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大型计算机服务器CPU的耗能量,探讨了一种新的热管排布方式的散热器,并对其散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此种热管散热器,最高热流密度为74.3W/cm2,其冷却风速控制在4m/s即可满足芯片冷却要求.同时根据模拟计算得到的散热器底板温度分布,可有助于对热管排布方式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2.
光纤延迟线在雷达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邱绍峰  范戈 《光学技术》2003,29(4):429-430
介绍了光纤延迟线的原理和结构。详细阐述了它在雷达信号处理中的应用,包括频谱分析、雷达目标仿真、相关处理以及相控阵雷达波束的形成与控制。简介了光纤延迟线未来的发展。结果是,在相控阵雷达方面,为提高抗干扰能力、分辨力以及雷达对多目标成像的能力,都要求大的瞬时信号带宽,而光纤延迟线相移器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电池的冷却系统是电动汽车电池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基于夹层结构的热管冷却系统来测量锂电池在25℃环境温度和3C放电倍率下的表面温度。文章分析了自然对流、热管和液冷辅助热管冷却方式,通过对比锂电池表面Tmax来比较冷却系统的性能,与自然冷却相比,热管和液冷辅助热管冷却系统的最高电池温度分别降低了8.21%和30.09%,实验结果表明液冷辅助热管的冷却系统在较高热负荷下是有效的。20、30和40 L/h的水流循环能够将Tmax平均减少31.74%,实验结果表明该冷却系统的冷却性能会分别随着冷却液流量的加快和冷却液温度的降低而提高。  相似文献   

4.
平板脉动热管是一种新型、高效的传热元件,在电子元器件的冷却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正方形截面的平板角管脉动热管建立了稳态运行的物理和数学模型.铜一丙酮热管的计算结果表明,加热功率、冷却段长度、充液率等因素对管内液塞运动速度和热管的热性能的影响较大;热管的当量水力直径越小,其热阻越大,计算所得的热管热阻在0.01~0.1 K/W之间.  相似文献   

5.
强激光热管冷却镜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消除强激光微沟道水冷镜冷却水压力和扰动对激光输出稳定性的影响和冷却水道对冷却水流量的限制,提出并设计了热管冷却镜。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模拟计算了相同结构下镜面热吸收为12 W/cm2,实心镜、微沟道水冷镜与热管冷却镜连续工作60 s下镜体温升和镜面变形量。计算结果表明:热管冷却镜镜面轴向位移最大峰谷值为0.109 4 μm,微沟道水冷镜最大峰谷值为0.845 μm,实心镜镜面最大峰谷值为1.33 μm,热管冷却镜对镜面变形改善显著。  相似文献   

6.
侯飞  柏利  乔淑君 《应用声学》2017,25(1):47-49, 53
伴随着雷达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相控阵天线开始广泛运用于各种相控阵雷达当中。由于数字化相控阵天线的工作原理与传统模拟相控阵天线差异极大,测试方法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原有的基于普通微波仪表的天线测试系统无法再对数字化相控阵天线进行测试,必须设计新型的数字化相控阵天线测试系统。本文首先介绍了数字化相控阵天线自身的工作原理和测试方法,随后提出了新型数字化相控阵天线测试系统的具体软硬件设计方案,实际应用表明数字化相控阵天线测试系统可以满足各种数字化相控阵天线的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普通住宅房间设计了一台新型平板式热管换热器,该换热器结构紧凑、体积小巧。为研究该换热器的使用条件,本文开展了不同工质(R113、R141b以及这两种工质的混合物)对该热管换热器换热效率影响的实验研究。整个实验在夏季工况下进行,热管真空度为1×10~(-3)Pa,充液量(灌入热管换热器内的工质体积与热管换热器体积之比)为1/3。实验结果表明:该热管换热器热回收效率较高。在整个风量范围内,R141b作为工质的热管换热器换热效果最好,最高效率达到了58.2%。  相似文献   

8.
热管技术在金属模具均温散热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管作为一种高效的传热元件,其优异的导热性能,在模具行业有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简述了在热管的工作原理,较为系统地介绍热管技术在模具行业上的应用,并且将热管冷却方式和传统模具冷却方法进行了比较。介绍热管技术在热流道系统中应用的进展,热管技术在注塑模中的应用,以及在铸造模具行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脉动热管运行的可视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本文对回路型脉动热管(Looped PHP)的运行进行了可视化实验研究,观察了其稳定运行时,工质的运动特征和热管内的典型现象;研究了其传热性能与充液率,冷却方式,加热端与冷却端相对位置等各种因素的关系;在可视化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对脉动热管运行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应用在相控阵雷达上的光学实时延迟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正  孙雨南 《光学技术》2006,32(3):381-384
相控阵天线是雷达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电子相控阵雷达所遇到的问题是天线阵列孔径效应限制了雷达信号的瞬时带宽,使其不能满足通信和雷达技术的发展需要。光学实时延迟技术,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介绍了相控阵天线光实时延迟控制原理。并对几种典型的光实时延迟线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作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江颖 《低温与超导》2007,35(3):274-278
主要介绍了某型号雷达接收前端中精密数字式STC衰减组件的设计。其优点是具有数字式可编程、精度高、曲线误差小。  相似文献   

