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杏珍  李坚毅 《化学教育》2006,27(12):50-50
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年6月第1版)第8页图1—18: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观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按教材介绍的方法点燃,成功率极低。原因是:吹灭蜡烛时白烟会被吹扩散,离得远点不着,离得近(约1cm,不等白烟扩散)确能点着,但分不清究竟是点着的白烟引燃了蜡烛,还是直接点燃了蜡烛?这个实验可以这样改进:取约10 cm长的粗棉线(没用过的酒精灯芯),放在融化的石蜡中浸透(相当于蜡烛)。取出棉线,使之成为一团,放在石棉网上点燃。棉线燃烧片刻后,用一直径60 mm,高100 mm的漏斗罩住,少顷可看到燃烧的棉线全部熄灭,这时点燃漏斗径口…  相似文献   

2.
蒯世定 《化学教育》1995,16(8):32-32
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的比较实验,如按现行高级中学化学课本第一册(必修)第159页操作。虽简单易行。但反应时产生较多的五氧化二磷白烟。污染教室令气,影响师生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3.
魏锐  黄婷  杨晶晶 《化学教育》2012,33(9):119-122
蜡烛燃烧实验蕴含着许多物理和化学原理。通过文献梳理和实验探究,探讨了蜡烛等物质燃烧时为什么会形成火焰、火焰的形状、温度、颜色和成分等问题,为中学化学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刘潇珂  杨菲  李平 《化学教育》2014,35(23):67-68
蜡烛燃烧实验是九年级化学教材中的一个典型实验,在检验蜡烛燃烧产物的实验中,发现在从蜡烛燃烧的内焰与外焰结合区域引出的气体中不仅含有石蜡蒸气和一氧化碳,而且还含有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的物质,再将其分别通入银氨溶液和氯化亚铜氨溶液中后,还分别产生了白色和红色沉淀.由此得出在蜡烛燃烧的气体产物中可能含有末端炔烃和烯烃等物质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叶红艳 《化学教育》2019,40(11):70-72
对蜡烛燃烧实验进行了改进。将蜡烛放置在液封集气瓶中燃烧,可以简单方便地同时验证多种燃烧产物,白烟复燃的成功率大大提高。此外,还验证了在加热条件下,炭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相似文献   

6.
魏锐  黄婷  杨晶晶 《化学教育》2012,33(9):115-118
对蜡烛在微重力条件下是否能够燃烧有不同的预测结果,从对流、扩散和反应引发3个角度讨论了预测微重力状态下蜡烛能否燃烧的思路。引用美国航空航天局、中国科学院和哈尔滨工程大学等的实验研究证据,说明在微重力环境中蜡烛可以持续燃烧,以及蜡烛微重力燃烧时火焰的形状、颜色、大小和温度等特点。介绍使用摄像机实际拍摄蜡烛微重力燃烧现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初中化学第165页图96,关于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实驗,演示时学生不能明显看出。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我改进了这个实驗的方法(如图)。在洗瓶中的石灰水很快变混浊,同时在空干燥管出现了小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2006年4月第2版,人民教育出版社)第91页图5—2“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和第92页图5—5“镁条燃烧”,是支撑质量守恒定律的2个重要实验。不要以为这个实验简单,最近许多实验者反映,Fe与CuSO4溶液的反应速度很慢,CuSO  相似文献   

9.
(一)初中化学课本(1955年4月出版,下同)第41页,图17,燃磷前可在燃烧匙内放少许细沙,细砂上再放磷,以免燃烧匙损坏。 (二)第44页,用氯酸钾制氧气,要说明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的实验,可参考高中化学(1955年4月出版)第一册125页及180页中有关的实验,选作演示之用。 (三)教师演示44页图19制氧时,除用排气法收集氧气外,还可用排水取气法收集一瓶,给学生说明注意事项,为学生实验(第166页实验5)准备条件。 (四)如教师用氯酸钾及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演  相似文献   

10.
简易灭火器的实验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航行 《化学教育》2009,30(10):66-66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册中,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中,第126页[活动与探究]试根据灭火的原理和上述实验,设计一个简易的灭火器(图1装置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冷凝管的代替装置在学生分组实验初中化学(1954年2月出版)145页实验二时,常会有冷凝管的缺少或不足,按146页图85所示的冷凝管装置,仪器室内也常会因缺少外面的粗管而感困难,现在我们可按下面的装置来进行实验。图1。按图装置时曲成的C管的ab最好短些,  相似文献   

