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一份水稻自然突变材料与其正常亲本连续回交得到一无花粉型雄性不育突变体H2S.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花药瘦小,呈白色水浸状,无成熟花粉粒.细胞学研究发现H2S突变体在四分体时期之前花药发育正常,但当小孢子释放后,突变体小孢子开始降解,且此时绒毡层也表现不正常降解.当正常小孢子发育到单核靠边期时,突变体小孢子和绒毡层降解完全,仅在花药内壁残留绒毡层残迹.  相似文献   

2.
从细胞质雄性不育和细胞核雄性不育2个方面概述水稻雄性不育相关基因及导致不育的分子机理.  相似文献   

3.
4.
水稻雄性不育突变体OsMS121的遗传及定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射线诱变粳稻9522种子获得一株水稻雄性不育突变体OsMS121.遗传分析的结果显示突变体是单基因隐性突变.细胞学观察发现突变体花粉的萌发孔在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萌发孔的塞子体积较小,且畸形.萌发孔的孢粉素层与野生型相比较为稀疏;环状突起不明显,结构松散,呈颗粒状.用图位克隆的方法将该基因定位在水稻第二条染色体分子标记R2M16—2和R2M18—1之间约200KB范围内.这些结果为该基因的克隆及其在花粉发育中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6.
新质源水稻雄性不育系马协A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马协A和珍汕97A与13个水稻品系杂交,对两的遗传行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马协A和珍汕97A的恢保关系基本相同,它们与丛广41B、密阳23的杂产后代表现对基因的分离规律,与明恢63的杂交后代表现2对基因的遗传规律;等位性测验表明两的核不育基因是等位的。马协A和珍汕97A在遗传上属同一类型。  相似文献   

7.
马协细胞质雄性不育水稻线粒体能量释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马协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马其保持系水稻线粒体能量释放热谱和DSC曲线,探讨了它们在恒温和变温条件下能量释放规律和特性。结果表明马协细胞质雄性不育水稻线粒体在其能量释放过程中放热量较大,能垒较高且机制较为复杂,故其能量释放速率则较其可育系小。  相似文献   

8.
三种细胞质雄性不育水稻小孢子发育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DNA荧光探针结合显微荧光术,系统地研究了3种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败育过程,时期和特点。结果表明,珍汕97不育系不能完成小孢子第一次有丝分裂;马协不育系小孢子可完成第一镒有丝分裂,但不能进入第二次有丝分裂;广丛41不育系部分小孢子可完成第二次有丝分裂,因此可看到许多三核花粉,但因核行为异常而败育。  相似文献   

9.
水稻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性及其恢复性的遗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花粉可育率和自然结实率为指标择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丛系41A与其恢复系配制的F1,F2,BC1和BC2等世代的育性表现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纱丛广41A属配子体不育,其不育性受一对隐性核主基因和不育细胞质共同控制,其核不育基因与珍汕97A不等位。  相似文献   

10.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小孢子发育过程中的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新选育出的籼型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马协A有其相应保持系马协B为材料,分别取不育系和保持系处于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减数分裂4分体时期、单核期、2核期、3核期的花药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电泳分析及酶活性测定分析。不育系与相应保持系比较发现,不育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电泳酶谱带型丰富,酶活性较高;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电泳酶电泳酶谱带型较小,酶活性较低。这现象是从单核期花药开始表现,并随发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采用石蜡切片的方法,选择了萝卜(Raphanus sativus L.)的一个品种——北京白的可育系(B)和不育系(A)为材料,用席夫试剂和汞一溴酚蓝进行染色,观察了可育系花粉发育的各时期,并通过A、B两系的对照观察,对两系中多糖颗粒和蛋白质含量的比较,找出了A系花粉发育受阻的一点原因。根据实验结果,北京白败育的时期和原因为:1.花粉发育受阻于四分体时期和单核时期,四分体不正常或溶解,单核时期花粉溶解。2.花粉败育是由于绒毡层的异常发育,降低其应有的转运物质的功能,使花粉发育所必需的可溶性糖、蛋白质、酶、核酸等缺乏,导致花粉败育。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有关犏牛雄性不育的研究进展,并评述了克服不育的各种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以新选育出的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马协A及其相应保持系协青早为材料,分别从它们黄化苗中提取线粒体。一方面于体外测定线粒体能量代谢谱,进行热化学分析,得到一系列热力学参数和动力学参数,建立起反映线粒体体外能量代谢模式的热动力学方程,通过对不育系和保持系的比较发现,不育系线粒体在能量释放大小,代谢时间,能量代谢阶段的复杂性上明显低于保持系,从而得出不育系线粒本能量代谢水平低,造成供能匮乏从而导致不育;同  相似文献   

