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苏联中小学是十年制。九、十年级(相当于我国十年制的高中一、二年级)有代数和分析初步,每周3课时,又有几何,每周2课时。 今就其现行课本[1]、[2],[3]中对微积分的处理介绍如下。 九年级[1]中在讲了数学归纳法与排列组合以  相似文献   

2.
1 法国数学课程的概述1.1 学校和数学教学的组织法国的教学是全国统一组织 ,每门课的课时和学习大纲 (theprogrammeofstudies)是统一制定的 ,从 6— 16岁 ,学生必须学习统一的课程 ,称为“分科前的基础课阶段” ,即“义务教育阶段” .学校体制分三部分 :小学 (6 11岁 ,1 5年级 ) ,初中 (11 15岁 ,5 9年级 ) ,高中 (15 18岁 ,10 12年级 ) .学生从 11年级开始分科 :文科 (L)、理科 (S)和经济社会 (ES)三个方向或者在职业高中分四个方向 :第三科学技术 (STT)、工业科学技术 (STI)、实验科学技术 (STL)…  相似文献   

3.
一、苏联中学数学教学大纲 一九六四年,苏联将原来中小学十一年制改为十年,一九六六年完成过渡。一九六五年成立了以A.H.柯尔莫戈洛夫院士为首的苏联科学院和苏联教育科学院确定数学教学内容的委员会,负责制订四一十年级数学教学新大纲。一九六八年初在苏联《学校数学》杂志第二期公布了大纲的草案(这个草案以及下  相似文献   

4.
我组在学校党支部和行政的指导下,就数学教学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不断地进行摸索。鉴于过去教学繁而杂,“以参为胜”,求“深”求“全”,死灌硬记,教师讲,学生听,千篇一律,枯燥无味等教法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反对,教師主观上希望学生多学东西,结果得来的却是教学质量不高的不良后果,为此,我们以初二代数进行实验,在年级教学小组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就一元二次方程一章,本着大胆革新,大扭尝试的精神,以13课时(包括自习2课时)讲授完毕(教学大纲规定25课时)。经过学校领导与全组教师听课52人次,进行了三次小结,反复交换意见,同时在讲后随即由教导处命题进行全面测验,较过去历次单元测验成绩均有提高,可见教学效果比过去好。学生反映:“这样教,我们在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新课改提出的三类课程(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结构,突出了基础性、整体性、多样性特点,为多样化的课程设置、增强课程的选择性提供了保证.《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进一步提出“关注不同学生的数学需要,提供选择和发展的空间”的理念,要求“在确保所有学生都能获得必备的数学基本知识的同时……适当安排拓展性数学内容,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发展学生的数学爱好”.在这些精神的指导下,以一次市级教研活动为契机,笔者教授了一节六年级数学拓展课,课题是“探秘中国古代的方程”,课题内容来源于上海二期课改新教材六年级数学第二册(试用本)第六章阅读材料——中国古代的方程两例.  相似文献   

6.
由于各个大中专院校的学制不一,对珠算课时的安排多少有别,除一般短期培训班全期安排课时特少外,其余多数中专及高级职业中学一、二年级四学期分别为“二、二、一、一”课时,(有的三年制学校三个年段都设珠算课;有的学校一年级每周安排四课时之多)。各位教师多是在一年段两个学期内教完最起码的一种加减、乘、除法,接着也做了一些巩固、提高、技术鉴定等工作。这阶段学生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我校是一所郊区镇级农村九年一贯制薄弱学校,在教学中发现:随着年级段的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逐渐下降,甚至对学习数学产生“恐惧”、“抵触”心理.在对我校六至九年级的问卷调研中,收集到了几组数据:初中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调查表(每年级分层抽样50名学生)感兴趣学习过程感到有趣一般恐惧六年级54.4%30.1%39.5%6.1%七年级43.8%35.3%34.6%11.6%八年级40.9%29.9%42.8%16.3%九年级35.8%15.1%43.3%20.9%分析造成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开座谈会、跟踪调查,发现其中学生的“学不得法”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学生没有掌握科学化、…  相似文献   

8.
在新编全日制十年制高中数学教材第三册(征求意见本)中,讲了一章“概率”。由于它是新增内容。编者去年曾委托我校对这段教材的初稿进行试教,由我负责在高二的一个班完成了试教工作。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试教的情况,并着重谈谈自己试教的一些体会。 这一章介绍的是概率的一些初步知识,包括:随机事件及其概率,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的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41~42页"可爱的企鹅(解决问题)"。【教材分析】"可爱的企鹅"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减法(一)"第10课时教学内容。它是学生学习8和9的加减法后的一节练习课,第一次出现带大括号和问号的图画式应用题。  相似文献   

