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混合煤制浆对水煤浆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实验选用三种性能较差,不适宜制浆的煤作为原料煤,选用成浆性、稳定性或流变性较好的三种煤作为配煤进行混合煤制备水煤浆。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制浆条件下,加入成浆性、稳定性较好的煤种,使得水煤浆性质较差的煤成浆性、稳定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浆体流变性得到改善,煤浆粘度明显降低。根据配煤加入量的不同,煤的成浆浓度可提高约2%~3%,浆体稳定性增加,产生软沉淀的时间由1 d提高到10 d。加入成浆性较差的褐煤,亦可明显提高难制浆煤种的稳定性和改善浆体的流变性,使得浆体由胀塑性流体变为假塑性流体。煤的表面性质分析表明,配入表面性质差异较大的煤种,有利于改善难制浆煤种的水煤浆性质。 相似文献
2.
中国不同变质程度煤制备水煤浆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在相同的制浆条件下,以中国煤种资源数据库为依据,考察了24种不同地区、不同变质程度煤制备成水煤浆的成浆性、流变性及静态稳定性。结果表明,山西阳泉、山东淄博石谷、河北下花园等煤种适宜制浆,这些煤的浆体质量分数均可达到66%以上,浆体呈假塑性流体,且煤浆产生软沉淀的静态稳定性均在15 d以上;山西潞安石圪节、安徽淮南、淮北石台等煤成浆性较好,稳定性在7 d左右,浆体呈胀塑性流体;山东枣庄八一、甘肃靖远红会、河南鹤壁等煤可达到较高的煤浆质量分数,浆体流变性及稳定性均较差,其他的煤则不适宜用于制备水煤浆。 相似文献
3.
4.
煤的孔结构特征对水煤浆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本文选用17种不同变质程度的中国煤,详细研究了煤孔结构特征对煤浆性质的影响。发现煤孔体积通过影响煤在分散体系中的吸水性,从而影响煤之成浆性。但由于不同变质程度煤表面亲水性的显著差异,煤孔体积在影响煤成浆性的能力方面差别很大,这使得煤吸水性和浆体最高煤浓度与煤孔体积并不存在直接的相关性,而是取决于煤孔体积V和以煤-水接触角(θ)的余弦值表示的煤表面亲水性因子的乘积,即煤之有效孔体积:V×cos(θ/ 相似文献
5.
岩相因子对煤的燃烧特性的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显微组分对煤及焦的燃烧特性的影响,从显微组分和煤阶的角度描述反应性能的变化。本文提出考虑显微组分和煤阶的岩相因子,较好的表示煤的类型和煤化程度对燃烧特性的影响,较前人孤立地看待显微组分和煤阶的影响量大进步。用岩相因子一煤的着火关,取得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超声处理条件对水煤浆浆体各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择了大同,兖州,红会,八一及神木等五种煤样。系统的考察了超处理时间超声强度对各煤浆浆体的流变特性,静态稳定性以及成浆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超声条件,随着超声处理时间和超声强度的增加,五种煤的浆体都由胀性行为向屈服假塑性方向转化,浆体静态稳定性的由几h可以提高到一个月!另一方面,添加剂的浓度为1%时,超声处理导致各浆体表观粘度略有上升。 相似文献
7.
8.
岩相及煤阶对煤的燃烧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确定手选富显微组分煤及焦的燃烧特性,从显微组分和煤阶的角度用热天平的燃烧曲线研究反应性,并给出焦的活化能。煤和焦的比表面积由液氮等温吸附求得,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焦的表面形态。用灰色关联法分析各显微组分和煤阶对反应性和表面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镜质组对煤和焦反应性和表面形态均有重大影响,煤的反应性受显微组分的影响比煤焦更显著,若不考虑矿物质的影响,则各因素对煤及焦反应性影响次序为V>R>I>E。 相似文献
9.
10.
11.
