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珞珈 《色谱》1989,7(6):379-380
微囊藻是有毒藻类之一。微囊藻毒素结构复杂,多为肽类,在药理学性质上具有典型肝毒特征。中科院水生所曾对武昌东湖和安徽巢湖的微囊藻毒素作了初步研究并证明为毒肽。为了对此毒肽作进一步结构分析,本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对该毒肽进行了纯化制备,取得了色谱纯单峰样品供小白鼠毒性实验,证明其具有与文献报道相符毒性。 本文还考察了流动相中有机改性剂的比例和离子强度对毒肽容量因子(k~′)的影响,并探讨了毒肽在反相键合固定相上的双保留机理。  相似文献   

2.
最近几年,由于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应用,氨基酸、肽和蛋白质的分离分析进入了全新阶段。在蛋白质和肽化学研究中,HPLC已成为主要工具之一。对于肽和氨基酸,主要的分离方法是反相HPLC,并采用紫外光或萤光检测。选择什么样的分离条件,即选择什么样的流动相(有机溶剂和缓冲液)、固定相和检测手段,主要从样品的  相似文献   

3.
近十年来,高效液相色谱(HPLC)在蛋白质分离纯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HPLC包括排阻色谱、离子交换色谱、亲和色谱、疏水反应色谱以及反相色谱等,几乎已在蛋白质分离各种传统方法中得到应用。这些方法在蛋白质分离中各有其地位,但到目前为止人们普遍认为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是分离纯化蛋白质的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应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及电喷雾 (ESI)质谱对基因表达产物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进行非在线鉴定分析 ,获得了满意的结果。实验表明HPLC及ESIMS在分析鉴定未知样品中具有互补性;二者联用提高了分析的速度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高效液相色谱表征高聚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亚兰  蒋序林 《化学进展》2010,22(4):706-712
最常用的测试高聚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体积排除色谱(SEC)是高效液相色谱 (HPLC)的一个重要分支,HPLC的另一个重要分支是相互作用液相色谱, 它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用于高分子分离和表征的研究领域。相互作用液相色谱可以根据高分子的化学结构(如共混物组成、共聚物组成、端基)来分离,它比SEC 有更高的分离效率。本文介绍了高聚物液相色谱的分离模式,并就高聚物体积排除色谱、相互作用液相色谱、临界液相色谱和全二维液相色谱用于分离和表征高聚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系统的综述,并对该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可能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夏树华  王璋 《色谱》2007,25(1):58-65
运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对酶解螺蛳腹足肌得到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肽进行两步分离提纯,第一步主要得到8个组分;选取其中活性最高的组分进一步分离,得到2个组分,其中活性较高组分的ACE半抑制浓度为43.5 μmol/L,基本为单一肽组分。对提纯的组分分别使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质谱法(HPLC/ESI-MS)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ALDI-TOF MS)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氨基酸组成分析结果,最终得到的肽链一级结构为Lys-Glu-Ile-Trp(KEIW),符合已知的高活性ACE抑制肽的结构规律。经过对两种方法分析过程的比较,认为ESI-MS可以得到多方面的信息,但无法确定肽的序列;MALDI-TOF MS可以得到精确的二级质谱图(m/z精确至0.0001),从而可以得到确定的肽的序列。  相似文献   

7.
硅胶基质高效液相色谱填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效液相色谱(HPLC)不仅是一种有效的分析分离手段,也是一种重要的高效制备分离技术。色谱柱是HPLC系统的核心,不同性能的填料是HPLC广泛应用的基础。硅胶是开发最早、研究最为深入、应用最为广泛的HPLC固定相基质,其制备方法主要有喷雾干燥法、溶胶-凝胶法、聚合诱导胶体凝聚法及模板法等。近年来,亚2μm小粒径硅胶、核-壳型硅胶、双孔径硅胶、介孔性硅胶、有机杂化硅胶等新型硅胶应用于HPLC并取得了色谱分离技术的飞速发展,例如基于亚2μm填料的超高压液相色谱技术、基于核-壳型填料的快速分离技术、基于杂化硅胶填料的高温液相色谱技术等。硅胶经表面化学键合、聚合物包覆等有机改性可制得先进的大分子限进填料、温敏性填料、手性填料等,大大扩展了HPLC的应用范围。本文对液相色谱用硅胶的制备方法、改性与修饰方法以及硅胶基质固定相的评价方法加以系统综述,概述了新型硅胶在HPLC中的应用进展,并对硅胶基质填料的发展方向与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高效液相色谱用于鹿茸中多肽的分离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海欧  张志强  尤耕野  刘诗月 《色谱》1993,11(2):119-119
研究证明,鹿茸中含有多肽。孙晓波等曾报道鹿茸总多肽具有明显的抗炎症作用。我们根据多肽的特性,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从鹿茸中制备多肽。用HPLC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两种纯多肽(P_1、P_2)。纯化后的P_1、P_2经PTH法鉴定只有一种末端氨基酸,药理实验证明,P_1肽具有抗炎活性,P_2肽无活性。P_1肽的抗炎活性表现在对右旋糖酐性足肿胀和角叉菜胶性足肿胀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本法分离  相似文献   

