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中学生数学》2009年第11期(下)课外练习初二年级第3题是:如图1,△ABC中,∠B=90°,AM=BC,CN=BM,AN、CM交于P点,求∠APM的度数.这是一道较有思考性的好题,由于问题的条件与结论表面上风马牛不相及,似有"山重水复疑无路"之困.仔细揣磨,结合图形特征、  相似文献   

2.
本刊读者之一,上海市一个叫武炳杰的数学爱好者(现念初二年级)来信向笔者请教如下问题:在等边△ABC的边AB上有两个动点M、N(不与A、B重合),使得∠MCN=30°。已知△ABC的面积为200,△CMN的面积为f,求f所有可能的整数值。武同学说,这道题是《中等数学》2002年第6期的“问题初119”,在2003年第1期上有解答,但是他看不懂,请我解惑。笔者查阅了该杂志上给出的解答,好家  相似文献   

3.
本刊今年第四期P22例12:△ABC中,若sinC=(sinA sinB)/(cosA cosB),则△ABC是( ), (A)等腰三角形; (B)正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锐角三角形原解的思考是:选择支中有  相似文献   

4.
17.证明如图,由Ceva定理及正弦定理得M;M ,N;N,L_1L三直线共点  NM_1/M_1L·LN_1/N_1M·ML_1/L_1N=1  S_(△AM_1N)/S_(△AM_1L)·S_(△BN_1L)/S_(△BN_1M)·S_(△CL_1M)/S_(△CL_1N)=1  (1/2AM_1·AN·sina_1)/(1/2AM_1·AL·sina_2)·(1/2BN_1·BL·sinβ_1)/1/2BN_1·BM·sinβ_2)·  相似文献   

5.
第12届中国香港数学奥林匹克的第3题如下:题目在Rt△ABC中,已知∠C=90°.作CD⊥AB于点D.设O是△BCD外接圆的圆心.在△ACD内有一圆Γ1分别与线段AD,AC切于点M,N,并与⊙O相切.证明:(1)BD.CN+BC.DM=CD.BM;(2)BM=BC.文[1]提供的参考答案是从证明一个不容易想到  相似文献   

6.
1题目呈现 (2010年辽宁本溪市24题)如图1,∠EBF,=90°,请按下列要求准确画图: (1)在射线BE,BF上分别取点A,C,使BC相似文献   

7.
党润民 《数学通报》2012,51(5):64-66
2012年4月号问题解答 (解答由问题提供人给出) 2056设正△ABC的外接圆为⊙O,P是BC上一点,直线AB、CP交于M,直线AC、BP交于N,D、E分别为BM、CN的中点,DE分别交BN、CM于G、F,求证:OP⊥FG,且√3OP=2FG.  相似文献   

8.
在学习相似三角形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这样一类的习题: 已知:如图1所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DM=CM,DN=AN,试求BP:BM。这类习题通过添加平行线,利用相似三角形中的有关性质即可使问题迎刃而解。今过M点作BC的平行线交CN于E,由△BCP∽△MEP,可得 BP:PM=BC:ME又由已知可得EM=1/2AD=1/4BC, ∴ BP:PM=4:1从而得出BP:BM= 4:5 利用这类习题的解法和结论,可以解决不少有关  相似文献   

9.
令标 《中学生数学》2011,(14):16-17
《中学生数学》2010年第10期(下)登载的"关于中点的一道题的五种解法"一文(下图1称文[1]),介绍的一道平几模拟题是:已知:等腰直角△ABC和等腰直角△ADE如图1放置,AE在AB边上,其中∠ABC=∠AED=90°,AB=CB,DE=AE,M为CD的中点,连结EM和BM.请你判断EM和BM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相似文献   

10.
我们先看一道中考题例1如图1,在△ABC中,点P为BC边中点,直线a绕顶点A旋转,若B、P在直线a的异侧,BM⊥直线a于点M,CN⊥直线a于点N,连接PM、PN;(1)延长MP交CN于点E(如图2).①求证:△BPM≌△CPE;②求证:PM=PN;)若直线绕点  相似文献   

11.
本刊91年第4期介绍了“母子三角形的性质和应用”,本文就“母子三角形”之间存在的其它重要面积关系再作一介绍。在这里,我们不妨将所有存在于三角形内部的各个小三角形,称为子三角形,而原三角形称为母三角形。一般地,我们有下列重要结论: 命题如图1,在△ABC中,DE∥BC,F为BC边上的任意一点,则有: (1)若记△AOE的面积为S_1,△ABC的面积为S,则S_(△ABE)=S_(△ACD)=S_(四边形ADFE)=(S_1S)~(1/2)  相似文献   

