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党参中烟酸及党参炔苷含量的方法。采用Syncronis AQ色谱柱(250 mm×4.6mm,5μm),以乙腈(A)–0.2%磷酸水溶液(B)作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量为1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85 nm,柱温为30℃,烟酸和党参炔苷可在24 min内实现与其它成分良好分离。烟酸的质量浓度在9.6~57.6μg/m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2),检出限为0.94μg/mL,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5%(n=6),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9.5%;党参炔苷的质量浓度在9.92~59.52μg/m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检出限为0.12μg/mL,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9%(n=6),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1.1%。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可作为党参中烟酸、党参炔苷测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一种利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烟酸酶法转化液中烟酸和6-羟基烟酸浓度的方法,选择的波长为266.5、300 nm。对烟酸生物转化产物的混合物进行分析,烟酸测定结果的标准标准偏差不大于1.30%(n=6),6-羟基烟酸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标准偏差不大于1.54%(n=6)。烟酸和6-羟基烟酸的加标回收率为95.1%~105.1%,检出限分别为0.9 mg/L和0.26 mg/L。该法与常规的HPLC方法相比,快速、准确、适于大量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农药中三氟氯菊酸含量的方法。样品以甲醇超声提取,所得提取液以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为分离柱,以甲醇与磷酸(0.5+99.5)溶液以体积比55比45组成的混合液为流动相,在检测波长230nm处进行测定。三氟氯菊酸质量浓度在0.025~0.5g·L-1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3S/N)为0.112mg·L-1。加标回收率在97.5%~98.1%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小于2%。  相似文献   

4.
超声萃取技术萃取氟涂料中的全氟辛酸及其盐类物质,萃取液经固相萃取、浓缩后与乙酰化试剂反应,以全氟癸酸甲酯为内标物内标法进行定量测定.对气相色谱-质谱条件进行选择,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1×105μg·L-1,相关系数为0.9997,检出限为0.1μg·L-1,在高低两种浓度水平(100 μg·L-1及1000 μg·L-1 PFOA)进行精密度和回收率试验,所得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24%和3.58%,回收率在86%~111%之间.  相似文献   

5.
建立同时测定双黄连制剂中绿原酸(CGA)和黄芩苷(BCL)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梯度洗脱,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C18>(3.9 mm×150 mm,5μm)柱,以甲醇-0.06 mol·L-1磷酸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为320 nm.绿原酸的线性范围为1.72~137.6 mg·L-1,回归方程y=-28 900.12 23 036.71 x(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5.8%,相对标准偏差为3.53%(n=7);黄芩苷的线性范围为3.35~267.9 mg·L-1,回归方程y=19 940.40 13 564.15 x(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7.3 %,相对标准偏差为2.85%(n=7).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偶氮染料橙黄G的Fenton反应降解溶液中1-胺基-2-萘酚-6,8-二磺酸。用OnGuardⅡH固相萃取小柱去除降解液中的Fe2+,C18柱为分离柱,以乙腈-10mmol·L-1乙酸铵(20+80)溶液为流动相洗脱,检测波长为254nm。1-胺基-2-萘酚-6,8-二磺酸的线性范围为0.05~5.0mg·L-1,检出限(3S/N)为0.15mg·L-1。加标回收率在92.1%~99.2%之间,日内及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在2.8%~3.4%,4.1%~7.7%之间。  相似文献   

7.
取一定量牡蛎样品的匀浆,用水和乙腈提取;分取部分乙腈提取液,按给定条件用2,4-二硝基氟苯对溶液中牛磺酸进行柱前衍生。将反应后的溶液用乙腈稀释10倍,分取20μL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用Ultimate C18色谱柱为固定相,以不同体积比混合的乙腈和0.2%(φ)三乙胺(用磷酸调节其酸度至pH 4.0)混合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淋洗,所用检测波长为360nm。经衍生后牛磺酸浓度在4.68×10-10~4.25×10-5 mol·L-1范围内与其相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为5.5×10-11 mol·L-1。用标准加入法做回收试验,测得平均回收率为97.4%,测定值的平均相对标准偏差(n=6)为2.1%。  相似文献   