9.
郭静  晏嘉泽  郭明  靳艳 《色谱》2014,32(3):284-289
基于鸟枪法蛋白质组学分析方法,使用反相液相色谱-串联质谱(RPLC-MS/MS)系统分析油菜蜂花粉蛋白质的胰蛋白酶酶解产物,结合数据库检索,共鉴定到353条肽段。鉴定到的肽段所归属的蛋白质中有239个蛋白质可检索到其分子生物学功能,主要功能为结合活性、酶活性、运输活性、抑制活性等。根据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肽活性与多肽构效之间的关系,从鉴定到的肽段中筛选并适当修饰后得到5条可能具有ACE抑制活性的肽段,化学合成肽段后进行了活性验证。结果表明5条肽段均具有良好的活性,其中肽段AELDIVLALF和LAVNLIPFP表现出较高的ACE抑制活性,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0.65±0.50)μmol/L和(23.66±1.08)μmol/L。该方法速度快,成本低,大大缩短了鉴定周期,达到了高通量筛选生物活性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以镉胁迫花生为原料,建立了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质谱联用仪测定花生中的植物螯合肽的LC-MS方法.以C18反相柱为分析柱,1%三氟乙酸、乙腈为梯度洗脱淋洗液,能够检测出花生中的植物螯合肽.在本实验条件下,检出限为0.2 mg/L;线性范围在0.50~20.0 mg/L(r≥0.9974);回收率大于80%.方法灵敏度高,实用性强.应用本方法对实际花生样品中的PC4进行了定量分析.初步证实了花生中存在丙氨酸类植物螯合肽.结果表明,受镉胁迫的花生中均检出不同浓度的PC4.  相似文献   

11.
Ma Y  Zhang W  Wei J  Niu M  Lin H  Qin W  Zhang Y  Qian X 《色谱》2011,29(3):205-211
复杂肽段混合物的有效分离是高覆盖率地鉴定蛋白质混合物的前提。“鸟枪法”(Shotgun)蛋白质组学研究策略通常采用蛋白酶切、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肽段混合物从而鉴定蛋白质,其中高效率地分离肽段混合物是关键步骤之一。本文通过pH梯度结合有机溶剂梯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进行一维液相色谱分离,按等时间间隔收集馏分并将一个梯度的前段的一个馏分与后段一个馏分混合,然后进行纳升级液相色谱-质谱联用(nanoRPLC-MS/MS)分析。将该方法应用于酵母蛋白质的分离和鉴定,实验结果为: 与常规的强阳离子色谱-反相液相色谱-质谱分离鉴定方法相比,采用pH梯度结合有机相梯度的RP-HPLC-RPLC-MS分离鉴定方法多鉴定到567个酵母蛋白质(簇,含有3035个唯一肽段);其中鉴定到肽段的pI分布范围为3.42~12.01,相对分子质量范围为587.67~3499.79;蛋白质的pI分布范围为3.82~12.19,相对分子质量范围为3446.55~432905。该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在复杂体系蛋白质组分离鉴定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人乳内源肽是乳蛋白在乳腺中被降解形成的具有生理功能的肽,是人乳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人乳内源肽对于婴儿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联用技术的应用,促使人乳内源肽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人乳中内源肽含量低、干扰组分多,样品制备方法是影响分析结果的关键步骤.为了研究样品制备方法对分析结果的...  相似文献   

13.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法,直接分析从牦牛乳酪蛋白中酶水解得到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粗产物。RP-HPLC显示具有活性的多肽粗产物含有3个主要成分,质谱同步测定各组分的分子量(m/z)分别为815.2,1680.1,962.2,然后选择[M H] 离子通过串联质谱(MS/MS)得到碎片离子,利用b离子和y离子互补的方法鉴定了多肽序列。三条肽分别为Leu-Pro-Tyr-Tyr,Pro-Leu-Pro-Leu-Leu-Gln,Phe-Leu-Pro-Pro-Tyr-Tyr。结果显示,所获得的多肽序列与牛乳酪蛋白一级结构中相应肽段的序列一致。  相似文献   

14.
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抑制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严俊  吉川正明 《色谱》2003,21(3):202-205
采用分步高效液相色谱法首次从菠菜核酮糖双磷酸羧化酶(英文缩写为Rubisco)的胃蛋白酶-胰酶复合酶水解产物中分离纯化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抑制肽。水解产物经ODS柱分离得到活性组分,这些活性组分再依次经过氨基柱(PhA) 氰基柱(CN)和硝基苯乙基柱(NPE)4种色谱柱分离后,得到4种高度纯化的具有抑制ACE活性的多肽。经蛋白质序列自动分析仪测定,4种多肽的结构分别为MRWRD,MRW,IAYKPAG和LRIPVA。采用固相多肽合成法分别合成了这4种肽,并采用测定ACE活性抑制率的方法评价其  相似文献   

