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患病鲫鱼肝、肾、血体内分离到JYV1605101和JYF1605102 2株细菌,人工感染试验和溶血活性测定表明这2株菌对健康鲫鱼具有较强毒力,菌株JYV1605101对鲫鱼LD_(50)为3.31×10~3cfu·g~(-1),对绵羊、小鼠、乌鳢、鲫鱼、鲤鱼、加州鲈等6种动物血细胞呈β溶血;菌株JYF1605102对鲫鱼LD_(50)为1.48×10~2cfu·g~(-1),对乌鳢、鲫鱼、鲤鱼、加州鲈的血细胞呈β溶血,但对绵羊和小鼠血细胞呈α溶血.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菌株JYV1605101为维隆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菌株JYF1605102为腐败希瓦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菌株JYV1605101具有胞外蛋白酶、明胶酶、淀粉酶活性,不具有脲酶、脂酶和卵磷脂酶活性;菌株JYF1605102具有胞外蛋白酶、明胶酶活性,不具有脲酶、脂酶、淀粉酶和卵磷脂酶活性.药敏试验表明,2株菌都对其中的18种药物较敏感,根据渔业用药规定和常用药情况,氟苯尼考、四环素、米诺环素、强力霉素可作为鲫鱼维隆气单胞菌和腐败希瓦菌感染的候选控制药物.  相似文献   

2.
银鲳不同消化器官中消化酶活性的分布及其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野生与养殖条件下银鲳不同消化器官中消化酶活性的分布,比较研究了野生银鲳成鱼和养殖银鲳幼鱼的消化酶(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活性.结果表明:(1)成鱼胃中蛋白酶活性最大,为0.47U·mg-1,侧囊中蛋白酶活性最小,仅有0.05 U·mg-1;成鱼肝中淀粉酶活性最大,为0.08U·mg-1,直肠最小,为0.01 U·mg-1;肝的脂肪酶活性最大,为10.63 U·mg-1,中肠最小,肝脂肪酶活性约为中肠的9倍.(2)幼鱼三种消化酶活性均为:胃肝侧囊,且银鲳幼鱼各消化酶活性总体上高于成鱼,幼鱼胃中蛋白酶活性、淀粉酶活性、脂肪酶活性分别约为成鱼胃的3倍、12倍和1.5倍.(3)银鲳成鱼和幼鱼的A/P值都小于1,且幼鱼各消化器官的A/P值都大于成鱼,A/P值结果表明银鲳为偏肉食性鱼类,野生的成鱼比养殖的幼鱼更适应肉食性.此外,研究还发现银鲳的脂肪酶活性明显高于许多常见海水性鱼类,推断其对脂肪的利用效率较高,可以考虑在银鲳饲料的配制时适当提高饲料中脂肪的比例.  相似文献   

3.
枯草杆菌 0031 产生的胞外蛋白酶,有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两种,主要是中性蛋白 酶.其比例可通过 70- 3 M 的 DFP 的特异性抑制作用直接对发酵液进行测定 .测定结 果 表明,前期发酵液中中性蛋白酶的比例高于后期发酵液中中性蛋 白酶的比例.在f o -b 期 间补加不同的碳源和氮源 ,对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的比例发生影响.这表明枯草杆菌 0031 的胞外中性蛋白酶和胞外碱性蛋白酶的合成有着不同的调节机制 ,并且可能后 期 友 酵液中中性蛋白酶比例的减少是与嵌源和能源耗竭有关 .  相似文献   

4.
通过测定1+龄黑鱾的胃、盲囊、肝脏和肠道4个消化组织中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并研究其与温度及pH值的关系,可以为黑纪的合理投饵提供理论依据.实验设9个温度梯度(10~50℃)和14个pH缓冲液梯度(pH2.0~9.0),用淀粉-碘显色法测淀粉酶活力,用福林-酚试剂法测蛋白酶活力.结果表明:黑纪盲囊、肠道中淀粉酶和蛋白酶活力均较高,最适温度为35℃,淀粉酶最高活力为每克鲜组织46.02U和42.61U蛋白酶最高活力为每克鲜组织156.52u和147.79U;胃中酶的最适温度为40℃,肝脏中淀粉酶温度要求稍低,最适温度为30℃,酶活力值也最低;胃淀粉酶和胃蛋白酶最适pH值分别为6.5和3.5,盲囊、肠道和肝脏组织中的最适pH值相近,为7.0-8.0.可以认为黑鲍胃中主要存在着酸性蛋白酶,胃是食物蛋白质初步分解消化的场所;Q10值充分反映了温度对消化酶活力的影响,当温度从10℃上升至20℃时。2种消化酶活力增幅显著,可作为开始投饵的温度指标.  相似文献   