12.
根据机车散热的特点,分析了目前机车用扁铜管翅片散热器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热管换热器和板翅式换热器,提出了较为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高热流密度器件热控制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热流密度热控制或高性能服务器的冷却处理方式已受到广泛关注,其CPU散热量持续增高导致了能量分布的不均匀.本文对计算机服务器CPU的耗能量、冷却效果等进行了实验研究.提出通过采用导热板扩大CPU散热面积,以及采用高导热相变设备,如新型热管式散热器来解决高热流密度器件能耗的处理办法.研究结果证实,对高热流密度器件依靠增大外界气流的速度来改善散热器的冷却性能并不明显,采用高效热管散热器强化芯片传热可满足大型计算机服务器CPU的冷却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相控阵雷达导引头组成复杂、测试指标多、数据量大,通常需要在符合远场条件的微波暗室内测试。本文介绍了一种相控阵雷达导引头便携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的组成,分析了便携测试机理、便携屏蔽装置设计原理,解释了该便携测试系统中相控阵雷达导引头角跟踪参数测试时偶尔引起的误差角波动现象。该测试方法简便、快捷、实用、成本低,较好的解决了外场或环境试验中产品测试的需求。本文所述相控阵雷达导引头便携测试方法和相关分析结论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We demonstrate a novel multifunctional radar receiver scheme based on photonic parametric sampling.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photonic parametric sampling based on four-wave mixing(FWM) process is presented.To experimentally verify the multifulctional feasibility,the scheme is individually implemented to carry out a four-channel phased array radar reception and a dual-band radar reception.  相似文献   

16.
杨亮  李朝辉  张立平  乔克 《光子学报》2014,(11):1321-1326
为了使月基极紫外相机反射镜组件在月球环境下具有良好的力学和热学稳定性,从而保证相机的成像质量,本文针对月基极紫外相机所处的严酷的力学和温度条件,设计了一种满足月球环境的反射镜组件结构.通过对反射镜组件有限元模型的重力分析、热载荷分析、动态刚度分析以及结构强度分析,结果表明反射镜组件的一阶谐振频率达到354 Hz,在1 g重力作用和ΔT=50℃均匀温变作用下镜面综合面形误差RMS值分别达到3.62 nm和2.46 nm,满足反射镜面形要求.最后,通过静力学面形检测、力学试验、温度适应性试验及成像分辨率测试,结果显示反射镜镜面面形精度RMS值优于14 nm,反射镜组件的设计满足总体指标,验证了该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月基极紫外相机反射镜组件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亮  李朝辉  张立平  乔克 《光子学报》2012,41(11):1321-1326
为了使月基极紫外相机反射镜组件在月球环境下具有良好的力学和热学稳定性,从而保证相机的成像质量,本文针对月基极紫外相机所处的严酷的力学和温度条件,设计了一种满足月球环境的反射镜组件结构.通过对反射镜组件有限元模型的重力分析、热载荷分析、动态刚度分析以及结构强度分析,结果表明反射镜组件的一阶谐振频率达到354 Hz,在1 g重力作用和△T=50℃均匀温变作用下镜面综合面形误差RMS值分别达到3.62 nm和2.46 nm,满足反射镜面形要求.最后,通过静力学面形检测、力学试验、温度适应性试验及成像分辨率测试,结果显示反射镜镜面面形精度RMS值优于14 nm,反射镜组件的设计满足总体指标,验证了该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Active cancellation stealth is a smart signal blanking method, that 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developing direction on modern stealth technology. In order to further explore the active cancellation stealth technology, we are considering the detection and cancellation of receiving/transmitting antenna pattern is different. Put forward active cancellation system simulation structure diagram based on MATLAB/SIMULINK, where the phased array radar system as the modelling object, and established the active cancellation stealth system mathematical model based on digital radio frequency memory (DRFM) and the radar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 of the coherent video simulation model, based on 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 and radar coherent pulse signal simulation, verified the rationa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design, as the active cancellation stealth engineering technology laid the foundation.  相似文献   

19.
In radar, planar phased array antenna plays vital role in electronic scanning in the azimuth and elevation direction to the horizon. In most operations using planar phased array both the coordinates of azimuth and elevation, are steered electronically. In this paper a conceptual schematic of a phased array antenna with programmable time delay units has been presented. It is shown that by suitably exploiting the time delay matrix one can have electronic beam rotation around the target axis as required in conical scan. Thus both the elevation and azimuth motors in conical scan system are replaced by electronic scanning. Heuristically, we have selected eight consecutive points for beam rotation in a polygon shape and can also be extended almost circular shape by increasing number of array elements and phase shifter (delays) in the delay matrix. The array requires dual control of phase gradient and individual phase values. The whole array is controlled by micro-controller. This presents exciting possibilities in radar ope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