低温热改质煤表面性质变化及其对浆体流变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考察了几种褐煤热改质过程中表面性质的变化及其对浆体流变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200~300℃温度范围内,热改质煤表面产生显著的收缩作用,活性含氧官能团尤其是羟基官能团的分解使煤表面疏水化作用显著增强,从而使煤的吸水性大幅度降低。上述煤表面性质的变化是该温度范围内热改质煤成浆性得以大幅度提高的主要原因。相关微分分析进一步表明,煤表面羧基官能团和与之相关的煤的吸水性是制约煤成浆性尤其是低阶煤成浆性的首要因素,而未发现酚羟基官能团能产生重要的影响。对浆体流变特性的研究表明,浆体的屈服假塑性与煤表面活性含氧官能团和矿物质的含量有关,煤表面较高的亲水性有利于浆体屈服假塑性的改善,从而使其对浆体性质的影响具有双重性。 相似文献
12.
水煤浆制备过程中浆体抗搅拌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两种不同类型的分散剂,考察了11种不同变质程度煤在高浓度煤浆制备过程中的浆体抗搅拌性能。发现高浓度煤浆制备对应的最佳搅拌强度不仅与分散剂的种类有关,而且取决于煤的变质程度。浆体抗搅拌性能随制浆用煤的变质程度的提高而增强,从而使较高变质程度煤的高浓度煤浆制备需在较高的搅拌强度下进行,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煤的成浆性。相关分析表明,煤表面分布的羧基、酚羟基等亲水性基团对浆体抗搅拌性会产生重要影响,煤表面此类基团的含量较高或吸水性较强时可使高浓度煤浆制备的最佳搅拌强度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13.
煤中无机矿物组分的溶出性及其对水煤浆流变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考察了14种不同变质程度煤中的无机矿物质在煤浆分散体系中的溶出性,并就其对浆体流变特性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结果发现;煤中无机矿物质的溶出性视煤种和煤中矿物质含量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而且,除个别煤熔出相当数量的铝离子外,其余煤在浆体分散体系中溶出的无机矿物离子均主要以钙出子为主,其次为镁,铁离子。 相似文献
14.
分散剂表面吸附特性和相关电化学性质对煤浆分散体系流变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17种不同变质程度的中国煤,详细研究了一种阴离子型分散剂在煤表面的吸附特性及其相关的表面电化学性质对煤成浆性及浆体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煤成浆性及浆体流变性并不单独取决于煤对分散剂的吸附量和煤表面动电位的大小。反映煤成浆性的浆体最高煤浆浓度取决于分散剂在煤表面的Langmuir饱和吸附量Γs和相应动电位ξs的乘积Γs×ξs,而浆体流变指数则依赖于两者比值的大小Γs/ξs。表明水煤浆分散体系中煤颗粒的分散一方面是靠静电分散作用来实现,另一方面,分散剂在煤表面的吸附所产生的非静电分散作用也起了重要作用。同时,分散剂的表面吸附使煤表面产生的吸附荷电效应不能过高,否则,会对流体流变性不利。 相似文献
15.
分散剂分子结构特征对煤浆流变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系统考察了具有不同分子结构特片系列分散剂对高浓度煤浆性质的影响。发现煤的成浆性、浆体的流变特性和稳定化作用与分散剂的分子结构特征密切相关。就本研究所涉及的分散剂种类和煤种而言,分散剂单体结构中多核芳烃结构所占比例较小时易于使浆体呈屈服假塑性,相反,则使浆体呈屈服胀塑性。分散剂单体的侧链结构对煤成浆性和浆体流变性的影响不很突出,而分散剂的第二单体结构的影响却非常显著。结果还同时表明,分散剂的高分散性能是导致浆体呈屈服胀塑性流体和弱化浆体稳定化作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超声波强化水煤浆制备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研究用超声波技术强化高浓度水煤浆的制备方法,选择适当的处理条件和设备,经超声波处理的水煤浆,煤粉级配明显向细的方向转化,不仅表观粘度大幅度降低,而且浆体静态稳定性和流变特性也得以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