5.
大黄鱼膨化和湿软饲料的饲喂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用膨化饲料、粉料加鱼浆(6:4)制成的湿软饲料、鲜杂鱼在深水网箱、小网箱中饲养大黄鱼,膨化饲料与湿软饲料在深水网箱中养殖的饲料系数分别为1.03和1.07,生长速度、成活率与鲜杂鱼组相当,公斤鱼成本低9.36%和6.01%,且投喂配合饲料后鱼体蛋白质和呈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值无显著差别,以投喂膨化料比投喂粉料加鱼浆更经济些.  相似文献   

6.
以浙东白鹅为研究对象,在木瓜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复合一次酶解鹅皮胶原蛋白基础上,选取4种常见蛋白酶对胶原蛋白酶解产物进行二次酶解,并优化二次酶解条件以提高其产物的抗氧化活性,以抗氧化能力为指标确定二次酶解中的最佳水解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还原力为指标,选取p H、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为考察因素,利用响应曲面法确定最佳酶解条件.结果表明,在胶原蛋白的二次酶解中,以碱性蛋白酶酶解所得产物抗氧化活性较好,响应曲面法确定碱性蛋白酶最优酶解条件为p H 8.96、酶解温度49.3℃、酶解时间5.7 h,此时所得多肽还原力达到13.48×10-2,较优化前提高了3.51%.  相似文献   

7.
阿牙克库木湖嗜盐菌的分离及功能酶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新疆阿尔金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阿牙克库木湖采集的泥样和水样中,分离培养了90株嗜盐菌,其中多数为中度和极端嗜盐菌,颜色以红色和白色为主,细胞形态多为杆状、球状,97%呈革兰氏阴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湖有着丰富的嗜盐微生物资源.对分离菌株进行了几种重要工业用酶的筛选,发现其中淀粉酶产生菌有4株,菌株AJ225和AJ243淀粉酶活性较高;蛋白酶产生菌有7株;脂肪酶生产菌有13株,菌株AJ238和AJ265具有较高的酶产量;在分离菌株中未检测到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活性.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对4种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产地(分别来自福建宁德养殖、浙江温州养殖、浙江舟山养殖和舟山渔场自然海域捕捞)的区分,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及元素分析-同位素质谱仪对大黄鱼肌肉中19种矿物元素及δ13C、δ15N和C、N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基于质量分数差异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CA)和Fisher判别分析对4种不同产地大黄鱼进行区分。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及事后多重比较(LSD和Tamhane T2检验)结果表明,12种元素(C、N、Mg、Al、K、Ti、Cr、Cu、Zn、Se、Sn、Ba)及δ13C、δ15N在不同产地大黄鱼中具有较明显的地域特征差异。PCA结果表明,前2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4.1%)的得分散点图分成了4个相对集中的区域,4种不同产地大黄鱼彼此无重叠,能被有效区分。CA结果表明,4种不同产地大黄鱼中除温州养殖大黄鱼样本被分为两类,其他3种大黄鱼样本均各自聚为一类。Fisher判别分析结果显示,原始分类结果的判别准确率为100%,“留一法”交叉验证分类结果显示,有85.7%的舟山养殖大黄鱼样本被正确分类,14.3%的被误判为温州养殖大黄鱼,其余3种大黄鱼样本分类准确率均为100%。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元素及稳定同位素比值差异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手段,可有效实现大黄鱼的产地区分,为大黄鱼产地鉴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依赖于天冬氨酸的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在细胞凋亡途径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酶作用.本研究采用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表达和纯化了家蚕细胞Bm-caspase-1及粉纹夜蛾细胞Tni-caspase-1蛋白酶,序列分析表明二者具有相同的内部剪切识别序列,且酶活性位点均为QACQ↓G.纯化获得大量可溶性蛋白酶,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Bm-caspase-1在大肠杆菌中已自我剪切活化,而Tni-caspase-1没有自我剪切,无酶活性;活性Bm-caspase-1蛋白酶对caspase-3特异性底物Ac-DEVD-AMC的降解酶活性可被Z-VAD-FMK呈剂量依赖性抑制,半抑制浓度约20nmol/L.此外,活性Bm-caspase-1蛋白酶能够转活化无活性的Tni-caspase-1蛋白酶原.结果揭示了昆虫细胞caspase同样具有与哺乳动物细胞caspase相似的底物降解活性并可相互剪切激活,为进一步研究昆虫细胞凋亡的分子途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测定了新疆产新疆党参,新疆元胡等12种中草药中十种微量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这些中草药中具有显著生理活性的Zn、Fe、Cu、Mn等元素.它们的含量除了个别样品外均大于或接近于国内其它地区所产的同种中草药、根据冠心病病因的Zn/Cu值假说和微量金属元素的含量关系,新疆产12种中草药也可用于防治冠心病.  相似文献   

