啶和氘代丙酮溶剂中的煤的核磁共振成象,观察了溶剂在煤中的渗透、扩散过程和溶胀作用。并得到了煤的大分子网络中的动态小分子的分布情况。由核磁共振成象技术获得了煤的化学和物理结构信息。  相似文献   

5.
美国凯尔文学院(Calvin College)的Roger L.DeKock和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Harry B.Gray合写的“化学结构与化学键”(Chemical Structure and Bonding)一书,从教学角度看,是一本较好的结构化学方面的参考书。该书出版于1980年,它是供美国大学生用的教科书。书中收集了当前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理论及光电子能谱方面较新的材料,采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地、深入  相似文献   

6.
何为  李茂柯  黄倩  伍晓春 《化学教育》2021,42(4):96-101
通过对1987年到2019年在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上出版的所有以“Critical Thinking”为主题的文献进行内容分析,将这些文献分为5个类别,并从每一个类别中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篇文献作为实例,从实验的过程分析、主动学习教学法、课程设置方案、纠正教科书错误、分析网络信息等5个维度提供了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路径。最后总结了目前国际化学教育关于批判性思维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相似文献   

7.
水凝胶是以大量水为分散介质的三维高分子网络.高分子网络和水分子之间的氢键将水束缚在网络内部,从而使体系丧失流动性并转变成一种准固态物质.水凝胶能够在多种外界刺激下改变形状和体积,因此在软体机器人、柔性电子器件和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也引起了科研人员的关注.在生物软组织中,多尺度结构(如表面微/纳米结构,有序三维网状结构)的存在对于生物材料的自清洁、耐冻、环境适应性和优异的机械性能等功能至关重要.受生物水凝胶结构与功能特性的启发,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系列对各种机械和环境条件具有高度适应性的仿生多尺度水凝胶.本文将从水凝胶的二维界面和三维网络的设计2个方面总结和讨论近年来仿生多尺度水凝胶的研究成果.二维界面设计包括表面化学/物理修饰、表面微/纳米结构构筑,能够调节水凝胶的表面浸润性和黏附性,拓展水凝胶在生物医学、海洋防污等领域的应用;三维网络设计,如引入非共价交联作用、设计有序网络结构、复合异质网络等,能够赋予水凝胶自修复性能、各向异性、高强度、形状记忆性能及抗冻性等优异的特性,拓展了水凝胶在可穿戴设备、软体机器人等领域以及复杂环境中的应用.最后我们对仿生水凝胶网络的设计、异质网络的分散以及无损表征等方面未来的发展以及该领域所存在的挑战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8.
表面解吸常压化学电离质谱快速分析六味地黄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新型表面解吸常压化学电离(Surface Desorption Atmospheric Pressure Chemical Ionization, SDAPCI)质谱法, 在敞开环境下, 对潮湿的空气进行电晕放电产生试剂离子, 进而在六味地黄丸表面发生解吸电离过程, 在无需复杂预处理的前提下对六味地黄丸中的待测物进行离子化, 从而获得了六味地黄丸在正负离子模式下的化学指纹图谱, 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质谱指纹数据进行处理, 可对6个厂家生产的多个批次产品进行较好的区分. 结果表明, SDAPCI-MS技术能够快速测定六味地黄丸的剂型和生产厂家信息, 并能够对目标组分做多级串联质谱鉴定, 发现痕量目标组分. 研究方法可望应用于中成药药品生产质量控制和成品检测等领域.  相似文献   

9.
用加氢热解(hydropyrolysis)释放高演化源岩干酪根和沥青分子网络中共价键结合的生物标志物,在恢复原始有机地球化学信息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可应用于源岩有机质生源确定、成熟度确定、古沉积环境判识以及油/源对比等.实验表明,样品沥青“A“与加氢热解产物中生物标志物的组成存在一定的差异,加氢热解产物中含有丰富的地球化学信息.加氢热解具有产物收率高、结构重排少、生物特征保持完整等特点,能够合理地释放出沉积有机质分子骨架中具有原生性的组分,保持完整的原始生物标志物结构和立体化学特征.加氢热解技术为油气地球化学研究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全球信息网WWW上的化学资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献查阅是化学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利用全球信息网WWW浏览和获取化学信息已成为查阅化学文献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在化学工作者中普及万维网WWW查阅各类化学信息和获取化学资源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作者简要叙述WWW的基本原理和通过WWW获取化学信息和化学资源的方法,并给出部分Internet化学资源.  相似文献   

