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基于C60受体和有机分子给体的太阳能电池是目前非常重要的一个研究热点, 利用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子能谱(SRUPS) 技术研究了酞菁铁(FePc)与TiO2(110)及C60的界面电子结构, 以及FePc与C60分子混合薄膜的电子结构. SRUPS价带谱显示, FePc沉积在化学计量比与还原态两种不同的TiO2(110)表面时, FePc分子的HOMO能级均随FePc厚度的变化发生了移动, 而在化学计量比的TiO2(110)表面位移较大, 同时发生界面能带弯曲, 说明存在从有机层向衬底的电子转移. 在FePc/C60和C60/FePc界面形成过程中, FePc与C60分子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位移大小基本相同. 由界面能级排列发现, 在FePc与C60的混合薄膜中, FePc分子的HOMO与C60分子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能级差较大, 这有利于提高器件开路电压, 改善器件性能. 相似文献
3.
Pt单原子在低温CO氧化反应中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 利用扫描隧道显微术与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Pt单原子在还原性TiO2(110)表面的吸附行为及其与CO和O2分子的相互作用. 研究发现在80 K低温下,TiO2表面的氧空位缺陷是Pt单原子的最优吸附位. 将CO和O2分子分别通入Pt单原子吸附后的TiO2表面,研究相应的吸附构型. 实验表明在低覆盖度下,单个Pt原子会俘获一个CO分子,CO分子同时与表面次近邻的五配位Ti原子(Ti5c)成键,进而形成非对称的Pt-CO 复合物构型. 将样品从80 K升温到100 K后,TiO2表面的CO分子会迁移到Pt-CO处形成Pt-(CO)2的复合结构. 对于O2分子,单个Pt原子同样会吸附一个O2分子,O2分子也会与最近邻或次近邻的Ti5c原子成键形成两种Pt-O2构型. 这些结果在单分子尺度上揭示了CO和O2与Pt单原子的相互作用,呈现了CO与O2反应中的初始状态.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系统地研究了(TiO2)n团簇上二氧化碳(CO2)的吸附和活化性质. 计算结果表明,CO2更倾向于吸附在(TiO2)n团簇的桥氧原子上,形成“化学吸附”碳酸盐络合物. 而CO更倾向于吸附到末端Ti-O的Ti原子上. 发现计算得到的碳酸盐振动频率值与实验获得的结果非常吻合,这表明配合物中CO2的几何构型与其线性型相比,有微小的弯转. 通过对电子结构、电荷密度、电离势、HOMO-LUMO以及态密度的分析,证实了CO2与团簇之间的电荷转移以及相互作用. 从预测的能量分布图来看,(TiO2)n团簇上的CO2活化与结构密切有关,相比于块体的TiO2,CO2在团簇结构上更易于吸附和活化. 相似文献
5.
6.
本文通过简单的溶剂热法制备了g-C3N4与高比表面积的TiO2复合材料,该方法操作简单且能耗低. 甲基橙降解实验结果表明,高比表面积的TiO2有效提高了光催化活性. 光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与g-C3N4复合后,TiO2的电荷载流子迁移速率得到明显改善. g-C3N4/高比表面积-TiO2的光催化活性很强,在100分钟内,6%-g-C3N4/高比表面积-TiO2对甲基橙的降解程度可达92.44%. 6%-g-C3N4/高比表面积-TiO2不仅具有良好的光催化降解性能,还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本文对6%-g-C3N4/高比表面积-TiO2的光催化机理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用光电子能谱的方法研究了甲醇/TiO2(110)界面的电子结构.在激发波长为400 nm的双光子光电子能谱(2PPE)中,探测到了一个末态能量在费米能级以上5.5 eV的共振信号.之前的研究[Chem. Sci. 1, 575 (2010)]表明,这个共振信号与甲醇在5配位的钛离子(Ti5c)上的光催化解离相关.双光子光电子能谱同时携带初态和中间态的信息.为此设计了一个调谐激发光波长的2PPE实验以及一个单光子光电子能谱(1PPE)和2PPE对比的实验,结果一致表明这个共振信号来自于未占据的中间态,也就是激发态.能带色散关系测量表明这个激发态是局域的.时间分辨2PPE测得这个激发态的寿命是24 fs. 相似文献
8.
以钛酸四正丁酯和硝酸镧为原料, 以P123为模板剂,采用模板法合成了La掺杂型介孔TiO2光催化剂, 借助TGA-DSC、BET、XRD及UV-Vis等测试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以苯酚为模型污染物考察了镧掺杂量对样品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La掺杂介孔TiO2光催化剂孔径分布较均匀(~10 nm),比表面积可达165 m2/g.与纯介孔TiO2相比,经掺杂改性后的样品在紫外光区及可见光区的吸收显著增强,对光具有更高的利用率,La掺杂可显著提高介孔TiO2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10.
