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核物理学会第一次全国离子束分析会议1985年11月11日至15日在上海复旦大学举行。复旦大学现代物理所所长杨福家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复旦大学副校长谷超豪教授向来自全国十四所高校和十一个研究所的近一百名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中国核物理学会理事长、北京大学胡济民教授致开幕词。他说,离子束分析的第一次会议有这么多代表来参加,表明我国在离子束分析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第八届国际真空会议、第四届国际固体表面会议和第三届欧洲表面科学会议合在一起于1980年9月22-26日在法国南部嘎呐(Cannes)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夹自世界42个国家,共1000多位,我国也派了代表参加.会议进行了五天,同时还举办了真空及表面仪器展览会,参加展出的厂商有45家.除了 J.Friedel教授的“表面电子结构”、G.Ertl 教授的“表面化学”及M.Rodot博士的“真空与太阳能”这三个报告是全体会议进行外,其他651篇很告分成五个分会场及采用大字报形式(Poster)同时进行.这次会议规模宏大,内容非常丰富。可谓一次国际盛会. 从会议报告的份量…  相似文献   

3.
第五届国际离子束材料改性会议于1986年6月9日至13日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卡塔尼亚举行.来自30个国家的300多名代表参加了大会.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山东大学各有一名代表参加. 会议收到论文约340篇,内容涉及基本数据、金属注入、半导体注入、离子束非晶化、离子束混合、绝缘体注入和反应性离子刻蚀等七个方面.其中包括大会特邀报告26篇,一般报告20篇,其余的论文在会上均以大字报形式发表.中国学者在会上提出的报告近20篇,其中一篇被安排为特邀报告.会议期间.对提出的论文进行了同行评审.通过的论文将在Nuclea…  相似文献   

4.
第七届国际离子束分析会议于今年7月7日至12日在西柏林的柏林技术大学召开。这是每两年举行一次的专业性国际学术会议。来自36个国家的412名科学工作者向会议提出论文共316篇,参加会议的人数和提出的文章数均居历届之首。从中国去参加会议的共有9人,向会议提出论文共19篇,其中包括特邀报告一篇。  相似文献   

5.
“第三届全国表面与界面物理学术会议”于1984年11月24-28日在西安召开.复旦大学校长谢希德致开幕词,陕西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省科学技术协会、省物理学会的负责人以及西北大学校长■重起到会并讲了话.陕西省电视台作了实况采访录相. 出席本届大会的代表共203人,来自全国的高等院校、科研部门、工厂、出版社以及有关的管理部门等63个单位.提交大会的学术论文共167篇,有两篇为大会邀请报告:从两个国际会议看表面科学的进展(复旦大学教授谢希德)和硅表面及型层强电场效应研究(清华大学教授李志坚).其它论文分三个组报告,内容涉及到金属表面的吸…  相似文献   

6.
历时四天的中日超声会议已于1987年5月14日在南京大学闭幕.这是中日超声学术界的一次空前盛会.出席会议的中日代表共147名,提出报告120篇.其中日方代表52名,报告47篇;中方代表95名,报告73篇.会议中方主席南京大学魏荣爵教授主持了11日上午的开幕式,南京大学校长曲钦岳教授、中国声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声学所应崇福教授以及日方主席东京大学根岸胜雄教授  相似文献   

7.
第六届社会主义国家液晶会议于1985年6月26—30日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哈勒(Halle)城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来自21个国家的约250名代表,多数代表来自苏联和东欧国家.会议收到论文约380篇.我国的林磊、王新久出席了会议,并提交会议五篇论文.会上报告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液晶的合成及其化学性质,多相性.结构和相变,液晶物理,高分子液晶,溶致液晶系统,液晶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会议期间还展出了一些液晶材料和液晶器件.会议闭幕后的当天下午,部分与会代表还听取了以《热图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为题的有关报告. 下届会议将于1987年在捷克斯洛伐克举…  相似文献   

8.
小消息     
<正> 慕尼黑国际激光光电子学术会及博览会于一九八一年六月一日至四日举行。共有26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这次会议的特点是学术交流与实物展览同时进行。参加学术报告会的有18个国家,共156篇论文。其中,我国有10篇,宣读了2篇。报告论文基本上着眼于推广激光和光电子技术的一般应用。参加展出的有14个国家的157家公司,展出面积为11000平  相似文献   

9.
第五届全国固体缺陷学术会议于1989年8月1日至5日在青岛市召开.来自全国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共39个单位的110余名代表参加了这次学术盛会.我国著名物理学家钱临照教授致开幕词. 会上,我国著名固体缺陷专家冯端教授作了题为“结构相变中的缺陷问题”的报告.青年博士朱星副教授作了题为“纳米晶体材料”的报告.大会收到论文106篇,在两个分组会上宣读了69篇,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这次会议是1986年第四届全国固体缺陷学术会议以来,我国固体缺陷研究成果的一次大交流.会议反映了我国在固体缺陷的基础研究、实验技术、计算机模拟等领域均有较大进展…  相似文献   

10.
《物理》1979,(1)
第十五届国际低温物理会议于1978年8月23日至8月29日在法国的格勒诺布尔举行.来自三十几个国家约一千一百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全会宣读了近八百篇学术报告,其中邀请报告六十篇.会议的规模是空前的.我国科学工作者第一次参加会议,受到大会热烈欢迎. 会议结束时给麦克米兰、罗威尔、艾勒斯颁发了伦敦奖金. 除全体大会外,经常分四个大组活动:超导电性屋子流体和固体;固体的低温性质;技术.有的大组又同时分成若干小组分别报告.近年来在国际学术会议上,除口头报告之外,还采取一种新形式——“招贴式报告”,这是指部分报告用大字报形式把主要内容写…  相似文献   

