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莫梓  宋继奎 《科技信息》2011,(28):285-285,288
集艾略特艺术之大成的诗歌《四个四重奏》是作者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作品。诗歌成功地融合西方交响乐元素,在诗歌的整体结构、词句和意象上,体现了音乐和文学的整体美感。  相似文献   

2.
雷蕾 《咸宁学院学报》2011,31(7):120-122
希曼诺夫斯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曲家本人的性格特征,使其音乐作品具有鲜明特点。本文针对希曼诺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奏鸣曲》,分别从曲式、节奏、和声这三个层面进行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荒原》和《四个四重奏》的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神话学与神学的运用、非个性化与个性化的语言以及意象性结构与音乐性结构等三个方面对T.S.艾略特的代表作《荒原》和《四个四重奏》进行对照分析,从中进一步了解艾略特皈依宗教前后两个时期在诗歌创作的风格和理念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艾略特个人精神世界的崩溃与长期宗教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他对人类得到救赎的渴望,使他常常进行自我批评和自我反省。诗歌《荒原》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普遍悲观失望的情绪和精神贫困,以及人们对宗教信仰的淡薄,表现了一代青年对一切的幻灭。  相似文献   

5.
由于儒家思想的重要影响,《文心雕龙》标举儒家音乐观。在审美本质论上,刘勰认为音乐的本质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尤其是社会政治生活的反映,音乐的发展变迁决定于现实政治的盛衰;通过音乐可以了解一个国家国势的兴废盛衰。在美感论上,刘勰认为音乐应该具有中和之美,应该是雅正的;他提倡的中和之乐,崇"雅"薄"郑"。在审美功能上,刘勰认为音乐具有重要的教化作用,应该发挥雅正音乐的教化功能。  相似文献   

6.
《暴风雨奏鸣曲》(作品第31号之二)是贝多芬重要的钢琴奏鸣曲之一。在西方音乐发展史的宏观背景下,将《暴风雨奏鸣曲》的创作背景作为出发点,结合音乐本体研究和人文学科等诸多因素,可以为探索贝多芬音乐作品中显现出来的音乐特质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暴风雨奏鸣曲》(作品第31号之二)是贝多芬重要的钢琴奏鸣曲之一。在西方音乐发展史的宏观背景下,将《暴风雨奏鸣曲》的创作背景作为出发点,结合音乐本体研究和人文学科等诸多因素,可以为探索贝多芬音乐作品中显现出来的音乐特质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四个太阳》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章,作者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在四个不同的季节里画出了四个不同的太阳。表达了作者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心愿。课文语言优美,气韵生动,充满儿童情趣。从训练的角度看,本文是对学生进行感知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教材。  相似文献   

9.
由《乐艺绪论》的中心论题——“音乐的涵义”问题引发思考,解读并辨析音乐教育家杰·汉德(G·Hendde)的观点。指出其根本即一个音乐的“写”与“读”的问题。由此延伸至日常音乐现象的投射联系,音乐不仅有“时间”、“空间”的属性。甚至像“习惯”、“兴趣”之类的东西。都会使它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特征来。  相似文献   

10.
在文学创作领域,艾咯特强调传统的存在,主张归附传统的"非个人化"创作.他认为作家的创造力来自文学体系自身源远流长的传统,创作活动实则就是创作主体有意识地逃避自我个性回归传统的"非个人化"创作过程.同时,艾略特还以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其理论层面的创作"传统"观.他的诗歌不仅引经据典显示出其回归传统的努力,而且还大胆创新传统诗歌技法,成功地把发源于法国的象征主义引进英语世界国家并结合英语语言的特点实践.  相似文献   

11.
艾略特以"非个性化"理论为中心的象征主义诗学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原因,这些背景包括他个人的宗教家庭出身和后天所受的哲学教育,当时的社会文化思潮以及英美诗歌传统的影响等。考察这种影响和原因将有助于我们对艾略特的诗学理论作更全面、准确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2.
荣格和艾略特都在试图探寻艺术的奥秘。荣格发现了“集体无意识”和“原型”,而艾略特着意于历史精神和民族心灵;前者深入到了人类的潜意识,后者是从意识层面的历史文化人手,二者都认为文学应该是非个人化的。这种理论有合理的一面,但往往容易陷入绝对。文学是通过个人化的方式表达非个人化的情绪,非个人化的倾向使诗人的主观性得到更充分更完美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意象 寓意 讽刺——评T.S.艾略特的《普鲁弗洛克的情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深受意象派的影响,T.S.艾略特在其第一首也是意义深远的《普鲁弗洛克》中尝试运用了意象派的创作技巧。诗中他通过一个充满意象和引喻的典型生活背景以及通过把独白者的所忧所虑和古典作品中一些典范人物的所做所为联系起来,生动地描述了文明社会的生活图景,籍以揭示出两类人物的不同生活态度和追求,从而成功地展示了现代人的毫无意义和空虚的生活,预示了现代文明所必然带来的恶果。  相似文献   

14.
作为20世纪英美文学史上重要的一位诗人及批评家,T.S.艾略特对17世纪的“玄学派诗歌”推崇备至,在其早期《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诗人借用“玄学奇喻”的技巧赋予大量隐晦的隐喻和典故意象丰富的蕴意,展现了现代西方人的迷惘、困惑及挫败感。  相似文献   

15.
16.
T.S.艾略特在中国文坛的接受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S.艾略特的文学成就是世界性的,他的诗论和诗歌不仅征服了西方国家,就连远隔重洋的中国也受之影响.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文坛出现艾略特风潮,开始翻译、研究其文论和诗歌,并以此作为借鉴,进行我国的文论建设和诗歌创作.即使在现在,艾略特坚持回归"传统"的诗学仍对我们解决当下文论建设困境有着重大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7.
民国时期董时进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乡村改造与建设的主张,权力、经济、自由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从董时进的思想脉络中,可以看出国家权力与乡村自治、乡村传统经济如何实现现代转型、乡村中每个人的自由与尊严如何得到保护这三个方面各自的发展架构与相互间的联系,从而审视近代中国乡村在外来冲击与内部变革之间艰难曲折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8.
19.
论自然对不同时期音乐创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通过论述自然对不同时期音乐创作的影响,来说明不同时代的作曲家以音响的形式表达对自然社会的热爱,并从中了解音乐中的自然美。  相似文献   

20.
南亚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美国与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关系充分反映了美国的南亚战略.美国与印巴两国关系的变化自印度独立以来经历了美巴轴心、印巴均衡、扬印抑巴、重巴顾印等四个不同阶段.通过对这四个阶段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美国的南亚政策是出于维护其全球战略利益的考虑,而远非维护地区和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