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一种以LM338和LM7805集成电路为核心组成的大范围可调直流稳压电源。其主要技术指标:一路输出电压高速范围为+1.25-+40V,并用三位半数字电压表显示电压值,最大稳定输出电流为2A(纹波≤1mV)。另一路输出电压为+5V,最大稳定输出电流1.5A。  相似文献   

2.
《爆炸与冲击》2005,25(6):558-558
精密高压电源主要用于为高精度光电倍增管直流供电。仪器采用它激式高频直流变换原理,采用大幅度高稳定电压基准、高增益比较放大器、大功率V-MOS管做功放、电感和电容双蘑滤波电路以及一系列补偿措施,输出电压宽范围连续可调,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消除了振荡和开机过冲。输出电压300-3000V,输出电流4~10mA,输出电压稳定度好于0.1%,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电感储能功率调节装置的小型化结构设计,以及装置在高电压大电流条件下绝缘性能的优化设计。在以电容器(2μF、充电电压62kV)为初始能源条件下,在80Ω电阻负载上获得电压大于700kV、脉宽大于100ns、前沿小于50ns的脉冲输出,性能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4.
用耦合电感原理研究了电流比较仪电桥非平衡测量的原理及特性,导出了在不同激励信号(电压或电流)和不同输出信号(电压或电流)情况下电桥测量输出的表达式,并据此提出了现有静电陀螺转子位移测量电路的改进措施.研究表明,采用电流输出模式时,变压器的电感大小对检测结果没有影响,且能消除后续电路输入端寄生电容的影响;电流激励、电流输出模式具有最好的综合性能,但高精度交流恒流源的实现较为困难;电压激励、电流输出模式兼具两者的优点,是比较仪电桥较为理想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5.
介绍一种采用PWM控制芯片和多线圈一次升压脉冲变压器技术研制的新型DC-DC转换升压可调直流高压电源。直流高压的输入电压为15V,输出电压可从800V~25kV连续调整,最大工作电流为1mA。具有体积小、绝缘性好、性能稳定、操作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针对惯性导航系统现有加速度计电流信号转换电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电荷平衡和自动跟踪原理的加速度计电流数字转换方法(CDC),从工作原理上大幅提升转换电路性能。CDC对输入电流和反馈跟踪电流积分输出误差电压,依据该误差电压实时调整其数字输出d以及与d成比例的反馈跟踪电流,实时反馈控制使误差电压稳定在0附近,实现输入电流和反馈跟踪电流二者电荷平衡。设计了单路CDC电路用于原理验证和性能测试。实验表明,±40 mA电流范围内CDC电路标度因数不对称性优于5 ppm,非线性优于10 ppm,电流分辨率优于0.5 nA,动态范围大于164 dB;采用查找表技术补偿后-40℃~+60℃温度区间零偏变化小于30 nA、标度因数变化小于20 ppm,且各性能指标均有较大改善空间。电荷平衡和自动跟踪型加速度计电流数字转换技术具有动态范围大、精度高、分辨率高、易补偿等优点,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电爆炸丝断路开关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详细研究了初始能量、电爆炸丝截面积和丝长度等参数对含电爆炸丝断路开关的电感储能脉冲功率调节系统输出电流、电压的影响,并将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给出了相关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初始能量爆炸丝参数对丝电流、丝电压的影响有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面向压电振动能量俘获的电能管理电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楠  刘京睿  魏廷存 《力学学报》2021,53(11):2928-2940
随着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技术的高速发展, 传统的电池供电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其供电需求. 利用压电能量俘获技术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可为IoT提供持久的电能,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在讨论压电振动俘能器的电学特性基础上, 全面总结了面向压电振动俘能器的电能管理电路的最新研究成果. 电能管理电路通常由AC-DC变换和DC-DC开关变换器(包括控制算法)两部分组成, 前者用于将压电振动俘能器输出的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 后者用于提高能量俘获效率. 首先, 针对AC-DC变换, 分析了全桥整流器、电压倍增器、同步开关电感电路和同步开关电容电路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 接着, 重点讨论了用于压电振动俘能器的典型开关变换器电路, 包括电感式、全电容式和变压器式DC-DC开关变换器以及AC-DC开关变换器, 分析了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合. 最后, 针对压电振动俘能器的特点, 分析了实现最大能量俘获的几种典型控制算法, 包括最大功率点跟踪、阻抗匹配和同步电荷提取控制算法. 本文通过对面向压电振动俘能器的电能管理电路的全面分析和综述, 揭示了该领域目前存在的瓶颈问题, 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方向, 对压电能量俘获自供电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电感储能功率调节系统驱动低电阻负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电感储能脉冲功率调节系统驱动低电阻负载的研究进展描述,用电爆炸丝作为断路关头,2uF/100kV电容器作为初级能源,储能电感为1uH。用12Ω硫酸铜水电阻作负载,在负载上可获得350kV、脉宽66ns的脉冲电压,负载电流为32kA,负载峰值功率达12GW。  相似文献   

10.
为了精确、高效地测量微机械加速度计的各项性能指标,并尽可能地降低地线干扰,系统采用DAQ-2213数据采集卡采集加速度计输出电压,使用多个独立电源及差模接法来降低地线干扰;温度敏感元件采用Pt100,电阻到电压变换电路采用三线制接法,选择PCI-(A)9114数据采集卡采集变换电路输出的电压值;采用Labview7.0接口函数实时显示加速度计输出电压和温度值,并输出有图表的Word文档.系统经过标定,输出电压精度为40 μV,温度精度为0.277℃.实验表明,系统能实时测量微机械加速度计的输出电压和温度值,而采用独立电源和差模输入可有效减少各路信号之间的干扰.  相似文献   