8.
氟罗沙星胶囊中氟罗沙星含量的 HPLC法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 C18柱为分离柱 ,三乙胺·磷酸溶液-乙腈 (体积比 82∶ 18)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 286 nm的液相色谱法测定氟罗沙星胶囊中的氟罗沙星含量 ,在 0.005~ 2.5 μ g 范围内进样量与主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r=0.999 9),最小检测量 0.005 μ g,检出限 0.000 2 μ g,平均回收率为 100.2% ,重复进样相对标准偏差 0.50%。  相似文献   

9.
在pH 2.4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5-(5-氯-2-吡啶偶氮)-2,4-二氨基甲苯(5-Cl-PADAT)与牛血清蛋白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而导致溶液吸收光谱发生变化,用分光光度法对光谱变化进行了研究.5-Cl-PADAT溶液在430 nm处有一个强的特征吸收峰,当在其溶液中加入牛血清蛋白后,溶液发生褪色现象,吸收峰强度降低,且没有新的吸收峰出现,吸光度降低值(ΔA)与牛血清蛋白的浓度(c)成正比.在选择的最佳试验条件下,牛血清蛋白浓度与ΔA的线性方程为ΔA=0.8141c+0.0041(r=0.9996),线性范围为1.071×10-9~5.902×10-9 mol/L,检出限为5.36×10-10 mol/L,该方法的回收率为96.9%~107.1%,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4%~2.3%(n=6).  相似文献   

10.
动物源性食品中五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量的同时测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建立了一种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样品经酸性乙腈提取,正己烷液-液分配净化,0.01 mol/L四丁基溴化铵溶液溶解残渣,过微孔滤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附荧光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线性范围为0.002~0.200μg/mL;诺氟沙星、达氟杀星线性范围为0.001~0.100μg/mL,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相关系数为0.99901~0.99917。在0.002~0.040 mg/kg范围内,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在79.6%~97.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2.8%~15.3%。方法的检出限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为0.004 mg/kg,诺氟沙星、达氟沙星为0.002 mg/kg。  相似文献   

11.
MoCl_5在HZSM-5和APO-5上没有发生“双聚”,沸石的酸性对MoCl_5负载量的影响大于孔结构。APO-5负载MoCl_5后,仅生成数量和强度都很小的B酸中心。Mo-ZSM-5沸石在MTG反应中有Mo和Al的表面迁移,负载的MoCl_5通过氧化-还原及水解等过程产生羟基,增加了ZSM-5沸石的B酸量,通过B酸-L酸中心的电子协同效应增加载体的B酸强度,调变了催化剂的酸性分布。  相似文献   

12.
使用二正丙胺(DPA)和二正丁胺(DBA)作结构导向剂合成出VPI-5和Si-VPI-5,并以二异丙胺(DIPA)为结构导向剂成功地合成出高结晶度的超大孔磷酸铝分子筛VPI-5,其XRD谱图中未检测出其他杂质峰.VPI-5分子筛不同于一般中微孔磷酸铝分子筛,合成条件极其苛刻,为此对原料组成、成胶条件、陈化时间和温度、晶化时间和温度、结构导向剂种类、pH等合成条件对VPI-5分子筛结晶度的影响作了较为详尽的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胺在晶化过程中具有结构导向作用,但不起空间填充作用,加有机胺前的陈化过程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CoAPSO—5分子筛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水热晶化法合成了CoAPSO-5分子筛,用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红外光谱以及吸附吡啶的红外光谱等方法对其结构和表面性质进行了研究,并用甲苯甲醇烷基化反应考察了其催化性能,结果表明,CoAPSO-5为中强酸性分子筛,具有较高的甲苯甲醇烷基化活性和对二甲苯选择性,对二苯收率高于20%,且烷基化活性和对二甲茉选择性出现了“同向效应”。  相似文献   

