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合理的假设和Langmuir结合理论, 在298.15 K下, 以等温滴定微量热(ITC)实验数据为依据, 应用非线性最小方差拟合方法确定了抗肿瘤药物配5-氟尿嘧啶(5-FU)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热力学性质的改变. 研究结果表明, 牛血清白蛋白(BSA)与5-氟尿嘧啶相互作用存在两类结合位点. 第一类结合, N=(54.0 0.3), ⊿H0=(30.0±0.4) kJ·mol-1 (吸热), ⊿S0=(196.0±2.6) J·mol-1·K-1(熵增), ⊿G0=(-28.4±0.3) kJ·mol-1; 第二类结合, N=(77.0±0.4), ⊿H0=(-20.0±0.4) kJ·mol-1 (放热), ⊿S0=(28.6±0.3) J·mol-1·K-1 (熵增), ⊿G0=(-28.5±0.2) kJ·mol-1. 结合体系的圆二色谱(CD)分析结果说明, 抗肿瘤药物5-氟尿嘧啶与BSA的相互作用诱导蛋白质(BSA)二级结构单元的相对含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刘敏  朱兰英  曲秀葵  孙德志  林瑞森 《化学学报》2007,65(16):1555-1560
在298.15 K下利用等温滴定微量热法研究了丹皮酚(2'-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 Pae)及其两种同分异构体(2'-羟 基-5'-甲氧基苯乙酮, Hma; 4'-羟基-3'-甲氧基苯乙酮, Ace)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在缓冲溶液(pH≈7.0)中的相互作用. 从药物分子在蛋白质分子上有多种类型相互独立的结合位点的假定出发, 应用Langmuir吸附模型对这三种同分异构体与 BSA 相互作用的量热数据进行了处理. 结果表明, 有两类结合位点存在, 同时计算出了两类结合模式的结合常数、焓变、熵变及吉布斯自由能变等热力学数据. 这两类结合主要以焓驱动为主, 并且在同一类结合位点上, Pae, Hma以及 Ace与BSA结合过程的焓变绝对值依次减小, 这主要是由于客体分子苯环上取代基的相对位置不同而引起热力学数据的差异. 圆二色谱研究表明这三种同分异构体的加入均使BSA的二级结构发生变化, 说明这种生物大分子-药物分子相互作用既包含结合反应也包含小分子诱导BSA分子部分结构改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氧化苦参碱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香玉  孙祥军  刘敏  孙得志  李林尉 《化学学报》2009,67(18):2155-2158
在298.15 K下, 应用等温滴定量热法和圆二色谱法研究了氧化苦参碱(OMT)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 并讨论了二者结合过程热力学性质的改变. 研究结果表明, BSA大分子上存在可结合OMT分子的两类位点. OMT分子与第一类位点相结合时, 结合过程的平衡常数、标准摩尔焓变和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分别为 =(2.14±0.31)×105, =(-1.07±0.50) kJ•mol-1, =(-30.4±0.4) kJ•mol-1, 最大可结合位点数为 N1=(10.0±0.2), 该过程是以熵驱动为主的焓熵协同驱动过程. OMT 分子与第二类位点相结合时, =(6.84±0.32)×103, =(1.91±0.03) kJ•mol-1, =(-21.9±0.4) kJ•mol-1, N2=(25.0±0.3), 该过程是熵驱动过程. 圆二色谱测试结果表明, 两类结合过程中, OMT与BSA的相互作用均导致了蛋白质二级结构构象及不同结构单元相对含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李林尉  王冬冬  孙德志  刘敏  曲秀葵 《化学学报》2007,65(24):2853-2857
在298.15 K下,根据本结合过程的假设和Langmuir结合理论, 用等温滴定微量热和圆二色谱分析法研究了抗肿瘤药物5-氟尿嘧啶(5-FU)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 蛋白质(HSA)与药物配体5-氟尿嘧啶的相互作用存在两类结合位点. 第一类结合, 结合位点数N=71±0.1, 结合常数 K=(1.46±0.016)×105 L•mol-1, 结合焓ΔH=(39.61±0.220) kJ•mol-1, 结合熵ΔS=(231.68±0.025) J•mol-1•K-1, 结合自由能ΔG=(-29.48±0.030) kJ•mol-1. 结合过程为熵驱动过程, 疏水相互作用是过程的主要推动力;第二类结合, 结合位点数N=140±0.2, 结合常数 K=(1.49±0.032)×105 L•mol-1, 结合焓ΔH=(-19.31±0.103) kJ•mol-1, 结合熵ΔS=(34.30±0.055) J•mol-1•K-1, 结合自由能ΔG=(-29.53±0.041) kJ•mol-1, 结合过程为焓-熵协同驱动过程, 氢键和静电相互作用是过程的主要推动力. 圆二色谱分析结果表明, 在两类结合过程中, 药物5-氟尿嘧啶(5-FU)的作用致使蛋白质(HSA)二级结构单元的相对含量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5.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用荧光光谱法结合圆二色谱法研究了吲哚美辛(IM)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IM对BSA的猝灭机制属于形成复合物的静态猝灭过程,由修正的Stem-Volmer方程求出不同温度下相应的结合常数分别为11.87×104、8.351 ×104、6.110×104L·mol-1.利用范特...  相似文献   