11.
第七届国际晶体生长会议(简称 ICCG-7)于1983年9月12日-16日在西德斯图加特召开.到会的有30多个国家的代表,共600多人.论文共计480多篇,以大会、小会、专题讨论会上和展讲等形式进行报告和宣讲。我国由国内派出的代表14人,带去论文36篇:另有两名在美国工作的我国访问学者(带论文两篇)及在国外的五个中国人(带论文五篇)也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对晶体生长及晶体的表面研究和品质鉴定都很重视,对学科的发展和应用也进行了广泛的论述与交流.涉及的材料,在半导体方面集中于硅以及 Ⅲ-Ⅴ族和Ⅱ-Ⅵ族化合物.其他则多是无机化合物、耐高温的氧化物…  相似文献   

12.
1989年9月17—22日在西柏林柏林工业大学召开了第四届国际Ⅱ-Ⅵ族化合物会议。这是每二年召开一次的国际系列性专业化学术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的360名代表,其中来自中国的代表有6名。中国发光学会理事长徐叙瑢教授受聘为该会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并出席了会议。会议主席为西德的I.Broser教授和H.E.Gumlich教授。到会代表向会议提供了259篇学术论文(包括中国6篇),其中邀请报告20篇,口头报告41篇。我国代表范希武教授应邀在会议上作了题为“气相外延生长的ZnSe外延层中的蓝色自发和受激发射”的邀请报告。  相似文献   

13.
国智光 《物理》2000,29(5):319-320
由中国物理学会粒子加速器分会加速器物理专业组主办 ,中国物理学会同步辐射专业委员会光源物理专业组协办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联合承办的“第七届全国加速器物理学术交流会”于 1999年 7月 2 6日至 8月 1日在黑龙江镜泊湖地区举行 .会议共有全国高等院校和研究单位的共 51名代表参加 .代表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上海同步辐射光源、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比邻研究所等单位 .会议主要内容包…  相似文献   

14.
1979年6月29日至7月3日在上海市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液晶学术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有研究所、高等院校、工厂、医院和部队等64个单位,104名代表.会上共收到论文和工作报告78篇. 在第一天全体会议上,中国液晶显示技术访日代表团作了日本液晶研究情况介绍,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同志介绍了美国液晶物理基础研究的概况.此外,还有四篇综合报告和论文:液晶物理及其最近进展;热变液晶分子结构与相转变;胆甾相·向列相转变液晶用于电视的研究以及液晶快速存贮效应用于组页器的研究. 分组会(基础组和应用组)进行了两天半.在基础组宣读论文和工作报告33…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光学学会主办、美国光学学会协办召开的1989年国际光学薄膜会议,于1989年5月23日到25日,在我国上海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西德、东德、苏联、波兰、保加利亚、法国、瑞典、日本和香港等17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我国(包括台湾省)近200名中外代表(其中国外代表约60名)出席了这次盛会,进行了学术交流.会议主席(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王大珩教授主持了这次会议.担任这次会议的副主席及节目委员会共主席的国外成员、国际光学薄膜界权威A.J.泰伦;J.A.杜勃罗沃斯基;H.A.麦克劳德等都出席了会议.会议的特邀报告共15篇(其中国外10篇).  相似文献   

16.
来自54个单位的100多名代表于 1981年12月 20日至24日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了第一届全国光散射会议. 会议的主题是交流以激光喇曼散射、布里渊散射、瑞利散射以及相应的共振、受激散射为主要手段进行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方面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这次会议是近几年我国光散射研究迅速发展的一次检阅.它表明,虽然我国激光光散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但已初具规模,并出现了一批有水平的研究工作.会议分为四个小组,共交流了近70篇学术报告.其中物理组19篇,化学组14篇,仪器设备组12篇,其他组14篇.此外,大会还组织了8篇特邀报告,概括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的…  相似文献   

17.
第十届国际激光光谱会议于1991年6月17~21日在法国南部山区滑雪圣地枫脱-洛美(Font-Romeu)召开。它是由法国研究与技术部及国际纯物理与应用物理联合会共同举办的。参加本次会议的有来自美、法、英、德、意、日等十几个国家的共270多名代表。中国共有5人出席。会议报告论文共113篇,其中口头报告54篇,张贴报告79篇。主要包括新的激光光谱技术、利用激光所做的基础物理研究、激光技术的新颖应用以及光谱学中新的相干光源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我国第一届全国激光工程应用学术交流会议于1981年10月29日至11月3日在四川省乐山举行。来自全国十几个省市204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上宣读了六篇特邀报告和一百零八篇论文。这些论文报告显示了我国激光工程应用各领域的概貌和水平。会上还展出了部分元、器件和整机。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兵工学会光学学会工程光学专业委员会于1984年10月6日,在青岛召开了以“光学设计及光学设计程序”为题的第四次学术交流会,主任委员沈惠龙同志主持了大会。参加这次会议的共有45个单位,89名代表,大会交流了68篇学术论文。参加这次会议的有长期从事光学研究的有经验的老同志,也有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许多光学专业的学者、专家出席了这次会议。这次会议是以大会作报告,小会交流讨论的形式进行的。大会请翁志成、项敏达两位同志先后就赴美、日参加学术会议情况作  相似文献   

20.
凝聚态物理及相关学科实验室联合网络系统(以下简称“网络系统”)1992年年会于1992年7月16日至20日在山东省烟台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物理实验室、复旦大学应用表面物理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离子束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表面物理实验室和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实验室的代表16名,《人工晶体学报》的两名代表应邀列席了会议. 网络系统是该领域中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开放实验室自愿组成的从事学术研究的联合体,是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冯端教授等领导于1990年成立的.成立两年多来,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