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主题二“运动和相互作用”中,对液体压强知识提出的教学要求是:“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相比,新课标降低了对知识层次的要求,强调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的概念,对压强的概念没有终结性的要求.另外,新课标还强调了压强公式的应用和在实际问题中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这一要求上的变化,体现了要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探究知识、联系丰富多彩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去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它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实践.因此,我们在教学当中一定注意内容要有趣昧性,可以做一些趣昧实验.如在讲大气压强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马德堡半球实验”时,让两个力气大的学生在自制的马德堡  相似文献   

3.
气体在极高压强下不再遵从玻意耳定律和盖·吕萨克定律,而代之以 Levitt建议的两个经验公式 p= CeB/V及=V0+αpT.根据这两个经验公式,我们计算了在极高压强下气体的各种热力学性质,讨论了它们随压强和温度的变化趋势,并且与理想气体和范德瓦耳斯气体的情形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最近,笔者在教研活动中听了两位老师的课,课题是“自由落体运动”(《物理》必修1第二章第四节).课堂中,两位老师都对教材中“做一做——估算傻瓜照相机的曝光时间”问题进行了教学.问题如下:  相似文献   

5.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需要每一个老师认真思考与对待的问题.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深刻反思日常的教学行为,积极探索一种能够真正有利于新课程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教学.只有教师教法得当,学生学得主动,教学效果才会好.最近,笔者随堂听了两位年轻教师的课.恰巧他们讲解同一例题,由于讲授方法不同,教学效果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6.
巧用乒乓球五例董文承(山东省文登师范学校264400)用乒乓球验证流体的流速大压强小这一原理,取材方便、方法简单、效果明显、富有趣味,深受学生欢迎.现介绍五例.1.两球相吸在较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放置两只乒乓球,两球间隔1厘米.用一细管向两球之间用力吹气...  相似文献   

7.
本文由通过微观量求统计平均计算任强得到的内能与压强、体积之关系,借助于理想费米、玻色气体的统计分布规律论证其压强对经典值偏离的问题.特点是避免了计算巨热力势,物理意义较为清晰,计算也较为简易.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一节课是“压强”.这节课的授课者是一位有18年教龄的经验丰富老教师,接触新教材两年多了,有深厚的知识功底,对新教材领悟得较透.现把我听课时的场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在一节物理多媒体公开课上,发生的一件事,让我陷入了沉思.这节课的课题是“平抛物体的运动”.当老师用多媒体动画演示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同时出发,一个做自由落体运动、一个做平抛运动,得到了一个结论——两个小球同时落地.这个现象在多媒体上很明显.但当老师问学生“看明白了吗?”有学生提出“我不明白,这个现象不可能,老师你的这个动画是自己制作的,我不相信”.  相似文献   

10.
新型爆轰产物物态方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位力(Virial)理论和相似假设出发,建立了爆轰产物物态方程,命名为VLW物态方程。本物态方程既适用于高压下炸药爆轰性能的计算,也适用于较高压强与中等压强状态下火炮发射药与火箭推进剂燃烧性能的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