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 ,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此 ,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 ,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 ,给学生自己动手的机会 ,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进而培养探索能力和创新意识 .笔者采用“TI数理图形计算器”辅助教学进行了探索与尝试 ,下面以行列式的教学为例加以阐述 .  一、使用TI图形计算器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有利于营造探索的空间  把行列式初步与TI图形计算器结合教学 ,使学生从大量繁杂、重复的运算中解放出来 ,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如在学习…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数学教学中,为学生学习数学创造了便利的条件.其中TI图形计算器不仅功能强大,而且轻巧,便于随时随地用来探究和学习数学.它具有快速计算、准确地作图和动态展现图形的功能.运用它能将数据、图形、表达式进行多元联系表示;使学生可以从多个维度来体验知  相似文献   

3.
美国德州仪器 (TI)公司推出的全系列图系计算器产品是基于领先理念的手持图形计算技术的新一代数学学习工具 ,在美国、欧洲、澳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使用 .图形计算以其专业的函数绘图及图形处理功能及强大的代数运算系统 ,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和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与热情 ,为数学学习带来全新体验 .同时 ,TI图形计算器又以其轻巧便携的设计 ,真正体现了随时随地学习数学 ,从而成为广大学生轻松拥有的掌上数学学习的专用工具 .选择TI图形计算器 ,开启探索的空间 ,让数学学习从此充满精彩……TI公司过去几年来一直致力于与中国教…  相似文献   

4.
李静  张炜卓 《数学通报》2006,45(3):60-62
本文是一个将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知识整合的教学实例,指导学生借助图形计算器学习合情推理的方法,探究杨辉三角中的数学规律.学生使用图形计算器研究数学问题过程中某些繁琐的计算、推导完全可以由机器完成,使学生把学习的重心放到观察、猜想中去,进一步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从今年开始高一年级使用人教社出版的数学新教材,我校还参与了“十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题研究,使用人教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试验教材,每个学生一台图形计算器,学生在课上、课下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图形计算器,经过一学期的实验,我们希望了解学生对计算器  相似文献   

6.
图形计算器扩展了普通计算器的功能 ,具有强大的图形功能、可视化功能和计算机代数系统功能 .图形计算器在数学问题与数学对象的多重表示 ,及以此为手段的数学实验探索活动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图形计算器不仅影响了老师的“教”也改变了我们的“学” .TI 图形计算器突出的优点还在于它给我们提供了自我研究 ,自我学习的优良条件 ,激发了我们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 .下面是我们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TI 92Plus图形计算器的若干实例 .1 求解非常规方程在竞赛数学、研究性学习或建模过程中 ,常会遇到一些非常规方程 ,如高次方程或…  相似文献   

7.
TI图形计算器辅助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究能力是数学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必备素质,TI图形计算器强大的计算机代数系统、交互式动态几何功能等构成了一个探索数学奥秘的理想实验室,给学生的发现提供了巨大的探究与实验空间.  相似文献   

8.
在统计与概率学习中,最有效的教学途径是通过学生亲身实践、动手模拟,来体会统计思想和概率的意义.随机模拟试验需要大量随机数,用手工方法费时费力,而图形计算器可以快捷便利地实现,笔者以HP图形计算器为例,探讨利用图形计算器进行随机数与模拟实验教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虞涛 《中学数学》2003,(11):25-27
图形计算器辅助数学知识的学习 ,一方面可以解决比较基础的数学问题 ,让我们比较好地理解数学概念 .另一方面 ,探究有一定难度的数学问题 ,实现“做数学”.虽然任何一种图形计算器的内置功能都是确定的、有限的 ,但我们在实践中却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 ,创造出无穷的、生动的、借以用技术支持的活动素材 ,并且随着对图形计算器功能了解的不断深入 ,随着教育教学观的更新 ,随着数学素养的不断提高 ,我们将创新设计出各种更生动精彩的数学情境活动或综合数理活动 ,使学生的探索能力得以提高 ,数学理解能力在更高层次上发展 .1  以“多重表示”…  相似文献   

