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本文概述了宁夏自行车运动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论述了自行车运动在我区普遍发展的四大特点。  相似文献   

3.
4.
1890年,基督新教的"内地会"首先在洛阳传教,随后新教的信义会、圣公会和天主教等先后传入洛阳.基督教传入后,设立教堂、开办医院、建立中小学、举办孤儿院,大力发展信徒,积极传播福音.基督教在洛阳的传播有以下特点: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教会医疗事业比较发达;各派之问和谐发展;注意在中国人中发展传教的骨干分子;传教组织比较严密;对洛阳的教育、医疗和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洛阳太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人数量多、延续时间最长的中央大学。洛阳大学是当代仅有20年校龄,规模较小的地方普通高校。洛阳太学对洛阳大学发展的重要启示在于:必须承继洛阳太学的辉煌,构建规模大、规格高的新洛阳大学。同时也探讨了新洛阳大学崭新的管理模式,用人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把洛阳市升格为中央直辖市的基本构想是:把现在归河南省所辖的洛阳市、南阳市、平顶山市、焦作市、三门峡市、济源市、巩义市和登封市划出来,再把现在归山西省所辖的运城市、晋城市和归陕西省所辖的商洛市划出来,成立一个与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和重庆市4个中央直辖市并列的洛阳市.要使洛阳市升格为中央直辖市的构想成为现实,洛阳市当前应做的重点工作是:洛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可能进行的国家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洛阳市学术理论界积极开展洛阳市应对国家行政区划调整的学术研究;争取全国人大代表的支持,并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洛阳升格为中央直辖市的议案;高标准高起点大视野搞好洛阳市的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7.
《洛阳文化与洛阳经济》是紧扣洛阳未来命运而撰写的学术专著。专著作者纵论洛阳古今的沧桑变化 ,从古都洛阳文化的独特性出发 ,作出了振兴洛阳现代经济的战略思考。作为区域文化和区域经济的研究成果 ,专著高度重视对史实和资料作理论上的概括 ,从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关系出发 ,提出了一些带规律性的见解。专著采用文化学、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 ,具有极大的开拓性和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传统政治优势。在抗美援朝运动中,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树立群众对党和国家的信任,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有序恢复和建设。党动员群众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坚持以人为本的动员群众理念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与理论,都有广泛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洛阳伽蓝记》讲述了洛阳城的前生今世,不同朝代意象叠相交映,交相迸发,形成丰富的时空层面。迁邺是《洛阳伽蓝记》的时空临界点,杨衒之再三将事件的结局定格为迁邺,然而再不言迁邺之后果。《洛阳伽蓝记》构建了奇特的多维世界,各路神仙鬼怪在洛阳城轮番出场,并行生活。  相似文献   

11.
自二战以来越来越多的美国人通过联邦政府的资助实现了大学梦,美国社会经济的进步与繁荣离不开高等教育所培养的各类人才。美国联邦政府大学生资助体系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结果,其中包括科技革命的发展、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民权运动的发展、联邦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干预以及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拉丁美洲在美国的冷战战略中处于相对次要的位置。冷战初期,美国没有给拉美提供政府援助而是让垄断资本去自由开发;古巴革命的冲击和拉美人民不满情绪的高涨迫使肯尼迪政府推出了“争取进步联盟”,但效果并不理想;之后美国政府对拉美政策再无大的突破,里根政府再一次把意识形态因素提上了议事日程;冷战的结束更使得拉美在美国外交中的地位大大下降。意识形态、冷战进程、历史积淀和控制手法是冷战时期美国对拉美政策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美国新保守主义的外交思想及政策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和强烈的进攻性。冷战后,新保守主义者仍然奉行冷战思维,鼓吹"中国威胁论",主张对华奉行强硬的"遏制政策"。他们通过参与政治实践、操纵媒体引导舆论、控制国会影响立法等手段,影响克林顿、布什政府的对华政策,使布什政府的对华政策具有明显的新保守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14.
15.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有句名言:"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粮食是人类第一生活必需品,是保障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最重要的战略物资。春秋战国时的齐国通过实施"粮食战争",助其成就了"五霸之首"的地位;当今美国同样把粮食作为战略武器,实施"粮食战争",助其维持"一超独霸"世界地位。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第一大粮食消费国,我国粮食安全正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威胁和挑战,"粮食安全"必须警钟长鸣,必须坚持自力更生。  相似文献   

16.
经历了30年代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开始和平时期的建设。为了在冷战中处于优势地位,联邦政府十分关注高等教育的发展。其助学贷款政策正式确立于1958年,1965年又设立了"担保学生贷款"。作为战后初期的两项主要的助学贷款政策,它们为国家培养各类专业人才,实现高等教育机会平等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2 0世纪 80年代末 90年代初 ,冷战结束、苏联解体后 ,日美同盟共同遏制的对象消失了 ,日美经贸摩擦的加剧使同盟处于一种“漂流”状态。 90年代中期 ,美国经济恢复了景气 ,日本“泡沫经济”破灭 ,中国经济迅速崛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日美两国从自身的对外战略利益出发 ,决定强化安全同盟。 1995年美国的《东亚战略报告》和日本的新《防卫计划大纲》为强化同盟铺设了轨道。 1996年发表的《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和 1997年出台的新《日美防卫合作指导方针》以及 1999年日本国会通过的有关新指针的三个相关法案 ,使得日美同盟体制从此发生质变 ,日美强化安全同盟的跨世纪工程在历时三年后最终完成。  相似文献   

18.
德国在二战后被分裂成两个国家,就其外部因素来讲,是由于以美苏为首的大国合作政策在战后逐渐走向对抗并导致冷战的产物,是外部力量施加于德国的结果,而在走向对抗的过程中,美苏在德国赔偿问题上的冲突,是导致德国分裂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自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伊美之间长时间处于敌对状态。两伊战争中美国围绕保证石油航道安全和遏制苏联在中东的影响力两大战略设想,采取灵活务实的外交政策,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伊朗,基本上实现了其经济利益并扩大了在中东地区的政治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2003年3月20日,美伊战争全面爆发。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军事、科技实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颠覆了萨达姆政权。5月1日后伊拉克进入战后重建,正如人们战前所料,美国在伊拉克战后重建中面对重重困境,然而萨达姆的被俘并没有使美国摆脱这种困境。美国最终能赢得战争的胜利吗?或许这场非正义的战争根本不存在最终的"赢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