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2.
2005年二九一农场大面积发生水稻稻瘟病和叶鞘腐败病,且二九一农场土壤偏碱性,为了验证不同药剂在弱碱性的土壤条件下对病害的防治效果,2006年在双鸭山二九一农场试验站老稻田上年发病田块做此试验。 相似文献
3.
通过水稻两个杂交组合三个性状的遗传特点和相互关系的研究,表明水稻酯酶同工酶12A,过氧化物酶15A和叶鞘颜色分别受三个基因位点(ESt—3,Pox—4和Psh)控制。三个性状间存在明显的连锁关系。三点测交结果表明,控制上述三个性状的基因间的排列顺序是Psh~Est—3~Pox—4。基因间的遗传距离为,Psh~Est—3之间5.6,Est—3~Pox—4之间13.5. 相似文献
4.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由迁飞性害虫——白背飞虱携毒传播,具有突发性强,扩散蔓延快,危害损失大的特点,严重丘块可造成基本绝收。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强化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大力推行现代农业植保技术,协调应用多种防治方法,推进水稻重大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增强应急防控能力,控制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为害,确保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5.
6.
范佳翔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2009,(24):218-218
水稻白叶枯病作为黑龙江省植物检疫对象2004年在桦南县首次发现并迅速扩展蔓延,严重威胁着全县及周边地区的水稻生产安全,通过在3年来对水稻白叶枯病发生危害特点进行了调查研究基础上,针对寒带地区水稻白叶枯病发生特点,提出了在寒地水稻白叶枯病综合防控技术并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7.
2010年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应急防控试验探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一种严重为害水稻生产的病毒病,目前没有十分有效的防控措施,特别是对已经大面积暴发成灾的本田期水稻。本研究在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麻田乡,针对整个田块已经发生病毒病的二晚移栽稻田,进行应急防控实验,探究不同药剂组合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治效果。试验以杀虫剂、抗病毒剂、生长调节剂、免疫激活剂和生物肥料为材料,通过不同的组合和不同的施药次数,探讨不同处理的防治效果,试验发现不同的药剂组合对防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确存在不同的防治效果,最高防治效果可达46.75%。这些研究为下一步研究防治水稻病毒病应急防控措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9.
10.
11.
重庆涪陵大气污染物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重庆涪陵2010—2014年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同期的气象资料,分析了涪陵地区大气污染物的变化情况与气象要素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涪陵从2010到2014年空气质量有变好趋势,迎宾大道和兴华中路的空气质量总体较好,AQI指数优良天数分别占87%和85.6%,PM_(10)为涪陵首要污染物.PM_(10),SO_2质量浓度具有周期性变化特征,从1月至12月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每年较冷的12月、1月、2月PM_(10)质量浓度值较高,较热的月份质量浓度值较低.NO_2质量浓度年际间变化幅度较小.PM_(10)与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具有负相关性,与气压具有正相关,即气温越高、降雨量越大、气压越低、风速越大,PM_(10)质量浓度越低.SO_2,NO_2与气温、气压、降水量均为负相关,与相对湿度正相关.不同月份大气污染物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2.
洪全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6(5):151-154
为了考察大气污染控制举措对能见度的影响,分析了重庆市主城区近15年的观测数据,并用二元相关和偏相关分析了大气能见度与气象因子和空气质量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重庆市能见度的季节变化较为明显,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能见度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风使大气中的污染物和水蒸气迁移和稀释能力增强,从而增大能见度,而相对湿度和降雨量以及大气中TSP、NOx\SO2浓度的增加又将导致能见度下降。 相似文献
13.
14.
喀斯特地区土地整理规划及景观生态学方法的应用--以重庆市涪陵区荒田片区为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重庆市涪陵区荒田村属喀斯特地貌区,自然环境条件特殊,水土流失严重等生态问题突出.应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该区土地整理的生态条件,以及东、西片区土地利用和景观特征的差异,并据此提出西片区是土地整理开发的重点,东片区是生态保护的重点的规划方案,同时提出其利用对策及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5.
牡丹根腐病及其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牡丹园9批64个受病害牡丹样品中分离获得137个分离物,经筛选、纯化、回接试验,依其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将病原菌鉴定为茄腐皮镰孢霉(Fusarium solani)。病原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根部越冬,5~7月为发病盛期。病害的发生与牡丹重茬、土壤酸碱度等因子密切相关。经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了绿亨1号、绿亨2号和50%多福可湿性粉剂等防治根腐病的有效药剂,在新牡丹园防治效果达90%左右,感病指数控制在5左右,对老牡丹园防治效果80%左右,感病指数控制在10左右。 相似文献
16.
以2004—2011年重庆市保障性住房规模相关数据为基础,选择灰色关联度数学模型,对保障性住房规模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影响重庆市保障性住房规模的因素主要为居民住房需求、政府保障性住房供给能力与住房市场供给等3方面,其中保障性住房投资额关联度最高;鉴于此,一方面要保证保障性住房资金的落实;另一方面要确保保障性住房供需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7.
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永民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8,10(2):115-119
理论经济学认为,城乡间交易效率和劳动效率的差距是促进城市化的关键因素。在结合中国现实国情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对城市化进程还有负向作用的是城市的专业化经济、农民进城的迁入成本和农村土地使用权及村集体相关福利。目前,我国的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帮助农民致富的措施对城市化进程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比较而言,降低农民进城迁入成本的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和户籍制度改革将成为加速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混凝土的强度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以完善混凝土施工工艺,确保建筑工程质量,达到延长建筑使用寿命和提高施工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涪陵区地势起伏较大,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山地面积广大,地质构造较复杂,层状地层发育.在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等的影响下,涪陵区地质灾害十分发育.通过地质灾害排查工作,初步认识了涪陵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进而分析其地质灾害形成条件,最后总结地质灾害的发生规律,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20.
煤层气产业战略效益是指煤层气产业发展对经济社会的整体贡献,本文从国家能源供需趋势和煤层气产业自身发展条件两个方面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影响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及其战略效益的宏观因素包括经济状况、煤炭生产、洁净能源生产和环境保护三大方面,未来的经济状况是一个不确定因素,未来能源需求注定持续增长,发展新能源和低碳技术将刺激天然气(含煤层气)生产和消费大幅度增长.就细观层次而言,煤层气产量是产业战略效益的核心考量,受到煤层气资源条件及其探明程度、抽采方式与抽采技术、资金投入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煤层气资源非常丰富,但资源探明程度低,煤层气地质条件复杂,既有战略效益释放的巨大空间,又对开发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抽采技术发展水平决定着煤层气产业战略效益可实现的程度,研发重点在于围绕提高煤层气地面单井产量和矿井抽采率两个核心,发展适用于各类地质条件的开发技术.煤层气开发前期投资大,投资风险高,资金回收期长,需从国家层面完善鼓励政策,构建多元化投融资平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