10.
TI图形计算器辅助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I图形计算器是一种现代手持技术,它具有数据处理功能、函数功能、图形功能、简单编程功能和进行一些数理实验的功能,而且具有很好的交互性.它可以直观地绘制各种图形,并进行动态演示、跟踪轨迹.利用这些功能学生可以充分地参与探究性活动,主动的建构知识,不仅能增强动手实验能力,同时还能体会到归纳、猜想等合情推理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有助于促进学生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软件如TI-Nspire图形计算器具有强大的几何作图、代数运算和数据处理等功能,这些功能与教材的深度融合为数学实验探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本文以TI-Nspire图形计算器为主要信息技术手段,重点以2022年佛山高三一模第21题解析几何中定点问题的讲评为例,展示了一节数学实验教学课的过程及教学成果,以期引导大家重视数学实验课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郑隽 《数学之友》2023,(14):55-57
利用图形计算器的便携性以及数学学科的专业功能,在“教师引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下,指导学生进行初中数学的项目式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独立进行数学思考的能力,增强学生用数学观察生活,用数学语言描述生活现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康杰 《数学通报》2002,(10):8-11
1 利用图形计算器开展探究性活动的意义当前 ,全面推进课程改革 ,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已成为基础教育的两大热点 .随着《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实验稿 )的颁布和执行 ,中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都将发生明显的变化 .在《标准》中 ,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 ,利用图形计算器开展中学数学探究性活动恰好成为培养这种方式的一种有效途径 ,我认为它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条 :1 1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图形计算器作为一种重要的现代化教育技术 ,在学生发现、探索、研…  相似文献   

14.
在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广泛整合的教学背景下,根据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对幂函数一节的教学要求,笔者结合TI图形计算器的运用,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尝试展开TI图形计算器引入幂函数教与学效果的行动研究.在探究过程中,笔者设计并考查了涉及“教”与“学”两方面的研究问题,并选取了笔者所在单位2个班级共63名学生参与教学实验,通过对实验班进行TI图形计算器引入教学和对照班采取传统方法教学,汇总前测、后测情况,组织全体学生的问卷调查、个别学生及与听课教师访谈,以研究新技术设备引入课堂的教学效果差异.  相似文献   

15.
周佳宁 《数学通报》2003,(12):38-39
刚接触TI图形计算器时 ,我没有想到TI图形计算器的功能如此之大 ,它不仅能够作函数图象 ,显示函数值表 ,而且还能够解决数列、统计、金融等实际问题 .TI图形计算器为探索、发现、猜想、验证等数学实验提供了环境 ,为我学习数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我从此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数学不再是枯燥无味 .体验一 :探究参数对函数的影响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 ,经常会碰到参数问题 ,如同在初中学习一元二次函数y=ax2 +bx +c时 ,考虑参数a ,b ,c对函数的影响一样 ,当时我是死记硬背记住了每一个参数的对函数的影响 ,然后通过大量练习来巩固 ,而现在…  相似文献   

16.
曲线拟合教学要有三个突破——例谈图形计算器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在教育部新修订的教育行业标准(JY/T0406-2010)中首次将图形计算器列入高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本文以TI-spire cx cas图形计算器为例,简称"TI"),它为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工具、新的视角,对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应用的能力提出新的课题、新的要求.曲线拟合作为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与函数、数列、三角函数、概率统计等问题密切相关,但也是数学教学的一个盲区,一些老师认为这个部分的数据繁杂、计算量大、思想内容简单、可操作性差,忽视它在数学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李晖 《中学数学》2009,(9):10-12
高中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双基,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更加强调数学与实践的联系.这一点在新教材中体现得特别明显.<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数学建模"的概念、实施过程、教学案例和具体要求.对"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以及"尽可能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各种数学教育技术平台,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探索和发现"等培养目标作了具体阐释.……  相似文献   

18.
案例概述   本案例适用于高中数学平面解析几何中<参数方程>一节,属于课外拓展型案例.在本案例中,我们利用T1-83 plus图形计算器研究形如x=sin(at)+cos(bt),y=sin(d)+cos(dt)(t∈R,a、b、c、d为非负整数)的参数方程所表示的曲线的形状及性质(如周期性、对称性等),并试图揭示a、b、c、d,变化时所呈现出的某些共同规律.……  相似文献   

19.
现在的中学课本中,数学文化和生活数学的含量逐渐在增加,目的很显然是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类似游戏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学完后还能回味无穷.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有利于问题解决的策略的多样化.图形分割能很好地体现这些方面的要求.这类题目直观性强,解法和结论开放,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看似复杂的图形分割,都有其互相联系的共性,一些简单、规则的、在学生所学范围内的图形分割也还是有规律可寻的,  相似文献   

20.
自上海高考允许使用规定的计算器进行数学问题探究后,在高中数学命题中相应地出现了对数学实验思想方法的考查.数学实验给学生提供一个亲身研究数学的机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将被动学习方式变为主动学习方式.以数学实验为探究手段的高中命题新视角已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