6.
以光谱技术与微量热技术相结合研究了水溶液中牛血清白蛋白与环丙沙星分子间结合作用的机制.荧光猝灭法测得该反应的结合常数K=8.39×10  相似文献   

7.
水杨酸金属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荧光法研究了水杨酸金属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观察到水杨酸金属配合物对牛血清白蛋白荧光产生猝灭现象,猝灭方式为静态猝灭。计算了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并且用圆二色谱法研究水杨酸金属配合物对牛血清白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发现水杨酸金属配合物的存在明显改变牛血清白蛋白的构象。  相似文献   

8.
张根成  许洁艳 《应用化学》2010,27(2):191-196
采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CD光谱法研究了K2Cr2O7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 铬(Ⅵ)使BSA的紫外吸收降低,峰位红移,表明铬(Ⅵ)与BSA发生较强的相互作用;铬(Ⅵ)酸根离子与BSA形成基态复合物导致BSA内源荧光猝灭,猝灭机理主要为静态猝灭。测定了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热力学参数,ΔGθ<0,ΔHθ和ΔSθ分别为–12.60 kJ/mol 和 56.60 J/(mol·k), 表明上述作用过程是一个熵增加、自由能降低的自发分子间作用过程,铬(Ⅵ)酸根离子与BSA之间以静电作用力为主;非辐射能量转移机理确定了铬(Ⅵ)与牛血清白蛋白中色氨酸残基之间的距离 r=2.85 nm;同步荧光和CD光谱研究表明,铬(Ⅵ)使BSA的二级结构发生改变,α–螺旋含量降低,色氨酸残基所处微环境的极性减小。  相似文献   

9.
环丙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反应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以光谱技术与微量热技术相结合研究了水溶液中牛血清白蛋白与环丙沙星分子间结合作用的机制. 荧光猝灭法测得该反应的结合常数K=8.39×104 L•mol-1,结合位点数n =1.18;依据Fō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制,得到授体 受体间的结合距离(r=2.46 nm)和能量转移效率(E=0.33).微量热法测得反应的焓变 ΔrHm≈0;牛血清白蛋白与环丙沙星分子间有较强的结合作用,且以疏水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10.
Cr(Ⅵ)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CD光谱法研究了K2Cr2O7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铬(Ⅵ)使BSA的紫外吸收降低,峰位红移,表明铬(Ⅵ)与BSA发生较强的相互作用;铬(Ⅵ)酸根离子与BSA形成基态复合物导致BSA内源荧光猝灭,猝灭机理主要为静态猝灭。测定了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热力学参数,ΔGθ0,ΔHθ和ΔSθ分别为-12.60kJ/mol和56.60J/(mol.k),表明上述作用过程是一个熵增加、自由能降低的自发分子间作用过程,铬(Ⅵ)酸根离子与BSA之间以静电作用力为主;非辐射能量转移机理确定了铬(Ⅵ)与牛血清白蛋白中色氨酸残基之间的距离r=2.85nm;同步荧光和CD光谱研究表明,铬(Ⅵ)使BSA的二级结构发生改变,α-螺旋含量降低,色氨酸残基所处微环境的极性减小。  相似文献   

