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提高分组实验效果的几点具体做法曹惠华(湖南省物资学校长沙410131)分组实验由于是学生亲手操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技巧,为了使学生实验获得较好的效果,可采用如下一些作做法.1准备好仪器,培养好实验骨于在进行分组实验前,教师要对所有仪器进行全...  相似文献   

2.
大学物理专业学生进入普物实验课学习后,就开始接触、使用一些精密、贵重仪器,当他们上近代物理实验、专业物理实验课后,接触,使用该类仪器的机会就会更多一些。在教学中如何处理好使用这类仪器和培养学生实验技能,从而进一步提高实验课的质量是一个值得重视和有待解决的问题,处理不当或解决不好,往往造成学生在学习上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许多高等学校的教师,实验技术人员为教学需要设计、制作和改进了许多物理实验教学仪器、装置,使物理实验课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有些仪器、装置在设计制作上还有所创新,具有一定特色。这些工作是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而必不可少的重要组织部分,也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为了鼓励更多的教师、实验技术人员积极从事这项工作,促进实验教学工作的发展,教育部理科物理教材编审委员会物理实验编审小组、中国物理学会教学研究委员会决定将新仪器的设计、创造和仪器装置改进的评奖活动作为实验教学讨论会的一项内容。对…  相似文献   

4.
卢东胜  周文杰 《物理实验》1996,16(3):122-123
小型质谱实验的教与学卢东胜,周文杰,朱永强,戴道宣(复旦大学物理系上海200433)小型质谱是近代物理实验课的实验之一.过去学生反映实验难做好而且教师也感到不易指导.教学改革以前,为获得一张可供分析的质谱,学生要做两次同样的实验.实验中同学只拆装一只...  相似文献   

5.
为了使学生学好静电场描绘实验课对此实验在讲义和操作中存在的三个问题:实验讲义的阐述思路不清晰、实验器材存在实际问题、实验操作缺少指导方法等,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结合课堂教学和学生各种实际情况,提出了调整实验讲义的阐述思路、实验器材的选择要简洁可靠、教师要善于总结应对方法等改进办法。期望能对仪器厂商、教学同仁、在读学生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6.
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物理系科学与数学教学组的 MARK ST JoHN对普通物理实验课的教改进行了一次大胆的试验;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为目标,对普物实验课教材,教法和课程结构都作了重新安排,据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他先后于 1979年冬与 F.Reif联名在美国物理杂志①;1980年秋单独署名在美国物理教师杂志②发表专文作了报导.现将他进行的这次普物实验教改的主要精神和做法简介如下。以供当前从事普物实验教学的同志考虑教改时参考. M.S,JoHN这次实验是在医预科及生物系普物课中进行的,他认为学生通过普物实验课除应该学到知识和使用仪器的方…  相似文献   

7.
何永健 《物理通报》2006,(11):35-36
中学物理分组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深刻理解和应用物理实验原理,正确掌握灵活运用各种物理仪器测量物理量的方法.在物理分组实验中,由于高中学生的思维形式主要是由“形象思维”逐步向“逻辑思维”转变,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势”;如果学生经常使用某种同一规格的实验仪器,就可能达不到上述实验目标.笔者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对实验小组按一定的规律合理地编组,有意将同类不同规格的仪器搭配准备,并指导学生彼此交换使用,给学生充分提供了物理仪器使用中的“变式”或原型,丰富r学生的实际感性材料,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现把笔者的做法阐述如下,与各位同仁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杨留方 《物理实验》1993,13(3):138-138,F004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已经适应不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我们过去的物理实验课,参照传统的教法,学生按时到实验室中,二至三人,甚至是四人一套仪器进行实验。在学生做实验前指导教师认真讲解如何调整仪器,如何测量读数及怎样进行数据处理,形成了教师一手包揽的局面。久而久之,学生对实验失去兴趣,失去学习的积极性,离开教师的帮助就很少能独立完成实验,更谈不上自行设计实验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极为不利的。作为师范专科学  相似文献   

9.
实验是求证物理的重要手段,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对物理实验课如何掌控和指导每一节实验课,让学生在实验中掌握验证方法,并利用实验手段,创新探究某种物理现象,揭示其真正内涵和本质,就要创新教学方法,从而增强学生实验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10.
本科物理实验是物理课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然而,却常常被学生抱怨"不实惠",这与学生对实验课的狭隘认知相关。笔者通过复旦大学物理教学实验中心多年积累的一些案例,介绍了拓宽学生的课程认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结合当下高端仪器严重依赖进口的困局,在实验课上通过讲述仪器背后的故事,让学生产生危机感和使命感,同时,对实验内容进行变革,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例如,让学生通过软件仿真与动手调试相结合,设计、搭建与优化光栅光谱仪;让学生学习HTML5编程语言,并通过对实验内容的物理建模,开发物理仿真课件等。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对于实验仪器及相关软件进行探究与创新的热情得到激发,从而改善了对实验课程的学习体验。  相似文献   

