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2004年开辟“物理与文化”专栏以来,得到读者、作者的关怀与支持;大家希望“物理与文化”栏目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沟通与融合多作贡献;同时,也为物理教学改革,实现“三维教学”目标提供参考素材.为此决定拓展“物理与文化”专栏的内容及形式,设想如下.1.继续办好“物理与艺术”、“物理与体育”……文化技术层面的专题.2.内容扩展(1)精神层面:物理学工作者(不仅包括物理学家,也包括一般物理学工作者,还包括有志于物理学的青年学子)的人生追求,思想风貌,情感、态度、价值观、信仰……(2)教育层面:物理教学中的文化视角,“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性、爱护人才”的文化气氛,学派、名校与校园文化,在物理教学中科学与人文的沟通与融合等.(3)理论层面:有关物理文化或物理与文化关系的理论研究、阐述、学术争论等.3.形式可多种多样,包括论文、散文、杂文、诗词、通信、格言、对话、书评……作为“拓展”的开端,本期发表了郭雅生等同志呈陈佳洱院士的信和著名物理学家彭桓武先生的诗选.  相似文献   

2.
世纪之交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基本的理念是提倡“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科学素质提高,旨在培养全体学生终生发展的兴趣和能力.教科版义务教育《物理》新教材在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紧紧把握“面向全体学生科学素质提高”的根本方向,为深化我们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有利条件.新教材无论在编写理念,描述形式,还是在知识结构与学习要求上,与以前的教材相比,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回想刚拿到这套教材时,看到过去教材中一些讲述性的内容不见了,  相似文献   

3.
2005年是国际物理年,以纪念爱因斯坦及其伟大成就为主题的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这其中出现了一个现象,就是以“物理文化”命名的各种活动出现的频率明显增大.对这一现象作理性思考,我们会意识到,在这个人人都可以讨论文化、任何东西都可冠之以“文化”概念的时代(有人称是文化被滥用的年代),当我们对“物理文化”这一概念没有做足够的阐释和解读的情况下,轻率地提出这一概念并且很快地将其大众化甚至口号化,必然会带来很多疑惑与误解.因此,回答什么是物理文化,为什么要研究物理文化,发掘物理文化研究的广泛议题和意义等一系列问题就显得相当必要和急迫.  相似文献   

4.
朱兴国 《物理通报》2004,(11):23-25
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动合作,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形式之一,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物理课程应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物理课的大多数科学探究都不宜以个人为单位进行,应分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对于我们更新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实  相似文献   

5.
杨振宇说“物理应该是有血有肉的.应该是与生活、与实验、与应用息息相关,应该是充满时代气息的全新的物理.一句话,应该是活的物理技术物理的生命力在于它可以不断地从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中汲取营养.因此,技术物理教育要面向实践,要面向科技前沿.  相似文献   

6.
物理教学中师生的"情感共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师生的“情感共鸣”,是指师生双方的情感相互感应、相互加强而同处于“峰、峰”相遇的最佳教学状态.师生的情感共鸣是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变量,是师生在知识、理性、情感方面的互动过程.学生是否乐于接受教师所传授的信息,关键在于这信息能否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就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相似文献   

7.
李萍萍 《物理》2005,34(8):588-588
2004年9月30日,为了“迎接世界物理年”,在我校举办了以“热爱物理、欣赏物理、宣传物理”为主题的“大学物理学习素养大奖赛”活动.目的在于弘扬物理的文化价值,倡导一种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精神,把物理学习和做人联系起来,挖掘物理本身内在的精神价值和育人价值.以此活动,昭示人们重视物理、热爱物理、参与物理,使物理教学从知识型升华为知识与物理精神相结合的综合型教学.  相似文献   

8.
当前,以大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目的。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能否真正实施.笔者作为一名物理教师来谈谈物理教师的素质问题.  相似文献   

9.
王凯  矫金龙  陈海 《物理与工程》2023,(2):60-72+80
为了继承发扬王淦昌先生“以身许国”的精神,浙江大学物理学系2018年起开设“工程物理导论”课程,将涉及核武器的公开物理原理和我国研制核武器的历史特别是老一辈科学家科学报国的精神有机融合在课堂教学中。工程物理是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一方面核结合能的释放是一个微观核物理过程,而要得到宏观效应则是一个典型的非平衡态统计物理的输运问题,因此,涵盖了核物理、原子物理、中子输运、等离子体物理等一大批学科方向。课程以培养物理学专业的学生对大科学工程和工程科学的理解为目标。为纪念王淦昌先生诞辰115周年,我们将课程讲义的导论部分整理修改形成了此文。  相似文献   

10.
科学探究不仅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一环,也是科学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物理课程应该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那么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学生的科学探究与科学家的科学研究,看一看它们是否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