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中国陇西盆地风成黄土沉积磁组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陇西盆地三个次级盆地即兰州、临夏和西宁盆地中的风成黄土沉积磁组构特征基本相同,都以磁线理发育为主,磁化率形状椭球体为拉长型,并且其最大平均磁化率方向主要其母质源于西北地区有关。  相似文献   

2.
以岩心、测井、录井、地震等资料为基础,探讨了滴南凸起-阜北斜坡区白垩系清水河组沉积特征及沉积相展布.结果表明:研究区白垩系清水河组岩性以灰色含砾砂岩、中-细砂岩、粉砂岩以及灰褐色、紫红色泥岩为主,其中清水河组底部发育高能量河流携带沉积的砂砾岩,上部超覆地层发育间歇性洪泛沉积的细砂岩、粉砂岩.清水河组主要发育干旱气候背景下的辫状河沉积,可进一步划分为河床亚相与泛滥平原亚相,其中河床亚相又划分为河床滞留沉积微相与心滩微相.辫状河沉积作用下形成的岩性圈闭和底砾岩的疏导作用以及泛滥平原广泛发育的泥岩隔层是形成清水河组岩性地层油气藏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3.
一、土壤形成的环境条件塔里木盆地北部系指东经78°55′—88°15′,北纬40°08′—42°10′之间的地区,面积13.6万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包括阿克苏地区和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的大部分。北部天山山脉海拔高程4000—5000米。主体天山是由前古生界深刻变质的结晶岩系和古生界变质稍轻的沉积岩系所构成的褶皱山体,紧靠主体天山是由第三系组成的前山带。山前平原包括天山南麓山前倾斜平原、塔里木河冲积平原、天山山间盆地等主要的地貌单元。不同的地貌单元和地貌部位,沉积物特点、水文类型和水文地质条件有很大的变  相似文献   

4.
利用二维连续小波变换(墨西哥帽小波),结合影像下的地物类型分布,对多时相的NOAA/AVHRR影像4波段数据进行信号场分析.结果表明,在小尺度下显示不同地物类型、相对差异、位置及形状等信息;而在大尺度则主要表现了水陆、地貌导致的地域差异.不同时相数据的大尺度分析对比,体现了空间格局和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通过地貌调查并根据林峰桥地层剖面的粒度、地球化学以及碳同位素等环境替代指标分析得出 :苏皖沿江平原在距今 140 0 0aBP左右气候湿润 ,沼泽发育 ,大量的泥沙沉积 ;此后气候变干 ,沼泽开始退缩 ,直至消失 ,沉积作用减弱 ;在经过了长时间的沉积间断后又经历一次洪水泛滥期 距今约 10 2 0 0~ 10 80 0aBP ,该区经过新仙女木期的寒冷期后进入了全新世的增温期 ,沉积作用增强 ;后又经历多次气候冷暖波动 ,在 (76 40± 12 0 )~ 3 80 0aBP全新世最适宜期增温事件后 ,气温又开始下降 在研究中还发现 ,古洪水多发生在气候转型期 .  相似文献   

6.
黑翅土白蚁是一种土栖性白蚁,在我省分布极广,从平原到山区均有发现,它对农林生产,水库堤坝等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开展黑翅土白蚁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在综合防治上具有重要意义.白蚁的幼蚁龄期和类型分化国内外研究报道颇多,以低等白蚁作为研究对象的较为常见,而黑翅土白蚁这方面的研究报道却未曾看到.我们对于黑翅土白蚁的幼蚁、工蚁、若蚁及兵蚁等进行了形态测量工作,并结合两年来的野外观察,对幼蚁龄期和类型分化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7.
以1990年、2000年、2010年及2014年4个时期TM/OLI遥感影像和相关专题图为基础数据,借助RS/GIS技术、SPSS与Origin软件对数据进行空间分析与数理统计,从人工建设地貌的发育阶段界定、相关性分析及其响应分析3个方面探讨人工建设地貌的发育机制,得到以下结论:(1)象山港海岸带人工建设地貌的发育可分为1990~2000年、2001~2010年和2011~2014年3个发展阶段;(2)面积与城市化综合指数的相关性最大,高程与人口综合指数的相关性最大;(3)城市化综合指数、人口综合指数、GDP综合指数是影响人工建设地貌发育水平的重要因子,对人工建设地貌的形成、演化、发育规律具有显著的推动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玄武岩台地地貌及地质灾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浙江省玄武岩台地地质灾害十分发育.从古沉积环境和微地貌分析入手,根据台地形成的古地理环境,划分了5种基本的台地类型,提出了玄武岩台地的微地貌划分方法,并探讨了玄武岩台地区地质灾害发育的特殊地貌条件.研究表明河谷型台地地质灾害最为发育,台地前缘斜坡亚区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微地貌区,地质灾害的规模与地形切割深度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从而为基于地貌分区的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评价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新疆陆东地区白垩系底砾岩沉积相研究,阐述沉积相的分析模式以及用到的方法.首先采取测井结合大地构造格局及沉积背景的方法,对陆东地区白垩系底砾岩地层单元进行划分对比.其次,应用现代沉积学的理论、方法,对该区岩性特征和沉积构造特征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结合测井相分析技术,总结该区各种沉积相标志,判别出各种沉积类型,最终确定沉积相的平面展布.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述了我国气候地貌的三个基本特征:1.我国自从第四纪初期以来,即分化出现代三个大的气候地貌区;2.气候地貌类型复杂多样;3.早第三纪我国盛行热带气候,因而造成热带地貌的遗迹在我国广泛存在的现象.我国三大气候地貌区,其界线与三大自然地理区吻合,其中东部季风湿润地貌区可再分为四个气候地貌地区(带).  相似文献   