10.
《数学通讯》2003,(17):1-1
1 必修课程 (每个模块 2学分 ;36课时 )必修课程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的数学内容 ,包括五个模块 .数学 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 ) ;数学 2 :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数学 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 ;数学 4 :基本初等函数Ⅱ (三角函数 )、平面上的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数学 5 :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2 选修课程 (每个模块 2学分 ;36课时 )对于选修课程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对未来发展的愿望进行选择 .选修课程由系列 1,系列2 ,系列 3,系列 4等组成 .◆系列 1:由两个模块组成 .选修…  相似文献   

11.
第十四届苏联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于一九八○年四月举行。参加竞赛的是八、九、十年级学生。与以往一样,竞赛分两场进行,每场对各年级分别提出四道竞赛题。下面是这届数学奥林匹克的竞赛题和参考解答,每题后面括号内注明的是该题的年级。  相似文献   

12.
这是黑龙江省珠心算综合实验教学单位——讷河市第八小学二年级校本课,依据课程改革标准将珠心算与数学、英语、语文(作文)等学科整合,活跃了课堂数学情趣,实现了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教学目标,值得各珠心算数学单位在课程改革中借鉴。本刊将连载该校不同年级的具有珠心算特色的校本课,同时希望广大教师积极合作,寄来你们在课改中将珠心算与各科教学整合的宝贵经验,共同办好“珠心算与课改”这一栏目。  相似文献   

13.
第五届全俄中学生数理化竞赛于一九七九年举行。竞赛分四轮进行,其中前三轮分别按学校、区、省进行,第四轮(即决赛)于3月24日至28日在俄罗斯联邦共和国的四个地区举行。参加第四轮数学竞赛的八年级到十年级的学生有240名,每一年级的竞赛题有五道,要求在四小时内完成。下面是这届数理化竞赛(决赛)的数学试题及解答。  相似文献   

14.
初级中学数学课本《代数》第一册是根据教育部1981年颁发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的精神,在原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数学课本(试用本)《代数》第一册上修订而成的,将于1983年秋季开始,供初中一年级上学期使用,每周5课时。本书在修改过程中,研究了几年来各地对试用本的意见。修改出初稿后,又进一步征求了北京市部分教师和教研人员的意见。近年来,小学毕业生的质量不断提高,特别是今年秋季升入中学的一届学生,是在粉碎“四  相似文献   

15.
一、草拟《六年制重点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草案)》的经过和根据 1981年4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并决定把五年制中学逐步改为六年制中学。这两种学制的初中阶段的教学计划是共同的,三个学年的数学周课时为5,6,6,共566课时,与修订前的五年制周课时6,6,5,共568课时几乎相同。六年制中学从高中二年级起实行选修课制度。一种是单课性选修,高中三个学年的数学周课时  相似文献   

16.
苏联数学教育学家斯托利亚尔认为:中学数学教育现代化并不是在中学教现代数学,而是要把中学数学“建立在现代数学的思想基础上,使中学课程的风格和语言接近于现代数学的风格和语言,使学生的思维向现代数学思维发展.”从国际上中学数学教育现  相似文献   

17.
“算法”是高中数学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新增的标志性内容之一,其目的是在中学数学课程中渗透算法思想,从而逐渐更新、丰富中学数学的知识体系.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把算法融入到数学课程的各个相关部分”,“算法思想已经成为现代人应具备的一种数学素养”.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逐步实施和进一步推广,算法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其广泛应用正在对数学课程内容、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等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备课时,要有意识,有计划,讲求方法去挖掘教材中可以诱发学生智力的那些知识,为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智力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我在北京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初中一年级试教了数的二进位制。数的二进位制教学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数的二进位制发展的现状;二进位制与十进位制的互化;二进位制的运算,这三部分知识本身并不难,但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先从“悬念”着手——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2014年4月笔者所在学校初三年级进行了一次数学测验,学生从考场出来,在教室的走廊上边走边谈,笔者听到一个学生说“最后一题上周老师才讲的,就是想不起来”;另一个学生说“老师讲时我都懂,不知怎么就是做不出来”;第三个学生答道“这次又要挨老师骂了,老师讲的知识方法,我用不起来”。学生简短的几句对话,引发了笔者深深的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克服这种现象?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思考,笔者发现改变上述现象的关键还是备课时优化设计课堂教学。现在结合苏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一次函数的图像”第2课时的内容,就如何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优化教学设计,改变学生“懂而不会”现象,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供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20.
苏联中数教材的编写体系,总的来说,是以“下放”的高等数学内容为工具;以初等数学内容为主体;以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和能力为目的。立体几何的内容(9—10年级《几何》,以下简称《教材》)的处理,也按照上述原则进行。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