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硫酸介质中,钌(Ⅲ)对高碘酸钾氧化甲基绿褪色反应具有显著的阻抑作用,从而提出了一种阻抑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钌(Ⅲ)的方法。优化的试验条件如下:①0.01mol.L-1高碘酸钾溶液用量为1.40mL;②1×10-3 mol.L-1甲基绿溶液用量1.50mL;③反应温度为80℃;④反应时间为10min。钌(Ⅲ)的质量浓度在0.04~64μg.L-1范围内与ΔA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k)为8.5ng.L-1。方法用于活性炭和分子筛中痕量钌(Ⅲ)的测定,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在1.6%~2.2%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8.6%~100%之间。  相似文献   

2.
阻抑动力学光度法间接测定痕量EDTA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伟 《分析试验室》2006,25(1):87-89
研究了在pH 8.5的NaB4O7-HCl缓冲溶液中,Fe(Ⅲ)催化H2O2氧化茜素红褪色的反应可被痕量EDTA有效地阻抑,被过量EDTA有效的终止,据此建立了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EDTA的新方法。用固定时间法在474 nm波长处检测阻抑反应。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50.0μg/50 mL,检出限为2.2×10-6mg/mL。方法已用于罐头等食品中EDTA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在磷酸介质中,钌对过氧化氢氧化碱性品红的褪色反应具有强的催化作用,2,4-二甲基苯酚对上述指示反应具有灵敏的阻抑作用,从而提出了一种阻抑动力学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2,4-二甲基苯酚的方法。优化的试验条件如下:①2.0×10-4mol.L-1碱性品红溶液加入量为0.5 mL;②0.1 mol.L-1磷酸溶液加入量为1.2 mL;③过氧化氢(1+99)溶液加入量为0.5 mL;④4.0 mg.L-1钌(Ⅲ)溶液加入量为1.8 mL;⑤反应温度为100℃;⑥反应时间为10 min。2,4-二甲基苯酚的质量浓度在8.0 mg.L-1范围以内与ΔA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σ)为3.49×10-4mg.L-1。方法用于环境水样中2,4-二甲基苯酚的测定,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小于6.0%,加标回收率在81.4%~106.3%之间。  相似文献   

4.
阻抑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性介质中,Mo(Ⅵ)对过氧化氢氧化乙基紫褪色的反应有较强的阻抑作用,据此建立了阻抑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钼的方法。方法线性范围为0~7.3μg/25mL,检出限为3.4×10-6g·L-1。方法已用于蔬菜中钼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载金炭中砷的含量。采用硝酸和高氯酸分解载金炭样品,在盐酸(10+90)溶液中加入溶于5 g.L-1氢氧化钾溶液中的20 g.L-1硼氢化钾溶液使与溶液中砷(Ⅲ)离子反应生成氢化物。分析中采用载气及屏蔽气的流量依次为300 mL.min-1及900 mL.min-1。试样溶液中加入硫脲-抗坏血酸混合溶液作为还原剂。于仪器中引入取样量为1.0 mL的试样溶液,按选定的工作条件操作。砷(Ⅲ)的质量浓度在120μg.L-1以内与其对应的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为0.05μg.L-1。对10及80μg.L-1砷标准溶液连续进样11次,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2%和1.0%。应用此法对载金炭样品进行分析,测得砷的回收率在92.8%~101.9%之间。  相似文献   

6.
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废钴钼催化剂中的钴含量。优化的试验条件如下:1测定波长530nm;2柠檬酸钠溶液(掩蔽剂)质量浓度为250g·L-1;3亚硝酸钠溶液(氧化剂)质量浓度为5g·L-1;45g·L-1亚硝基红盐溶液(显色剂)用量为5mL;5硫酸(1+1)溶液用量为10mL。钴的质量在0.35mg以内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钴的检出限(3S/N)为10μg·L-1,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8.9%,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5)为4.6%。  相似文献   

7.
青霉胺的巯基具有还原性,可将Fe(Ⅲ)还原Fe(Ⅱ),Fe(Ⅱ)能与2,2′-联吡啶形成桔红色的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24nm,据此提出了分光光度法间接测定青霉胺药片中青霉胺含量的方法。优化的试验条件如下:①pH 4.5的0.2 mol·L-1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用量为2.5mL;②0.2g·L-1氯化铁溶液用量为2mL;③1g·L-1 2,2′-联吡啶溶液用量为2.5mL;④显色时间为5min。青霉胺的质量浓度在26mg·L-1以内间接地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01mg·L-1。采用此法测定了青霉胺药片中青霉胺含量,所得测定值与标示量相符,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为2.4%。  相似文献   