11.
浙江新昌硅化木赋存地层岩石学与古生态环境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新昌早白垩世盆地中存在丰富的硅化木,它们是重要而又典型的古植物地质遗迹,新昌硅化木赋存的地层为早白垩世馆头组,其岩石类型包括砾岩、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粘土岩,还有少量的礁灰岩和泥灰岩。岩石学研究表明,它们形成于干燥的快速堆积的山间盆地,属河湖相沉积。新昌硅化木为南洋杉型木,生活在热带-亚热带的气候条件。结合硅化木特征与地层岩石学研究,探讨了新昌硅化木形成的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杭州湾南岸HZW1907长84 m及甬江口YJ19-02长9 m柱状样进行粒度分析、X射线衍射(XRD)分析,研究了沉积物粒度变化、黏土矿物特征,探讨杭州湾地区晚更新世以来源区风化程度、水动力条件变化、物质来源及环境演变情况。根据岩性粒度特征及黏土矿物变化规律,将HZW1907柱状样划分为4个沉积阶段:阶段1(0~26 m)、阶段2(26~49 m)、阶段3(49~70 m)、阶段4(70~84 m)。阶段4和3处于晚更新世至早全新世,沉积物以粉砂、砂质粉砂、粉砂质砂为主,处于湖泊河床相、泛滥平原相沉积,水动力条件较强。阶段4黏土矿物组合较复杂,高岭石、蒙皂石占比异常高,阶段3以伊利石—绿泥石—高岭石—蒙皂石组合类型为主,2个阶段沉积物受钱塘江物质输入影响巨大,同时部分受长江物质影响,气候环境由温暖湿润转为温凉偏湿,源区经历较强风化过程。阶段2和1沉积物主要由粉砂组成,粒度较细,水动力条件较弱,处于近岸潮坪相及河口湾相沉积,黏土矿物组合类型均以伊利石—绿泥石—高岭石—蒙皂石为主,指示全新世(约10.8 ka BP)以来杭州湾沉积物主要受长江物质输入影响,经历温凉偏湿—冷凉干燥的环境,源区风化程度较弱。甬江口YJ19-02柱状样沉积物类型为粉砂及砂质粉砂,水动力条件较弱,黏土矿物组合类型为伊利石—绿泥石—高岭石—蒙皂石,沉积物主要由长江物质输入,处于相对稳定、偏寒冷干燥的环境,源区风化过程较弱。柱状沉积物粒度、黏土矿物在垂向上的变化及组合特征为研究区及邻区沉积物的物质来源及古环境状况提供了有效指示。  相似文献   

13.
对新疆准噶尔盆地东南部博格达山前渊大龙沟地区的二叠-三叠系(P-T)仓房沟群作了详细的岩石学、古流向、古地貌及古水动力方面的研究,认为可以识别出冲积扇、砾石质网状河,砂质网状河、曲流河、低弯度河、沼泽和淡水湖泊等沉积相类型,发现它们的形成与演化强烈地受气候和物源区构造的控制。  相似文献   

