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物理通报》2009,(10):64-64
瑞典皇家科学院2009年10月6日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以及美国科学家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  相似文献   

2.
吴江滨 《物理通报》2007,(11):1-2,55
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法国科学家阿尔伯特·费尔(Albert Vert)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鲁伯格(Peter Grunberg),共同获得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的原因是这两位科学家先后独立发现了“巨磁电阻”(giant magnetoresistance,GMR)效应.这个发现引发的技术进步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机硬盘磁头的数据读取能力,使硬盘无论从容量还是体积上都产生了质的飞越.这个发现还导致了新一代磁传感器的出现,而且巨磁电阻被认为是纳米技术最重要的应用之一.  相似文献   

3.
李之 《现代物理知识》2007,19(1):F0002-F0002
美国时间2006年10月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审委员会宣布,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是约翰·马瑟和乔治·斯穆特两位从事天体物理研究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4.
历时5年、耗资6.4亿元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BEPCⅡ)于2009年5月19日圆满完成。改造后的电子对撞机在1.89GeV能量下,对撞亮度超过3×10^32cm^-2·s^-1,最高达到3.21×10^32cm^-2·s^-1,性能提高30多倍,每秒钟可实现碰撞1亿多次,对撞亮度在一定能量区域里,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加速器CESR曾创下的世界纪录的4倍以上。建成于1988年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是世界八大高能加速器中心之一,中国科学家利用这一装置在世界高能物理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2003年,在SARS病毒防治战役中,  相似文献   

5.
CO(a)与CS2和CS传能反应中激发态碎片形成速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流动余辉技术研究了亚稳态CO(a)与CS2和CS的传能反应,测定了反应产生的激发态碎片CS(A)和CS(a)的形成速率常数。CO(a)与CS2传能反应中CS(A)和CS(a)的形成速率常数分别为3.46×10^-11cm^3·molec^-1·sec^-1和1.14×10^-10cm^3·molec^-1·sec^-1。CO(a)与CS传能反应中CS(A)和CS(a)的形成速率常数分别为1  相似文献   

6.
据俄罗斯国立莫斯科大学核物理科学研究所所长米哈伊尔·帕纳修克宣布,国际空间站正在安装超导磁铁,科学家希望借助于它“捕获”暗物质、反物质和宇宙射线。  相似文献   

7.
《物理通报》2007,(10):3-3
德国科布伦茨大学两名物理学家冈特·尼姆茨和阿尔方斯·施塔尔霍芬宣称,他们已做到了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打破光速.此宣称如获证实,将表明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是错误的.狭义相对论要求无限大的能量以推动一物体获得超过每秒18600英里的速度.  相似文献   

8.
合成和表征了两种新的Schiff碱配合物[ZnL(C104)·4H2O(A)和CdL(C104)·3H20(B)],其中L=2-{2-(Aminomethyl-amino]-methyl}-phenol.A(或B)、FeSO4·7H2O和K3[Fe(ox)3]·3H2O进一步反应,生成了配位聚合物{[ML][Fe^ⅡFe^Ⅲ(ox)3]·H2O}∞,其中M=Zn^2+(C)或Cd^2+(D).红外光谱和Mossbauer谱测定结果表明,C和D具有二维层状结构,其阴离子层由[Fe^ⅡFe^Ⅲ(ox)3]-单元构成.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流动余辉技术研究了亚稳态原子He(2^3s)和Ne(^3p0.2)与POCl3分子的传能反应,获得了激发态碎片PO(A)和PO(B)的发射光谱,测定了He(2^3s)与POCl3反应中PO(A)和PO(B)的形成速率常数,其数值分别为:KPO(A)=3.68×10^-11cm^3·molecule^-1S^-1和KPO(B)=9.40×10^-11cm^3·molecule^-1·S^-1  相似文献   

10.
由德国、英国、亚美尼亚、法国、伊朗、爱尔兰、纳米比亚、南非和捷克天文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成功拍摄到几幅超新星残余照片,超新星是在约1千年前爆发的。根据照片判断,宇宙辐射是超新星爆发的产物。正如德国天体物理学家戴维·贝尔格博士指出.“虽说科学家早已认为,宇宙辐射是由超新星爆发引起的,而现在科学家有了证据。”  相似文献   

11.
今年6月北京时间21日23时15分,由62岁的南非人迈克尔·梅尔韦尔驾驶的“太空船一号”飞行器,平安降落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莫哈韦沙漠的机场,从而成功完成了私人投资建造太空器的首次太空飞行。在机场上,迈克尔·梅尔韦尔受到飞船设计者伯特·鲁坦等数千人的热烈欢迎。在这次飞行中,  相似文献   

12.
应用微相吸附-光谱修正技术,研究了Cu(Ⅱ)、Ni(Ⅱ)与酸性茜素蓝B(AABB)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AB)胶束上的配位反应,分析了表面活性剂在配位反应中的增效机理,表征了二元和三元结合物的性质.结果表明,AABB-CTAB作用符合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产物结合比为1:2.5,单体聚集形式为AABB2.CTAB5,在20和40 ℃的结合常数分别为5.95×10^5和2.48×10^5;AABB-Cu-Ni在CTAB胶束上配位反应的配位比分别为AABB:Cu=1:1,AABB:Ni=1:2.5,三元产物聚集态为Cu2·AABB2·CTAB80和Ni5·AABB2·CTAB80.  相似文献   

