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常见运动性躯体疲劳及恢复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运动性疲劳产生原因、感觉症状及恢复手段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恢复手段和方法,尽快消除疲劳、加快恢复.  相似文献   

2.
运动性疲劳是一种机体自我保护的生理现象,但疲劳的长期积累又必然影响训练和竞赛效果。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是本世纪运动医学领域研究的一个重点课题。本文通过对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机制及其恢复手段进行综述,以期为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运动性疲劳的诊断及其恢复手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原 《河池师专学报》2001,21(2):98-101
疲劳与恢复是运动实践中对立统一的整体,运动能力的提高是在恢复中得以体现。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运动性疲劳诊断与恢复的研究成果,为普及运动训练科学化知识,提供重要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及恢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占宾 《科技信息》2009,(30):179-179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训练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本文在阐述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几种机制学说的基础上,从营养、按摩和中草药的方法对疲劳恢复手段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分析及其快速有效的恢复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性疲劳产生后的恢复问题一直是运动医学领域学者们研究的重点与热点问题.大量研究证实,传统的物理疗法对于运动性疲劳的消除是积极有效的.新近研究结果显示,运动后的营养补充也是促进运动员身体机能恢复的重要保证.就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并从物理和营养补充两个角度来探讨运动性疲劳的快速恢复问题,这对于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有着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根据运动的特点,对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及其恢复措施进行阐述,特别是运用心理手段为运动员消除疲劳,为完善训练,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增进运动员健康及树立自信心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运动性疲劳后的恢复过程是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界十分引人重视的研究课题。随着现代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运动强度越来越大。对适度的运动性疲劳,施以合理的恢复手段可以促进人体机能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训练效果的获得是在恢复期中,合理地安排运动后的恢复过程,就会加速运动性疲劳的消除,使训练对身体的影响在新的水平上获得适应性提高。随着现代体育运动的发展,通过研究和实践,人们的认识,已从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发展到“没有恢复就不能继续训练”。这就更突出运动后恢复过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体育运动中出现的疲劳现象,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到运动前的状态,重新获得最佳的工作或运动能力,从运动训练学手段、营养性手段、中医药学手段、物理学手段及心理学手段对运动性疲劳现象的恢复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谢忠萍 《科技资讯》2007,(32):210-211
本文阐述了足球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原因,并提出了疲劳产生后的恢复措施.旨在提高对足球运动运动性疲劳的认识,希望能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和身心健康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疲劳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它是运动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一种生理功能的变化.如果运动性疲劳没有得到及时的恢复而使疲劳累积导致疲劳过度,就会变成一种病理观象,从而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所以根据疲劳的产生机理,原因分析进而运用一些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使机体快速有效地进行超量恢复,以便再更好的投入训练,进行更高水平的恢复,提高人体功能能力达到更高水平的运动能力贮备.  相似文献   

11.
刘路 《科技信息》2011,(8):270-270
运动性疲劳是由于负荷运动引起的机体机能能力或工作效率下降的一种生理现象,普遍存在于运动训练的过程之中。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运动性疲劳的诊断与恢复作系统的阐述,以期对科学化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阐述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发生的部位、判断疲劳程度的方法及恢复手段。  相似文献   

13.
周勤  刘立涛 《吉安师专学报》2003,24(Z1):324-325
阐述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发生的部位、判断疲劳程度的方法及恢复手段.  相似文献   

14.
整肤疗法对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效果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验观察法,将45名受试者随即分成自然恢复组、推拿组和整肤疗法组,通过运动性疲劳的造模,经过自然休息、推拿和整肤治疗各30min,检测比较各组运动前、后及治疗后的血乳酸、肌酸激酶、尿素氮、简单反应时等生理、生化指标以及RPE值。研究发现:运动性疲劳后,受试者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均明显改变。经过休息或治疗后,指标变化不大,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至次日晨,推拿组和整肤疗法组除了肌酸激酶外,其它指标基本上都恢复至正常,而自然恢复组多项指标没有恢复到正常水平。得出:整肤疗法对运动性疲劳的恢复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篮球运动员运动性疲劳及体能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能恢复是篮球运动员适应高强度训练和比赛的保证.能源物质的消耗和乳酸在肌肉与血液中积聚是篮球运动员疲劳产生的主要原因.根据篮球运动性疲劳的特点,对运动性疲劳的主要诊断方法、体能恢复的原则及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吴薇 《科技信息》2010,(9):215-215,218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训练中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没有训练就没有疲劳,没有恢复就没有提高,适宜的疲劳与合理的恢复是提高运动能力的关键。本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和诊断方法进行了阐述,并从不同角度对运动性疲劳的恢复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7.
运动性疲劳是由运动本身引起的十分复杂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属机体的病态表现,中长跑的项目特点决定了它的疲劳特点.运用中医药手段及时、充分恢复中长跑的运动性疲劳,对于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水平、竞技能力有着十分独到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武术散打运动性疲劳的监控与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武术散打运动性疲劳成因的基础上,认为练习者和教练员可通过自我主观感觉和客观的生理生化等指标对运动性疲劳进行有效监控,并针对不同疲劳特征实施有效的恢复,为提高武术散打运动训练水平,促进其普及、提高和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从中医角度看运动性疲劳和恢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训练中重要的研究课题,其机制还没有完全清楚。从中医角度看,运动性疲劳归为劳倦、虚损等范畴。中医在此方面最大的优点在于从整体出发,能系统地阐述疲劳产生的原因和机理,这就为生命学科搞清楚运动性疲劳的机制带来了启示:充分考虑到人体是1个有机联系的整体,重视引起疲劳各因素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选择恰当的切入点,在此进行系统研究,而不是一味地强调还原途径即从组织器官到细胞,再到分子水平。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查阅了以运动性疲劳与恢复为主题的,时间从1994—2006年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共有相关的文献376条,综述了目前对运动性疲劳与恢复的研究状况,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