14.
以孢子体雄性不育系马协A,马协B,马协63和珍汕97A,珍汕97B,汕优639F1)为材料,对小孢子发育的共粉母细胞时期四分体时期,单核期,二核期,三核期的花药蛋白质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在马协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中,有12种多肽的表达具有时序特征,其中9种多肽可能与马协A雄性不育有关;在野败型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中,有10种多肽的表达具有时序特征,其中6种多肽可能与珍汕97A雄性不育有关。  相似文献   

15.
通过卫星搭载番茄种子,从SP1代中发现雄性不育突变株南航1号A,不育株枝繁叶茂,经正反交实验证明雌配子可育,仅花粉不育,突变株小花的花萼和雌蕊正常,但花瓣为7个,比正常植株多一个,分析不育株小孢子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发现在后期I有微核、染色体断片等,到后期Ⅱ出现染色体分配不均和多极分裂,形成多分孢子和多分孢子内的小孢子大小不均,小孢子大多数饱满、形态正常,但花粉粒较大,经碘液染色分析。突变株的花粉绝大多数不变蓝,与雄性不育性状相一致,不育株经人工授粉结出的果实比对照株的果实大,成熟期长,在育种应用中具有某些优势,但不育株的小花容易早衰、脱落,有待进一步改良。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水稻农家品种马尾粘败育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马…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1984年在中国水稻农家品种马尾粘中发现花粉败育型雄性不育株,用协青早选杂和连续回效选育成马协型雄性不育系,对马协不育系的特征特性,开花习性,花粉败育的细胞学特征,细胞质质量,线粒体DNA和线粒体COD同工酶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马协雄性不育系是一种新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利用马协不育系与明恢63配组马协63杂交稻组合具有优质,高产,多抗特点,通过了湖北省和僵杂交稻  相似文献   

17.
从甲基磺酸乙酯(ethylmethane sulfonate,EMS)化学诱变建立的野生型拟南芥(Col-0)突变体文库中筛选到1株突变体.在低温16 ℃时,该突变体的雄性育性与野生型没有显著差异,花粉染色呈现100%可育.随着培养环境温度的升高,突变体花粉育性逐渐下降,因此,该突变体为一温敏雄性不育突变体,并被命名为atms1(ambient temperature-sensory male sterility 1,即环境温度敏感雄性不育1).花药切片结果显示,在23 ℃以下,该突变体花药各个发育时期的形态与野生型花药没有显著的差异;而27 ℃处理1周后的突变体花药呈现多种表型:同一朵花中各个花药的发育时期出现显著分化,花粉母细胞胼胝体单薄,绒毡层发育滞后于同时期的野生型花药.遗传分析确定,atms1的不育表型是由单个隐性核基因控制的.  相似文献   

18.
水稻马协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线粒体体外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选育出的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马协A及其相应保持系协青早(简称马协B)为材料,分别从它们黄化苗中提取线粒体.一方面于体外测定线粒体能量代谢谱,进行热化学分析,得到一系列热力学参数和动力学参数,建立起反映线粒体体外能量代谢模式的热动力学方程.通过对不育系和保持系的比较发现,不育系线粒体在能量释放大小、代谢时间、能量代谢阶段的复杂性上明显低于保持系,从而得出不育系线粒体能量代谢水平低,造成供能匮乏从而导致不育;同时进行线粒体DSC(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发现不育系能量代谢的释活能(E)、释活指数(n)明显比相应保持系高,从而可得出,不育系能量代谢水平低,形成原因可能是不育系线粒体中参与能量代谢的酶系统活性较低.  相似文献   

19.
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水稻孢子体雄性不育系珍汕97A,保持系珍汕97B,FⅠ代汕优63和配子体雄性不育系丛广41A,保持系丛广41B,F1代广优青在小孢子败育时期的花药线粒体蛋白质,结果表明,在这两种类型的组合中,不育系同保持系,F1代的带型差异很大。,保持系的带型和F1代的带型差异较小。其中,汕优63比珍汕97B多1条分子量为31000的多肽带,广优青比丛广41B多1条分子量为43  相似文献   

20.
以核雄性不育水稻为研究材料,对其育性表达特征和育性转换规律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核雄性不育水稻的花粉粒可染率和自交结实率均比较低,其育性表达随时间不同而异,且在花粉粒的可染率与自交结实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光温处理后的研究结果表明,99-2S表现出高温条件下雄配子部分可育而低温完全不育的特性,其比较好的繁殖温度是27℃左右.99-3S表现出低温条件下雄配子部分可育而高温完全不育的特性,其比较好的繁殖温度是25℃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