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2.
用滑线式惠斯登电桥测电阻的误差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对用滑线式惠斯登电桥测未知电阻的两种测量方法所得结果进行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3.
用滑线式电桥巧测微安表的内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讨论滑线式电桥的构成原理出发,全面分析了滑线式电桥测量的最有利条件及阻值的可信度。在此基础上详细研究了运用滑线式电桥测量微安表内阻的具体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4.
5.
运用不确定度,推出了滑线式电桥测电阻的最佳测量条件,指出了该条件应用时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另外对电桥灵敏度测量的等效方法给出了证明,对灵敏度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补充。  相似文献   

6.
电桥伏安法测电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新生 《物理实验》1996,16(1):42-42
电桥伏安法测电阻王新生(南京建工学院210009)一、引言伏安法测电阻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实验,是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出电阻尼两端的电压V和流过电阻Rx的电流I,然后利用欧姆定律Rx=V/I(1)计算出电阻Rx的值.伏安法测电阻的传统测量方法是内接法和外接...  相似文献   

7.
班陈隆 《物理实验》1991,11(1):34-34
本文着重讨论用单电桥测电阻时,在电桥不平衡的特殊情况下,如何计算R_x值。电桥的原理线路如图所示。当调节R_s使检流计指针指零,电桥达到平衡时,有式中K为比例臂,R_s为比较臂。当用电桥测电阻时,电桥达到平衡后可由(1)式算出R_x的值。  相似文献   

8.
本指出用双臂电桥测量电阻时可能存在的一种假测量状态,并给出了识别及排除测量状态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王宗田  于文华 《物理实验》1992,12(6):288-289
我们知道,在测量中值电阻(10~10~5Ω)时,通常不去考虑连接导线本身的电阻以及导线、元件与接线柱间的接触电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但是,当测量的对象为低值电阻(1~10~(-6)Ω)时,接线电阻和接触电阻(约为10~(-2)~10~(-3)Ω)的影响就不能再忽略了。  相似文献   

10.
11.
文章讨论了用惠斯登电桥测未知电阻Rx时,只有在一定条件下,用交换片才能消除R1、R2带来的误差。  相似文献   

12.
电桥灵敏度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单臂电桥测电阻实验中,需要改变电桥的比率臂来重复测量同一电阻,此时需要讨论电桥的灵敏度。在实验中发现当比率臂越小时,电桥的灵敏度越低。本文对此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述了电桥原理。提出了电桥平衡和灵敏度计算方面的两个问题,并给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李龙海 《物理实验》1994,14(2):83-85
谈双“单电桥”测低电阻的两类方法李龙海(北京理工大学应用物理系,100081)物理实验中,人们常称惠斯登电桥为“单电桥”,认为其只适于测10Ω一108Ω之间的“中电阻”,至于欲测1Ω以下的“低电阻”,只能应用“双电桥”——开尔文电桥.其实不然,我们利...  相似文献   

15.
郑国良 《物理实验》1990,10(6):271-273
一、引言测量电桥(Measurement bridge)指至少有一个桥臂是敏感元件的惠斯登电桥。这种电桥,在平衡时输出电压为零,此时规定为输出起始位;随着被测量变化引起敏感元件值的改变,从而电桥平衡破坏,桥输出不为零,被测量变化大,输出也大,这就是不平衡电桥的测量原理。  相似文献   

16.
17.
阐述了用电桥测电阻等精度多次重复测量和单次测量不确定度的估算方法及两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18.
刘少杰  于健 《物理通报》2003,(11):36-37
凯尔文电桥是国内大学基础物理实验所开设的实验内容之一,且多为自组式.关于自组凯尔文电桥的测量精度与桥路参数精度之间的关系,有些实验教材已有推导,但尚未涉及与两低阻相邻电压接头间跨桥电阻的定量关系,不注意这一点,会给测量结果带来一定的误差.本文就实际中常用的等双臂凯尔文电桥从理论上定量地推出了这一关系,进而给出了跨桥电阻可忽略时的适当阻值.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改进的惠斯通电桥电路,用于测量高值电阻的阻值。文中通过对实验误差、灵敏度的理论计算讨论了实验条件和测量范围。该实验可作为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中"电桥法测电阻专题实验"的扩充。  相似文献   

20.
大学物理实验中;使用箱式电桥测电阻本来并不复杂.但是,应用新国际GB 393083计算其基本误差允许极限(简称误差限),似乎又有两个问题一时未能理解清楚.为此.我们查阅了有关资料.并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但仍有一些问题认识不一致.现简述如下并说明笔者的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