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庆南五区葡Ⅰ油层组从2005年开始进行聚驱开发.根据大庆油田第二采油厂提供的动、静态数据,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葡Ⅰ油层组聚驱后剩余油分布规律,结果表明:PI组聚驱后剩余油主要集中在P12b、P12c剩余油潜力巨大;聚驱后可以采用调剖、堵水、重复压裂、井网调整等措施进行挖潜.研究结果为葡Ⅰ油层组后续开发提供了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2.
M区块目前应用聚驱三次采油技术来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研究不同水质配制的聚合物溶液对驱油效果的影响,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在历史拟合的基础上对试验区剩余油分布进行了描述,并设计了4种不同水质条件下的聚合物配制方案,进行聚驱效果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聚合物浓度和注入速度均相同的前提下,清配清稀配制的聚合物溶液驱油效果最好,污配污稀曝氧后驱油效果略好于污配污稀曝氧前,清配污稀驱油效果最差,与水驱相比采收率提高值分别为10.11%、9.04%、8.59%和8.18%.  相似文献   

3.
萨尔图油层目前已进入高含水阶段,聚驱后剩余油分布情况及聚驱开发过程中生产井压裂时机的选择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研究区的潜力分布情况,同时针对高含水期聚驱油藏,分别在见效初期、含水低值和含水回升三个阶段进行压裂措施开发效果预测,确定了注聚过程中的压裂最佳时机为含水低值阶段.为高含水期聚驱油藏开发过程中剩余油挖潜措施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对矿场压裂措施的实际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二类油层高含水开发后期优化补孔措施挖潜剩余油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大庆油田采油二厂提供的动、静态数据,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其南八区西块二类油层的剩余油分布.针对其剩余油的挖潜设计了注水时机、注水强度、注水时机和注水强度优化三套30个补孔方案,优化结果是:注水强度9最好,注水时机含水93%最好,注水强度9和注水时机93%结合优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综合考虑二类油层的地质特点,以萨尔图油田北二区西部西块为例,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选择能够反映砂体沉积类型、油层发育状况等因素的静态指标将油井进行分类并评价了相关开发指标.在日常动态分析工程中,该油井分类方法能有针对性、有侧重点的对油井进行分类管理和综合调整挖潜,有助于对油井进行产能评价及改善聚驱开发效果分析,利于提高油田整体开发的经济效益.油井的分类方法同样可以在其他区块中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大庆油田一类油层聚驱区块分析中,由于油层物性、原油性质、水驱开发阶段、聚合物溶液性质等指标相近,造成应用常规聚类分析进行区块归类评价困难,并且收敛速度慢的问题,利用墨西哥草帽函数对常规FCM算法进行改进.该(IFKN)方法在保证较高寻优概率基础上,对邻域调整进行侧抑制作用,加快了收敛速度,节省了计算时间12%以上.目前,通过大庆油田20个已完成注聚的工业化区块计算显示,结果可靠、快速,为下步二类、三类聚驱油层进行效果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微观剩余油赋存状态是设计调整评价油田开发方案的重要依据.利用微观可视驱油实验系统,结合现场段塞组合,开展三元段塞复合驱替模拟实验,并采集不同驱替阶段的图像,同时利用图像识别方法,根据不同类型微观剩余油的数字化几何特征计算出每类微观剩余油的含量及驱油效率,明确段塞组合体系微观剩余油采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数值化方法可以区分出不同类型微观剩余油个数及含量,为该类可视化实验奠定良好的分析基础;强碱与弱碱三元段塞组合提高采收率幅度相当;较高的主段塞粘度能奠定一个良好的采收率基础,并且段塞粘度递增的组合提高采收率效果要高于粘度稳定的段塞组合.  相似文献   

8.
剩余油潜力区的分布一直是油田开发过程中的焦点问题,就目前大庆油田开发的现状来看,剩余油潜力区除了主要分布在主力油层以外,也存在于一些非主力油层内,二类油层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油层.与主力油层相比,二类油层不论在纵向上还是在平面上非均质性都比较严重,给剩余油的挖潜带来了较大难度,而采用水平井挖潜二类油层剩余油也是目前一些油田采用的开采方法,因此对于二类油层剩余油潜力区计算方法的研究就成为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选用了北一区断东试验区二类油层中典型沉积单元进行了剩余油分布状况的剖析和潜力区界限的建立,进行了水平井挖潜二类油层典型沉积单元潜力区计算方法的研究,对油田二类油层实际开发方案的制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应用逾渗理论,基于计算机随机建模方法,建立了水湿储层三维网络模型.模型的孔隙喉道半径采用截断式威布尔分布随机产生,通过与实际岩心相渗曲线的拟合,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计算了形状因子、孔隙度、导流率等参数,为模拟过程提供基础数据.应用建立的网络模型,模拟了饱和油和水驱油两个驱替过程,分析了孔隙特性参数对相对渗透率及驱替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孔喉比的降低、配位数的增加、形状因子的增加(在一定范围内),水相渗透率降低,油相渗透率升高,残余油饱和度降低,驱替效率增大.与其他理想模型相比,模型可以更真实地研究油水两相流动特征.  相似文献   

