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从提高超导材料的均匀性和致密性出发,采用硝酸盐热分解及多磨多烧工艺制粉,并掺入10wt%Ag2O粉,用冷等静压法压成密实棒材,经烧结且液N2淬火后装银管,拉丝后进行轧制,每道次采用15%左右的无效变形量进行轧制,选用预烧结-高温短时熔化处理-后退火的热处理工艺,制备了厚度为0.09mm,宽度为2.3mm,长度为0.5mm的Bi系带材长样,其Jc值达8000A/cm^2。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提高超导材料的均匀性和致密性出发,采用硝酸盐热分解及多磨多烧工艺制粉.并掺入10wt%Ag2O粉,用冷等静压法压成密实棒材,经烧结且液N2淬火后装银管,拉丝后进行轧制,每道次采用15%左右的均匀变形量进行轧制,选用预烧结-高温短时熔化处理-后退火的热处理工艺,制备了厚度为009mm,宽度为2.3mm,长度为0.5mm的Bi系带材长样,其Jc(77K.0T)值达8000A/cm2.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用产中分熔化法制备Tl-1223超导体的工艺。样品的名义组成为(Tl0.5Pb0.5)(Sr0.8Ba0.2)Ca2Cu3Oy。经熔化退火的样品,其磁化电流的77K和1T下大于2×10^4/cm^2。用熔化-退火的超导粉作原料制得的复Ag带短样,Jc达1.6-1.7×10^4A/cm^2(77k,0T)。采用烧结后的超导粉作原料,在制备复Ag带的工艺中,如用熔化-退火的热处理制度,可以免除…  相似文献   

4.
利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上的北京谱仪(BES)收集的7.8×106个J/事例,测量得到J/-A,AAv和八八三个衰变道的分支比分别为Br(J/一A八):(l.08::0.06::0.24)x10-a,(VAAN<l.6xl0-‘(90%Cu,和&(U’)=(23l0.7ll0.8)l10-t:第一个衰变道的角分布为:(1、acos‘0),a=0.520.330.13。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Gd-三氟乙酰丙酮-CTMAB的三元配合物荧光体系,并用钇的测定,最低检测限为:0.003μg/mL,Gd在0.005-0.4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F=31.65c+0.21,相关系数为r=0.9996,将此法用于稀土矿的痕量Gd的测定,与ICP-AES法相比,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MOCVD法在金属基体上制备YBCO超导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报道了用MOCVD静态和动态沉积两种工艺制备YBCO超导带的实验结果。以Y(TMHD)3、Ba(TMHD)2和Cu(TMHD)2为挥发源,O2气为反应剂,高纯Ar气为载流气体,在静止和以10-15cm/h带速移动的金属银基体上,制出了有强烈c-轴取向的YBCO超导带。静态沉积样品的Jc达到1.04×10^4A/cm^2,动态沉积样品的Jc达到1.4×10^4A/cm^2(78K,0T)。对改…  相似文献   

7.
激光沉积法制备(Y1—xHox)Ba2Cu3O7—δ薄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道了用激光沉积法在(100)LaAlO3衬底上制备(Y1-xHox)Ba2Cu3O7-δ(x=0,0.2,0.4)超导薄膜.结果表明,新超导薄膜表面光滑,具有很强的c轴织构,零电阻温度Tc0约91K,最佳临界电流密度Jc为4.7×106A/cm2(77K).  相似文献   

8.
在成功制备C60外延薄膜的基础上,我们又尝试了碱金属Rb对该膜的掺杂。结果表明,从室温至80K左右,Rb3C60薄膜的电阻温度系数大于0,并近似符合公式:ρ(T)=a+bT^2,与单晶样品一致。但是,当温度低于80K以后,出现了弱的对数局域。在5K、零场下,样品的Jc值一般为10^3-10^4A/cm^2,且有如下规律:Jc(T)=Jc(0)(1-T/Tc)^a,α=1.3-2.0。此外,我们还测  相似文献   