11.
The changes of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of the system on interaction between tegafur and human serum albumin (HSA) and the changes of secondary structure units of HSA in the system at 298.15 K have been investigated by the Nano-Watt-Scale isothermal titration calorimetry (ITC), the Langmuir’s binding model and the circular dichroism (CD) spectrometry.  相似文献   

12.
吡蚜酮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紫外吸收、荧光、同步荧光光谱及圆二色谱研究了吡蚜酮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 结果发现, 吡蚜酮使BSA的紫外吸收峰强度降低, 峰位红移; BSA的特征荧光峰猝灭, 荧光猝灭常数KSV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表明吡蚜酮与BSA发生了较强的相互作用, 且吡蚜酮对BSA的荧光猝灭机制属于静态猝灭. 计算了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 由van′t Hoff方程计算出体系的ΔH和ΔS值, 得出二者之间的作用力主要为氢键和范德华力; 根据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确定了给体-受体间的结合距离r=2.4 nm. 采用同步荧光光谱和圆二色谱考察了吡蚜酮对牛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Triton X-100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37,自引:6,他引:37  
魏晓芳  刘会洲 《分析化学》2000,28(6):699-701
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溶液体系中Triton X-100(TX)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表明TX对BSA的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二者形成不发荧光的复合物所产生的静态猝灭是引起荧光猝灭的主要原因。从荧光猝灭结果求得二者的结合常数,发现在不同TX浓度下,结合常数K及络合个数n均不同;低于TX的cmc,K=440mol/L,n=0.91,高于cmc,K=10mol/L,n=0.42,疏  相似文献   

14.
本文合成并表征了三种不同烷基链长度的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N-十二烷基-N-(2-羟乙基)-N,N-二甲基溴化铵(DHDAB)、N-十四烷基-N-(2-羟乙基)-N,N-二甲基溴化铵(THDAB)、N-十六烷基-N-(2-羟乙基)-N,N-二甲基溴化铵(CHDAB)。采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动态光散射法和等温滴定量热法对三种表面活性剂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荧光光谱研究表明,三种表面活性剂主要与BSA分子内的色氨酸残基发生相互作用,导致蛋白质的构象发生变化,且表面活性剂烷基链越长,与BSA的相互作用就越强。BSA荧光猝灭的主要原因是静态猝灭,紫外光谱实验同样验证了静态猝灭的存在。等温滴定量热法结果表明低浓度的表面活性剂与BSA主要发生静电作用和疏水作用而放热。动态光散射结果表明高浓度的表面活性剂会使BSA结构被破坏。本文揭示了表面活性剂与BSA相互作用的机理,为表面活性剂的广泛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荧光光谱法研究木犀草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pH为7.40的Tris-HCl缓冲体系中,采用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木犀草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根据测定292K、299K、311K温度下的猝灭常数,证实了木犀草素对BSA的荧光猝灭为静态猝灭过程,根据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出木犀草素与BSA间的结合距离r=2.75nm,由热力学参数焓变(△H)小于零和熵变(△S)大于零,推断出木犀草素与BSA之间主要靠静电引力相结合,生成自由能变(△G)为负值,表明木犀草素与BSA的作用过程是一个自发过程;同时,应用同步荧光光谱考察了木犀草素对BSA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The interaction of raltitrexed(RTX) with bovine serum albumin(BSA) was investigated by steady state/lifetime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and circular dichroism(CD) spectroscopy under the simulative physiological conditions. The results of fluorescence titration reveal that RTX could strongly quench the intrinsic fluorescence of BSA via a static quenching procedure. The obtained binding constant KA of RTX with BSA was 478630 and 44259 L/mol at 298 and 310 K,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van’t Hoff equation, the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ΔH, ΔG and ΔS were calculated, indicating that hydrophobic forces were the predominant intermolecular forces in stabilizing the complex. The binding process was a spontaneous process, in which Gibbs free energy change was negative. According to Förster’s non-radioactive energy transfer theory, the distance r between donor(BSA) and acceptor(RTX) was 3.82 nm, suggesting that the energy transfer from BSA to RTX occurred with high probability. Displacement experiment and the number of binding sites calculation confirmed that RTX could bind to the site-I of BSA. Furthermore, the effects of pH and some metal ions on the interaction of RTX with BSA were also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of synchronous fluorescence and CD spectra show that the RTX-BSA binding induced conformational changes in BSA.  相似文献   

17.
蒂巴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化学》2006,34(9):239-2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