11.
为改善12MeV直线感应加速器励磁恒流源的性能.采用串联线性调整电源技术.使恒流源负载在0.06~0.1Ω、输出电流在300-500A及电网在士10%之间变化时.输出电流稳定度好于0.1%,输出纹波小于0.2%。并采用屏蔽盒等措施增强恒流源在强电磁场和X射线辐射环境中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介绍一种利用DC-DC转换升压技术的可调直流高压电源。其主要技术指标:电压从1~16kV连续可调,最大工作电流为1mA。  相似文献   

13.
爆炸去磁脉冲功率发生器的实验和理论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两种结构的爆炸去磁脉冲功率发生器:炸药透镜平面波冲击加载圆柱形磁体和中心装药冲击加载圆环形磁体,磁体材料都采用Nd2Fe14B永磁体。进行了爆炸冲击加载实验,测量了爆炸去磁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电流、电压以及Nd2Fe14B永磁体中的冲击波速度。通过对爆炸去磁脉冲功率发生器基本原理的分析,建立了感生电动势的理论计算方法。用Maxwell 3D电磁场分析软件,对Nd2Fe14B永磁体进行了静磁场分析,给出了Nd2Fe14B永磁体的磁场强度分布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爆炸去磁脉冲功率发生器每匝线圈能够产生约67 V的感生电动势,对于0.56 H的电感负载能够输出脉宽78.3 s、峰值1 212 A的脉冲电流。  相似文献   

14.
CT扫描的图像质量与设置的参数和开机时间有关,扫描参数不同导致扫描结果不同,开机时间对系统稳定性有一定影响,从而导致CT图像质量有差异。本文采用高分辨综合扫描分析系统nanoVoxel-2792扫描混凝土试件,对比不同管电压、管电流和设备开机时间对CT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管电压、管电流扫描的图像质量存在差异,电压值越高,图像对比度越高,环状伪影越不明显,噪声越少;管电流对图像质量影响较小,电流值越大图像质量越好。型号为nanoVoxel-2792的显微CT,管电压设置为130kV,管电流设置为100μA时扫描结果最好,CT开机时间对图像质量影响较小,开机2h后系统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5.
根据铁电体爆电换能器和磁通压缩发生器的爆电基本原理的分析,给出了该系统输出电流的解析解,估算了几种分流电阻情况下的输出电流和铁电体的电场曲线,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主要比较了无水乙醇在单根、线性单排、双排毛细管道条件下,其稳定的锥-射流模式喷洒的几项重要指标:在稳定的锥-射流喷洒模式下,雾化的起始电压、电流以及粒径与流量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由于温度、湿度等环境的不稳定以及装置的制作/安装过程中的精密度不高等因素的影响,实验现象细节存在少量不确定性。但是单管道、单排管道、双排管道三种情况下其起始电压、回滞电压、电流、粒径与流量之间的关系有着相似的规律。即在稳定的电压下:(1)电雾化总流量(Q)的1/2次方与总电流(I)之间成正比;(2)电雾化总流量(Q)的1/2次方与雾化液滴的粒径均值(D)成正比。  相似文献   

17.
静电悬浮加速度计的检测质量闭环点位置偏离电极框中心时会造成系统非线性误差,调整检测电路输出电压可调整检测质量闭环点,而在调整过程中发现反馈电压变化会引起电容检测电路输出电压漂移,从而影响闭环点调节精度。为解决此问题,研究了闭环点位置与检测电路输出电压变化的关系,推导了检测电路传递函数,初步确定了反馈电压对检测电路输出电压影响的原因是隔直电容选取不恰当,通过实验对比了材料为C0G、Y5P、X7R及SL的多层陶瓷电容作为隔直电容时输出电压与反馈电压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低温漂、耐高压和受频率影响小的C0G电容作为隔直电容能够消除反馈对检测电路引起的输出电压漂移,从而消除调节闭环点过程中闭环点位置的漂移,并且能提高检测电路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闭环集成光陀螺的2π复位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于闭环集成光陀螺,工作环境温度的变化会引起其核心器件——集成光器件的2π电压的变化,陀螺的标度因数特性也会随之发生改变。众所周知,集成光器件的输出相移和加在集成光器件上的电压成正比,2π电压的变化是由集成光器件的调制系数变化引起的。该文量化地分析了调制系数变化引起的陀螺输出误差,算出了调制系数引起的陀螺标度因数的变化量,并与仿真结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双光路光学电流传感器检测方法及其数据处理方法,即激光输出功率保持不变时,可采用双光路结构和反正切函数处理方法求出待测脉冲大电流。采用双光路光学电流传感器和罗果夫斯基线圈对比测量了充电电压为18 kV、电容为31.8 F的电炮的短路电流,两种测试方法的实验结果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证明了双光路光学电流传感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智能板振动控制的分布压电单元法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孙东昌  王大钧 《力学学报》1996,28(6):692-699
提出了一个用于振动控制的分布压电单元法,该方法中采用将分布压电传感器和致动器分割成若干相互独立的单元的方法,来设计压电模态传感器与压电模态致动器.压电模态传感器所观测的模态坐标和模态速度,可从各传感单元的输出电荷及电流中提取出来;而压电模态致动器则通过调制施加于其上的电压的空间分布来实现.在此基础上对智能板进行了模态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