8.
在硫酸介质中,亚硝酸盐对溴酸钾氧化苯胺蓝褪色反应有明显的催化作用,据此提出了测定痕量亚硝酸盐催化分光光度方法。优化的试验条件如下:1 1.0mol·L-1硫酸溶液的用量为1.8mL;2 3×10-4 mol·L-1苯胺蓝溶液用量为1.5mL;3 0.02mol·L-1溴酸钾溶液用量为1.1mL;4反应温度为30℃。该方法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1~0.2mg·L-1和0.2~1.0mg·L-1,检出限(3s/k)为4.6×10-6g·L-1。方法用于水样的分析,回收率在96.0%~104%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1.6%~2.3%之间。  相似文献   

9.
在硫酸介质中,Fe(Ⅲ)能催化H2O2氧化番红花红T和灿烂甲酚蓝双指示剂混合体系氧化褪色,Ti(Ⅳ)对该氧化褪色反应有灵敏的阻抑作用。测定含有Ti(Ⅳ)的阻抑体系和不含Ti(Ⅳ)的空白体系在波长520nm和630nm处的吸光度,发现在一定条件下,两波长处的吸光度变化之和(△A)与Ti(Ⅳ)的浓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由此建立了双指示剂阻抑动力学光度法测定Ti(Ⅳ)的新方法。研究了反应体系的吸收光谱并优化了反应条件。该方法测定Ti(Ⅳ)的线性范围为4.0~110μg·L-1,检出限为0.12μg·L-1。对40.0μg·L-1Ti(Ⅳ)标准溶液11次平行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2.1%。该方法灵敏度高,用于发样中Ti(Ⅳ)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基于反应体系条件的研究,提出了灵敏度较高的测定痕量铝的光度法。在含铝(Ⅲ)的试液中,先后加入50 g.L-1氟化钾溶液4 mL,50 g.L-1吐温-20溶液2 mL,氨水-氯化铵缓冲溶液(pH9.5)4 mL及500 mg.L-1邻羟基苯芴酮(o-HPF)溶液2.0 mL使反应生成铝(Ⅲ)与o-HPF的络合物。在此反应体系中F-离子作为铝(Ⅲ)的辅助络合剂,吐温-20则对显色反应兼有增溶及增敏作用。若干共存金属离子[钛(Ⅵ)除外]的干扰可在加入氟化钾之后加入20 g.L-1EDTA溶液4 mL使消除。铝(Ⅲ)的质量浓度在0~0.16 mg.L-1范围内与其吸光度之间呈线性关系。反应体系的吸收峰位于550 nm波长处,在此波长条件下测得其摩尔吸光率(ε)为1.5×105L.mol-1.cm-1。此方法已应用于测定黄铜、镁合金、碳酸钾及废水等试样中铝量,求得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均小于2.5%。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并将其用于水样中锌的萃取。在500 mL水样中依次加入10 g.L-1EDTA溶液3 mL和离子液体5 mL,在pH 7左右的条件下振摇5 min,分出离子液体相,用1.0 mol.L-1盐酸溶液10 mL返萃取,于水相中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锌量。锌的质量浓度在0.005~0.02 mg.L-1范围内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σ)为0.75μg.L-1。应用此法测定地表水中锌,回收率在85%~110%之间。  相似文献   

12.
采用微波消解法用硝酸-过氧化氢(3+1)溶液消解样品,以硫脲及抗坏血酸混合溶液作为预还原剂,利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中药材当归、丹参、甘草、三七和黄芪中痕量砷的含量。在盐酸(3+97)溶液中加入溶于20g.L-1氢氧化钾溶液中的10g.L-1硼氢化钾溶液使与溶液中砷离子反应生成氢化物。分析中采用载气流量为800mL.min-1。砷的质量浓度在12μg.L-1以内与其对应的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k)为0.020μg.L-1。应用此法对国家标准物质人发(GBW 09101)进行分析,测定值与认定值一致。  相似文献   

13.
脂质体免疫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应用于测定尿液中2,4-D的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4种溶质(以10∶10∶1∶1质量比混合的DPPC、胆固醇、DPPG及DPPE)的混合物22mg,溶于4mL氯仿-异丙醚-甲醇(6+6+1)混合溶剂中。向此溶液中加入0.15mol·L-1亚铁氰化钾溶液1mL,于45℃超声涡旋5min使其包埋于脂质体中。将此脂质体包埋的亚铁氰化钾溶液1mL,通过戊二醛(0.7+99.3)溶液2mL的作用,与200μL 2,4-D免抗体溶液(10.53g.L-1)交联。另将自制MWNT′s修饰的石墨电极插入0.05mol·L-1脂质体-抗体-吡咯溶液中,用循环伏安法在0~0.75V电位区间扫描10次,扫描速率为50mV.s-1。由此制成的免疫传感器应用于测定尿样中2,4-D含量,其线性范围为0.05~2.5 mg·L-1之间,检出限(3S/N)为15.4μg·L-1。  相似文献   