12.
<正>例1 (本刊2018年3月(下)课外练习栏目初三年级的第2题)如图1,在正方形ABCD的外接圆上任取一点P.求证:PA+PC/PB和PC-PA/PD值均为定值.(这里点P取在弧AD上)参考答案证明连接AC交PB于M,由∠ABM=∠ABP,∠BAM=∠BPA,则△ABM∽△PBA, PA/PB=AM/AB.同理可证△PBC∽△CBM,PC/PB=CM/BC,而  相似文献   

13.
近期,已有文[1]、[2]将第34届IMO第二题拓广为命题:“设P为△ABC内部一点,记: ∠APB-∠ACB=C', ∠APC-∠ABC=B', ∠BPC-∠BAC=A',则有 ①((a·PA)/(sinA'))=((b·PB)/(sinB'))=((c·PC)/(sinC'));(1) ②(a·PA)~2=(b·PB)~2 (c·PC)~2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研究中发现了三角形中的一个优美的线段比公式. 定理如图1、2、3,设D、E分别是△ABC中线段AC、BC的定比分点,BD与AE交于O点,连CO交AB或其延长线于F,则 (CO)/(OF)=(CD)/(DA) (CE)/(EB).  相似文献   

15.
<正>引例(课本例题)如图1,△ABC的角平分线BM、CN交于点P,求证:点P到三边AB、BC、CA的距离相等.证明过点P作PD、PE、PF分别垂直于AB、BC、CA,垂足分别为点D、E、F.∵BM是△ABC的角平分线,点P在BM上,∴PD=PE.同理PE=PF.∴PD=PE=PF.即点P到三边AB、BC、CA的距离相等.追问1在三角形内部到三边距离相等的点有一个,在三角形外部有到三边(所在直线)距离相等的点吗?  相似文献   

16.
本刊1992。2《优化解题过程的方法》给出的一些解题方法,确实多富精巧解法,给人以启迪。该文例3 已知:α、β∈(-π/2,π/2), 求证:|(sinα sinβ)/(1 sinαsinβ)|<1。夏季刊文:如果f(x)=1g(1-x)/(1 x), 则f(a) f (b)=f((a b)/(1 ab))成立。 (*) 构造函数,由f(sinα) f(sinβ) =1g (1-sinα)/(1 sinα) 1g(1-sinβ)/(1 sinβ)=… =f(sinα sinβ)/(1 sinαsinβ)确定|(sinα sinβ)/(1 sinαsinβ)|<1。巧则巧矣,但“联想到”(高中《代数》第一册P_(70))的“习题”*,这条“蹊径”未免有点偏狭。笔者下面提供一种解法,方法比原解法更  相似文献   

17.
<正>题目(第22届全苏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题)如图1,BD、CE是锐角△ABC的两条高,过顶点B、C分别作ED的垂线BF、CG.求证:EF=DG.证明∵∠BDC=∠BED=90°,∴B、C、D、E四点共圆,∴∠BEF=∠BCD,易知Rt△BFE∽Rt△BDC,于是(EF)/(CD)=(BE)/(BC),  相似文献   

18.
朱达坤 《中学数学》2002,(12):39-41
1.如图 1 ,在△ ABC中 ,∠ A =60°,AB>AC,点 O是外心 ,两条高 BE、CF交于 H点 ,点 M、N分别在线段 BH、H F上 ,且满足BM =CN,求 MH NHOH 的值 .解法 1 连结 OB、OC.∵ ∠ BH C =∠ FH E =1 2 0°,又 ∠ BOC =2∠ A =1 2 0°,∴  B、O、H、C四点共圆 .设∠ OBC =α =3 0°,∠ EBC =β,∠ OBC =∠ OCB =3 0°,∠ EBC =∠ H OC =β.∴  MH NHOH =BH - BM CN - H COH =BHOH- H COH.由正弦定理 ,在△ OH B中 ,BHOH=sin(1 2 0° β)sin(α -β) .在△ OH C中 ,H COH=sinβsin(α -β) .∴  M…  相似文献   

19.
在文[1](见本刊92年第10期)中,笔者给出了由a~(1/2),b~(1/2),c~(1/2)构成的△A′B′C′与△ABC的若干性质。经过再研究,我们又得出了△A′B′C′与△ABC的半周长p′和p、内切  相似文献   

20.
对第43届普特南数学竞赛题“△~(1/2)(a_1,b_1,c_1)+△~(1/2)(a_2,b_2,c_2)≤△~(1/2)(a_1+a_2,b_1+b_2,c_1+c_2)”(其中△(a,b,c)表示以a,b,c为边长的三角形面积),该刊1989年第4期“一道竞赛题引起的猜测”一文中提出如下猜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