14.
张功成  谭镇 《应用化学》1989,6(4):50-53
地质体内古生物遗体的某些成分,经长期的物理化学变化逐渐演变成某些稳定的、特征性的化合物,地球化学上称为生物标志物(biological markers或biomarkers),生物标志化合物与它们的生物前身物的对比可用于研究沉积环境、古生态特征,特别可为石油的成因、迁移,油源对比,地质模拟实验等提供重要依据。类异戊二烯烃、萜类、甾烷等都是石油、煤和近代沉积物中已知的生物标志物.前文报道了4α-甲基-5α-胆甾烷,  相似文献   

15.
孟建  曾左韬 《应用化学》1990,7(4):86-89
继Y-Ba-Cu-O之后,具有更高T_5的Bi-Sr-Ca-Cu-O(简称BSCCO)体系的发现引起了人们对高温超导研究的兴趣。研究表明,在BSCCO中存在110K和80K2个超导相。由于在制备BSCCO过程中存在复杂的Ca、Sr和Cu复合氧化物,要得到稳定的110K相相当困  相似文献   

16.
用TPD(程序升温脱附)和TPSR(程序升温表面反应)技术研究了苯、乙烯和乙苯在HZSM-5及其负载Co、Zn的催化剂上的吸附和脱附行为.结果表明,苯的TPD峰皆为弥散的单峰.乙烯在HZSM-5及Zn/HZSM-5催化剂上发生二聚、歧化和芳构化反应,在Zn/HZSM-5上乙烯的二聚和歧化反应能力减弱,芳构化能力增强.苯和乙烯TPSR行为与吸附苯和乙烯的先后顺序有很大关系,主要产物是甲苯、乙苯和苯乙烯等.乙苯在各种催化剂上发生裂解和脱氢反应.结合活性评价结果,对苯和乙烯在催化剂上直接生成苯乙烯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自七十年代以来合成了一系列的二价稀土三元卤化物,目的在于发现新的化合物及寻找稳定低价态的配体.但对更易吸水、氧化的二阶稀土三元碘化物系统的研究,最近几年才开始进行.通过相图及直接合成已获得一系列的碘化物,发展了二价稀士三元卤化物化学,但这方面的合成、结构及其性质的研究仅仅是开始.SmI_2-CsI 体系相图的研究指出,在室温存在一些化合物.本文报导采用一步法合成固液同组成化合物CsSmI_3及固液异组成化合物CsSm_2I_5,通过与相图制备法合成的结果比较,以及其它性质的研究,进一步验证了一步法合成的可靠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为获得较高的C2选择性,在加水(水蒸气)条件下,研究了添加CaO对甲烷氧化偶联La2O3催化剂的影响。发现CaO的添加提高了La2O3催化剂的活性,同时水的添加明显地提高了催化剂的C2选择性。在加水条件下,La2O3-CaO催化剂获得了较好的结果,其CH4转换率为20%,C2选择性超过80%。利用XRD和XPS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对加水和不加水条件下的催化剂性能与结构变化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高效除草剂盖草能的中间体2-氯-5-三氯甲基吡啶(TCMP)及相关化合物的分析条件进行了探讨和优化。使用Zorbax eclipse XDB-C18色谱柱,以乙腈-水(30+70,体积比)为流动相,控制流速1 mL.min-1,采用紫外可变波长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40 nm,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8 4,回收率为99.05%。在实样分析中同时测定了合成TCMP过程中的两个主要副产物2-氯-5-氯甲基吡啶和2-氯-3-三氯甲基吡啶。  相似文献   

20.
5—Br—PADAP—TritonX—100析相光度:法测定痕量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周发连  刘冬华 《分析化学》1989,17(9):808-8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