12.
田学宾  杨雷 《化学教育》2007,28(6):56-57
一位同学在课外阅读时看到这样一个实验[1]: (1)预备1杯饱和硝酸钾溶液. (2)用毛笔蘸取溶液在白纸上画1个圆,注意画的时候速度不要太快. (3)用电吹风把纸上的溶液吹干. (4)拿1支点燃的香在涂有溶液的地方点一下,纸张便会沿着画痕燃烧(如图1),直至痕迹完结,最后纸上出现1个圆孔(如图2).  相似文献   

13.
薛春兰 《化学教育》2001,22(7):88-89
四氯化钛是无色液体,沸点为136℃,它极易水解,遇空气中水蒸气即产生HCl,形成"白烟"(TiCl4+H2O=TiOCl2+2HCl↑).四氯化钛可由TiO2氯化制备:TiO2+2Cl2=TiCl4+O2.但此反应在1000℃高温下进行仍然很慢,如果有炭粉存在时,在650℃~850℃反应便可顺利进行.实验室制备TiCl4时可利用图1所给的装置.  相似文献   

14.
二元以至多元原子簇(包括铝氧原子簇)的产生与研究是当前十分活跃的领域.最近,我们在自制的装置上,以功率密度达10~8W·cm~(-2)的脉冲激光束(波长532nm)在10_4~-Pa 的真空中溅射AlN 样品时,在实验记录的正负离子质谱中出现的几乎都是铝原子簇离子;而当我们选择α-Al_2O_3为样品时,则观察到了一系列质量分布很广的二元铝氧原子簇负离子,如图1所示.图1的飞行时间质谱是连续100次记录的数据叠加的结果,图中各Al_nO_m~-分别以(n,m)  相似文献   

15.
岳金辉 《化学教育》1985,6(4):44-44
我们把证明MnO2在KClO3分解中起催化作用的三个演示实验(见初中化学课本第25页)合并为一个实验,简化了操作,效果较好。兹介绍如下。一、实验装置如附图1所示。图中A、C为试管,B为橡皮塞,D为尖咀玻璃管。二、操作步骤 1.在A中放入适量KClO3晶体,在C中放入少量MnO2粉末。  相似文献   

16.
卞泰鹏 《化学教育》1983,4(6):49-49
高中课本(试用本)第一册第158页[实验6—5],照课夺上做法,现象很不明显,我们做了如下的改进,达到了良好的效果。现简介如下。一、实验方法及步骤1.课的预备两只充满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的混合气体的具支试管(20×200mm),把其中一只支管跟注射器(50ml)照图1所示联结起来(注意检查气密性)。另一支管作为实验对比的参照物。  相似文献   

17.
葛修丽  龙杭 《色谱》1986,4(4):256-256
岩心样品热蒸发烃的气相色谱测定是一种快速评价砂岩储油、泥岩生油特征的简便方法。 (一)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示意图略。(参见第五次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文集上册第138页) 1.3700型气相色谱仪,SIGMA 10B数据处理机。 2.样品加热装置(自制)(1)石英加热管:外径8毫米,内径6毫米,总长度270毫米。其中下  相似文献   

18.
一、实验目的1.硫酸亚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2.氢氧化亚铁继续被氧化。二、主要仪器和药品1.药品:新制的 FeSO_4溶液和 NaOH 溶液 30%双氧水煤油2.仪器:铁架台铁夹橡胶塞小注射器 20~30cm 长玻璃直管(φ1.5~2cm)三、改进方面1.根据高中课本下册第117页的实验仪器改为玻璃直管和注射器。装置如下图所示。  相似文献   

19.
Na_2O_2与CO_2气体的反应在高师教材(见北师大等编《无机化学》下册652页)和(中学教材(见高中化学上册86页)都列出了反应方程式。但怎样验证这个反应不仅中学教材没有介绍,而且高师实验教材(如北师大等编《无机化学实验》)也未提及。由于这个反应能产生氧气,所以在防毒面具、高空飞行和潜水艇中用作二氧化碳的吸收和供氧。学生对这一  相似文献   

20.
高中化学甲种本第一册,第7页;乙种本上册第29页展示的有关1摩尔各类物质的体积比较图.第一组图所对应的实物均系金属晶体,其体积是由组成微粒的大小以及晶格结构中的微观晶格空间所共同表现的;第二组图中水、硫酸均系液体,其体积是由组成微粒的大小、微粒间微观空隙所共同决定的.上述各物质中组成微粒间的空隙是由结构微粒的本性和组成形式决定的,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