11.
从患“白点病”的病鳖体中分离到四株菌,经人工感染试验,仅一株菌对健康稚鳖表现出较强的致病力。对该菌的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理、生化反应的鉴定认为:该病原菌是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应用药敏纸片法研究了20种化学疗剂对该病原菌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环丙沙星、氟哌酸、庆大霉素、痢特灵等对病原菌具较强抑制作用,而复方新诺明、头孢拉定、呋喃妥因、麦迪霉素、氨苄青霉素等无抑菌作用.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药物疗效试验。  相似文献   

12.
分别以空白和0.4%纳米银乙烯醋酸乙烯酯(EVA)塑料片作为载体培养荧光假单胞菌生物膜,通过菌落计数法测定生物膜的变化曲线,分别采用普通显微镜观察生物膜形成并计算覆盖率(BCR),扫描电镜观察生物膜的微观结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生物膜中的细菌状态并计算死亡率.结果表明,空白、纳米银EVA表面生物膜分别在12和24 h达到稳定状态,各时间点的纳米银EVA表面菌数及BCR均显著低于空白EVA(p<0.05);在10000倍的视野下,空白EVA表面的荧光假单胞菌通过胞外产物和菌体形成致密生物膜,纳米银EVA表面多为分散菌体;在24,48 h时,纳米银EVA表面的死亡菌体数显著高于空白EVA(p<0.05);纳米银通过抑制荧光假单胞菌生长和减少胞外产物的分泌而影响生物膜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选用12种细菌,采用滤纸片琼脂平板扩散法对9种中草药的乙醇提取物进行抗菌筛选.其中溪黄草、石猪肝、虎杖和红根草表现出较强的抗菌活性,抑菌圈直径为10~28 mm.将这4种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分别用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抽提,测定不同抽提物对最为敏感的5种细菌的抑菌圈大小,并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一步测定了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测得MIC和MBC的值在0.016 g/L和0.500 g/L之间.  相似文献   

14.
用革兰氏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大肠杆菌,研究了铜离子注入医用热解碳后的抗菌性能.铜离子注入能量为70keV,注入剂量为5×1014~1×1018ion·cm-2.抗菌实验结果表明,铜离子注入样品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抗菌率随注入剂量的增加而提高,在注入剂量接近饱和剂量1×1018ion·cm-2时,抗菌率达到100%.应用卢瑟福背散射(RBS)分析技术,分析了热解碳中铜离子的分布,并初步探讨了铜离子的抗菌机理.  相似文献   