13.
拟就弗里茨·伦敦这位为人知之甚少但颇具特色的低温物理学家的生平和业绩,作一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study, the optical properties as well as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degradation of low-density polyethylene (LDPE)/polypropylene fiber (PP fiber) (10–50% PP fiber), polypropylene (PP)/PP fiber (10–50% PP fiber), and LDPE/diamond (0.1–3% diamond) blends, which are prepared by hot pressing method, with changing thicknesses ranging from 30 to 225 μm, are compared. The spectra, in the wavelength range 200–2500 nm, are examined. Based on optical absorption spectra obtained, Tauc graphs are plotted. Determined values of the direct optical energy gap (E d opt ), the indirect optical energy gap (E i opt ), the width of the band (ΔE), and ultraviolet transmittance (TUV) are listed. The direct E d opt and indirect E i opt values for organic blends are in the range of 3.10–3.17 eV and 1.52–2.99 eV; for inorganic blends they are 1.80–4.13 eV and 1.55–4.7 eV respectively. The electrical strength (ε) and the mechanical tension (σ) have been investigated, and graphs (the dependence of the electrical life time log τε on ε) are give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analyzed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validity of the thermofluctuation theory. LDPE and LDPE/0.5% diamond composite parameters consecutively changed: σ from 68 to 82 MPa, ε from 60·106 to 85·106 V/m, mechanical lifetime τσ from 10 to 1.5·105 sec, electrical lifetime τε from 2· 103 to 2·105 sec, and structure-sensitive parameters γ and χ — from 1.48 to 1.18 (J)MPa/mole and from 0.97 to 0.70 (J)Vm−1/mole respectively. The values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durability were observed to increase by 20 and 41%, respectively, for LDPE/0.5% diamond composite. Published in Zhurnal Prikladnoi Spektroskopii, Vol. 74, No. 5, pp. 677–683, September–October, 2007.  相似文献   

15.
TiO2·nH2O凝胶预处理对水热合成SrTiO3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TiCl4为钛源,首先制备TiO2.nH2O凝胶,然后在80度的水热条件下制备了SrTiO3粉。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TiO2·nH2O凝胶水洗方式,阴离子(Cl^-和NO3-)以及TiO2·nH2O热处理对SrTiO3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洗和热处理都能使TiO2·nH2O凝胶产生晶化;TiO2·nH2O的 化程度对产物SrTiO3颗粒的粒度和粒度分布有很大影响,以非晶质TiO2·nH2O为钛源制备的SrTiO3颗粒度大且粒度分布宽,以结晶TiO2·nH2O为钛源制备的SrTiO3颗粒粒度小且粒度分布窄,而且可以得到纳米颗粒,水热反应液相中存在Cl^-或NO3^-能使产物SrTiO3颗粒粒度稍有增大,综合以上结果,TiO2·nH2O凝胶水洗对产物颗粒的影响主要是由于使凝胶产生了晶化,布阴离子脱除产生的影响很小,因此,在不考虑阴离子对其它工程化影响(如设备腐蚀等)的前提下,可采用热处理代替水洗。·  相似文献   

16.
美国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的戴维·舒里格(David Schurig)同事展示了第一件隐形斗篷,首次将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约翰·潘德利(John Pendry)去年上半年提出的理论概念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17.
最近来自美国波士顿大学(Boston College)、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和马萨诸塞州立技术研究所(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几位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撰文称,他们发现了使刚性的单壁碳纳米管产生巨大变形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学者提出,建造埃及吉萨大金字塔的巨石可能并非天然岩石,而是某种古代混凝土。最近,美国费城卓克索大学(Drexel University)的米歇尔·巴索姆(Michel Barsoum)、阿德里什·甘古利(Adrish Ganguly)和法国科学研究中心微观结构研究实验室的吉勒斯·哈格(Gilles Hug)的工作竟支持了这一备受古埃及学专家批驳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稀土三元配合物粉末和凝胶共发光效应的光声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合成了Eu(TTA)3·Phen和Eu0.8Y0.2(TTA)3·Phen固体配合物微晶粉末及其掺杂的SiO2凝胶样品。在300-800nm测定并解释了其光声光谱。在配体吸收处,Eu0.8Y0.2(TTA)3·Phen的光声强度低于Eu(TTA)3·Phen的光声强度;而对于配合物掺杂的凝胶样品,则情况相反。Y^3+的引入改变了配合物的弛豫过程,且配合物在粉末和凝胶状态下,弛豫历程不尽相同。结合荧光光谱研究了标题化合物的发光特性,并建立了能量传递模型。  相似文献   

20.
Cl+F2→ClF+F和F+ClF′→ClF+F′反应机理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在6-331G*基组下,计算研究了反应Cl+F2→ClF+F和对称反应F+ClF’→ClF+F’的机理。求得前者的过渡态为三角形,活化能为15.57kJ·mol^-1;后者的过渡态为线形和三角形,活化能分别为11.52和196.25kJ·mol^-1。结果均经过振动分析和IRC计算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