14.
自行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在线自动还原装置用于将尿样中可能存在的无机砷从砷(Ⅴ)还原砷(Ⅲ)。为使砷(Ⅴ)还原至砷(Ⅲ),将尿样4.8mL与1.2mL混合还原剂(每升溶液中含硫脲100g及抗坏血酸50g)混合后在反应器中于70℃加热2min。分取此溶液1.5mL与20g.L-1硼氢化钾溶液(溶于5g.L-1氢氧化钠溶液中)2.0mL,在氢化物发生器中反应生成AsH3,然后由载气(氩气)带至原子化器中,并进行原子荧光检测,所制的在线还原器及测定砷的方法已应用于儿童尿样中无机砷的测定,并在这些样品的基础上用标准加入法做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90.2%~102.6%之间。  相似文献   

15.
测定超痕量铁的高灵敏指示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稀 H2 SO4 介质中 ,1 ,1 0 -邻菲 口罗啉存在下基于 Fe( )催化过氧化氢氧化棉红的新指示反应建立了测定超痕量铁的一个新方法。方法检出限 1 .0× 1 0 - 11g/m L ,线性范围 0 .0 0~ 1 .2 ng/m L。用于井水、一次蒸馏水、黄豆、芹菜中痕量及超痕量铁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6.
草甘膦的邻硝基苯磺酰氯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邻硝基苯磺酰氯(NBSC)为衍生化试剂,建立了柱前衍生草甘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并对衍生化条件进行了优化.最佳衍生化条件为:衍生温度25℃,反应时间10 min,硼砂缓冲溶液浓度0.25 mol/L(pH 9.0),草甘膦与NBSC的摩尔比为1:5.HPLC分析条件为:采用Lichrospher C18柱,...  相似文献   

17.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北虫草中总硒和无机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虫草试样经硝酸-高氯酸(5+1)混合酸消解,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总硒的含量;北虫草试样用盐酸浸提,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无机硒的含量。使用溶于5g.L-1氢氧化钾溶液中的20g.L-1硼氢化钾溶液使与溶液中硒离子反应生成氢化物。分析中采用载气及屏蔽气的流量依次为500mL.min-1及1 000mL.min-1。荧光强度与硒的质量浓度在100μg·L-1以内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k)为0.2μg·L-1。应用此法测定北虫草中硒的含量,总砷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在3.4%~3.9%之间,无机硒的平均回收率为103%。  相似文献   

18.
经洗净烘干并磨碎的试样在硝酸中浸泡过夜后在硝酸-高氯酸中消解,蒸发至冒白烟并继续蒸至近干,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微沸1~2min,使硒(Ⅵ)还原为硒(Ⅳ),溶液用盐酸(5+95)定容至50mL。此溶液由载流盐酸(5+95)溶液送入氢化物发生器,与还原剂10g.L-1 KBH4溶液混合并反应生成硒的氢化物,样品中汞则生成原子态汞蒸气。两者由载气引入原子化器,在选定的仪器工作条件下,测定硒及汞的荧光强度。在实际样品中,硒、汞共存的浓度比未超过10,在同时测定中两者之间互不干扰。按所提出的条件测定,硒、汞的质量浓度在1.0~5.0μg.L-1范围内与相应的荧光强度值之间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k)依次为0.077,0.009 8μg.L-1。对仪器测定精密度做了试验,测得其相对标准偏差(n=7)依次为1.98%,1.31%。  相似文献   

19.
基于钼(Ⅵ)在-0.60V(vs.Ag/AgCl)电位下在线还原为钼(Ⅲ),且在碱性条件下钼(Ⅲ)与鲁米诺发生化学发光反应,据此提出了流动注射-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煤灰中痕量钼(Ⅵ)的方法。钼(Ⅵ)的质量浓度与化学发光强度的增加值在5.0×10-7~5.0×10-4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k)为5×10-8g.L-1。对1.0×10-6g.L-1钼(Ⅵ)标准溶液进行11次测定,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6%。方法可用于煤灰中痕量钼(Ⅵ)的测定,测定值与国标方法测定值相符。  相似文献   

20.
将热解吸收技术应用于冷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水泥样品中痕量汞含量。采用自制的石英管加热550℃处理样品,用0.01mol·L-1高锰酸钾溶液作为吸收液吸收释放出的汞蒸气,用盐酸羟胺还原过量的高锰酸钾后直接进样测定。试验中优化了仪器的工作参数和试验条件。分析中采用载气及屏蔽气的流量依次为400mL.min-1及1 000mL.min-1。荧光强度与汞的质量浓度在2μg·L-1以内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σ)为0.020μg·L-1。应用此法分析土壤标准样品(GBW 07405),测定值(0.30μg.g-1)与证书值(0.29±0.03μg.g-1)相符;方法用于测定水泥中汞含量,加标回收率在97.0%~107.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5)在0.7%~4.1%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