15.
几种理化因子对刺激隐核虫包囊及幼虫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温度、盐度等环境因子和不同种类及浓度梯度的化学药剂进行单因素试验, 研究其对刺激隐核虫包囊孵化和幼虫活性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 温度对刺激隐核虫包囊的孵化具有显著影响; 盐度对刺激隐核虫包囊的孵化和幼虫活性均有显著影响. 选择的高锰酸钾、双氧水、硫酸铜、盐水、福尔马林浸泡药物对包囊或幼虫也均有一定影响, 而采用福尔马林结合低盐度海水进行浸泡处理, 既可有效杀灭包囊和幼虫, 又可减少环境污染并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6.
胆道梗阻是临床上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疾病之一, 而植入可吸收支架以替代或扩张梗阻病灶是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 以聚(L-丙交酯-co-ε-己内酯)(Poly (L-lactide-co-ε-caprolactone), PLCL) (丙交酯与己内酯的质量比为8020)和聚L-丙交酯(Poly (L-lactide), PLLA)为基质制备了管状支架, 然后以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Polyhexamethylene Guanidine Hydrochloride, PHMG)涂覆于支架表面制备抗菌涂层, 研究该支架的理化性质、抗菌活性以及在动物体内的生物相容性和十二指肠的通畅性. 结果表明 PLCLPLLA=5050(P50-50)材料的力学性能在所有配比材料中最好. 经PHMG包覆后的PP50-50皮下植入时, 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和体内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用PP50-50膜制成的支架在28d内在小鼠十二指肠内具有良好的通畅性和支撑性. 组织学和免疫荧光染色显示, 炎症反应发生在早期, 随后消退. 这些结果表明, PP50-50支架可能是治疗胆道狭窄的一种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7.
气相色谱法测定中药材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中药中11种有机氯农药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以水-丙酮(3:7,V/V)为提取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中药中残留的农药,经正己烷液一液分配,浓硫酸净化,采用不分流进样方式,用HP-5弹性石英毛细管柱经柱程序升温技术分离,并用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峰面积外标法定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方法的添加回收率在(80.2~118.4)%,相对标准偏差为(1.02~11.1)%,从而建立了中药中有机氯农药残留测定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研究评估了6种养殖容器颜色(红、黄、绿、蓝、黑和白)对拟穴青蟹幼蟹生长、应激及甲壳颜色的影响. 结果表明, 黄色和蓝色容器中幼蟹存活率和生长率较高, 红色存活率最低. 在应激方面, 红色和黄色组的皮质醇水平较高(P<0.05); 黄色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水平、红色组的丙二醛(MDA)水平较高(P<0.05); 蓝色组的己糖激酶(HK)水平较低(P<0.05). 养殖容器颜色还显著影响了幼蟹的甲壳颜色, 幼蟹壳色会趋近养殖容器颜色. 线性回归方程表明养殖容器颜色对壳色的L*、a*、b*值的贡献分别为80.17%、41.28%、19.13%.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 蓝色容器能够提高拟穴青蟹幼蟹的存活率和生长率, 且其应激较低, 因此蓝色容器更适合于拟穴青蟹幼蟹的中间培育.  相似文献   

19.
根据野生大黄鱼的洄游规律、生态习性, 采用人工手段的移动, 来满足其生活史中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 构建大黄鱼养殖全过程仿生态分阶段养殖新模式. 新模式实施结果, 养殖优势明显, 尤其是达到了拟野生的品质和口感, 经济效益极为显著. 本文通过对新模式产生的背景、新模式发展的理论基础、新模式的生产环节的构成及问题探讨等四个方面对大黄鱼仿生态分阶段养殖新模式进行全面的论述, 为这种模式的健康发展和推广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人溶菌酶(human lysozyme,hLYZ)是一种天然活性蛋白质,具有抗菌性,目前主要应用于食品添加剂、动物饲料、药物治疗领域。根据毕赤酵母表达偏爱密码子特点,通过优化hlyz基因密码子,人工合成目的基因,构建了分泌表达载体pPIC9K-hlyz。通过电击转化法将pPIC9K-hly质粒重组至毕赤酵母GS115染色体中,经筛选得到重组毕赤酵母GS115-pPIC9K-hlyz。在28 ℃、pH 6.0、转速240 r·min-1、1%甲醇诱导下表达120 h,发酵液上清酶活达到最高,为(2 414.9±108.1)U·mL-1,蛋白浓度为166.7 μg·mL-1。发酵液上清经过Sephadex G50纯化,获得较纯的hLYZ,经SDS-PAGE分析,在近14.7 kDa处显示单一条带。抗菌实验结果表明,重组hLYZ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抗菌效果大于革兰氏阴性菌;重组hLYZ的抗菌效果是hLYZ标准品的10~20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