10.
应用方差分析方法优选二类油层聚合物驱注人参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先利用统计分析中的聚类分析方法,结合水井静态资料,以有效厚度、大干1米层数及大于1米3~4向连通厚度比例作为评价指标,对大庆油田萨中开发区北一二排西、东区块的注入井进行分类;再以单位厚度累积增油量作为评价依据,利用单因变量双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别对已分类的不同类型注入井的注入速度和注入浓度进行优选.  相似文献   

11.
针对A区块L井区聚驱后仍有一定量剩余油密集区存在的问题,研究了该区域聚驱后剩余油分布特征,对进一步加密井网后聚驱挖潜剩余油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设计并优选了聚驱开发方案.研究表明,通过进一步加密井网后聚驱的方法来挖潜L井区的剩余油是可行的,优选出最佳聚驱段塞组合方案聚驱阶段采出程度为6.68%,采收率为54.42%,与常规水驱相比,采收率提高了5.02%.  相似文献   

12.
进入特高含水期后,开展注采系统调整挖潜剩余油是油田持续稳产的关键.为了提高特高含水阶段油田采收率,提出井震结合方法精细标定构造层位、认识储层特征,构建地质模型并数值模拟剩余油分布,针对剩余油应用井震结合解释成果设计注采系统调整方案并优化相应注水强度.实验区块研究结果表明:特高含水期,采用井震结合注采系统调整方法最终产油量和采收率分别提高31.21×10~4t和1.54%,能够达到有效挖潜剩余油的目的;而改变注水强度对最终开发效果影响显著,随着注水强度增加,采收率先增大后减小,存在最佳的注水强度为9m~3/d·m.  相似文献   

13.
Krylov子空间投影法及其在油藏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Krylov子空间投影法是一类非常有效的大型线性代数方程组解法,随着左右空间Lm、Km的不同选取可以得到许多人们熟知的方法.按矩阵Hm的不同类型,将Krylov子空间方法分成两大类,简要分析了这两类方法的优缺点及其最新进展.将目前最为可靠实用的广义最小余量法(GMRES)应用于油藏数值模拟计算问题,利用矩阵分块技术,采用块拟消去法(PE)对系数阵进行预处理.计算结果表明本文的预处理GMRES方法优于目前使用较多的预处理正交极小化ORTHMIN方法,最后还讨论了投影类方法的局限和今后的可能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目前超稠油常规取样器利用短管与管线相接进行局部取样,管道内流体分布不均造成取样误差;取样器部分暴露在室外,造成取样过程中流体温度散失,发生冻堵现象.为完善取样技术,设计出一种新型球形阀旋转取样器,通过球形阀的旋转将管道中一段区域内的流体完整取出,有效减小取样误差,并且取样过程不影响管道正常运行,还可充分利用管道中流体的温度,避免发生冻堵现象.为验证该种取样器的可行性,通过数值模拟对球形阀旋转过程中的压力进行了安全性分析;并且对比了不同温度和含水率对取样误差的影响,给出了适用于该取样器的最佳温度和含水率范围,对该新型取样器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及推广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改善某低渗透油田的水驱开发效果,开展了聚合物强化氮气泡沫调剖提高采收率研究.根据该油田的地质油藏条件,建立典型地质概念模型,地质模型能够比较完整地反映地层静态状况和井网条件.对聚合物强化泡沫调剖注采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强化氮气泡沫调剖最佳注采参数为:聚合物分子量为800万,聚合物浓度为1000mg/L,最佳泡沫剂浓度为0.25%(质量分数),气液比为1:1.  相似文献   

16.
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期后,低产低效井数成逐年上升的趋势,如何识别低产低效井已经成为油田特高含水期高效开发的一个重要问题.借助模糊数学和系统工程层次分析原理,考虑到影响油井产能因素的复杂性和不均衡性,将各因素按其在不同层次上对事物的影响程度分类,然后确定各因素最终的权重,形成了一套优选低产低效井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现场实际应用表明,方法可以提高现场的工作效率和选井的客观性、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油藏工程界普遍存在的油层有效厚度对油藏开发效果是有影响的认识未给出理论证实的问题,从单相不可压缩流体、单相弱可压缩流体渗流入手,应用油藏渗流力学原理及油藏数值模拟方法,明晰了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因素,并应用油藏数值模拟软件ECLIPSE进行了验证.理论研究与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油层有效厚度对油藏开发效果都是有影响的,且油层有效厚度越厚,其对油藏开发效果影响越大.油层有效厚度是通过油藏流体重力作用来影响油藏开发效果的.在油藏开发效果影响规律研究中,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方法各有优缺点,理论研究方法应注意相关理论适用条件,数值模拟方法应规避影响其计算精度的网格数、油水井生产制度等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