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反思学习能有效地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新课程三维目标,使学习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学会提问,撰写心得体会,建立反思档案袋等方式,以促进知识建构,改进学习策略,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黄晶  赵坚 《物理通报》2024,(3):45-48
深度学习是学生主动的、有意义的、自主参与学习的过程,需要教师引导以及对教学内容及学生学习过程与方式的精心设计.本文提出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需要重视“注重主动建构、促进批判理解、追求关联整合、强调反思评价、着意迁移应用”的情境创设,并结合实践作出说明.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强调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科学思想.本文主要是笔者针对高一"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这一章的教学以及得到的反馈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4.
现代认知建构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实际上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同化和顺应,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以转换和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在新知识与原有的认知结构之间产生无法包容的矛盾,即存在认知冲突,将会引起学生认知结构上的不平衡,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去自觉地解决认知冲突,使其认知结构进行新的同化和顺应,以达到新的平衡.  相似文献   

5.
证据意识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应具备的科学精神,在物理教学中,基于证据意识使学生深刻思考,深度探究,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以“机械能守恒定律”为例,通过质疑、假设、求证和反思的学习过程,实现证据意识和深度学习这一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围绕课程建设、课程资源有效使用、网站更新三方面探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以提高信息化教学效果.探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建构开放的、非线性的学科教学信息空间;如何实施基于物理主题学习的教学实践;如何促进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有机结合;反思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课程教学设计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地、有意识地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Posner)曾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而在新课程形势要求下,一个称职的高中物理教师,决不能简单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要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物理问题的空间.本文浅谈笔者对教学反思的一些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应对高考,还是各种应用技术技能的创新,物理知识都起着基础性、关键性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教师教学中,总有些内容学生难以完全理解,更难以推进下一步的学习.然而,教学实践中那些喜欢反思的学生,即使课堂学习存在着各种疑惑,却总能通过自我反思学习得以化解,由此开展反思教学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的教学观认为,教学是以师生为主体对课程内容开发、生成、转化的创造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多角度进行交往与互动的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通整合、反思体验、领悟建构的过程.《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教学要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强调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10.
以“曲线运动”为例基于深度学习理念,有效关注知识的建构生成过程,重视思维训练,促进学生思维成长,让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真正地在课堂教学中落地.  相似文献   

11.
徐桂媚 《广西物理》2022,(2):125-128
为了研究学生在物理模型建构过程中定性和定量思维发展情况,结合课程标准要求和专家研究基础,从课堂的温度和有效程度出发,以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等时圆模型建构教学为例,记录学生在等时圆模型建构过程中定性思维和定量思维层层递进地发展过程,并对其相关特点进行研究。在研究中总结出几种培养学生定性和定量思维的方法策略,促进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学生素养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教材中的学习设计是指教材在体现学生学习理论和指导学生学习策略方面的技术路径和呈现方式.基于学习心理学从体现学习理论和指导学习策略两个维度建构了分析教材学习设计的指标体系,通过对人教版高中物理新教材必修1中学习设计的分析,发现教材在多个方面体现了学习理论与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13.
曾志旺 《物理通报》2016,35(8):44-46
物理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运用“ 延迟判断”策略, 以学生为主体, 注重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 问题的分析过程, 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物理知识, 可有效转变学习方式, 促进了知识深刻理解, 提高思维品质和问题解 决能力  相似文献   

14.
建模教学(Modeling Instruction)是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理论物理学家David Hestenes创立的一种教学模式.在物理课程中实施建模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聚焦问题、建构知识,在科学的范畴下进行问题的解决.30年的研究与实践证明,物理建模教学让学生亲身经历建模过程,不仅促进了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增强了学习兴趣,还发展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了物理思维品质,实现了教育公平.建模教学已产生了广泛影响,并开始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STEM)及教师培训课程中推行.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为培养具有原创性思维的创新型人才,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坚持以“实验和物理学史”为主线,学生学习中强调合作、动手动脑、讨论与反思;课堂讲授中注重过程、鼓励创新;学生测评中坚持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并重等措施,并取得教学实践活动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王珂 《物理通报》2004,(7):18-20
在高中物理复习中,根深蒂固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复习课以教师讲授为主,先归纳知识,再讲典型例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的位置上,学生成了知识的灌输对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与情景的交互作用过程中自行建构的,因而学  相似文献   

17.
"反思"是当下新课程提得比较多的一个教学理念,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学生反思自己的获得和失败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亦不可少。特别是物理学科,物理规律的发现本身就是曲折、反复的过程,反思是物理规律形成并成为理论的重要支柱。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对于"反思"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18.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教学结构由于忽视学生对物理概念的建构过程,导致低效的物理概念课堂教学。而在信息化环境下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具体物理情境中和在教师的引导下,真正实现自己建构物理概念的过程,从而促进物理概念的学习。  相似文献   

19.
支架式教学是为学习者建构知识理解提供的一种概念框架.以“电场与电场强度”为例,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搭建教学“支架”,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物理知识,有效辅助物理教学,拓宽物理学习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介绍"电磁学"课堂中创意制作实验的课程理念与教学目标及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活动及其特色,最后对创意制作实验中学生学习成果分析与反思,并给出教师心得与思考,以期为该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