11.
通过高分辨的扫描隧道显微术研究并比较了金红石型TiO2(110)-(1×1)和锐钛矿型TiO2(001)-(1×4)两种表面的活性位点. 在金红石型TiO2(110)-(1×1)表面, 观察到氧空位缺陷是O2和CO2分子的活性吸附位点,而五配位的Ti原子是水分子和甲醇分子的光催化反应活性位点.在锐钛矿型TiO2(001)-(1×4)表面,观察到完全氧化的表面,Ti原子更可能是六配位的,H2O和O2分子均不易在这些Ti原子上吸附.经还原后表面出现富Ti的缺陷位点, 这些缺陷位点对H2O和O2分子表现出明显的活性. 锐钛矿型TiO2(001)-(1×4)表面的吸附和反应活性并不具有很高的活性,某种程度上其表现出的活性似乎低于金红石型TiO2(110)-(1×1)表面. 相似文献
12.
用不同温度控制分解草酸氧钛铵制备N掺杂TiO2光催化剂.利用XRD、IR、热分析、N2吸-脱附等温线、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和SEM表征了N-TiO2光催化剂的结构.400~600 oC焙烧的N-TiO2光催化剂为纯锐钛矿相,而700 oC焙烧的N-TiO2光催化剂为锐钛矿和金红石混合相.N掺杂在TiO2的间隙位使锐钛矿相TiO2带隙变窄.在光降解甲基橙的反应中,600和400 oC焙烧的N-TiO2催化剂分别在紫外光和全波长光照射下有最好活性;700 oC焙烧的N-TiO2催化剂无论在紫外光和全波长光下都表现出最好的比活性,即最高的光量子效率,这可以归因于700 oC焙烧的N-TiO2光催化剂良好的结晶程度和锐钛矿-金红石异相结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光催化固氮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代表了将N2有效转化为NH3的“绿色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路线,如何有效合理地设计这方面的光催化剂仍然是本领域地一个挑战. 本文提出了一种策略,即在高浓度掺杂的TiOsub>2中利用等离激元热电子来激活惰性Nsub>2分子. 成功合成的Mo掺杂TiOsub>2催化剂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显示出高达134 μmol·g-1·h-1的NH3催化效率,这与传统的等离激元贵金属所实现的催化效率相当. 通过超快光谱技术,发现该体系中的等离激元热电子激活了N2分子,从而提高了TiO2的催化活性. 本文为基于等离激元半导体的光催化固氮反应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自行搭建了用于研究表面光催化的宽带红外和频振动光谱并可以原位紫外光激发的装置. 利用自制的结构紧凑小巧的高真空样品池,可以在10 kPa氧气氛围下经原位紫外光照除掉 射频磁控溅射制备的二氧化钛薄膜表面的有机污染物. 通过在室温下改变甲醇气压和指认吸附在薄膜表面的甲醇的和频振动光谱,发现薄膜表面有两种吸附的甲醇,分子形式吸附的甲醇(CH3OH)和解离吸附的甲醇(CH3O). 当甲醇的覆盖度由低变高时,分子形式吸附的甲醇的CH3的对称伸缩振动和费米共振峰红移了6~8 cm-1. 真空下,薄膜表面的甲氧基和表面的氢原子可以重新结合并以甲醇分子的形式脱附. 研究表明二氧化钛薄膜体系存在两个平衡:气相甲醇和表面吸附的甲醇分子之间,以及表面吸附的甲醇分子和甲氧基之间. 相似文献
15.
16.
Ling JinBin Dai 《Applied Surface Science》2012,258(8):3386-3392
Vermiculite was treated by sulfuric or nitric acid aqueous solutions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These modified materials as the promising supports, were used to immobilize TiO2. TiO2 was prepared by the precursor, which was obtained by substituting partly isopropyl alcohol with Cl− in titanium chloride {[Ti(IV)(OR)nClm] (n = 2-3, m = 4 − n)}. The TiO2/vermiculite composit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the nitrogen absorption. Their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was evaluated by removal of methylene blue (MB). The pure anatase type crystalline phase was well deposited on the supports. The concentrations of acid for treatment had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pore sizes and surface area of vermiculite. The treatment process changed microstructure of vermiculite, modified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farther improved the catalytic activity and absorption capacity of TiO2/vermiculite composites.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nitric acid was superior to that of sulfuric aci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