11.
在物理教学中,学生分组自己动手作实验是重要的部分,只有组织学生把实验作好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才算完成物理教学的任务。本文将说明实验课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及组织实验课的方法,供同志们参考,并请指正。一、实验课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实验课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使学生对所学的物理知识获得深入  相似文献   

12.
李文胜  张琴 《物理通报》2015,(3):72-73,77
物理实验课是大学的第一门实践性课程,承担着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素养的重任.要较好地完成这一任务,使学生在实验课中既动手,又动脑,笔者通过实践发现,在实验课的教学中使用设问法,可以收到一问三得的效果.1具体方法所谓"设问法",就是根据具体的实验内容,在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和方法、数据处理及注意事项等方面提出若干的具体问题,让学生在实验中边操作、边思考.当学生在完成实验操作,要求教师在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3.
中等职业教育是向社会输送具有一定的职业技术、技能的实用型人才 ,在教学中 ,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至关重要 .物理作为一门文化基础课 ,在教学中除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外 ,有效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其重要的意义 .1 弥补实验教学不足第二课堂活动可以有效地弥补实验课时的不足 ,不但从时间上保证了学生的参与和操作机会 .而且辟免了实验课分组操作所造成的学生偷懒或单兵训练不足的劣势 .便于学生利用课余充裕时间进行各项实验操作 ,增加学生独自动手的机会 .2 锻炼学生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 ,教…  相似文献   

14.
1 引言。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由于现在高中和大学的物理教学缺乏交流,教学方法、模式、要求都有所不同,因而在实验教学中,普遍感到学生在物理实验课中无所适从.主要表现有:实验课中实验技能差,如调节仪器、连接线路速度较慢,不能按时完成实验;对有效数字的知识掌握差,所测数据根本不能体现仪器的精确度等级,不能够准确读数;对实验数据分析处理的能力差,还停留在高中对一般数据的简单计算水平上;实验课中出现错误不能及时发现,在实验结束时才发现错误所在,缺乏对实验数据的敏感性和对实验结果的预见性;对研究性实验,缺乏设计实验内容的基本方法,在实验的完成过程中表现得很盲目和被动;实验报告完成的质量差.缺乏对实验的进一步思考和探索精神.基于以上种种现象,结合自身的一些教学经验,提出尽快提高学生基本实验素质的一些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重庆市选取11个区县的11所普通高中的师生作为调研对象,以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从学校物理实验仪器配置、教师实验课的备课与上课和教师课外的实验指导3方面调研了物理实验教学情况.结果表明:高中物理实验室建设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实验室的使用均较封闭,教师科学探究教学效果不明显,教师普遍缺乏自主研发和改进物理实验以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6.
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中指出,“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显然学生的实验和教师的演示在物理教学中占极其重要的地位”,并要求教师坚决克服困难完成大纲所规定的实验。而目前中等学校的物理仪器,尤其是分组实验的仪器是比较少的,常常是5—6人合用一套仪器,或者采用轮换式,这种方法不但不能配合课堂教学,发挥实验本身应有的作用;也无法提高学生实验技术水平,达到贯彻基本生产  相似文献   

17.
为了使学生学得主动,知识掌握得牢固,达到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目的,我们对“稳恆电流”一章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改革。在“稳恆电流”一章的教学中,我们把所有的演示实验都编成分组实验,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或帮助下通过实验,找出规律,得出结论,牢固掌握知识,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实验的安排在这一章中我们一共安排了十四个实验,这些实验是按照教材的顺序,为使学生学会使用电学的基本量度仪器到逐步掌握综合利用这  相似文献   

18.
张伟 《物理通报》2011,(2):51-53
分组实验课是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对有关物理概念、定律进行探究、检验以及对物理量的测量,从而进行理论思考、升华的动态过程,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主阵地,是物理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分组实  相似文献   

19.
在物理实验课中学生通过使用仪器去了解物理实验的知识、方法、技能以及科学实验的主要过程与基本方法。仪器不仅是物理实验教学的工具,也是物理实验学习的对象之一。学生在接触仪器的过程中,通过操作与思考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从接触仪器开始认识实验,通过了解仪器去理解实验方法。科学实验的能力包括诸多方面,最基本的应有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解释能力,对装置故障的排除能力,这些都是以熟悉仪器为起点的。正因为如此,物理实验课的基本要求中对了解仪  相似文献   

20.
目前,兄弟院校都逐步加强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对数据处理也提出比较严格的要求。我系普通物理实验课也采用了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误差与数据处理.经过一年的实践,体会到这样做使学生受到了从事科学实验能力的训练,学生对实验课发生了兴趣。同时可以通过数据来检验学生实验的技能、技巧及使用仪器的能力。对于达到大纲的要求大有好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