15.
鲨鱼软骨血管抑制因子的高效液相色谱与电喷雾质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喷雾质谱 ( ESIMS)具有快速、灵敏等特点 ,近年来已成为鉴定和分析多肽、蛋白质和核酸的有力工具 .将 ESIMS与高效液相色谱 ( HPLC)联用 ,在蛋白质分子量、结构及活性位点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较大的进展 [1 ] .鲨鱼软骨血管抑制因子 ( SCAIF- I)是作者之一从鲨鱼软骨中提取的一种未知蛋白质[2 ] ,研究表明 ,SCAIF- I对肿瘤、癌症的抑制及治疗具有明显的疗效[3] .因此 ,对其结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报道了用 HPL C与 ESIMS对未知蛋白质 SCAIF- I的分子量及肽段部分序列的测定结果 .1 实验部分1 .1 样品制备  SC…  相似文献   

16.
蛇毒血凝酶类药物是以蝮蛇蛇毒为原料制备的止血药,主要活性成分为蛇毒类凝血酶(svTLEs)。不同蛇种来源的svTLEs结构不同,止血机制不同,药理作用也存在差异,因此准确鉴别蛇毒种属来源和svTLEs含量对于保障该类产品的质量至关重要。研究基于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出了具有种属特异性的矛头蝮蛇svTLE特征肽,并建立了基于特征肽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检测矛头蝮蛇蛇毒种属来源及类凝血酶含量的方法。采用胰蛋白酶对纯化的矛头蝮蛇svTLE进行酶解,利用纳升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Nano LC-Q-Exactive-MS)和Proteome Discoverer 2.2软件分别进行多肽的检测和鉴定,通过BLAST搜索与Uniprot数据库对比分析,筛选出具有种属特异性的矛头蝮蛇svTLEs特征肽“EAYNGLPAK”。针对该特征肽对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和酶用量等样品前处理方法进行了优化,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以m/z 481.9>315.2和481.9>485.2作为检测离子对,采用ESI+模式进行了多反应...  相似文献   

17.
刘宇平  文大为  陈政  廖一平  刘虎威 《色谱》2004,22(6):583-588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及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质谱(LC-ESI-MS)方法对反式白藜芦醇的长期热稳定性及光致顺反异构化反应进行了研究。色谱条件为:采用Hypersil-ODS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甲醇-0.05%三氟乙酸水溶液(体积比为60∶40)(用于HPLC分析)及甲醇-5 mmol/L甲酸铵水溶液(含0.1%甲酸)(体积比为60∶40)(用于LC-ESI-MS分析),检测波长300 nm,进样量20 μL(HPLC)或10 μL(LC-ESI-MS);质谱检测中设定为负离子模式。在4~40  相似文献   

18.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蘑菇中α-鹅膏毒肽、β-鹅膏毒肽、γ-鹅膏毒肽、二羟鬼笔毒肽和羧基二羟鬼笔毒肽等5种毒肽的含量。均质后的样品用甲醇超声提取15min,离心后,上清液置于50℃水浴中用氮气吹干,残留物用甲醇(1+9)溶液溶解并定容至3mL,再用0.2μm滤膜过滤,滤液经HLB固相萃取柱净化。以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为固定相,以不同体积比的含5mmol·L~(-1)乙酸铵的0.1%(体积分数)甲酸溶液和甲醇混合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串联质谱分析中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源和多反应监测模式。5种毒肽的质量浓度均在0.05~1.00mg·L~(-1)内与其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100~0.300mg·kg~(-1)。加标回收率为54.9%~106%,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7.5%。  相似文献   

19.
张晶  陈晓东  李丽群  贺建峰  范军  章伟光 《色谱》2016,34(3):321-326
超临界流体色谱(SFC)分离具有速度快、分离效率高、溶剂消耗少等优点,近年来在手性化合物的分离分析中得到诸多应用。本文对比研究了涂覆型多糖手性色谱柱在SF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上拆分24种手性化合物的差异。通过比较这些化合物在色谱柱上的保留时间和选择因子等发现多数化合物在SFC上的分离效率要高于其在HPLC上的分离效率,但HPLC对轴手性化合物的分离效率要优于SFC。SFC和HPLC的分离表现出一定的互补性,随着苯环侧链烷基的碳数增加,化合物在SFC上的保留逐渐增强,而在HPLC的保留却逐渐减弱。叶菌唑在使用SFC和HPLC分析时出现了洗脱顺序反转的现象。这些结果为SFC手性拆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寡聚组氨酸为配基的高效亲和色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亲和色谱在所有色谱分离中选择性最高.以组氨酸为配基的亲和介质(Affinitymedia)对免疫球蛋白IgG具有亲和力,显示了良好的分离效果[1];以组氨酸为配基的亲和色谱分离纯化IgG的机理[2]以及组氨酸亲和色谱分离IgG亚基也已有报道[3].组氨酸配基亲和色谱法具有简单、有效和价廉等特点,在免疫化学、临床分析及血液制品的生产等方面均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分别以含1,3,5个组氨酸残基的小肽为配基,合成了系列亲和介质,并对其亲和色谱行为进行了评价,研究了不同链长的寡聚组氨酸与IgG的亲和相互作用.1 实验部分1.1 固相肽合成 采用Fmoc肽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