14.
阜康荒漠绿洲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受自然分异和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制约,通过划分景观样带和选取景观空间格局指标,本文重点揭示该区域景观格局的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1987年至1998年间阜康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在洪积扇上增加,在冲积平原上下降;荒地则刚好相反,林地面积在低山丘陵带和洪积扇带下降,在冲积平原上没有变化,牧草地面积在低山丘陵带上升,其它各带均下降,城镇面积在各样带上都有所增加,水域各带基本不变。(2)低山丘陵带和洪积扇带景观多样性和均匀度下降,优势度上升;而冲积平原则多样性和均匀度上升,优势度下降,景观破碎度有增加的趋势,表明了人为影响的不断增强。(3)阜康荒漠绿洲景观格局的变化,集中体现在位于洪积扇与冲积平原的耕地和荒地面积变动上,关键影响因子是水土资源利用下的水盐动态变化,地形和土地利用是影响地下水位变化的关键因素,而地下水位的连续变化又影响了土壤水盐在空间的分布。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关中平原城市群土地利用程度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ESV)的影响及变化情况,基于1995—2015年研究区5期土地利用数据,利用当量因子评估法、热点分析法和敏感性指数法对关中平原城市群ESV进行了评估,并分析了其时空规律。结果表明,20 a来,关中平原城市群ESV总体下降49.59亿元;在生态系统服务类型中,调节服务作用突出,其中水文调节占主导地位;ESV 冷点和热点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主城区主要为ESV 冷点集群区,而秦巴山地、山西省东部林地及黄河、渭河等主要河流周边是ESV 热点集群区; 林地、水域和耕地对区域内ESV变化影响较大。获得的研究区ESV宏观变化规律,可为今后关中平原城市群生态环境保护、补偿和城镇发展规划的编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关中平原城市群土地利用程度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ESV)的影响及变化情况,基于1995—2015年研究区5期土地利用数据,利用当量因子评估法、热点分析法和敏感性指数法对关中平原城市群ESV进行了评估,并分析了其时空规律。结果表明,20 a来,关中平原城市群ESV总体下降49.59亿元;在生态系统服务类型中,调节服务作用突出,其中水文调节占主导地位;ESV 冷点和热点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主城区主要为ESV 冷点集群区,而秦巴山地、山西省东部林地及黄河、渭河等主要河流周边是ESV 热点集群区; 林地、水域和耕地对区域内ESV变化影响较大。获得的研究区ESV宏观变化规律,可为今后关中平原城市群生态环境保护、补偿和城镇发展规划的编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基于钢材断裂前必先屈服的基本事实, 以钢材断裂面为屈服面后继扩大直至材料完整性(连续性)发生破坏为假设, 以已有的屈服模型的共同特征为切入点, 建议了各向同性钢材在主应力空间的二次函数型断裂模型和屈服模型. 根据不同钢材的特征应力值, 量化了各向同性钢材的二次函数型断裂模型和屈服模型. 依据不同钢材的特征应力值的相互关系, 建议的各向同性钢材的二次函数型断裂模型和屈服模型相应地描述为主应力空间的圆柱面、椭球面、抛物面和双曲面. 建议的各向同性钢材的二次函数型断裂模型和屈服模型较已有的强度模型更具一般性.  相似文献   

18.
准噶尔盆地南缘阜康绿洲水盐空间特征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土壤的盐渍化和次生盐渍化是影响植被发展和绿洲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干旱区土壤水盐的变化具有空间异质性的特点,并受到地下水的强烈影响,而在人工绿洲则受到不合理的灌溉影响,通过对阜康老绿洲、新绿洲、荒漠区及沙漠不同地段土壤水盐及地下水位的分析结果表明:在荒漠区由山前到扇缘潜水溢出带下水位逐渐抬升;在平原区由于受人为灌溉影响地下水位抬升较为强烈,土壤的盐渍化现象较为严重;在绿洲区地下水位普遍比荒漠区未灌溉条件下有所抬升,但在上游老绿洲由于土壤质地较粗,地下水位较深,是地下水的渗漏带,因此,所测定浓度的土壤可溶性盐含量并未增加,相反有所降低,上层盐分受灌溉水淋洗进入地下水,属于土壤盐分的淋洗区,下游新绿洲则是盐分的积聚区域,土壤中可溶性盐含量显著增加,致使大面积土地因严重的次生盐渍化而被迫撂荒。  相似文献   

19.
通过充分利用开发检查全井段的取芯资料,结合开发井的水动力资料,系统总结出地形、河流与湖泊大小、气候变化和湖面升降对浅水三角洲前缘沉积环境的影响,分析了浅水三角洲的沉积动力学过程.浅水三角洲前缘平坦、开阔.三角洲平原上的分流河道向湖泊中心方向长距离推进,在三角洲前缘的浅水区发育很有特色的水下分流河道,且在湖面频繁波动过程中,河流、波浪和沿岸流的冲刷作用对沉积物的分布起到重要作用,导致以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主的三角洲前缘砂体不同程度的席状化.随着气候变得潮湿,湖面相对稳定,季节性、周期性湖面波动的频率、幅度也减小,水动力对三角洲前缘砂体的改造和席状化强度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