11.
NEWS     
《分析化学》2008,36(10)
质谱高通量分析能够快速获取大量样品的结构和含量信息,近年来成为蛋白组学、组合化学和药物筛选的有力工具。传统的质谱仪通常是单通道检测方式,限制了分析的速度,因此如何实现质谱的高通量分析成为质谱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朊病毒蛋白prion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是一类致死性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与朊病毒蛋白prion的异常构象有关.迄今为止,prion致病的构象变化机制依然是一个未解之谜.国内外研究人员从不同切入点着手,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学科的技术手段,发现并积累了大量与prion构象转变相关的有价值的信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人们在prion蛋白的三维结构、动力学、去折叠以及相互作用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并简要地介绍了本实验室在兔prion蛋白溶液结构和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3.
如何用信息量优选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77年弗里塞尼斯(W.Fresenins)提出“分析化学是获得物质系统的信息,并用自然科学方法诠释这些信息,应用这些信息的一门科学”的定义后,分析化学的概念得到了新的发展。在这个定义中所谓获得信息是指化学分  相似文献   

14.
自纳米概念提出至今,纳米科技作为材料科学和化学各分支学科的交叉点在能量转化技术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太阳能被认为是解决能源危机并能够替代传统能源的一个极好的可再生能源.人们从仿生的理念出发,在如何利用太阳能尤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本文从新型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的角度出发对其在光电转化中的应用,尤其是在太阳能电池和离子通道光电转化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并对其未来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正投稿范围1.热力学,动力学和结构化学(化学平衡与热力学参数、量热学、非平衡态热力学与耗散结构、统计热力学、宏观动力学、分子动态学、超快动力学、激发态、溶液化学、复杂流体、溶液结构、大气化学、动态结构、分子结构、体相结构、簇、谱学)2.理论与计算化学(量子化学、统计力学、模拟方法与应用、计算化学、化学信息学)3.电化学和新能源(电极过程动力学、界面电化学、  相似文献   

16.
正1.热力学,动力学和结构化学(化学平衡与热力学参数、量热学、非平衡态热力学与耗散结构、统计热力学、宏观动力学、分子动态学、超快动力学、激发态、溶液化学、复杂流体、溶液结构、大气化学、动态结构、分子结构、体相结构、簇、谱学)2.理论与计算化学(量子化学、统计力学、模拟方法与应用、计算化学、化学信息学)3.电化学和新能源(电极过程动力学、界面电化学、  相似文献   

17.
核磁共振波谱在分析化学领域应用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桂芳  马廷灿  刘买利 《化学学报》2012,70(19):2005-2011
发展检测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及其变化的新方法、新技术是分析化学的核心科学问题之一. 波谱分析(光谱、质谱及核磁共振)是分析化学中常用的主要仪器分析手段. 核磁共振能在液态、固态和气态条件下提供复杂体系中分子组成、原子分辨的三维结构、相互作用和动态过程等丰富信息, 在生物分析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综合阐述核磁共振技术在生物大分子体系、复杂体系以及与其他分析手段联用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对偶氮苯分子光异构化机理和特性认识的深入,偶氮苯在核酸分子中的引入及其相关过程的可逆调控也受到了大量关注.偶氮苯分子作为光响应元件不仅用于合成智能材料或分子机器,而且正迅速渗透到化学生物学体系的分析和调控.考虑到核酸分子包含的信息多样性,小分子偶氮化合物引入到核酸分子中,可实现开关核酸的结构、RNA沉默、基因表达、适配体识别、酶活性等,也可用作核酸探针了解结构信息和分子之间的作用机理.因而,功能核酸的光可逆调控及其在生物领域中的应用,成为核酸化学领域的热门课题.本文主要阐述了偶氮苯与核酸结合的4种不同方式的设计原理及特点,通过筛选一些有代表性的例子,介绍偶氮苯类光敏分子的光异构化性能及其对核酸结构和功能的可逆调控在生物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列举出现阶段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陈玉岩  刘刚 《化学进展》2007,19(12):1903-1908
动态组合化学是组合化学的一个新兴分支,在药物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动态组合化学库中,利用靶标分子的诱导结合作用,通过可逆共价反应,能够选择性的筛选到与靶标分子存在强相互作用的优势化合物。本文按照动态组合化学方法简介、动态组合化学中的可逆共价化学、动态组合化学库的分类、动态组合化学库筛选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动态组合化学在药物先导化合物发现过程中的应用等5个方面对动态组合化学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20.
教学中从网上搜索有机物分子微观结构时,发现了一个非常好的网站,该网站可以利用VRML实现对有机物分子的虚拟生成,并可以将生成的文件保存下来,安装适当的插件后,可方便地通过IE浏览器浏览学习。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工程技术、建筑设计、医学实习、军事训练、艺术等许多领域。在发达国家,虚拟现实技术已应用于远程教育及课堂教学。如果我们能够借助此平台进行深入开发,并运用到有机物分子微观结构的教学中去,必将对现代有机教学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