9.
本利用临界态模型Jc=βB^-p叙述了长柱矩形或圆形截面Bi2223/Ag19芯高温超导带材在温度4.5K和与柱轴平行外场下的磁化行为,临界电流密度和磁滞损耗,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0.
Bi系银衬底厚膜的制备及其传输电流性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物理沉积法制了名义组分为Bi1.8Pb0.4Sr2Ca2Cu3Oy的银夹板厚膜成相的影响表现为热处理过程中银夹板阻止了厚膜中的物质尤其是Pb的挥发,使厚膜处于低氧压状态,加速了80K相向110K相的转化,测量了银衬底厚膜在外加磁场平行和垂直于厚膜表面的传输临界电流密度Jc与磁场H的关系。典型数据为Jc=2.31×10^4A/cm^2(77K,0T),3.6×10^2A/cm^2(77K,1T)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临界态模型Jc=βB-p(β,p为与材料特性和温度有关的常数)叙述了长柱矩形或圆形截面Bi2223/Ag19芯高温超导带材在温度4.5K和与柱轴平行外场下的磁化行为、临界电流密度和磁滞损耗,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2.
激光驱动的光阴极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述激光驱动的光阴极实验研究。包括直流高压真空试验系统,测试装置和实验结果及其分析讨论。LaB6、纯金属铜(Cu)和钐(Sm)以及半导体碲化铯(Cs2Te)三类有代表性光阴极的量子效率分别是6×10-4、3.8×10-4、11.6×10-4和(2~6)×10-2。利用KrF激光,18kV极间电压下饱和电流密度分别为70A/cm2、50A/cm2、102A/cm2和57A/cm2。用多孔板法测得的归一化发射度约10πmm·mrad。  相似文献   

13.
Spiro-Oxaziue染料掺杂高分子材料光致变色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卫冲  刘颂豪 《光学学报》1996,16(12):1714-1718
报道Spiro-Oxaziue染料掺杂高分子(SO/PVA)膜具有很强的可逆光致变色效应,通过对这种高分子膜吸收光谱的测试,证实SO分子具有二个特征吸收带,一个在360nm,另一个在595nm,分别对应于二个分子异构体SO1和SO2,有关这种SO/PVA光致变色过程的研究给出了SO1对紫外光和SO2对可见光(波长在515nm)的吸收系数分别为1.2cm2/J和6×10-2cm2/J,SO2的寿命为38s。最后本文给出了采用这种SO/PVA膜实现紫外-可见光图像转换和空间光调制操作的实验演示结果  相似文献   

14.
1kA级铋系高温超导模型电缆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研制了一根1000A级铋系高温超导模型电缆。电缆由不锈钢波纹管骨架、导体层、层间绝缘和外绝缘绑扎带组成。电缆的导体层由6层共171根Bi-2223/Ag多芯带材绕制而成,电缆外径为45.2mm,长度为1m。在液氮下的通电实验表明,电缆的临界电流超过1180A(1μV/cm判据),接头总电阻小于0.06μΩ,均超过设计指标。经两次热循环实验,电缆的临界电流仅退化2.7%,在半小时传输电流1kA的  相似文献   

15.
孙连科  王青圃 《光学学报》1997,17(10):466-1468
用染料激光和氙灯泵浦实现了NdS-FAP晶体低阈值、高效率的1.328μmm激光运转。在透过率7%的平-平腔情况下,染料激光泵浦斜效率为38%,阈值4.5mJ,倍频红光波长为0.664μm,线宽1.3nm;采用氙灯泵浦(4×30mm),实现了1.328μm自由运转,阈值为240mJ,斜效率为0.85%。测量了不同腔长,不同透过率情况的输出能量、光束发散角和偏振特性等。  相似文献   

16.
在AgGaSe2晶体中TEA CO2激光的倍频产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炉温下降法生长出尺寸为φ20×60mm的AgGaSe2单晶体。在12mm长,切角为55°的AgGaSe2中,获得了TEACO2激光的倍频输出,其功率转换效率为1.12%。泵浦阈值和破坏阈值分别为3MW/cm2和11MW/cm2。还讨论了泵浦束的发散角对二次谐波转换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Anewapproachforrealizingtheopticalmorphologicaldilationof1-DgrayimagesHUANGGuoliang;JINGuofan;WUMinxian;YANYingbai(Dept.o,Pre...  相似文献   

18.
ExperimentaldeterminationofcavityparametersforTEM_(00)Nd-YAGlaserusingactiveresonatorHai-peiLiu;Chun-ChangHo;JohnJ.C.Huang;l-...  相似文献   

19.
AnalyticResearchofLaser-generatedPlasmaParameters¥ZHANGJianquan(NorthwestInstituteofNuclearTechnologyP.O.Box69,Xi'an710024,Ch...  相似文献   

20.
用JASCO J-20C自动记录旋光仪测定了β-cyclodextrindien,β-cyclodextrindien-Cu^2+配合物,β-cyclodextrindien-苯甲酸配合物及β-cyclodextrindien-Cu^2+-苯甲酸三元配合物的园二色谱,并利用Cu^2+配合物及苯甲酸的轨道能级顺序对谱带进行了归属。并根据Cu^2+配合物的结构特征及KAJART扇形规则确定了配合物的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